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司马懿和吴秀波无毒不丈夫


  温乎曰:
  吴秀波的人设崩塌,演艺事业基本凉凉。
  他大概不会想到:
  当初演过的角色,会还原到自己的生活中。
  当真是,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如果在读剧本的时候,
  顺便研究一下历史,
  结局是否不一样呢?
  1:
  公元249年,洛阳。   司马懿给城外的曹爽写了一封信:"亲,回来吧,我们好好谈谈。有什么条件可以说嘛,我肯定不会亏待你的。"   彼时,他们二人因为争夺资产打的不可开交。   曹爽跟司马懿在一起工作多年,论交情,谈不上有多好,但也没有多差。掌握大权的曹爽,最多让司马懿坐冷板凳而已。   而这一年,大司马曹爽陪同皇帝出门上坟,给曹睿烧点纸钱,顺便汇报一下这几年的工作。   他身边带着大批军队,掌握绝对的主动权。   但没想到,浓眉大眼的司马懿也会耍心机。   他趁曹爽和皇帝外出的机会,带着少量军队并利用平时的人脉,联合警察、权贵,一举控制洛阳城,想要延续事业的辉煌。   但曹爽还在城外,怎么办?   于是,就有了开头的那封信。   2:
  当时的司马懿,有一万种理由说服自己。   当年他和曹爽闹矛盾,被排挤出权力中心,担任有名无实的太傅。   于是,二人不合的消息被"路透社"得知,从洛阳传向四面八方,让魏国人民惊掉下巴:   "啊,原来司马懿没那么好哦!"   "我就知道,他们这种人最会装X了。"   "呵呵,等着吃瓜吧。"   本来这事已经过去了,司马懿依旧是成功人士,只是不掌实权。曹爽呢,也得到自己想要的。   虽然不完美,但是没撕破脸皮。   可在司马懿的心里,却不这么认为。   年轻时,他只是一名不起眼的书生,做着抄抄写写的工作,人生看不到一点希望。   人到中年,时来运转。   曹丕特别赏识司马懿,在短短7年的时间里,把他从秘书长一路提拔为"录尚书事",相当于总理。   这时候的司马懿,权力、财富、美女享用不尽,只要他勾勾手,就会有无数人为他服务,他再也不是穷酸的书生了,他是花团锦簇的人上人。   人呐,在每个阶段都会生出新的野心。   穷书生的时候,觉得能当官就好了;   当官了,想着当大官;   直到有一天位极人臣,又想把富贵长久保持下去,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富贵之后的司马懿,再也回不到当初的模样了。   曹爽的排挤,是要剥夺他的奋斗果实,叔可忍,婶婶不可忍。于是,他忍了几年,终于找到消灭曹爽的机会。   为了保护多年奋斗的果实,他什么都做得出来。   3:
  这时候,曹爽面前只有一条路。   留在洛阳城外,死磕到底。   他身边有数量庞大的禁军,还挟持着少年皇帝,占据主动权。只要把司马懿造反的消息捅出去,就能号召大家勤王平叛。   如果不站在曹爽一边,莫非你想站司马懿?   造反就不用讲基本法啊?   事实上,也有人这样跟他讲过,可曹爽脑子锈逗了,谁的话都听不进去,自己又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呆在原地不知所措。   说到底,他只是因为出身的关系占据高位,又因为职业需要,才跟司马懿拉拉扯扯多年。   一旦到了玩命的关键时刻,德不配位的小鲜肉,怎么会是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的对手?   司马懿号召警察、权贵们夺城时的果断,曹爽是万万没有的。   4:
  于是,他对司马懿的和谈提议动心了。   他以为这只是一场和平竞争,双方可以开诚布公的谈,只要把价码谈拢,以后还可以做朋友嘛。   可曹爽不知道的是,不论谈判能不能成功,他本身已经是司马懿眼中的定时炸弹,而炸弹的引信却不在自己的手里。   什么时候引爆,要看曹爽的心情。   不能掌握主动权,司马懿不喜欢这种关系。   曹爽没有经历过争权夺利的腥风血雨,他不能理解人心的险恶,不会知道,为了保护利益,人心的下限有多低。   可司马懿亲眼见过袁绍起高楼,又看着他楼塌了,经历过曹操割须弃袍时求生的卑微,这些大佬都在阴沟里翻船,不能不让司马懿小心谨慎。   所以当曹爽决定和谈的时候,结局已经注定。   "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5:
  公元249年2月9日,曹爽被诛三族。   他以为放弃权力、不与司马懿为敌,就能做一个快快乐乐的土豪,每天吃喝玩乐过上神仙般的日子。   可他掌握了司马懿太多的秘密。   而不会说话的,只有死人。   是的,司马懿骗了曹爽。他保证,只要交出权力,就会有享用不尽的荣华富贵,可结果司马懿却杀了他。   曹爽是蠢的可爱,司马懿坏的可恨。   话说回来,司马懿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他就能依旧花团锦簇、万事大吉吗?   恐怕未必吧。   2年后,他也去世了,终结了漫长的职业生涯。70年后,在北方混不下去的晋朝,来到了南京避难。   有一天,晋明帝问温峤:"我朝是如何统一天下的,能否跟我说说?"   一想到这事,温峤就为难,不知道如何开口。就在这时王导说话了:"温峤还年轻,不懂往事,我来说吧。"   然后他就从司马懿创业开始说起,经历背叛曹氏、屠杀名士、奢侈腐败,一直说到晋明帝都不好意思了,趴在床上不肯起来:   "如果真是这样,晋朝的国祚又怎会长久?"   做人渣到连子孙都看不下去了,又怎会长久呢?   好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网站目录投稿:妙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