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6日左右惊蛰。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蛰,即昆虫伏藏冬眠。生物钻到土里冬眠越冬叫"入蛰",第二年回春再钻出来活动,古时认为是雷声惊醒的,所以叫惊蛰。 惊蛰节时天气转暖,温度逐渐升高,渐有春雷,土地解冻,春耕开始,蛰伏在地下的冬眠生物惊醒,将出土活动,越冬的虫卵也开始孵化。 金代庞锖有一首《春雷起蛰}诗:"干梢万叶玉玲珑,枯槁丛边绿转浓。待得春雷惊蛰起,此中应有葛陂龙"。描绘了惊蛰前后的南方景色。 惊蛰在农历2月初,2月初一是。春龙节",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自古相传,打雷是天上的龙怒吼或甩尾巴,龙睡了一冬天,到惊蛰这天,因打雷开始苏醒。春龙节,有的农村用草木灰在院子里、场院围成大大小小,一层套一层的圆圈,名叫"仓囤",象征粮食丰收。 古时认为,是春雷把地下昆虫惊醒。实际上使蛰居在地下的冬眠生物逐渐苏醒的不是春雷,而是温度升高的结果。在lo厘米地中温度达到6一10℃时,蛰虫即可出土活动。黄河中下游地区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5℃的时期为3月上旬,正是惊蛰前后。 北京在惊蛰:节还听不到雷声,北京地区始雷期晚至4月底、5月初。 此时北京平原地区气温回升较快,平均气温为3.2亡,但早晚仍然很冷,平均最低气温还在一4℃左右,白天平均最高气温可达7℃。 俗话说:"惊蛰地气涵"、"惊蛰一犁土"。北京春季地温稳定通过0℃的时间多数在2月下旬或3月上旬。一般年份3月上旬土地解冻,但各年的气候变化较大,土壤化通日期最早在2月19日,最晚在3月25日,相差达一个多月。 温度与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温度是植物生活的重要条件之一,它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影响作物的发育速度,影响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农业上常用界限温度(日平均温度)为:0℃土壤解冻,冬小麦返青生长·‘5℃早春作物播种,多数树开始生长;10℃喜温作物开始播种生长。土壤温度与气温有所不同;土温在春播时,以5厘米土壤深度而论,比气温高2度左右。如果气温达到5℃,地温为7℃。当然,土壤温度与土壤深浅、地形等因素不同而有差别。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惊蛰冰解河开,野草泛绿,杨柳吐芽,蛰虫惊动,大地呈现一派春光明媚生气勃勃的景象。这时春耕开始,要耕地、耙地;要抓紧播种大麦、豌豆、大蒜等早熟作物。农谚有:"大麦、豌豆不出九"、"大蒜不出九,出九长独头"。从冬至"数九"到惊蛰已过五个节气,即75天的时间,到了"九九"的末期。"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京郊菜区要播种小萝卜、小白菜、蒿子杆等早春风障菜。冬小麦和越冬根茬菜开始返青,要加强管理。要加强果树管理,整形修剪,浇水追肥等。 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我国从南到北逐步开始春季植树造林活动。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他特别重视植树。"春季造林成活多,大好时机莫错过"。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艳阳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 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己渐有春雷: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在雨水、惊蛰时节亦可闻春雷初鸣;而华南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为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雷暴开始最晚的地区。到了惊蛰,我国的大部地区都进入春耕的大忙季节。 惊蛰节气,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一般为12--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 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仍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华南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蛰期间气温会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地区则常有连续三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2℃以下的情况,低温天气的出现,使得不可盲目早播。 惊蛰虽然气温迅速升高,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华南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继常年冬千之后,春早常常开始露头。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对水分要求敏感,春早往往成为影响春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充分考虑到这个节气的特点,勤于浇水,保证农作物的生长需求。 惊蛰时节,春光明媚,万象更新,在这个时节因时因地地做好耕种的准备,可以保证当年有个好收成。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大地呈现一片清新的景象。 惊蛰的文字释义 惊的字源与字义 《说文解字》:"惊(驚),马骇也。"《玉篇》:"惊,骇也。"《周易·震卦》:"震惊百里。"《诗经·大雅》:"震惊徐方。"惊。还有慌乱、恐俱之义,要么是马四蹄掀踏不安、要么是马撒开四蹄狂奔,甚至是马拉着车横冲直撞,都是非常危险的。因此用惊字替代启,并不符合天道自然无为治理法则和秩序的特点。 蛰的字源与字义 "蛰"的本义,指动物冬眠潜藏起来,既不进食也不活动的一种休眠生理状态,是候虫类顺四时之度而进人冬眠的一种深度休息状态。 《说文解字》:"蛰。藏也。"《尔雅·释沽》:"蛰,静也。"《十三经注疏》: "藏伏静处也。"藏和静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藏固然就需要保持安扑。 《周易·系辞》指出:"尺蜓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孔颖达注疏:"蛟蛇初蛰,是静也。以此存身,是后动也。"这说明蛟龙和百蛇都存在着冬眠的生理现象。质象领域隐有龙之蛰藏,物相领域显有蛇之蛰伏,都是一类的属性。 "蛰",有时候也用于形容人。描述一个人独处一室,就像我们现在形容某些宅男和宅女一样,是一种蛰居状态。只不过现代的宅男宅女是蛰而不静,蛰而难静,只是形式上的独居而处。这种蛰居也有独处、潜藏的意思,是本义的一种延伸。某些地方方言中的宅(ze)男宅(ze)女。发音与这个"蛰"的音也挺相近。 惊蛰历法气象 公历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 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前后,之所以偶有打雷,是因为大地温度逐渐升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并活动频繁所致。我国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初鸣的时间各地区迟早不一。惊蛰春雷鸣,仅与沿长江流域的气候规律相吻合,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I月前后即可闻雷声,而北京的初雷日要到4月下旬。 惊蛰节气物候 桃始华—自古以来,花卉都为人们所喜爱,特别是桃花。虽然桃花没有花中之王牡丹那样名贵,但是它却有着自己的突出特征,就是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应比较敏感,即每年惊蛰节气开始即开花。所以。人们归纳"桃始华" 作为惊蛰节气一候的候应。 仓庚鸣—仓庚,也叫"黄莺"、"黄鹂"等。在长期社会农业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仓庚不仅是一种较受人们喜欢的观赏鸟,而且对自然气候,特别是对节气规律性变化反应也比较典型,即每年惊蛰节气,就会发出婉转悦耳的鸣叫声。因此,人们归纳"仓庚鸣"作为惊蛰节气二候的候应。 鹰化为鸠—鹰是鸷鸟,鸠就是布谷(鸟),鹰怎么能化生成鸠呢?宋元时期的学者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记载:"惊蛰—三候。鹰化为鸠,鹰、鸷鸟也,鹞鹯之属,鸠即今之布谷(鸟),章龟经日:仲春之时,林木茂盛,又嗦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故曰鸣鸠。"原来是因为仲春时节,小鹰喙还不够坚硬,不能捕食小鸟,只能躲在树林中瞪着眼睛,忍着饥饿,不断鸣叫,就像布谷鸣叫一样,故叫鸣鸠。所以,惊蛰节气这个三候的候应应修改成为"鸣鸠",就符合事实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