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我国治水的发展及方法


  摘要:本文就我国治水工作的发展进行研究,呼吁社会更多的关注水治理问题,合理科学的管理水资源。了解水治理的创新与发展,促进社会水资源合理利用,从多方那个面入手探究水治理创新技术应用。
  关键词:水治理;治水技术;发展创新
  水资源是人类、自然,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如今水问题日益严重。我国加大力度在水治理问题上研究,以更优的治理方式推动整个环境的良性发展。
  一、我国历史以来的水治理
  生命起源于水中,现代生产、生活更是无时无刻离不开水,水无疑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本要件。
  古代人们沿河繁衍生息,创造了辉煌的河流文明,炎黄子孙发源、兴盛于黄河流域,长江滋养着两岸的民族成为母亲河。人们在依靠着水的同时,也受到水灾的困扰,就是现在,一场暴雨也可以淹没一座城池。人们谈其色变,顶礼膜拜,西门豹治邺第一次对向天祭典、盲从祈愿提出了质疑,戳穿天师巫术的把戏,表明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作为。面对洪水猛兽的侵袭,人们也不是停留在的恐惧中,而是与其积极地抗争,鲧因围堵抗洪失败而被杀,其子大禹采用疏通的方法使洪灾得以控制,成就了一代王朝。更有因势利导用水的,三国时关羽就借助水攻,水淹了于禁的七军。自古河道是征战的天然屏障,长江天险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如果说以上只是顺应水的自然规律,那么,围堰筑坝、疏河通渠则是改造工程了,李冰修建的都江堰就是其中经典的代表之作,人工挖掘的京杭大运河使我国东西走向的河流得以纵向连接,成为贯通南北的水上走廊。新中国成立以来,逐渐建立南水北调为主的水系网,解决了大部分地区的饮用水问题,水渠通建到了耕地,农田灌溉非常便利。三峡等工程则是水能发电,使水资源应用有了更大的空间,展现了人定胜天的豪情和睿智。
  郑和下西洋的出海码头在天然条件优越的泉州港,而今河道淤积使大船难以停靠,使人意识到开发兴建水利工程的同时,维修养护要配套跟进。为此虽然进行了定期的河道清淤、饮水消毒等一系列控制措施,但我们要清醒认识到这些远远不够,水资源的自身治理以及与整个生态环境的改治衔接不够紧密,系统化程度不强,水质检测、环境监测水平不高,水质在逐渐恶化,做个最简单的比较,河流水指标大大劣于水库中水。江苏湖海众多、河道纵横,但居然是缺水大省,可见从水文到水利管控不仅是简单的任其自然流淌、自行更替,而是任重道远,永远在路上。
  从儿时向往有纯净的蓝天、清澈的湖水、郁葱的田野、宜人的家园等梦想,到而今充满对水的忧患意识和改善的愿望,光靠节约用水、垃圾禁入等小事做起是不够的,需要立足长远、充实理论、掌握技能、创新改进,水利方面的大学就是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和广阔天地,不就是我立足和出发之所在吗?通过合适的专业历练和突破,走近我辈坚守的理想和不渝的追求。努力实现对水的科学研判、统筹规划、综合开发、系统治理。
  二、科学治水创新技术
  1、改善生态环境是前提条件。科学治水的关键就是对生态环境的改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很多水域都遭到非常严重的破坏,据了解长江已不具备较完备的行洪蓄洪职能,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非常严重。这样恶劣的生态环境,使得大自然的抵御能力极度降低,威胁着人类的生活。
  我国大力着手于此类问题研究,并作出有力的改善措施,具体的方案是:封山植树、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平坑行洪,加固干堤,疏浚河道。深刻认识《森林法》并进行严格的执行,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提供技术、物力支持,谁投资谁受益,把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抓好。生态环境的改善将对治理水患及其他自然灾害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通过改善生态环境这一手段,推动我国治水事业的发展,一直以来关注的环境问题得到改善,促进国民共同参与到环境问题中,也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条件。
  2、防洪技术的创新手段。通过对环境的分析认识,提出有利于治水发展的方式方案,防洪技术的创新手段是科学治水不可或缺的手段,实践一次又一次证明,科学技术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推力。荣获国家发明二等奖的钢木土石结构组合堵口技术,在九江大堤检验中屡建奇功,为大堤决口胜利合龙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举例来说,我国安徽省芜湖市采用科学方法修筑多功能防护墙,占地少,外观关,功能全,效益高,防洪能力由二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当第四次洪峰逼近荆江时,湖北省组织专家科学论证,毅然决定,清江隔河岩水库超负荷蓄水,与长江洪峰错峰,此举避兔了荆江分洪的产生,充分显示了科学技术的威力。据初步统计,科学技术在防洪中的应用至少减少损失1000多亿元,其经济效益是减少损失数的几十倍。足以看出防洪技术在改革实施中,对于我国治水路程的整个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3、建立防洪治水的保障机制。为了使得治水问题更具科学性,应该建立防洪治水的保障机制,保障机制是科学治水的有力支持。举例来说,我国江苏省在经历1991年大灾后,成立了"防洪保安基金会",集资抗洪,每人每年只需出1元钱支持水利建设,此举顺应了当时的形势,人们也理解,筹集起来没有什么难度。经过长期实施这一建设,我国江苏抗洪能力逐渐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其经济损失,这是保障制度的优势表现。我们在保障制度上要有一个全新的突破,应从利国利民的高度,本着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为子孙后代造福。
  随着时代的发展,就治水来说也是顺应社会潮流而不断发展的,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我们需要科学建立自己的世界观,从自我做起深刻认识自然产物,遵循合理科学的处理方式,提高对水资源的认识,全面安排,合理布局,才可以赢得时间,减少损失,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和良性循环。
  随着科技发展,我国治水事业在挑战中不断向前推进,通过合理的治水管理探索,为将来的水治问题打下基础。每个人都应该具有很强的水资源发展意识,推动社会健康发展。在治水工作的不断发展中,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科学治水效率,使得我国治水工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疆.中国传统治水思想中的天人观念[J].内蒙古水利.2013(04).
  [2] 陳振怀.治水思路变 发展天地宽[J].河北水利.2004(10).
  [3] 左其亭,张志强.人水和谐理论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人民黄河.2014(08).
  [4] 方子杰,柯胜绍.对新常态下坚持"系统治理"破解复杂水问题的思考[J].中国水利.2015(06).
网站目录投稿: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