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重瞳的真相到底是什么重瞳会被人认为与圣人和君王有


  根据史书记载,中国历史上共有八人被记载为是重瞳。重瞳的字面意思是有两个瞳孔,这在古人眼里可是了不得的一件事,一般拥有重瞳者,都被当做是"圣人"看待。不过重瞳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今天的医疗知识已经能解释重瞳现象,其实重瞳是因为瞳孔发生了粘连畸变,所以形状和正常的瞳孔不同,被称为"对子眼",而这个现象被认为是白内障的早期表现。所以有重瞳者,并非和圣人有什么关系,反倒应该多加注意眼睛有没有生病的风险。
  重瞳在古代代表什么
  在古代,重瞳是一种"异相","异相"这个词,在古代可不得了。我们现代人认为"异相"就是长得不好看,或者身体有残疾。但是古人却认为,"异相"预示着一种不同于寻常人的特殊命运,是将来会"大贵"的表现。古人很迷信,认为一个人一生能取得什么成就,都是上天注定的。上天让你取得什么成就,你就能取得什么成就。上天没有这样的安排,你再怎么折腾也没有用。
  而人的命运好不好,又常常在一个人的面相中显示出来。如果一个人的面貌不同于常人,也就是说有"异相",那么就意味着这个人的命运会很好。比如刘邦脚上有72个痦子、刘备双耳垂肩、老子生下来就满头白发等等,都是一种"异相",也是一种"大贵"的表现。
  在这种"异相文化"的观照下,"重瞳"就变得非常重要。
  在历史记载中,仓颉、舜、重耳、项羽、吕光、高洋、鱼俱罗、李煜等人,都有重瞳。而这些人,绝大多数在历史上是不同凡响的。
  不仅仅是不同凡响,我们看历史上所记载的那些重瞳的人,其实大多数都是君王。比如舜、重耳、项羽、吕光、高洋、李煜等等,都是君王。仓颉由于是文字的制造者,因此他也有开山鼻祖的意味,从某种意义上说,也算是君王。鱼俱罗是隋朝的开国大将,在隋朝建国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并不是君王,但是最终却因为君王的事情而死。隋炀帝上台后,因为鱼俱罗有重瞳,而重瞳是帝王的象征,因此隋炀帝非常忌惮他,最终把他给杀掉了。
  显然,重瞳和帝王就这样紧密地靠在一起了。不过,重瞳除了和帝王靠在一起外,还和"圣人"靠在一起。
  实际上,在历史记载中,有"重瞳"异相的人,被认为是"圣人"转世。
  被当做圣人转世
  "圣人"在古代有着特殊的含义。所谓"圣人",说的是道德高尚的,可以作为标杆式的人物。比如孔子、孟子、董仲舒、韩愈、朱熹、曾国藩等等这些儒学的继承者,他们都是极力践行儒学思想的,道德高尚的,也都被称为是"圣人"。那么,圣人又如何与君王联系在一起呢?
  这是因为古代是礼治社会,礼治就是用礼仪来对社会进行治理。用礼仪来对社会进行治理,既是一种强制行为,也是一种引领行为。引领行为,也就是用道德来化育。古代所讲的"文化""德化",就是这个道理。要做好引领,就要设立道德标杆。也就是说,官员就应该是老百姓的道德标杆。上级就应该是下级的道德标杆。这样一来,最大的道德标杆,当然就是君王,就是皇帝。
  所以,古代的皇帝,不仅仅被称为"皇上",而且还被称为"圣上"。
  在古代所记载的重瞳人中,仓颉、舜、重耳、项羽、吕光、高洋、鱼俱罗、李煜这几个人,初看起来并不能算在"圣人"及道德标杆上去。实际上如果仔细分析,我们就能看出,他们与道德标杆是有联系的。在古代,道德上有个重要的概念,就是"礼让"。如果一个人能够礼让,他就是一种道德高尚的表现。而这几个人,恰恰就有礼让的成分。
  舜就不说了,他一生都是礼让的典范。从小就差点被家人搞死,但是他一直很礼让。后来当了部落首领以后,最后还把首领之位,让给了有功劳的禹。重耳四处避难,也是礼让的表现。项羽、李煜本来是君王,后来国家变成了别人的,也显示出了礼让。吕光在病重的时候,把皇位让出去,变成"太上皇",也是礼让。鱼俱罗有重瞳,但是并没有称帝,显然就是一种礼让。所以说,这些人就因为这些人生经历,而有了道德典范的意义。
  那么,为什么重瞳会被人认为与"圣人"和"君王"有关呢?显然,是因为重瞳有"两个瞳孔"的缘故。在古人朴素的观念中,一个人之所以能够看清楚世事,就是因为他有眼睛。眼睛越多,看得就越清楚。比如二郎神有三只眼,比一般人多了一只眼,因此看得更清楚。而眼睛中,最核心的部位,就是瞳孔。显然,有两个瞳孔,因此看得就比别人更清楚一些。对外界的事务看得更清楚,因此对世界的把握能力更强,更能够成为圣人,更能够成为君王。
网站目录投稿: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