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迟延满足效应泡菜效应态度改变糖果实验帮你更好的引


  综合整理/MBA智库百科(ID:Mbalibwiki)
  小编昨天看到大家都在热议李亚鹏谈与王菲的婚姻问题,但是小编看到的是那个访谈中李亚鹏的教育观念。
  图片来源:互联网
  这个小编还是觉得挺有道理的,他说,对于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引导,毕竟我们是成年人,跟一个孩子比起来,我们更应该知道怎么用成年人的智慧去引导孩子做什么事情。
  小编就是被这句话触动的,我们作为成年人,对于孩子我们能给的东西太多了,对于他们性格的建立,对于他们知识的学习我们都有很多可以给他们或是引导他们的。下面,小编有几个管理学上根据孩子行为产生启发的管理法则,可以学习启发自己并且用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1.迟延满足效应
  萨勒对一群都是4岁的孩子说:"桌上放2块糖,如果你能坚持20分钟,等我买完东西回来,这两块糖就给你。但你若不能等这么长时间,就只能得一块,现在就能得一块!"这对4岁的孩子来说,很难选择——孩子都想得2块糖,但又不想为此熬20 分钟;而要想马上吃到嘴,又只能吃一块。
  实验结果:2/3的孩子选择宁愿等20分钟得2块糖。当然,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欲望,不少孩子只好把眼睛闭起来傻等,以防受糖的诱惑,或者用双臂抱头,不看糖或唱歌、跳舞。还有的孩子干脆躺下睡觉——为了熬过20分钟!1/3的孩子选择现在就吃一块糖。实验者一走,1秒钟内他们就把那块糖塞到嘴里了。
  经过12年的追踪,凡熬过20分钟的孩子(已是16岁了),都有较强的自制能力,自我肯定,充满信心,处理问题的能力强,坚强,乐于接受挑战;而选择吃1 块糖的孩子(也已16岁了),则表现为犹豫不定、多疑、妒忌、神经质、好惹是非、任性,顶不住挫折,自尊心易受伤害。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也证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
  这种从小时候的自控、判断、自信的小实验中能预测出他长大后个性的效应,就叫迟延满足效应或称糖果效应。实验证明,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
  2.泡菜效应
  有位教师在日常的教育中注重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很重视从学习环境上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如在班级一角放置几盘盘景。使室内整洁,舒心怡神。教室内保持整洁卫生,窗明几净。学习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生存环境,我在班级布置上采用了色彩与内容相结合,一踏进班级,红色的几个大字"我在乎你"马上映入你的眼帘,随之进入视线的便是黄色的注解:"学校在乎你,老师在乎你,同学在乎你一班在乎你,大家在乎你的成长"吸引学生对班级的热爱,班级的布置给"教"与"学"创造一个温馨的环境。
  他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使班内形成浓厚学习空气,创造—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为了搞好学习上的合作,根据自愿结合的原则,成立课余 "学习互助小组",相互质疑问难,答疑解惑,共同探讨。或在优生和后进生之间开展"一帮一,一对一"活动,发挥优生的传帮带作用,促进后进生学习上的转化。这样,该教师把握住了学生的学习心理,从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生活,学生不仅能便好地学习知识,心理上也能健康的成长。
  泡菜效应揭示了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样的蔬菜在不同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将它们分开煮,其味道是不一样的。根据这个原理可知,人在不同的环境里,由于长期耳濡目染,其性格、气质、素质和思维的方式等方面都会有明显的差别,这正如人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过度理由效应
  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报酬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
  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
  老人这就是巧妙地利用了过度理由效应。对于这些孩子,他们如果只用外在理由(得到报酬)来解释自己的行为(吵闹),那么,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没有报酬了),这种行为也将趋于终止。因此,如果我们希望某种行为得以保持,就不要给它足够的外部理由。
  过度理由效应是由心理学家德西发现的。1971年,德西和他的助手使用实验方法,很好地证明了过度理由效应的存在。他以大学生为被试,请他们分别单独解决诱人的测量智力的问题。
  "过度理由效应"是一个社会心理学现象,说的是:每个人都力图使自己和别人的行为看起来合理,因此总是为行为寻找理由。一旦找到了认为足够的原因,一般就不会再继续寻找下去;在寻找行为原因的时候,总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在原因。当外部原因足以解释行为的时候,人们一般就不再去寻找内部深层次的原因了。
  4.印刻效应
  1910年,德国行为学家海因罗特在实验中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鹅,会本能地跟随在它第一眼见到的自己的母亲后面。但是,如果它第一眼见到的不是自己的母亲,而是其他活动物体,如一只狗、一只猫或者一只玩具鹅,它也会自动地跟随其后。尤为重要的是,一旦这只小鹅形成了某个物体的跟随反应后,它就不可能再形成对其他物体的跟随反应了。这种跟随反应的形成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小鹅承认第一,却无视第二。这种后来被另一位德国行为学家洛伦兹称之为"印刻效应"的现象。
  有学者指出:"印刻效应"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提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婴儿的心理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奠基性作用。如果父母掉以轻心,不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就很可能严重影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展和健康,甚至贻误终生。因为,一个孩子心理不合格,就可能出次品、废品、危险品。
  5.态度改变—糖果实验
  心理学家布莱姆以儿童作为实验对象做了个有意思的实验。他告诉孩子们有一些糖果给他们吃,他们可以在两种糖果中任选其一。布莱姆与孩子们说完这话就走了。他的助手紧随其后走进房间。但是,这名助手并没有像布莱姆所说的那样做,他只是任意地将一种糖果发给每一个孩子,而不是让孩子们自己来挑选糖果。这一过程结束后,布莱姆再次现身。通过与孩子们的谈话,他了解到,原本孩子们评价说自己是喜欢某种糖果的,但是当他们被强行塞给别的糖果之后,他们的看法改变了,认为原来自己喜欢的糖果不好看或者不好吃了。本来孩子们预期自己可以选择喜欢的糖果,结果当他们发现实际上并不如此,就会感到自己被加上了一种额外的束缚,导致了对本来喜欢的东西也不喜欢了。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为了自己内心处于平静与和谐的状态,常常在认识中去寻求一致性,然而不协调时必然会导致人们心理上的不和谐。而心理上的不和谐对于一个人构造自己的内心世界是有影响和效力的,所以常常要推动人们去重新建构自己对外面世界的看法,去根除一切搅扰。
  综合整理/MBA智库百科
  转载请注明来源/MBA智库百科(ID:Mbalibwiki)
网站目录投稿:采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