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求意见稿) 2012 年12 月10 日 至13 日,以蔡敬民教授为组长的教育部专家组,本着“替国家把关,为学校服务”的理念,严格遵照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工作规范和工作程序,通过走访、座谈、听课、实地察看及调阅试卷、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工作,对我校的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考察。在完成各项考察工作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考察意见》(录音稿),并在全校领导干部及师生代表大会上作了反馈。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和评估专家组反馈意见,学校党委、行政及时研究部署整改工作。经过全校上下对评建工作的总结和充分的讨论,确定了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整改思路和主要任务,把整改作为评估工作的重要一环来抓。现将我校近一年来的整改工作汇报如下。 一、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 专家组对学校的总体评价是:“以评促建”成绩比较突出。学校办学定位准确,发展思路明确;服务地方意识强烈;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得到保证;“四个促进”的效果比较显著。 专家组也就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1. 要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发展路径。 学校的办学定位、特色培育的方向的选择都很好,但要加强内涵建设, 加快学校转型步伐和结构调整力度, 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路径。 2. 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改善办学条件。 在考虑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前提下,加大教师尤其是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要继续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加大办学经费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为学校继续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3. 要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要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资源保障机制,加强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与改革;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 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校企合作育人机制。 4. 要建设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要系统地从质量标准确立、质量管理、条件保障、质量信息收集、自我评估制度建立、信息反馈和改进等方面,建设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责任意识和科学管理水平。 5. 要进一步加强开放性办学。 在 加强和地方政府、地方企业联系的同时,加大和国内外高校的联系与合作,采取走出去的战略,广泛吸纳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并结合***学院实际,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二、整改工作基本情况 学校认为,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完全符合我校的实际,对我校今后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整改工作是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重要手段,是保持和发展评建成果的关键环节;学校必须把整改工作作为推进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契机和动力。 学校认为,整改工作要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学校长远发展出发,针对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有计划、有重点、重实效地开展工作,要做到敢于正视问题,找准差距,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切实把整改工作作为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抓实抓牢。 (一) 整改 工作的思路 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 〕4 号)、《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 〕9 号)等文件精神,深刻领会专家组的反馈意见和建议;把近期整改工作与学校的长期建设任务与发展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将整改工作与常规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重点解决专家组指出的问题和学校自评中发现的问题为主线,以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高校为目标,以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总体办学水平为目的,巩固评建成果,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工作方案,注重整改工作的整体性、长效性、实效性,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二) 整改 工作的目标 学校要通过整改,巩固和扩大本科教学评建工作成果。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发展路径,加快转型步伐和结构调整力度,不断突显“地方性、海洋性、国际性”的办学特色;深化管理制度改革,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完善内部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开放性办学,广泛吸纳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继续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加大办学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培训、培养和引进力度,建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培养合格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监控水平,完善校内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加强教学管理,保障教学质量,为把学校建成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高校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 整改 工作的组织领导 为确保整改工作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了质量监测与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学校的整改工作方案,并做到该机构人员到位,精力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职能部门、教辅单位、二级学院(部)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整改工作不削弱,抓落实,抓过程,抓成效;要求全体员工参与整改,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力量,群策群力,针对薄弱环节,扎实开展整改工作;要求各单位要通力合作,互相配合,对整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沟通,积极主动协调解决,共同推进整改工作任务的落实。 (四)整改工作方案的制定 学校对专家组的反馈意见进行了认真梳理,并召开专题研讨会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学校决定,对于能够在短时间解决的问题要限时整改;对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解决的问题则纳入2013-2020 年发展定位规划,分步整改。据此,结合工作实际,学校制定出台了《***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改工作方案》(钦学院发〔2013 〕7 号),明确了评估整改工作的思路、目标、进度、措施和要求等内容。 根据学校的总体方案,职能部门、教辅单位、二级学院(部)制定了本单位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措施,明确责任和任务。 (五)整改工作的步骤 整改工作具体分三个阶段进行:2012 年12 月下旬至2013 年1 月为研究部署阶段,学校全面总结评建工作成绩,认真分析本科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研究、制订整改工作方案,分解任务,明确责任;2013 年2 月至11 月为整改实施阶段,学校各单位根据学校整改工作方案和本单位整改工作任务,逐项完成整改工作任务;学校适时组织开展整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2013 年11 月至12 月为验收总结阶段,学校在检查验收的基础上,完成整改工作报告,经学校党委会审定后,报送广西教育厅和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汇编整改工作研究与实践成果。 三、整改重要举措与主要成效 2012 年12 月下旬以来,我校评估整改工作全面展开,经过全校师生员工一年的努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一)开展 转型 发展探索与实践,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发展的路径 2013 年1 月,经广西教育厅选拔、推荐,学校成为教育部规划司“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参研单位;同年6 月,成为我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理事单位。学校以此为契机,再次开展了教育思想大讨论,确定了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路径,实施学校转型发展工程,积极开展转型发展探索与实践。 1. 深入服务区域调研。 为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加快推进学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学校与地方共建模式,加快学校转型发展。2013 年3 月20 日至4 月2 日,我校组织处级干部深入钦南区、钦北区、***港区、灵山县、浦北县、东兴市进行考察调研。通过调研,干部队伍掌握了服务区域办学资源、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及人才需求、企事业合作需求等信息;同时开阔了视野,加深了对学校转型发展意义的理解。 2. 编制发展定位规划。 2013 年4-9 月,在开展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学校编制了《***学院发展定位规划(2013-2020 年)》。“规划”明确了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原则、发展定位与目标、学科专业群建设等内容,提出要把学校“建成一所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和面向中国- 东盟自贸区合作发展需要的,区内优势突出、国内知名、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要“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 德素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继续培育“地方性、海洋性、国际性”的办学特色。学校的办学定位及发展方向较前更加清晰、更加符合实际。 3. 实施转型发展工程。 2013 年10 月,学校成立了转型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转型发展工作 办公室、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组、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工作组、校地校企合作工作组等九个机构,加强对学校转型发展工作的领导与组织;制订并实施《***学院转型发展工程总体实施方案(2013-2016 年)》, 通过建设5-6 个具有示范、引领、带动作用的学科专业群,带动学校治理结构、管理制度、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教学(科研)团队、应用型课程与教材等方面的改革与建设,促进学校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学校的发展路径更加清晰了。 4. 开展转型发展研究。 积极参与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的研究活动,主要有:①作为“指导方案研究组”成员单位,与其他成员单位共同撰写了《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指导方案》,上报教育部;②作为“国际合作项目”成员单位,与其他成员单位共同撰写了《欧洲五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特色》《应用技术大学“1+1” 国际合作建议》,上报教育部;③撰写***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案例和文章,上报教育部;④撰写《企业在应用型高校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实例)》《区域经济发展转型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耦合探析》 等论文,在国内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研讨会上交流;⑤《西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研究与实践》获广西教育厅2013 年重点教改课题立项;⑥征集学校转型发展研究论文,立项编印《***学院转型发展研究论文集》。这些研究及其成果,为学校转型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加强机构与管理制度改革,保障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实施 2013 年,学校加大了机构与管理制度的改革力度,为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提供了坚强的保证。 1. 制定学校章程。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要求,成立了***学院章程编制工作组。在深入研究分析学校特色与需求、总结学校办学实践经验、广泛听取政府、企业(行业)、师生员工意见的基础上,工作组编制了《***学院章程》,为学校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及规范性文件、实施办学和管理活动、开展社会合作提供了依据。 2. 改革管理机构。 2013 年4 月,学校通过新增、整合方式,对内设机构进行了改革。机构改革后有二级学院18 个、教辅部门5 个、职能部门15 个,其中增设正处级机构8 个(即人事处、发展规划处、国有资产管理处、质量监测与管理办公室、机械工程学院、海运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副处级机构2 个(船员培训中心、工程训练中心),整合优化机构2 个(后勤处与基建处合并为后勤基建处,社会科学教育部和法律与公共管理学院合署),更名学院2 个(美术创意学院更名为美术学院、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更名为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学校的机构设置较前更加合理了。 3. 改革管理制度。 主要有:①出台了《关于印发***学院党务、行政、教辅部门工作职能的通知》《***学院人员编制管理试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各单位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工作权利与义务,扩大了二级学院(部)的工作自主权,推进了校院二级管理工作。②出台了《***学院绩效工资试行办法》《***学院部门绩效考核试行办法》《***学院教职工绩效考核试行办法》,建立了绩效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调动了教职员工工作的积极性。③修订(制订)了《***学院教研室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关于教研室主任、实验中心主任校内津贴发放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教研室(实验中心)及教研室主任(实验中心主任)的责、权、利,加强了教研室和实验中心的建设。 (三) 继续 ʵʩ “人才强校”战略, 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2013 年,我校加大了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力度,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进一步做好优秀人才、教师团队和平台建设工作,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力度,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素质不断提升。 1. 师资队伍建设保障体系初步建成。 一是经费有保障,从2013 年始,***市政府每年拨给学校300 万元,专门用于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二是机构有保障,学校成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正处级),负责全校教师培训、教师教学服务、教学评价和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等工作。2013 年我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成为广西10 个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项目之一,获教育厅50 万元建设经费资助。三是人员有保障,我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有工作人员12 人、培训专家团队18 人。四是制度有保障,2013 年学校修订完善《***学院选拔和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暂行办法》《***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与管理办法》等文件,进一步完善了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制度。五是建设体系有保障,学校已经构建起由师资引进、师资送培、新教师岗前培训、老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中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等组成的师资队伍建设体系。学校初步建成了师资队伍建设保障体系。 2. 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力度前所未有。 为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2013 年学校加大了中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力度。实行青年教师助教制,完成了第四批青年教师导师的考核工作,新教师100% 有导师、100% 参加岗前培训。为提高中青年教师学位和职称层次,学校有计划、分重点地选派 名(人事处填写)中青年教师 到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读博或访学;与广西大学联合举办MPA 硕士研究班,我校共有 名(人事处填写)中青 年教师就读。学校组织了一系列的培训与竞赛活动,中青年教师参加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的网络课程培训达128 人次共128 门课程,参加 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的两期EEPO 有效教育培训共276 人次, 参加广西教育厅举办的精品课程建设培训共36 人,参 加学校英语培训班共 人次(人事处填写) ,还选送一批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学校举办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参加竞赛的教师共计109 人;在由我校承办的第十三届广西高校教育教学软件应用大赛现场决赛上,我校选送参赛教师作品61 项 ,其中获奖44 项;选送参赛论文25 篇,其中获奖10 ƪ。 通过培养培训及参加竞赛活动,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 3. 教师科研团队和平台建设成绩喜人。 为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学校加大了教师团队和教学科研平台的建设力度,成效显著。2013 年,获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建设“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的团队4 个,支持经费为250 万元;申报北部湾经济区高水平创新团队6 个、广西高校卓越学者计划及其创新团队1 个; 获广西首批院士工作站建设单位、***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各1 个;学校被教育厅确定为新增硕士点建设单位,其中授权学科3 个、支撑学科3 个;获广西重点学科2 个、广西重点培育学科1 个;申报广西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 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4 个; 建设校级重点实验室、人文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一批;获厅级及以上立项的科研项目共86 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 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 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 项;申报专利30 项,其中已获得授权的10 项;获广西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5 项、“十一五”广西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4 项;与广西***力顺机械有限公司共同研究的《中小型企业农业运输机械创新设计开发平台》的项目成果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这些成绩,远非2012 年所能比拟。 4. 高层次人才选聘与优秀人才培养开创新局面。 2013 年,学校申报“广西面向海内外公开选聘高层次人才需求”岗位15 个,自治区审批13 个;申报了5 个“***市2013 年‘海鸥计划’人才需求”岗位,***市审批5 个;评选推荐“广西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第一期培养工程项目”4 人,获批1 人;评选推荐“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2 人,获得资助2 人;评选推荐“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提升计划2013 年培养对象”28 人,获批14 人;评选推荐“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专家”资助对象2 人;评选推荐“第十六批‘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候选人”1 人。高层次人才选聘与优秀人才培养工作开创了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以来最好的局面。 5. 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学校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及用人机制,改善和推进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工作,吸引高学历、高职称专家学者到校任教,充实和完善师资队伍。至2013 年12 月,对比2012 年评估时各项指标,专任教师总数由552 人增至571 人,外聘教师由58 人降至38 人,生师比由19.2:1 降至19:1 ,管理人员兼课数量下降 ;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由168 人增至178 人,比例由30.43 %提高到31.17 %;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由306 人增至353 人,比例由55.43% 提高到61.82% 。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四)充分 利用 校内外办学资源,进一步改善本科教育教学条件 2013 年,学校多方筹措资金,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和教学科研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了本科教育教学条件,为学校今后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1. 加大了办学经费的投入。 2013 年学校预算安排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705.87 万元,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和学费收入的16.54% ,生均日常教学运行支出1562.72 元(与2012 年生均1201.16 元相比,每生增加了361.56 元),均超过本科合格评估的13% 和1200 元的要求。学校积极争取各级财政专项发展经费的支持,全年共1.4 亿元;至2013 年11 月,各专项经费基本到位。通过整改工作,我校完善了各项经费管理措施和管理办法,办学经费得到进一步保障,满足了本科教学的需要。 2. 加强了校内实验室建设。 2013 年,学校大幅度增加实验室建设经费,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增至8058.36 万元,比2012 年增加了1340.57 万元,增长了19.96%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7174.47 元,比2012 年增加了1150.09 元。经费主要用于三类专业实验室建设:①特色专业实验室建设,如投入800 多万元,建成较为先进的船舶操纵模拟器实验室、电子海图显示系统实验室、轮机模拟器实验室、轮机模拟器单片机机房等实验实训室;②新专业实验室建设,如投入100 万元,建设机械工程专业(港机)散货连续卸船系统实验平台;③平衡各实验室经费投入,加强对文学、艺术学、教育学等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此外,学校还继续做好意大利政府1000 万欧元贷款项目实验设备招标工作;加强了实验室管理,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 3. 共建一批实验室和实践基地。 学校一贯重视融合校地校企关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增强办学实力。2013 年,校地校企共建实验室和实践基地成绩比较突出。例如,与广西嘉华钛业有限公司共建“***学院- 广西嘉华钛业有限公司理科实践教育基地”,该基地于2013 年春获得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立项建设(教育部(教高司函[2013]48 号);与广西嘉华钛业有限公司共建“***学院- 广西嘉华钛业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该基地于2013 年春获广西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立项建设(桂教高教[2013]42 号); 与***盛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广西绿色照明技术实验室”和“***学院- 盛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产学研基地”;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市食品药品安全应急检验检测实验室。 4. 加大了其他办学条件建设力度。 2013 年,学校还加大了其他办学条件建设力度。图书馆纸质图书总数增至67.1 万册,电子图书增至34.6 万册,期刊增至1735 种;本年度新增加4 万多册图书已全部到馆;理工类专业图书大幅增加,馆藏结构得到改善;海洋、刘冯等特色数据库建设顺利推进;阅读条件进一步改善,文献利用率较高,至2013 年11 月,流通部借还书29.5 万次,阅览部接待读者12.1 万人次。完成校园网硬件设备的安装和配置,提高了校园网的服务功能;开发了学分制系统的排课、选课、电子注册等功能,实现了学分制系统与财务系统、清华网络教学平台数据的对接。***市政府加快了滨海新校区的建设速度,在占地面积为1751 亩的主校区上,公共教学楼、学生公寓、教师公寓、各二级学院办公教学楼正在施工建设,计划2014 年秋季学期陆续搬迁到新校区上课。 (五)加强 教学 建设与教学改革,着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2013 年,除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室建设外,学校还加大了其他方面的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力度。 1. 科学规划和调整学科专业布局。 学校编制了《***学院发展定位规划(2013-2020 年)》,进一步完善了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停办10 个专科专业,扩大本科专业招生人数。学校现有本科专业36 个,全日制在校本科生8252 人,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75.60 ,比2012 年增加了近3 个百分点。这些措施,进一步突出了学校本科教育的主体地位。 2. 以点带面开展专业及专业群建设。 学校以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重点学科专业群建设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开展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成效显著。2013 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使我校省级特色专业达到了5 个;轮机工程专业获批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立项项目,填补了我校无国家级专业的空白。2013 年10 月,学校组织二级学院对现有和规划建设的学科专业进行梳理,提出全校对应服务区域行业和产业链的学科专业群方案、学科专业群建设标准、申报立项建设条件和资助办法;分三年共投 入180 万 Ԫ (教务处核对) 对2013 年3 个立项建设的学科专业群进行建设,至2016 年要建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且对应服务区域行业和产业链支撑力强的学科专业群。 3. 持续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13 年,我校继续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深度和广度上较2012 年均有所拓展,主要有:①“订单式”培养模式。学校与***市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嘉华钛业有限公司、香港美丽华集团等企业合作,采用“3+1” 模式,培养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旅游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等专业人才; ②产学研培养模式。与***多家知名坭兴陶艺企业、***力顺机械有限公司、 ***盛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联合培养艺术设计专业、机械工程、自动化、物流管理等专业人才,共同研发产品。③顶岗实习模式。学校通过“顶岗实习,置换培训”形式,培养师范类专业学生,培训基础教育的教师。2013 年,学校共有449 名本科生参加顶岗实习,涉及汉语言文学、英语、体育教育等8 个师范类专业。④校地合作模式。学校与广西海事局共建船员培训中心,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建石油化工品检测实验室, 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建***市食品药品安全应急检验检测实验室,共同培养人才。⑤中外合作模式。学校与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11 个国家35 所高校或研究机构建立起友好合作关系,实行“3+1” 合作办学模式, 涉及英语、物流管理、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互派留学 生 人(国交处填写) 。 4. 修订完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为落实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2013 年学校启动了新一轮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根据学校要求, 二级学院到兄弟院校和服务区域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广泛深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调研工作;按照“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规格(即能力体系设计)→课程体系(落实培养目标和能力标准的载体)”的逻辑路径,对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订。2013 年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符合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5. 以专业需求为导向开展课程改革。 一是 根据专业总体培养目标,设计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每个模块都制定各自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授课时数、授课形式及自学时间;每个课程模块都指定负责人,统一协调模块内的教学内容。二是大力推进公共课程改革。大学英语推行分级教学;“两课”增加实践教育活动,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3 ;大学体育探索俱乐部制,将课内体育教学、群众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训练结合起来。三是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围绕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大力倡导对话式、启发式和案例教学,大力推广应用EEPO 有效教育。学校2013 年共投入55.39 万元,鼓励、支持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实践。全年校级立项教改项目66 项,获省级教改项目14 项,其中省级重点资助项目2 项;举办EEPO 有效教育培训两期,参加培训教师共276 人次。 6. 采取切实措施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一是学校制订《》《》(教务处填写), 进一步 完善了校内实验实训、企业实训和假期实习制度,以推进“产教结合、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的落实。二是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分的比例,要求理工类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分占总学分的35% 以上,人文社科类专业占总学分的30% 以上。三是要求各专业要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设置实验实训课或实习环节,并确保实践教学能够落到实处。四是合理调整实验项目,开放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课时占实验总课时的50% 以上。五是强化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管理,各专业结合工程、生产和社会实际的选题应占50% 以上,以培养 学生运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完善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规范了教学和教学管理 2013 年,学校成立了质量监测与管理办公室,完善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序开展教学质量监测与管理活动,进一步规范了教学和教学管理;进一步加强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责任意识和科学管理水平。 1. 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 2013 年,学校采取切实措施,着力提高队伍的责任意识和科学管理水平。一是举办中层干部培训班和科级干部(含教研室主任、实验中心主任)培训班。二是专家学者来校为教学管理人员讲学,如2013 年9 月15 日,邀请合肥学院蔡敬民、谢海涛、谭敏等三位教授为我校教学管理人员讲授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2013 年11 月22 日,邀请全国知名评估专家凌云教授为我校教学管理人员讲授教学质量监控问题。三是2013 年暑假各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人员均到至少两所国内高校进行考察学习。通过培训与考察学习,提高了教学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2.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组织体系。 2013 年7 月,学校设立了质量监测与管理办公室(正处级机构,简称“质量办”),配备了专职人员。至此,学校完善了由学校、二层单位、教研室(科室、实验中心)组成的三级保障组织,根据管理的职能,在不同层面上实施质量保证。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和教学指导委员会是教学工作的最高决策者(决策系统);质量办负责组织开展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与分析,将监测、评估与分析结果反馈给最高决策者和二层单位(监测与评估系统);二层单位、教研室(科室、实验中心)是教学质量保障实施者,负责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的质量控制(实施系统);教师、教学督导员、学生信息员是教学质量保障信息提供者(信息系统),负责将各种信息反馈到决策系统、监测与评估系统、实施系统。总之,教学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建立健全,为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规范、有序、有效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3. 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文件。 2013 年,学校修订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文件,明确了质量监控项目、各监控项目质量标准、监控组织、质量管理等内容,制作了教学质量保障流程图(图1 ),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文件,形成了自我评估制度,为教学质量监控活动的制度化、常态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ͼ1 ***学院教学质量保障流程图 4. 有序开展教学质量监测与管理活动。 2013 年,依据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文件要求,学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教学质量监测与管理活动。一是开展包括开学初教学检查、期中教学检查、期末考试检查、教案检查、试题检查、阅卷检查等质量监测活动;二是每学年均开展学生评教、教师同行评教、课程评估、专业评估等专项评价与评估活动。通过上述监测活动,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持续加以改进。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年的教学整改工作,虽然解决了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中发现的一些存在的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深知,在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求发展的今天,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永恒的命题,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始终没有尽头;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十八大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中国经济升级转型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时代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我们 “ 办好人民满意的***学院 ” 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今后我校将继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入贯彻 “ 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 的方针,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整改工作。 (一)要坚持转型发展 要稳步推进学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紧密围绕学校服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根本使命,强化学科专业群建设,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满足服务区域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二)要坚持特色发展 要依托学校地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及面向东南亚区域的优势, 着力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努力办好以海洋为重点的特色学科专业,大力推进服务北部湾经济区临海产业的学科专业建设。通过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彰显学校“地方性、海洋性、国际性”的办学特色。 (三)要坚持人才强校战略 要进一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双师型”、“双语型”、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加大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建设力度;构建青年教师培养体系,加大青年教师培养经费投入,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整体水平。 (四)要深化课程改革 要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服务区域企事业单位对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变学科导向为专业需求导向,优化课程体系,提高课程设置与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符合度;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继续深化教学方法改革,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要坚持开放办学 继续加强开放性办学,进一步密切校地校企关系,争取地方政府对学校办学更大的支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培养应用型人才;加大与国内外高校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广泛吸纳国内外先进办学理念,并结合本校实际,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 回顾2013 年的整改工作,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整改丰富了学校的内涵建设,整改夯实了学校的办学基础,整改提升了学校的办学质量。面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我校将励精图治,在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全面实施教育部提出的本科教学工程,认真践行“博观内省、达道知行”的校训,继续发扬“海涵春育、鹏举南天”的***学院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尽快把我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为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2-2013 年填报的状态数据库:师资队伍结构(表1 ) 类别 教师数量 2012 年 2013 年 总计 552 571 其中:女性 251 275 双师型 140 139 具有行业背景 103 103 其中:具有工程背景 12 12 职称 教授 40 46 副教授 128 125 讲师 295 323 助教 89 73 无职称 0 4 ѧλ 博士 31 38 ˶ʿ 275 315 ѧʿ 195 167 无学位 51 51 年龄 35 岁及以下 307 331 36 ~45 岁 137 133 46 ~55 岁 89 96 56 岁及以上 19 11 ѧԵ 本校 1 2 外校(境内) 545 560 外校(境外) 6 9 请人事处解释上表2013 年的数据与下面这段文字之间的矛盾: 2013 年已签约到位教授3 人、副教授7 人、博士研究生7 人、硕士研究生45 人、轮机长3 人、大管轮大副4 人,意向签约正高人员3 人、副高3 人,博士5 人。鼓励教职工晋升职称和学历学位,2013 有16 人申报正高级职称,有7 人获得晋升;51 人申报副高级职称,23 人获得晋升。53 名教职工报考博士研究生,26 名教职工报考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