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社交网络发达,父母们开始在上面"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让孩子感到极度困扰。他们要不舍弃原来的账号,要不直接就把父母拉黑—硝烟味相当浓呢!——Psy525.cn 看到这个题目,我的第一反应是:"不会啊,也有很多父母和孩子在微博上成为很好的朋友,经常互相转发评论开玩笑呢!那么,这些对着干的父母和孩子,他们的问题在哪里呢?" 细看原帖和评论,我发现这些父母都不大注意将"共情"带入交流中,也就是说,交流时难以感知孩子的情绪,更无法将心比心地回应。 文中举了一个例子,说姑娘兴高采烈更新了一条状态:"哈哈,又吃撑了。"妈妈就打电话来批评她说:"你一个女孩子大半夜的还吃这么多,会胖的。"这样的事多了,姑娘就决定在社交网络避开妈妈了。 在这里,姑娘的情绪是"兴高采烈",说明她吃得很开心。共情的回应可以是:1.和她一起开心,"哈哈,看来餐厅挺好的";2.鼓励她描述开心的事,"噢?能让我宝贝女儿这么高兴的,是些什么菜啊?哪道你觉得特别好啊?" 共情的回应,在亲子交流中可以让双方的情绪保持同一"色调",能传递丰富的正面暗示:"我乐意聆听你的人生;我能够理解你的情绪;哪怕我的观点和你不同,但我会首先尊重你"。这样的父母容易受到孩子欢迎。有了这个友好的基础,接下来,父母想提点孩子,比如问一句"怕不怕胖呀,要不要喝点普洱啊"之类的话,就容易让孩子接受了。 不共情的回应可以是:1.否定,说她不该开心,就像上文妈妈说的那样,"你高兴是错的";2.攻击,"你胖得像猪,难看死了,还吃得这么高兴?";3.覆盖,比如说,"快去读书!"—在第3种回应里,孩子的情绪(兴高采烈)、行动(吃)和结果(撑)都被无视了,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回应里只有父母的意志,没有孩子的意志。如果父母长期、从幼年开始就这样覆盖式地回应孩子,那么,孩子要么很反叛,要么因为自我难以发育,很容易沦为施行父母意志的工具。 可以想象,这些缺乏共情能力的父母,无论网上网下,都很容易被孩子拒绝。孩子会觉得和他们话不投机,经常被他们打扰、扫兴,和他们交谈常常被恶劣的感受所包裹。为了避开这些恶感,他们只好避开父母,亲子间"猫捉老鼠"的游戏,也就此开始了。 作者简介: 张兰欣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已帮助过 4.6万人 入驻年限 11.2年 预约咨询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