在成都,有这样一群大学生,有的有社交恐惧症,跟异性说话都会羞红了脸;有的天性羞涩,不敢大胆表达心中所想;有的个性乐观,却太过以自我为中心……从2015年开始,这群来自成都中医药大学的20多个大学生陆续走上公交车,开始自己的演讲之路,锻炼自己的自信和勇气,克服恐惧提高演讲能力。(3月22日成都商报) 对于以练胆、提高演讲能力为目的的"公交车演讲",一些人抱以肯定甚至赞美的态度。如报道中所言,"对他们而言,每一个乘客都是听众,每一辆公交车都是舞台"。还有评论指出,"公交车演讲,需要你一个善意的微笑","面对大学生突然而来的公交车演讲,还请你保持克制和理解"等。 诚然,大学生寻找机会,锻炼自己在公众场合公开演讲能力的精神可佳,但也应看到,这种单方面的甚至带有一定强迫倾听意味的"公交车演讲"行为,似乎在某种程度上触碰到甚至伤害了公交车乘客的自身权益和公共秩序——对公交车内的乘客形成了噪声污染,甚至会干扰公交车司机的正常驾驶行为,危及行车安全。相对于这种"公交车演讲"所呈现出的以锻炼个人自信和勇气、提高演讲能力为目的的、值得谨慎肯定的"有限正当性"而言,隐匿其中的对公共秩序的漠视、对他人尊重意识的弱化甚至缺失,更加令人不安。 作为一种公共交通工具,公交车带有相当强的公共属性,或者说,公交车属于一种封闭和移动的公共场合,不具有"我的地盘我做主"的个体优先权。虽然从目前的法律法规来看,尚无明文规定公交车上不允许有"公开演讲""车内卖艺"等行为,但从尊重他人乘车权益、维护车内良好环境的角度而言,基于个人利益优先的"公交车演讲"活动,并不值得提倡。 锻炼自信和勇气、提高演讲能力的初衷没错,也值得肯定和鼓励,但选择了在不宜大声喧哗的场合来进行公开演讲就有问题。"真理向前迈出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在笔者看来,上述"公交车演讲"当属此种情形。此前,曾有媒体调查称,公交车上大声喧哗最惹乘客反感。如果调查结论属实,这种"公交车演讲"行为已接近甚至进入"最惹乘客反感"之列。 公交车内的良好乘车环境需要每一名乘客共同维护,而不大声喧哗当属良好乘车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你是大学生,还是文盲,这种意识和行为习惯应该成为一种最基本的文明素质和教养。从这个角度而言,不管是在公交车上,还是在地铁、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上,都不宜出现包括公开演讲在内的大声喧哗行为。 其实,锻炼自信和勇气、克服恐惧提高演讲能力的办法有很多,例如积极参加演讲比赛、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只是,在锻炼这些素质和能力之前,还有一种最基本的素养需要首先具备,那就是学会尊重他人。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即使练成了口若悬河的演讲"神功",又有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