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浅谈地质科技档案编研


  张晨 安楚 李菲
  【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新时代地质科技档案编研的意义,从地质科技档案编研的四个环节入手,总结出把握灵魂、精准选题是编研成败的关键;打破藩篱,多形式组合创新决定了编研成果传播度;严谨慎重选材是形成编研成果的基石;多维助推、广泛合作是编研成果传播的捷径。
  【关键词】档案编研;选题;开发;合作
  一、新时代地质科技档案编研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对未来一段时期内地质工作提出了高标准、高要求和高目标。"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等论述,促使地质行业全面转型升级,转变工作思路。"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推进,国家级城市群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力推动,国家中心城市体系规划对城市地质调查的全新需求,为地质行业转型指明了方向,对地质信息挖掘利用给出新的挑战。这些新时代的新需求,无不促使地质科技档案人员去思考自身工作在整个行业转型升级中所扮演的角色。
  档案编研能够迅速普及知识,通过对其内容融会贯通,可以针对不同的需求,提炼出更直观的成果,面向社会大众广泛传播,使受众直接获取信息。能够体现档案馆的社会服务属性,经过精心编研的档案成果,具有系统、全面、严谨又不失生动、活泼的特点,不但具有经济价值,更践行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公益理念。地质科技档案的编研,能够有效提高科研效率,通过对海量数据整合,盘活资源,为一线科研人员节省大量的筛选、加工时间,缓解利用难的矛盾。能够加强档案保护,编研成果具有与原件相似的效能,解决了原件寿命有限与保存永久性之间的矛盾。
  因此,如何做好地质科技档案编研工作,响应新时代的新要求,助力行业转型需求,体现档案的社会服务属性,是档案工作人员必须钻研的课题。
  二、把握灵魂,精准选题
  选题是档案编研的灵魂。主题选对了,档案编研就成功了一半。在具体策划选题时,笔者建议:一是要抓住地质科技研究热点。热点是广大地质工作者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关注并开展工作的内容,只有抓住了这个点,才能引起广泛的关注,对当前的工作产生最大化的助益。中国地质图书馆近年制作的《20个重要经济区及城市群地质文献》《109个整装勘查区专题服务》《砂岩型铀矿文献专题服务》为开展相应工作的单位和科研人员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中国地调局以"地质云1.0" 仅用10小时就为应急救灾在线提供了震区系列地质信息产品;在2小时内完成震区2幅1∶20万地质图数据和2幅1∶25万地质图数据的制作,并提交使用。其组织实施的"一带一路"基础地质调查与信息服务计划、地质数据更新与应用服务计划,就是抓住了历史机遇,结合当前国家发展战略与自身行业优势,适时推出的系统化专题编研应用专题。二是要避免涉密信息的泄露和敏感信息造成的社会恐慌。地质科技档案不同于人文历史档案,其产生的工作基础往往涉及大比例尺地形底图,而其如何脱密一直是困扰编研人员对其开发的一大难题。地质科技档案不同于其它种类的档案,地灾隐患点、断裂带、沉降带等的分布、危害程度信息的公开发布,可能引起社会大众的普遍恐慌情绪,对正常的经济社会发展秩序造成一定的扰乱。三是要有一定的预见性。科普类地学档案开发比较好预见,每年的重大科普时间节点之前,可以预先准备。突发性地质重大事件在当今科技手段的帮助下,也能做到反应迅速,档案开发产品即时生产。最难预见的是未来地质科技发展的热点以及领导的关注点。这就需要地质科技档案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和业务水准,不断关注行业最新动态和研究进展,时刻用心注意观察中央、省有关文件、会议以及媒体公开报道。
  三、打破藩篱,创新形式
  如果说选题是档案编研的骨骼,那么开发表现形式就决定了骨架如何搭建,决定了编研出来的产品能不能获得关注,能不能取得广泛影响力。开发表现形式选对了,档案编研产品才能获得成功。地质科技档案编研产品,一方面是面向社会大众,另一方面是面向地质工作者和政府决策机构。
  面向社会大众时,要采用当下流行的大众传播形式。这部分档案编研是为了在社会大众中广泛传播,具有普及地学知识、宣传地学进展、消弭错误认识等作用,因此必须善于运用最新形式的大众传媒,比如微信公众号、微博官方认证号、知识问答平台、直播平台等。善于运用新颖的表现形式,比如H5页面、短视频、表情包、文创衍生品等。地質科技档案人员的作用就是要为地质科技档案连接世界网络,装备信息化的轮子,穿上娱乐化的衣服,让它深入到大众中去,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尽可能多地影响任何地方的任何一个人。
  面向地质工作者和政府决策机构时,需运用简便易行的操作形式,信息表达直观明了。采取严谨科学的系统,数据精准且保密措施严格。应具有反应迅速灵活的特点,能够在第一时间应对突发事件。以上特征要求地质科技档案人员必须结合最新的技术手段,不断学习掌握不同技术手段的展现形式特点,充分挖掘档案和技术之间的关联点,以最优配置制定编研时采取的开发表现形式。
  此外,还要善于运用多种开发表现形式互相组合。同一个专题产品做出后,可以运用多种表现形式。比如运用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形式提升大众认知水平,开发衍生品扩大经济效益,开发地质元素创意品拓展社会服务属性。可以面向不同受众,有侧重点、分期次开展传播活动,利用平面(展板、易拉宝、照片、宣传册)、立体(模型、沙盘、雕塑)、影音(动画、宣传片、纪录片)、图书光盘、网络(表情包、段子、H5页面、知识竞答、电子游戏)等形式,注重媒体形式转化,形成多路径传播、全媒体传播、立体化传播,最大限度扩大专题产品的传播力度和影响力。
  四、严谨慎重,精心选材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积累了自2000以来陕西省主要城市区县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全省范围内部分基建矿建地灾危险评估报告、地震山洪等地质灾害应急排查报告400余档,涉及地域范围广、灾害点繁多、涉危人口巨大,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政府决策分担解忧的角度出发,在其中选取材料时一定要避免涉密信息,凡是属于国家秘密范围的内容,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保密要求。能够采取技术手段脱密的部分,可以进行合理的开发编研。一定要避免选择敏感话题材料,比如西安市三爻—会展中心发育地裂缝、兴庆公园地裂缝一直在活动等。公共安全是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基石,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百姓安居乐业的基本保障。在今天网络信息传播迅速,新闻发声渠道多样化的情况下,有意或无意的二次加工整理,灾害危险的消息会像疫情一样引起大范围恐慌。这就要求从保障公共安全的角度去选择素材。
  意义不大的档案不选。做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专题时,其它地灾种类引起的次生灾害就要筛选过滤掉,避免混淆主题。材料选取时也要考虑编研聚焦的角度是什么,与之无关或关系不密切的部分,就不要选。限于篇幅,档案编研一定要精选材料。要注意选材的质量,现代社会信息传播速度要求档案编研必须精准和高效,而这些地灾项目的实施年代跨度大,技术手段不尽相同,实施过程中详略程度不一致,采用的软件版本更新迭代,缺少有效的元数据管理等因素的制约,使得大量宝贵的数据互相之间很难建立起更深层次的关联,在选材时就须注重材料的质量,以便后期整合时减少基础工作量,提高编研精准度和效率。
  五、多维助推,广泛合作
  信息时代,多平台之间互相合作非常重要。每个平台面向的受众存在差异性,档案编研人员不仅要能做好本职工作,还要清楚知道自己编研的成果受众是谁,他们活跃在哪一类平台上,通过什么级别的平台可以做到成果最优化的宣传和普及。这就要求地质科技档案工作者与行业内外、国省市不同级别的平台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要善于找到合适的合作方,有时可以让编研事半功倍。没有好的合作方,再好的选题、再精的编研也可能被埋没掉,起不到编研的作用,达不到编研的目的。好的合作方决定了编研成果的影响力大小,决定着编研的成败。具有公共传播平台的合作方是比较好的选择。除了传统电视报纸杂志平台,还应关注新兴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桔灯勘探"由北京桔灯地球物理勘探股份有限公司主办,面向50万+地学人构建专业资讯圈子。地矿之声由《中国国土资源报》主办,面向全国的地质工作者和矿业从业者发布资讯。由这些优秀公共传播平台推介地质科技档案编研产品,可以做到广泛传播。
  六、结语
  开展档案编研的充分条件是积累一定量的素材。这些素材应该具有某种关联,比如研究内容一致或者技术方法一致。再多的无关联档案也会造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開展档案编研的必要条件是档案工作人员对这份事业的情怀。它是使这项工作闪闪发亮的核心。对档案事业的热爱,这份蕴藏于骨血之中的能量,才能保障档案由死火山激发成为喷涌的岩浆,迸发活力。具备了以上条件,加之选题精准、选材严谨、形式丰富、合作推广得力,一份优秀的地质科技档案编研成果已呼之欲出。
  【参考文献】
  [1]熊炜.档案与信息传播[C].华中师范大学,2002-04-01.
  [2]曹新素.档案信息用户工作研究[C].安徽大学,2012-04-01.
  [3]朱强.公共安全视角下数字档案资源的整合与服务[J].档案建设,2016(05)28-31.
  [4]张诗敏.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C].吉林大学,2012-05-01.
  [5]赵智艳.档案推广策略研究[C].天津师范大学,2012-04-01.
网站目录投稿:友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