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人" 没有现代人的下巴 "马鹿洞人",也叫"蒙自人",1989年5月在蒙自县黄家山山腰发现,发掘出各类化石达100多千克。其中,有4件保存较好的人头盖骨、下腭骨化石。 通过分析,"蒙自人"过着以狩猎为主的生活。更进一步研究表明,马鹿洞洞穴为一万至一万五千年前的古人类洞穴遗址。 从"蒙自人"头骨可看出他们的长相特点:眉脊粗壮,十分醒目,而左右眉脊间相续,呈波波状;眉额沟显著,在眉脊与额骨间,形成一条横向凹宽的沟;头骨较厚,在卤点处厚为7毫米,与广东早期智人马坝人相当。 参与研究的澳大利亚克诺伊教授说,"蒙自人"没有现代人的下巴,但有巨大臼齿。 "隆林人"化石是1979年地质工程师在广西隆林德峨乡一洞穴勘察时发现的。从面部形态特征来看,"隆林人"眉脊很发达,面颊很平,特征非常古老,应属于至少十万年以前的人类,但是出土地点又非常年轻,在这一点上与"马鹿洞人"非常像。 考古专家 "蒙自人"目前或是世界唯一 看到"马鹿洞人"和"隆林人"相似之处后,研究人员把两者一起研究,希望能解释为什么时代这么年轻的化石,会有这么古老的特征。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吉学平说,经详细研究,并与欧亚大陆一些现代智人对比,意识到他们可能是新种。于是,做出了3种推论:"马鹿洞人"和"隆林人"是早期智人残存到最晚的记录;"马鹿洞人"、"隆林人"是杂交而成的;他们是新种。#p#分页标题#e# 研究表明,东亚地区比非洲和欧洲的古人类有更大的多样性。马鹿洞发现的多种类型人群并存,可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案例。这一研究成果可能让古人类学界的目光重回亚洲,重新审视东亚在人类进化中的作用,而不是简单地"走出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