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德国大学的璀璨之星慕尼黑工业大学


  准备有时间开始介绍一下德国的大学
  教育制度之中我最推崇德国,教育史中我也最推崇19世纪到20世纪前30年代的德国高等教育。
  在德国有两所工业大学非常有名,一所是慕尼黑工业大学,一所是亚琛工业大学,二者被称为德国工科大学的"璀璨双星"!
  德国大学之一:慕尼黑工业大学(TUM)
  慕尼黑工业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简称TUM.坐落于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拜恩州)首府慕尼黑,是欧洲工业革命以来历史最悠久和最有名望的科技大学之一(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苏黎世/洛桑瑞士联邦理工学院、亚琛工业大学、代尔夫特工业大学等)。慕尼黑工业大学是国际享有盛誉的世界顶尖大学,也是"柴油机之父"狄塞尔,"制冷机之父"林德,"流体力学之父"普朗特,文豪托马斯·曼等世界著名科学家及社会名人的母校。近现代以来,慕尼黑工业大学被认为是德国大学在当今世界上的标志。在世界著名机构以及杂志的各类排名中,慕尼黑工业大学常年排名德国理工类大学榜首 。
  迄今为止,慕尼黑工业大学已培养出17位诺贝尔奖得主。因其卓越的创新精神和优异的科教质量,慕尼黑工业大学于2006年被德国科研联合会(DFG)评为首批三所德国精英大学(Elite-Uni)之一,这不仅是德国高校的至高荣誉,还意味着更多的政府资金支持,慕尼黑工业大学同时也是德国TU9联盟大学之一,被德国政府列为"未来计划"中重点资助和扶植的对象。在德国教育部的大学科研排行榜(CHE)上,慕尼黑工业大学已经连续多年排名第一。特别是在和企业、实业界的产学研对接、合作上成就斐然,蜚声国际。
  慕尼黑工业大学也基本是德国大学当今在世界排行榜上最高的大学,在世界4大排行榜中,ARWU排名48名,THE排名44名,USnews排名80名,QS排名61名。
  其实德国大学非常优秀,德国的教育体制几乎也是世界上最合理的教育体制,美国的教育体制实际上并不合理,只是因为有大量国际学生的涌入才使得美国大学看似合理,但对于一个国家内部结构来说,德国的教育分流体制无疑是人才适用最合理的体制,不像我们造成了大量的知识人才的浪费,为其他国家贡献了大量的劳动力,基础教育的投入得不偿失。另外,德国的大学在今天世界排名并不是很高,这是是有很重要的原因的,也和德国的教育制度有关。但是一旦谁去读一个德国有名大学的博士,我想社会认可度远远高于英国、澳洲、美国的大部分学校。
  (一)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历史
  1868-1945年:慕尼黑工业大学的诞生与曲折发展时期
  19世纪中后期, 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 巴伐利亚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拥有电气工程、机器和汽车制造、印刷、塑料工业、玩具和食品工业的工业中心。为满足工业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 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于1868年创办了"慕尼黑皇家拜仁工学院"。伴随着巴伐利亚蓬勃发展的工业, 慕尼黑皇家拜仁工学院发展迅速, 在1877/1878学年升格为"慕尼黑工学院", 属于非大学机构的综合技术学院。此时学院拥有350名学生、24名教授和21名讲师, 设有公共 (数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法律和经济学) 、土木工程和测量、建筑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五个学部, 1872年增加农学部。在规模扩张过程中, 慕尼黑工学院不断提高办学水平。1901年, 慕尼黑工学院获得颁发博士学位的资格, 在校生规模已经达到2 600-2 800人, 1902年, 在校生规模超过柏林工业大学, 成为德国规模最大的工学院。1922年, 成立第七个学部, 即经济学学部。1930年与魏恩施蒂芬农业和酿酒学院合并。这时, 慕尼黑工学院已经设有八个学部。
  在20世纪20年代末, 慕尼黑工学院在学术界开始崭露头角, 先是在慕尼黑工学院工作过的维兰德 (Heinrich Otto Wieland) 获得192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紧接着校友托马斯·曼 (Thomas Mann) 荣膺1929年诺贝尔文学奖;不久, 汉斯·菲舍尔 (Hans Fischer) 教授折桂1930年诺贝尔化学奖。这些获奖表明慕尼黑工学院的办学水平已有相当程度的提高。
  然而, 20世纪30年代德国纳粹势力上台及之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给慕尼黑工学院的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为应对经济危机带来的失业问题, 纳粹政府开始减少大学招生规模, 慕尼黑工学院的招生规模也相应缩减。1934年原有的八个学部被改造为六个学部, 到1940年则减少为公共、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农业、酿造五个学部。在二战中, 学校建筑、图书馆、实验室遭受严重的破坏, 校园成了废墟, 被破坏达80%。大批优秀教师流失。慕尼黑工学院的办学受到严重影响。
  1946~1990年:慕尼黑工业大学的重建与发展时期
  1946年4月, 慕尼黑工学院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恢复并重建。原有的经济学部被调整至慕尼黑大学, 在废墟中重建的新校园直到1954年才逐步建设完成。此时, 德国迎来了适龄人口进入大学的高峰期, 德国大学逐渐摆脱了纳粹留下的阴影和窘境, 慕尼黑工学院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建设了新校区, 增加了新的专业, 如1957年, 因慕尼黑核反应堆的开工新建了加兴 (Garching) 校区。1967年, 在伊萨尔河畔的临床教学中心 (Klinikum Rechts der Isar) 成立医学院。在这一段重建时期, 1961年, 校友鲁道夫·穆斯堡尔 (Rudolf M·Ssbauer)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4年, 校友K.E.布洛赫 (Konrad Emil Bloch) 获诺贝尔医学生理奖, 他们的获奖彰显了慕尼黑工学院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办学水平。1970年8月, 因其在物理、化学、建筑、医学和社会科学等学科的教学、科研方面取得了不俗成绩, 慕尼黑工学院获得了大学的资格, 改名为慕尼黑工业大学 (Technische Universitt München) 。此时, 慕尼黑工业大学设有6个学部, 168个部门和机构, 在校生约8 400名学生 (包括大约5 700本科生在内) 。1974年, 为加强大学与企业联系, 慕尼黑工业大学对其内部结构进行调整, 将原来的6个学部扩充为11个学部。[2]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 慕尼黑工业大学仍然有多位校友和教师获得诺贝尔奖。
  二战结束后, 作为前联邦德国最大的两个工业中心之一的慕尼黑迅速超过柏林, 成为德国新的工业和技术中心, 众多世界著名公司在此落户。依托丰富的企业资源, 慕尼黑工业大学与那些以科研推动的产业如化工、航空航天、生物科学、信息技术、医药学等保持密切的联系, 为人才、科研成果尽快流入实践领域提供了保障。宝马汽车、欧洲宇航、西门子电气等众多欧洲著名核心企业都与慕尼黑工业大学建立了紧密的科研、生产和教育联系。与当地企业的紧密联系不仅为慕尼黑工业大学带来了丰厚的科研经费, 也为学生获得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1984年, 慕尼黑市政府和慕尼黑商会共同投资建立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慕尼黑工业大学、慕尼黑大学等名校都为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科研成果和科技人才, 科技园迅速发展为德国电子、微电子和机电方面的研究与开发中心, 被称为"巴伐利亚硅谷"。科技园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慕尼黑工业大学的优势学科如物理、化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与科技工业园企业的密切联系, 成为大学提高办学水平的外部推动力。
  1994年, 日内瓦的国际教师协会根据世界各大学的学术业绩、学生与系的素质和在科研中所取得的学术成就, 拟定出一份世界十佳高等学校名单, 慕尼黑工业大学位居第十, 这一评价可以说是对二战以来慕尼黑工业大学办学水平不断上升的最好总结。
  1990年至今: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大发展、大变革时期
  进入20世纪90年代, 德国高等教育在六七十年代扩张的基础上依然保持不断扩大的趋势, 1992年, 高校新生入学人数占同龄人口 (18-21岁) 的比率达到了35.7%。伴随着德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 慕尼黑工业大学也在扩大其办学规模。截止2014年, 慕尼黑工业大学设有包括工程科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医学、经济学等13个学部, 在校生超过38 000人, 其中国际学生为7 600, 约占20%, 528名教授和大约9846学术人员和工作人员。
  相比以往, 在这一阶段慕尼黑工业大学改革幅度较大。1995年, 赫尔曼当选为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校长, 他是德国高校少有的高举改革旗帜的校长。赫尔曼上任后, 他大刀阔斧地进行各项改革。首先, 改革管理和决策机构以提高办学效率。其次, 以计算机科学为平台, 设置跨学科研究机构, 如催化剂研究中心、卡尔冯林德研究院、汉斯—艾森曼农业科技中心等。再次, 改革学制, 以吸引国际学生, 推进国际化战略。此外, 还加强大学与工业的联系, 发展合作伙伴, 筹集办学经费, 开放办学等。
  随着这一系列改革措施逐步落实, 1999年, 慕尼黑工业大学推出"知识联盟"伙伴项目。"知识联盟"是为学校的教授和企业提供技术信息的交流平台, 用于公布教授正在研究的一些项目, 便于有兴趣的其他研究人员和企业了解信息, 建立联系, 同时, 也有利于教授及专业研究人员通过该平台了解企业期待的研究项目, 更好地促进了校企的合作研究, 为开展科学研究争取了更多的企业和社会资源。通过"知识联盟", 慕尼黑工业大学成立了一些研究机构, 例如慕尼黑工业大学创业企业中心、创业与金融研究中心、营养药研究中心等。"知识联盟"还定期举办聚会, 邀请合作伙伴参与, 为技术研究合作伙伴及赞助商们提供交流机会, 以形成一个合作性的社会网络。在募集资金方面, 慕尼黑工业大学充分利用其与企业的密切联系筹集办学资金, 如1996年建成后投入使用的位于加兴的机械专业大楼总投资为6.7亿德国马克, 由巴伐利亚州政府投资6亿德国马克, 宝马汽车公司投资7千万德国马克。2001-2010年慕尼黑大学来自第三方的研究经费增加了78%, 合作投资增加49%, 募资增加了220%。在推进国际化战略方面, 慕尼黑工业大学积极加强国际合作, 目前已经和丹麦工业大学、巴黎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斯坦福大学、清华大学、东京大学、印度理工学院等130多个机构建立国际合作关系。2002年, 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及南阳理工大学合作, 在新加坡成立德国理工学院 (Germ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迈出了国际合作办学的实质性一步。
  在这一阶段, 慕尼黑工业大学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以德国科研协会1999~2001年对各大学科研经费的资助为例, 慕尼黑工业大学在受助总额上位列第三名;洪堡基金会五年来的统计数字表明, 大多数国际客座科学家都选择慕尼黑工业大学作为自己进行科研的所在地;此外, 仍然有教师或校友不断获得诺贝尔奖。在2006年被评选为首批享受德国国家重点资助的"精英大学"之后, 为推进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及促进多样化、高层次研究成果的产出, 慕尼黑工业大学将"创业型大学"作为发展理念, 旨在以"创业精神"协调和激活人才培养质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最大促进个人自由的管理制度。在2012年的"精英大学"第二阶段评选中, 慕尼黑工业大学再次凭借"创业型大学"的未来构想, 续享11所精英大学之一的殊荣。
  (二)院系设置
  TUM是一所综合性技术大学, 拥有13个学院, 142各专业。13个学院分别是, 数学学院、管理学院、土木工程与测绘学院、建筑学院、电气工程与信息技术学院、信息学院、医学院、运动科学学院、教育学院、物理学院、化学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生命中心与食品科学学院。系科设置主要基于工程科学和自然科学, 这些系科的结合使TUM在欧洲众多大学中享有独特优势。学生可以在多个学术领域发展自己, 也有很多理论付诸实践的机会。学校拥有慕尼黑 (Munich) 、加兴 (Garching) 和弗赖辛 (Freising) 3个校区, 本部位于慕尼黑。
  学校提供文学士 (BA) 、教育学士 (BEd) 、科学学士 (BSc) 三种学士学位。共有航空航天工程、建筑学、生物学、生物处理工程、化学、土木工程、电气工程与信息技术、能源和加工工程、工程科学、环境工程、信息系统、数学、机械工程、职业学校教学—结构工程职业教育等45个本科专业。
  "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是TUM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这种专门人才并不是传统的工程技术人员, 而是基础扎实、技能良好, 掌握了数学、物理、计算机、工程技术等多学科知识的新型人才。希望培养学生如下素质和能力:出自内心的学习自觉性和有接受继续教育的主动精神;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 同时还有承担与其所学专业相邻近专业工作的能力;有预见、有抽象分析问题的能力;有自行制订工作计划、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责任感、能自觉执行、同时有自我监督的能力;有评价、批评和决策的能力;有团队协作工作的素质, 有宽容心、同时也有解决纠纷的能力;能应对社会和技术继续发展的能力, 并知道如何思维和行动。学校努力将科技智慧、专业独立自主、文化敏锐性、社会能力整合在教育教学中, 竭力营造一个最有利于教师与学生思索、试验和创新的氛围。
  (三)学位与学分制度
  德国高等学校在加入"博洛尼亚进程 (Bologna Process) "之前授予的学位有两级。第一级学位为初级学位,分为三种:Diplom (理工硕士) 、Magister (文科硕士) 和Staatsexamen (国家考试) 。第二级学位为高级学位, 即博士学位。当时并没有学士学位 (Bachelor) 一级。自2010年起, 德国高等学校全面实施博洛尼亚进程, 实行统一的学制、学分制以及学士、硕士和博士三段式的高等教育学位制度。TUM从2009年10月开始实施这种新的学位制度, 实行"本硕分读", 原先的毕业文凭随之退出历史舞台。学位制度的改革必然带来课程、教学和学制等多方面的变化。
  TUM的学分是按欧洲学分转换系统 (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System, 简称ECTS) 来计算的, 学校所有的教学安排都与学分挂钩。ECTS是目前在欧盟成员国高校中盛行的学分互认和转换系统, 旨在提供一种在高校间测量、比较和转换学习成绩的方法。ECTS对大学学习所要承受的学习强度进行了量化规定, 一个学期相当于30个学分, 一个学分相当于学生30个小时的学习量, 即每学期平均900个小时的学习量。ECTS估算的学习时间, 既包括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时间, 也包括学生课外学习所需的时间。此种学分计算办法背后隐含的是教学理念的重大改变, 即由教师讲授为导向过渡到学生学习为导向,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改革后, TUM新的学制规定本科修业年限定为3年 (6学期) ,共180-210个ECTS学分;硕士修业年限为1-2年, 共60-120个ECTS学分。本科阶段的学习没有理论或应用方向的区分, 课程设置主要致力于传授学科基础知识, 教授方法, 培养面向职业需求的、以实践为导向的素质和能力。在结束学士学位之后, 学生可继续学习以取得硕士学位。硕士阶段根据专业类别的不同, 分为"偏应用型"和"偏研究型"两个方向, 课程设置致力于学生掌握较深的专业知识, 培养一定的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2] Wikipedia.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 周群英.超越"洪堡理念":废墟中崛起的慕尼黑工业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4]彭安臣.慕尼黑工业大学本科教育特点及其启示.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网站目录投稿:念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