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研究过很多学校的教师工作考核量化方案,它们大多数是从德、勤、绩、能等几个方面进行考评,总分值为1000分。其中,教学成绩所占比例最大,占总分值的一半乃至更多,而在教学成绩的考核中,又以考试科目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为主要依据,非考试科目如音、体、美、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不在考核范围之内。 许多校长解释说,教学成绩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集中体现,理应占较大比重,非考试科目没有卷面分,不好量化,所以不予考虑。这番话听起来有一定的道理,但仔细一想是一大谬论,因为此种考核方式不仅违背了教育规律,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所学校的考核评价方案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学校用什么标准评价,教师就怎样开展教学工作。如果评价方案单纯依据教学成绩,或者教学成绩占的比重过大,就会引导教师集中精力抓成绩,千方百计抓学生的考试分数。在这样的方案指导下,教师就不再努力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水平、教学研究能力,而是绞尽脑汁、不遗余力地提高学生的分数。他们会片面地认为,只有拉长学生的学习时间,加大训练量,让学生多做题,才能顺利应付考试,提高教学成绩。因而,学生就有了整日做不完的作业,答不完的考卷。可以说,以考试分数为主的教学工作评价,是导致学生负担过重的罪魁祸首。 还需要指出的是,此种评价方案只顾及了有分数、好量化的考试科目,而对于音、体、美等非考试科目则弃之不问,好像这些科目可有可无。因为不评价,这些科目往往由主课教师兼任,课时也经常被挤占,有的学校甚至干脆不开设,从而导致学生体质下降、艺术素养低下、创新能力不足。 更为严重的是,考核结果直接和奖励挂钩还造成了教师之间的恶性竞争,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团结与稳定。表面上看,老师们你追我赶,积极性很高,实则人人自危,相互封闭,固步自封。在这样的环境下,学校很难组织一次富有成效的教研活动,而所谓的经验交流会也只会沦为形式,以听课、评课为主的课堂教学研究更是无从谈起,为了抢时间、争名次,有的教师不惜采用不正当的手段攻击他人,造成教师之间反目成仇。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当然也不例外。虽然教育部三令五申不能单纯以考试成绩给教师和学生排名次,但这一规定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因此,建立一套既符合学校实际,又能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的教师工作考核量化方案,是每一所中小学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