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锦集


  《西方哲学史》是一本由[美]梯利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74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方哲学史》精选点评:
  ●耗费了我至少半年数理化生课堂的青春
  ●少读哲学,有益身心
  ●记得,这是工具书,工具书。
  ●比起罗素那版更喜欢这个。梯利语言更简洁,论述更严谨。
  ●少读哲学,有益身心
  ●该版本适用作非哲学专业的哲学入门书籍 。 因为不是哲学专业,且没有对某个哲学流派或哲学家个人有相对较深的了解,所以这种层次条理清晰,甚至内容略微肤浅的理论合集正是适合。 顺着时间表,一览哲学史,之后可就自己感兴趣的哲学家延伸阅读。(这时就需要各方面的考究,就深就偏不就全了。) 在这种学科编年史书中试图寄予"深刻、全面、公正、客观"等的阅读指望(期待)是不理性的考虑,不严谨的态度。 当然,结合阅读,是为最佳。 下面打算将希尔贝克和夏基松两个版本结合起看。 梯利确有疏漏,如几乎未提帕斯卡尔和维柯(严重失误),如希尔贝克中对于东方哲学的补全(尽管仅是"思想之一瞥")。 专业课要紧了,希望赶快把哲学知识补齐,然后看西方文论关键词入门、西方美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史。这是11月的打算。
  ●有目的挑选着看 论证概述有些nice 有些僵硬
  ●连续每天读个七八个小时,读了半个月,终于啃完了
  ●这也叫修订本?多字、错字、漏字有不少。不少句式翻译不明晰。总体还不赖,可读!
  ●很好的哲学史教材,为了解哲学史全貌很有帮助。不过,原著者的意识形态偏见也是很明显的,马克思没写。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一):啥时候二刷?估计是遥遥无期
  为了增加自己的哲学素养,所以强迫自己翻开了这本书。只是到了一定年纪,只是突然就想学一点哲学。但是这样的翻书是很没有效率的,我除了再次加深原本有印象的几个哲学术语之外,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新的养分滋养。急的我赶紧翻开另一本《中国哲学简史》,好啦这下能看懂的好像稍微多了一些。心稍安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二):如何证明"我"的存在?
  1.一件事未做前,不应想太多,去做好了,世界不仅仅只是按人头脑虚构的无限可能性的世界,去体验。 2.学哲学,对生活、学术、思维逻辑影响大,能清空刻板印象,怀疑这个世界。表象——本质,短暂——永恒,伦理道德……,一个观点的逻辑论证很有意思。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多是一种流水线式的从众生存,和刻板的道德,在多元化今天的中国,会有动荡和冲突,大众和社会应该有怎样的伦理体系?世界是传承的,是有规律的,还是不断被重新创造,不断有新的发展——如果是动态平衡,那动态是表象或心理材料,平衡是心理主观臆断还是结果判断或主观期待,世界是精神的表象?……
  3.不断发问,必须要借助框架助分析,站在巨人肩膀上(读经典),从不同角度(然后每一个角度都探索到极致。崩溃的边缘,世界的边缘。) 4.此书我不大看得懂,我却有很多不足,要踏踏实实看书,勿天天想太多,又不看书,不和别人比,和自己比,一本书未看前不应评论,看了一遍后也要辩证思维,不要怕名家,要和名家对话。
  5.这个时代需要有打破常规的"异端"学术,去做开拓者和引路人。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三):《西方哲学史》哲学无用
  "哲学无用"这样的标题很有一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感觉,但自打接触哲学阅读以来,这也是听到的最多的一种说法。有位朋友说,哲学多是形而上的探讨,与实际生活无益;有朋友说哲学思考的问题太过终极,让人会陷入深渊;更多的朋友则是认为哲学枯燥无味,读起来晦涩难懂。
  对哲学阅读的兴趣始于两点,其一是在读完《苏菲的世界》之后,看到了许多的亮光,这些亮光是不曾在别的书中找到的;其二是在那个时间段里也一直想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进行深入阅读。有些事情总是会奇妙的组合在一起,所以顺着这个奇妙的组合就选定了哲学。有些哲学类的书阅读速度比较快,也很有收获,有些则很慢,每次打开也许只能翻看几页,收获也颇有限。不过在阅读上,我觉着没有量的累积是很难形成清晰的认知的,所以也不很在意那些读过去却并不很懂的文字内容,因为有许多次的类似经历——好早以前书中的某些零星文字会在某一刻略有所悟。
  哲学是很成体系的,每一种哲学思想都有着其承前启后的历史价值,所以在阅读哲学家著作的同时也在一边进行着《西方哲学史》的阅读。知道一位哲学家著作的历史背景,对于理解他的思想大有好处,要不然我们也会经常问出"灵魂三问",他的思想源自哪里?他为什么这么说?他这么说的目的是什么?(参考我从哪里来,我为什么活着,我活着的目的是什么)。
  有位朋友说过一句很精辟的话,哲学是精神的鸦片,是会让人上瘾沉迷的。目前对这句话的感悟基本停留在文字审美上,沉迷上瘾的境界还没有达到,因为哲学阅读真是苦不堪言,最主要的是那些盘桓在脑海里的问题,越想越是混乱。这个时候总有一个声音会说,不看不就行了?
  不行的,不行的,这无非是一种逃避,自以为避开了烦恼的根由,但人生的烦恼又怎么会是来自哲学呢?人生本就有许多烦恼的问题。这一生的长度我们基本人人平等,有人20岁开悟,有人100岁开悟,这一生的差距自然清晰可见。
  为求一个明白,这是每一个人的贪念也是人生的基本诉求,拨开迷雾的万里霞光是在乌云里孤独前行者的方向。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四):两个中译版的比较
  比较了商务印书馆2015年的葛力译本 和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的贾辰阳 / 解本远译本。
  从内容上讲,商务印务馆的版本缩略了很多。也许对于哲学专业的人无所谓,但作为一名非哲学专业的人,我感觉有些地方因为没有展开详细的例子,或没有介绍更细的历史背景,所以读不懂,而吉林出版集团的版本明显内容更丰富,更好懂一些。
  吉林出版集团的版本更大的优点是中英双语。
  必须得说,西方哲学里很多概念是中国文化里没有的,哲学的表达方式有时在汉语中很难找到非常恰当而全面的表述。因此,偶尔遇到读不懂或者读不通的地方,看看英文原文反而更好理解了。
  至于两个版本的翻译质量,由于每个人的阅读口味不同,喜欢的文字风格迥异,所以很难一概而论。我个人更倾向于贾辰阳/解本远译本。下面是两个译本对序论第一段的翻译,以及原文,供参考。
  原文: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aims to give a connected account of the different attempts which have been mad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xistence, or to render intelligible to us our world of experience. It is the 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asoned human thought from its earliest beginnings down to the present time; not a mere chronologicale numeration and exposition of philosophical theories, but a study of these in their relation to one another, the times in which they were produced, and the thinkers by whom they were offered.
  商务印书局 葛力译本:
  哲学史旨在有联系地阐述那为解决存在问题或使人了解我们的经验世界而作的各种尝试。它是从古至今探源究理的人类思想的发展史;不仅按年代列举和解释各种哲学理论,而且研究各种哲学理论彼此的关系、产生的时期,以及提供哲学理论的思想家。
  吉林出版集团 贾辰阳 / 解本远 译本
  哲学史旨在为各种不同的努力提供一个连贯的解释,这些努力要么是为了解决存在问题,要么是为了使经验世界变得可以理解。它是从古至今合乎理性的人类思想的发展史;它不只是对哲学理论的列举和陈列,更是对哲学理论彼此之间的联系的研究,对产生哲学理论的时代的研究,也是对提出这些理论的思想家的研究。
  可以看出,葛力的译本几乎是逐词逐字地照原文翻译,英语学术语言喜欢用超长复合语句,而葛力的翻译也忠实地保留了这个特点,但我个人认为很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所以读起来很别扭,满满地翻译腔,有时一句话要反复读两遍才能读懂。本来我就是哲学的门外汉,哲学又先天性枯燥难懂,再加这种翻译,我个人是觉得很不好读。而贾辰阳/解本远译本相对来讲,把英语的长句适当地拆成汉语短句,读起来就轻松了一些。
  综上:推荐吉林出版集团 贾辰阳/解本远译本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五):《梯利西方哲学史》内容提01
  第一编 希腊哲学
  第一篇 自然哲学
  第一章 早期希腊思想的起源和发展
  1.希腊哲学史:起源于希腊世界并在其中发展的文化的演进。
  2.希腊城邦政治兴衰:部落首长制—贵族政治—民主政治的演化。
  3.文学:意识觉醒,个人开始分析和品评人生,对生活有思考,不再满足民族通常概念与理想,从更广泛更复杂的经验中产生探索精神。
  4.宗教:思考和批判精神发挥作用,带有伦理和理性色彩。
  5.哲学:神谱学不能满足推理的理智要求,以经验事实为探究和解说的基础,产生哲学。
  6.希腊哲学概观:什么是自然?—什么是人类?—什么是至善?人生目的和目标?
  (1)智者学派以前的时期(公元前585-前5世纪):自然主义+物活论+本体论+一元论+独断。盛行于爱奥尼亚、意大利、西西里。
  (2)智者学派时期(前5世纪):怀疑+激进+革命,注意研究人的问题,盛行于雅典。
  (3)苏格拉底时期(重建时期,前430-前320年):唯理的认识论(逻辑)+行为论(伦理学)+国家论(政治学)+思想体系(形而上学),唯理主义+人本主义+唯心主义+二元论。
  (4)后亚里士多德时期(前320-529年):伦理(斯多葛学派,伊壁鸠鲁学派)+神学(新柏拉图主义),盛行于雅典、亚历山大、罗马。
  第二章 前智者学派哲学的发展(后几章展开)
  第三章 实体问题
  1.泰勒斯:希腊第一个哲学家,"水是万物之源"。
  2.阿那克西曼德:泰勒斯同乡学生,"万物由永恒不灭的实体无限构成。"
  3.阿那克西米尼:阿那克西曼德学生,"万物产生于气。运动产生变化,运动永恒。"
  第四章 数的问题
  1.毕达哥拉斯学派数论:"数是万物的基础,一切都是数的表现。"
  2.天文学:"宇宙是球形,当中是火。"
  第五章 变化的问题
  1.赫拉克利特:《自然论》,注意变化与运动。
  (1)对立面的统一:"宇宙处于永不止息的变化状态。""每种东西既存在又不存在,对立统一。"
  (2)理性的规律:"一切变化和矛盾中唯一不变的,即逻各斯。"
  (3)心理学和伦理学:"灵魂是人身上起支配作用的因素,接近于神圣理性。守法、律己和控制情欲,根据唯理原则约束自己。"
  2.埃利亚学派:事物必然永恒不变。分以下三阶段。
  (1)神学:始祖色诺芬尼。"神独一无二,形体或精神都与世人不同。他是永恒、无限的。""神即宇宙(泛神论)。"
  (2)本体论:创始人巴门尼德。"存在一直存在,不能生成或消逝。存在即思维,同思维矛盾就不真实。"
  (3)论辩术:芝诺和梅利苏斯。"杂多和运动是矛盾的,不可能接受。"
  第六章 变化的解说
  1.恩培多克勒:"东西没有生成也没有衰亡。""土、气、水、火四元素为万物之根。通过爱和斗争作用结合和分裂。"
  2.阿那克萨哥拉:"物质分子(胚种)混杂形成世界。""万物之本的精神(绝对简单而同质的实体)安排万物。"模糊的二元论,"心灵"概念模糊。
  3.原子论者:德谟克利特。"非存在或空洞的空间是有的。""万物都是原子和空间的结合物。接触才能相互影响。"感官知觉论,快乐主义伦理学"人生的目的是幸福。"
  第二篇 知识和行为问题
  第一章 智者时期
  1.思想的进步:哲学史体系暂时停顿,其他研究领域兴盛。
  2.希腊启蒙时期:逐渐增长的向往自由、个人主义倾向,有利于哲学家启蒙精神发展。
  3.智者:职业教师。哲学的批判精神开始反作用于哲学,智者认识到人的思想是认识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对"法"的争论、对"正直"的争论。
  4.智者活动的意义:虽然未能建设性运用理性工具,但批评了认识和传统道德、宗教、法。
  第二章 苏格拉底
  1.生平:最伟大哲学家之一,德性、勇气、风度。
  2.真理问题:反驳智者学派,目标是激发人们爱真理与德性,而非建立哲学体系。"把握真理而不轻信头脑偶然的意见,要思维而非猜测。"
  3.方法:凭借归纳引申出定义,举例验证。
  4.伦理学:"知识可以治愈百病,知识是至善。""一个人没有德性(节制、勇敢、正直)就不会幸福。"
  5.弟子:欧几里德的麦加拉学派,快乐学派,犬儒学派。
  第三篇 重建时期
  第一章 柏拉图
  1.探讨的问题:苏格拉底弟子。采取对话形式引申真理,概述了方法论+辩证法+逻辑学。同意几乎所有希腊哲学家的观点,体系为集大成者。
  2.辩证法:"知识以理性为基础,真理是关于实在、存在本身和实际存在的知识。感官知觉达不到真正的知识。"
  3.理念论:"理念具有实体性,各种理念按照逻辑次序排列形成有理性的宇宙。"
  4.自然哲学:二元论,精神为事物的首要因素,物质占第二位(唯心主义)。世界灵魂能运动,它是一切法则的根源。"披着神话外衣的宇宙生成论。"
  5.心理学:人类灵魂=纯粹理性+欲望,神话式解释肉体与灵魂的结合。
  6.伦理学:"只有理性具有绝对价值,是至善,幸福。理性派生出聪明、勇敢、克己、正直。快乐是灵魂生活最低级的因素。"禁欲主义色彩,走向神秘主义。
  7.政治学:《理想国》。"法来实现真正的善,才建立起国家。""理性占国家的统治地位,每个人都应该有职业。""反对私有财产和一夫一妻,国家是教育文化工具。"
  8.历史地位:唯理主义+实在主义+唯心主义+现象主义+极端反唯物主义+泛神论+超验论+内在论+反机械论+二元论+社会主义。对后期希腊和基督教影响巨大。
  第二章 亚里士多德
  1.探讨的问题:保留柏拉图的不变形式+唯心主义,排除超验性。博学而理性。
  2.哲学和科学:"宇宙是永恒不变的理想世界,理念内蕴于世界,不脱离。"进一步细分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
  3.逻辑学:"逻辑学是论述取得知识的方法。"亚里士多德是科学的逻辑学的创始者。"逻辑学的主旨是分析思维的形式和内容以及取得知识的过程。"三段论式论证。
  4.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要发现终极的本原。""形式或理念是最本质因素,物质和形式持久常在,物质是可能性的元质,形式为实在或现实性的元质。""物质和形式(理念)结合产生运动和变化,前者被后者推动。"
  5.物理学:反对机械的原子论,"宇宙永恒不变,自然是有动力和目的的。"
  6.生物学:"形式有动力和目的,是有机体的灵魂,与肉体形成整体。"
  7.心理学:"人有理性而区别于其他生物,感官知觉是事物通过媒介引起的灵魂变化。""被动性理性中概念是潜在的,主动性(创造性)理性中概念是现实的。"
  8.伦理学:"人的至善(幸福)是全面和习惯行使成为人的职能。""道德在于中庸之道,由理性确定。"
  9.政治学:"人是社会动物,国家>家庭和个人。""国家体制必须适应人民,国家政体有好坏之分。(宣扬奴隶制)"
  10.逍遥学派:特奥弗拉斯图斯,斯特拉托,吕科。
  第四篇 伦理问题的探讨
  第一章 概观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快乐论,犬儒学派
  价值问题?至善问题?
  第二章 伊壁鸠鲁主义
  1.伊壁鸠鲁:快乐主义伦理。《主要学说》《自然论》。
  2.逻辑学:"感觉是真理的标准。引起快乐的就是好的,造成痛苦的就是坏的。"
  3.形而上学:"原子绝对充实,不可见不可分,有自发性。""神祗存在,具有人形,居住在世界空隙中。"
  4.心理学:"灵魂是物质的,也由原子组成。""感官知觉由外界形象影响感官形成的。"
  5.伦理学:"快乐是我们追求的目的,是至善。痛苦都是坏的,满足欲望不是纯粹的快乐。""一个人不在生活中谨慎、诚实和正直就不会快乐。"
  6.政治学:"没有绝对的正义,一切法和制度只要使个人安宁就是有用合理的。""正直对自己有利所以正直。"
  第三章 斯多葛主义
  1.芝诺及其学派:芝诺受犬儒主义影响但清除了狭隘性,回到物活论。
  2.逻辑学:关于思维和论述的科学。"知识来自知觉。感官知觉是一切知识的基础。""知识的标准是印象和概念的自明性。"
  3.形而上学:"没有不具物质的动力和不具动力的物质。万物的动力形成一种有理性的无处不在的灵魂。(泛神论,决定论)"
  4.宇宙论:"全宇宙形成连绵不断的因果链条,一切都必然来自推动者。一切都在上帝控制下,邪恶只是相对的。"
  5.心理学:"人由肉体和灵魂组成,灵魂是物质实体。"
  6.伦理学:"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应当同宇宙目的相协调而行动,在神圣的目的中实现个人的目的。""道德行为意味着一个人对善有完全和确实的知识,且有意识地实现至善。"(自由意志)
  7.政治学:"理性要求把公共福利置于个人利益之上,有必要为它牺牲自己。"(世界大同主义)"德性不轻视任何人。(人权平等)"
  第四章 怀疑主义和折中主义
  1.怀疑主义学派:皮浪主义。皮浪,阿尔凯西劳斯,卡尔尼阿德。
  2.怀疑主义学说:"我们不能认识事物的本性。"
  3.后期怀疑派:安奈西德姆斯,塞克斯图。"同样的对象不同的人看起来有所不同,感觉永远不一样。"
  4.折中主义:罗马。罗马思想家没有独立的思想体系,承袭各个体系的可贵之处。
  第五篇 宗教运动
  第一章 犹太希腊哲学
  1.伊壁鸠鲁学派、斯多葛学派、怀疑主义、折中主义都不能满足思想要求,人们渴求认识和看到上帝,促使基督教兴起,宗教哲学诞生。
  宗教哲学三种潮流(超验存在上帝,二元论):
  (1)犹太希腊哲学 (2)新毕达哥拉斯主义 (3)新柏拉图主义
  2.犹太希腊哲学起源:阿里斯托布鲁斯,犹太和希腊思想结合的痕迹。
  3.菲洛:犹太希腊哲学体系登峰造极。"上帝是超验存在物,不能理解和规定,是万物的泉源。"禁欲主义,神秘主义。
  第二章 新柏拉图主义
  1.新毕达哥拉斯主义:采纳融合于柏拉图主义中的毕达哥拉斯学说,神化毕达哥拉斯。
  2.新柏拉图主义:试图以希腊思想创建宗教哲学,柏拉图体系成为宗教构架。
  (1)亚历山大里亚—罗马学派:普罗提诺发展了体系,波尔菲里 (2)叙利亚学派:扬布利可 (3)雅典学派
  3.普罗提诺:
  (1)"宇宙是上帝的流射物,世界依赖上帝,上帝不依赖世界。" (2)"存在的三个阶段:思想、灵魂、物质。" (3)"灵魂趋向肉体就堕落,是无理性的部分。" (4)"灵魂必须清除一切肉体欲望不受玷污。"(神秘主义+泛神论+宗教唯心主义)
  4.波尔菲里:普罗提诺学生。更强调禁欲主义和流行宗教,接受各种迷信活动。
  5.扬布利可:利用哲学维护和证明多神论宗教。
  第二编 中古哲学
  第一篇 基督教神学的兴起
  第一章 基督教的开端
  1.宗教复兴:罗马帝国时期,有教养的阶级也对哲学问题产生兴趣。
  2.基督教和古典文化:希腊思想下新教诞生,吸收文化宣传教义,产生信条、教父。
  3.经院哲学:目的在于解说基督教教义并系统化论证,创建宇宙和人生理论。哲学为宗教服务。
  第二章 基督教神学的发展
  1.早期神学:使徒保罗。最初创立基督教神学及哲学,上帝—基督—人。
  2.诺斯替教:经院哲学的胚胎,"禁欲是求解脱的方法,解脱者升入天堂。"没有建立起哲学体系但促进了对信仰的哲学研究。
  3.护教者:目的在于让新教更易为人领悟,对抗异教和诺斯替教。哲学成分占很大比重。
  4.护教者的学说:"理性和善位于世界根基,上帝超越一切概念是永恒不变的基质。""逻各斯是第二个上帝,基督是其化身。""人的目的是来世的至善。"
  5.逻各斯学说:有关耶稣同逻各斯、上帝的关系争论。(基督=上帝创造物? 耶稣=逻各斯—上帝/天父之子+人体)
  6.自由意志和原罪:"人类因第一个人犯罪而腐化,需要某种形式的神圣帮助来赎罪。(原罪)""每个人都有自由意志,人不需要帮助就能抵抗罪恶而为善。(宿命论)"
  第三章 奥古斯丁的宇宙观
  1.奥古斯丁:早期基督教会伟大思想家,世界观达到教父思想顶峰。著作《自由意志》《真正的宗教》《宿命论和恩赐》《三位一体》《上帝之城》《忏悔录》《回想录》《书信集》。
  2.认识论:"值得具有的知识是关于上帝和自我的知识。""真理确实存在,人类思想能本能认识真理。"
  3.神学:"上帝是绝对的精神,神圣,无所不能。他本身的存在超越他的创造物的性质。""邪恶不是善,但有邪恶存在则是有益的。"
  4.心理学:"灵魂不是上帝的流射物,未与肉体结合之前不预先存在。""上帝为新生儿创造灵魂。(灵魂创造说)""如同肉体,由双亲的灵魂产生。(灵魂繁殖说)"
  5.伦理学:"人类最高目的是与上帝融合,靠至善(爱)完成。"(二元论+唯心主义)
  6.意志自由:反对裴拉鸠斯的意志论。"人有原罪,也有犯罪的自由。""人的命运由上帝决定,有自由的意志,是可以赎罪的。得救的人构成上帝之城,确定要毁灭的人形成尘世之城。"
  第二篇 经院哲学的开端
  第一章 黑暗时期
  1.新民族:西罗马帝国衰亡,进入中世纪,不同人类因素逐渐发展出新文明。
  2.学术研究的开端:基督教僧侣成为学术监护人,但大多为野蛮人后裔,西欧文明进入黑暗时期,修道院成为避难所。直到伊里杰纳出现教父哲学得到继续。
  第二章 中世纪的精神和基督教哲学
  1.教会的权威:教会权威和传统高于舆论和个人良知,信仰高于理性。
  2.经院哲学研究的问题:神学是至高无上的科学,思辨被摈弃或在理性与信仰间摇摆。此时的问题是构成一个符合教义、调和科学与信仰的思想体系。(教义统率,目的性强)
  3.经院哲学的特征:不关心现象世界事物,对超验世界、上帝世界和圣人感兴趣。
  4.经院哲学的阶段:
  (1)九世纪-十二世纪:柏拉图唯实论,安瑟伦。
  (2)十三世纪:亚里士多德唯实论,阿尔伯特,托马斯阿奎那。
  (2)十四世纪:衰败时期,唯名论。约翰邓司各脱,威廉。
  第三章 约翰 司各脱 伊里杰纳
  1.传略:《自然区分论》。
  2.信仰和知识:"宗教的真理是合理的真理。"
  3.泛神论:"作为上帝的自然是不被创造而能起创造作用的基质。宇宙一切都发源于上帝。""上帝内在于世界,又是超验的,不可描述认知的。"
  4.神秘主义:"只有靠神秘狂热的精神状态才能复归上帝。"
  第四章 一般概念问题 唯实论和唯名论
  1.早期经院哲学家:柏拉图唯实论(概念先于事物)、亚里士多德唯实论(概念在事物之中、)唯名论(概念在事物之后)。
  2.洛色林的唯名论:"只有个别实体存在,一般概念无非是规定的名称和字眼。"
  3.唯实论的意义:"唯实论意味着真理不单纯是主观意见,而是有客观存在。"
  第三篇 经院哲学的唯实论的发展
  第一章 坎特伯雷的安瑟伦
  1.安瑟伦的哲学:反对洛色林唯名论异端,坚定信仰教义真理。《独白篇》《论道篇》。根据柏拉图的唯实论论证上帝必然存在。
  第二章 彼得 阿贝拉和十二世纪经院哲学家
  1.阿贝拉:《神学》。"一般概念表述一类对象共有的性质是人类思想中的概念,用的是一般的词。(概念论)""可以思考教义是否值得信仰,但你必须信仰。""有意识而自愿图谋作恶才是犯罪。服从命令是合乎道德且必要的。(经院哲学)"
  2.夏特勒学派:贝纳尔,提埃里。发扬柏拉图学说和亚里士多德观点。唯实论。
  3.箴言集派:彼得伦巴德,《箴言四书》。
  4.索尔兹伯里的约翰:"任何知识都要实用。"《实质逻辑》
  第三章 神秘主义和泛神论
  1.神秘主义:"不能靠论辩术或逻辑达到上帝,只能求于神秘的冥想。"
  2.泛神论:"变化而可以分割的现象世界来自上帝,终究归于上帝,作为不变的个体保持着。"
  第四章 不安的征兆
  1.反对经院哲学:进一步了解一般观念同个别对象世界的关系愿望强烈。
  2.组成学校:大教堂和修道院发展为大学,保卫传统教义。
  3.发现亚里士多德:新世界开始重新促进经院哲学的研究,重新挖掘亚里士多德。
  第四篇 经院哲学的鼎盛时期
  第一章 阿拉伯哲学
  1.希腊的资料:阿拉伯学者接触的哲学带有新柏拉图主义色彩(伪亚里士多德)。
  2.各种派别:正统派,真诚兄弟会,苏菲派。
  3.唯理主义者:
  4.东方哲学的衰落
  5.西班牙学派
  6.犹太哲学
  第二章 亚里士多德的卓越地位
  1.经院哲学和亚里士多德
  2.奥古斯丁的神学
  3.大阿尔伯特
  第三章 托马斯 阿奎那
  1.略传
  2.哲学和神学
  3.认识论
  4.形而上学
  5.神学
  6.心理学
  7.伦理学
  8.政治学
  9.追随者
  第四章 反经院哲学的倾向:神秘主义、泛神论和自然科学
  1.神秘主义
  2.逻辑
  3.自然科学
  4.异端
  5.拉伊芒德 卢利
  第五篇 经院哲学的衰落
  第一章 约翰 邓 司各脱
  1.反对托马斯
  2.邓 司各脱
  3.信仰和知识
  4.共相论
  5.神学
  6.心理学
  7.上帝和道德律
  第二章 唯名论
  1.唯理的神学和共相
  2.威廉 奥卡姆
  3.唯名论和唯实论的对立
  4.奥卡姆的追随者
  第三章 神秘主义
  1.正统和异端的神秘派
  2.埃克哈尔特大师
  第四章 自由思想的发展
  1.中世纪的唯理主义
  2.国家主义兴起
  3.异端倾向
  4.自由探索的精神
  第六篇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
  第一章 新启蒙思潮
  1.理性和教权
  2.人文主义
  第二章 新哲学
  1.柏拉图主义
  2.库萨的尼古拉
  3.真正的亚里士多德
  4.科学和哲学的改造
  5.逻辑的改造
  第三章 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
  1.神秘主义
  2.自然哲学
  3.科学研究运动
  第四章 布鲁诺和康帕内拉
  1.布鲁诺
  2.康帕内拉
  第五章 新国家理论、宗教哲学和怀疑主义
  1.经院哲学的国家论
  2.马基雅维利
  3.新政治学
  4.近代国家演变
  5.新宗教哲学
  6.怀疑主义
  第六章 宗教改革
  1.宗教改革的精神
  2.新教的经院哲学
  3.亚科布 柏麦的神秘主义
网站目录投稿:安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