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2020―2021学期五年级课后延时服务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数学课标(2011年版)》中的"图形与几何"领域相对应,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体会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变化,在活动中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初步的创新意识,感受图形之美。 二、学情分析 在此以前,学生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初步理解了表面积的意义,大部分学生掌握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的表面积计算的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而且,经过五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具有类比的思想和知识迁移的能力,也具备一定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能力,所以解决一些数学当中的图形问题对学生来说并不难,只要将所学的数学几何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当中,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三、教学目标 1.在探究长方体、正方体、圆的相关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猜想与验证的过程;体会数学思想方法。 3.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与结果 四、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8)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9)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10)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上,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五、【课时安排】 课时 内容 要求 第一课时 日积月累 画1/2/3月份季度的日历,在制作中掌握每月天数 第二课时 包装盒的设计 小组讨论老师包装盒制作过程,使学生对操作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熟悉制作的一般顺序。注意盒盖和盒身的尺寸差别。 第三课时 博览群书 阅读数学相关书籍并分享 第四课时 设计魔方 知晓正方体的六个面完全相同,区别于长方体。 第五课时 合情合理 探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概率 第六课时 摆一摆 用16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不同形状的长方体,摆出后通过计算得出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有关与形状无关。 第七课时 设计小小蓄水池 用8立方厘米、24立方厘米、27立方厘米设计正方体蓄水池,看看是否都能可以?了解后自己自主设计正方体蓄水池。 第八课时 长方形的变身 通过剪一剪发现圆柱体的侧面积就是长方形。 第九课时 由曲变直 通过一个圆形物体的滚一滚、绕一绕得出曲线可以变成一条线段,初步了解圆的周长由来。 第十课时 智慧树 思维导图,知识结构网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