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35岁,人体机能活跃期,称为"健康期"。 36~45岁,生理功能开始下滑,称为"疾病形成期"。 46~55岁,多数疾病开始爆发期,称为"生命高危期"。 56~65岁,是相对安全期,称为"安全过渡期"。 46-55岁,人体生理机能开始衰退,各类疾病开始"爆发"。 没熬过46-55岁的人,多半被3种病绊住了,希望你平安度过 第一种:心脑血管疾病 45岁以,是冠心病、脑血栓、心肌梗死、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高发期。 不良饮食与生活习惯,导致血管垃圾逐渐累积,血管壁增厚,血小板聚集明显时,就会形成血栓,一旦没控制好各种疾病就会找上门。 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62%已不同程度地,存在心脑血管病或危险因素。 所以,一定要格外注意养护心脑血管健康。 如何养护? 1、注意饮食 饮食,对于心血管健康,尤为重要。 少吃一些高盐、高糖、高油、高胆固醇的食物。 增加新鲜的蔬果,杂粮等摄入。 饮食清淡,荤素单配,粗细搭配,才是最佳的选择。 2、多喝水,常饮茶 白开水,淡茶水,是血液最好的稀释剂。 多喝点水,常饮茶,可疏通血管,减少血液粘稠,预防血管堵塞。 早起后,睡觉前,起夜时,喝一小杯温开水,十分有益。 白天,在两餐之间,喝点茶,疏通血管,促进排毒,大有益处。 3、食用油,搭配吃 食用油过量与搭配不合理,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因素之一。 所以,生活中,食用油的使用,除了要控制总量,还要注意搭配食用。 多种食物油,搭配吃,可平衡体内脂肪酸,有助于调节血脂健康。 将橄榄油、大豆油、秋苏籽油,按2:2:1的比例搭配吃,约25克~30克。 橄榄油,含丰富的油酸类油脂。大豆油,含丰富的亚油酸类油脂。秋苏籽油,含有丰富的α-亚麻酸油脂。 其中,秋苏籽油含有的α-亚麻酸,高达65%以上,被称为"陆地上的深海鱼油"。 中国营养学会2013年版,推荐α-亚麻酸,每日摄取量,1600-1800毫克。 α-亚麻酸,可软化血管,保护血管内皮、减少脂质沉积,清除血液垃圾,降低血液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胆固醇,增加血管通透性,保护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第二种:癌症 数据显示:全球每新增100个癌症患者中,中国就占了21个。 也就是说,我国每天有超过1万人确诊癌症,平均每分钟有7个人得癌症。 有关报道显示,45岁以前,癌症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到45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死亡率也同比上升。 所以说,没熬过45-55岁的人,多半是癌症"绊住"了! 如何预防癌症? 1、饮茶"代替"烟酒 吸烟、喝酒,是诱发多种癌症的元凶。 所以,想要预防癌症,一定要注意远离烟酒。 每天喝4-5杯茶,能将癌症风险降低40%。 部分研究证明,无论哪种茶叶,都有一定的抗癌效果。 因此,生活中,预防癌症,养成饮茶"代替"烟酒的习惯。 扭序花茶,泡水喝,可提高免疫力,对抗肿瘤。 扭序花,营养价值极高,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等,对提高自身免疫力,补充身体营养也十分有益。 扭序花所含有的三萜类、碳苷黄酮类、叶绿素类等物质都是有抗肿瘤作用的物质,对包括肝癌在内的多种癌细胞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现出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2、多走路,少久坐 久坐,与癌症等14种重大疾病有关。 每天坐6小时以上,过早死亡的风险,比每日坐不到3小时的人升高19%。 所以,生活中,要注意,减少久坐的时间,适当的增加运动。 "走路,可看作治疗癌症的特效药!" 每天,坚持行走1英里,在20分钟内走完,对乳腺癌、前列腺癌、肠癌的治疗都有明显益处,最高可降50%死亡风险。 每周运动5天,每天30分钟以上,对于健康,预防疾病,十分有益。 3、控体重,防肥胖 肥胖,可能会增加 62% 子宫癌风险,也会增加 31% 的胆囊癌风险和 25% 的肾癌风险。 所以,生活中,要注意控制体重,预防肥胖。 第三个:风湿病坎 人年纪大了之后,难免会有脖子疼痛、腿脚疼痛等感觉,除了关节退化之外,还要小心风湿病。 现实生活当中,很多人被类风湿这种病所困扰,它不仅会导致关节的红肿疼痛,还会引起关节变形、僵硬,甚至失去正常的行动能力。 所以,45岁后,一定要注意预防风湿病。 如何保养? 1、避免寒凉 梅雨季节,是风湿性关节炎的高发期间。 空气湿度较大,就会慢慢侵蚀关节引发炎性反应,一定要注意。 此外,夏天经常开空调也会导致湿寒入侵身体,加重风湿性关节炎。 平时一定要做好保暖,少露脚脖,及时添加衣物。 2、劳逸结合 过度劳累,正气损,风寒湿邪可乘虚而入。 此外,劳累,也会导致风湿病加重或复发。 所以,要劳逸结合,活动与休息要适度。 3、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 七情六欲,能影响脏腑的正常功能,主要是影响内脏的气机,使气机升降失调,气血功能紊乱,抗病能力下降,易受外邪侵袭而发病。 45岁后,想长寿,要学会"二不扛" 1、不扛病 老人怕花钱,有些小病就喜欢隐忍,不去医院查看,这样反而不利于健康。 上了年纪的人,身体机能减弱,恢复力、抵抗力也大不如从前。 一味地隐忍,对自己没有好处,无论是哪种疾病,最重要的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微杜渐、及早干预,时间再紧张,也要在身体不适时尽快就医,并调整生活方式。 所以,有病就要及时医治,减少恶化的可能性。 2、不扛累 正所谓积劳成疾,人的很多疾病都是累出来的。 长期过度疲劳,会出现焦虑、失眠、记忆力减退、精神抑郁等问题,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猝死。 45岁后,要注意"服老",不要硬撑,注意劳逸结合。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