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长平之战,这是大家都比较熟知的战役,之所以熟知是因为成语"纸上谈兵"的缘故,而绝大部分人对长平之战的了解也仅仅局限于"纸上谈兵",对战争的缘由、背后、细节、战略意义以及除了秦赵两国外其余各国所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均不太了解,所以笔者就为大家深度解析一下长平之战。 交战背景 自从秦国任用范雎为相后,秦国的战略方向就发生了改变,从魏冉时期的远攻齐国改为集中力量进攻韩、赵、魏三国。在这里笔者要给大家普及一下,其实秦国的"远交近攻"真正意义上并不是范雎发明的。早在秦孝公任用商鞅后,秦国的战略就定为"远交近攻",只不过到了魏冉掌权后,秦国的战略就被魏冉改为远攻齐国了。实际上,魏冉之所以远攻齐国极大原因在于魏冉的封地陶邑远在东方,所以不断进攻齐国在另一种程度上扩大了魏冉的封地。 上党及周边地区 在秦昭王采纳了范雎的建议后,将兵力集中进攻三晋之地。从公元前264年开始,秦国派遣白起先后占领了韩国的径城等地,紧接着又占领了韩国南阳与野王,将上党与韩国本土的联系中断。韩国的决策层一看,这再打下去就要亡国了,再加上历代韩王几乎只要战败就割地的思维影响下,韩国索性就把上党当作求和的筹码送给秦国了。 韩国的甩手掌柜当的可是痛快,然而上党的郡守冯亭却不干了。除了不想当秦国人的俘虏外,冯亭还有一个私心,他认为如果把上党割给秦国只能换来短暂的和平,而如果自己率众投降赵国不仅可以引起秦赵两国之间的战争,还可以让韩国得到喘息。 在赵孝成王不顾众人劝阻派兵接收了韩国上党后,秦昭王大怒,随即派白起、王龁进攻上党。影响战国历史最关键的一战爆发了。 喋血长平 在交战前,我们来看一下双方实力。兵法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长平之战这种持久战,考验双方的除了为将者的智慧,另一个重要点就是后勤,可以说,这不光是两国在军事实力上的比拼,更重要的是国力的比拼。 长平之战前形势图 如今我们以后人的眼光来看,秦国相比赵国,无论是军队战斗力还是经济都占据优势,此时的秦国已经吞并巴蜀,又进一步占领了部分韩、魏两国的土地,人口与资源都足以支持秦军发动大规模作战,尤其是商鞅变法后,秦军的战斗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反观赵国,赵国地处北方,虽然疆域较大但耕种面积过小,农业资源远不如秦国。而且在赵武灵王死后,赵国有关于军事方面的改革就全部中断。那为什么赵国敢接收上党呢?笔者认为很有可能是在之前的阏与之战中,赵军打败了秦军使赵国的信心增强,准确点来说是赵孝成王一个人的信心增强。 秦赵长平之战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秦军进攻战国,上党地方军不敌,败退。 廉颇守长平,以逸待劳,双方拼国力。 赵国被离间,派赵括代廉颇。 赵括转守为攻,秦派白起,赵军败。 根据史料记载,廉颇其实跟白起一样都属于进攻型的将领,而在长平之战,廉颇却一反常态选择了坚守不出,从这就可以看出廉颇不愧为"战国四大名将"。 卫星地图看长平的险要 廉颇很清楚,长平是扼守邯郸的咽喉之地,在战略上是不得不守的地方。从战争的角度上看,长平三面环山,丘陵众多,又有丹河贯通,秦军只能梯次进攻。同时赵军是本土作战,在运输粮草方面比秦军有优势,虽然秦军可以利用河流运输,但补给线漫长,只适合秦军快速作战,一旦秦军短时间无法取得胜利,那么国力的压力一定会迫使秦军退兵。 事实也正是如此,秦军为了打赢长平之战,国内青壮年几乎都投入了战斗,国内土地几乎无人耕种。可以说,如果赵国不替换廉颇,再坚持一年,秦军就会不战而退。 从公元前262年开始,秦赵双方开始在长平开始了长达三年的战争。一开始,秦军凭借着士气正盛在局部战争中取得了多次胜利,并攻占了几座城池,但对整个战局却没有影响多少,赵军的坚守不出让以野战为主的秦军与白起毫无用武之地。 各国反应 在秦赵双方在长平进行对峙的时候,其余各国也没闲着。齐、魏、楚都清楚一旦长平之战是秦国胜利,那么秦国将直接威胁到自家国家的安全。在长平之战刚刚爆发的时候,齐、魏、楚就已经在密谋救援赵国的事情了。可以说影响战局的除了两国的国力外,另一个关键点就是外交了,秦国此时虽然强大,但还没达到可以和六国联军抗衡的地步,秦昭王非常担心当年苏秦合纵六国的事件再度发生。 秦国的"远交近攻"策略 我们先来看下此时其余五国的状态,韩国就不用想了,刚被秦国胖揍一顿,并且因为廉颇的"铁桶"战术让白起发挥不出实力,秦昭王就把白起调来继续攻打韩国了,自古无暇的韩国根本帮不上忙。 燕国自从燕昭王死后,辉煌一时的燕国因为继任国君一代不如一代,国力直线下滑,在各诸侯国中几乎是最低调的一个。(燕国在赵长平之战失败后还派军进攻赵国想捡便宜,结果被赵国新招募的新军打败了。) 所以说剩下三国齐、楚、魏的态度就决定了长平之战的胜负。在这里笔者不得不说齐国与楚国的国君,秦、赵双方在对峙阶段,粮食的消耗是巨大的,赵国的粮草已经告急,派人到齐国借粮,赵国与齐、楚两国唇亡齿寒的道理几乎摆在明面上了,齐国的国君齐王建却抱着两国两败俱伤自己去捡便宜的想法,就是不借粮。而楚国的国君楚考烈王害怕自己救援赵国引火烧身,在犹豫出不出兵的问题上考虑了三年直到长平之战结束。 相比于楚、齐两国的不作为,魏国朝堂就清醒的多了。在秦昭王想以土地割让来稳住外魏国的时候,魏国一致认为如果秦国最后战胜,魏国根本没有实力去找秦国要土地,所以一致上下选择出兵。 可就在魏国要出兵的时候,赵国却自己出了问题。在长平,秦军不断对赵军发起猛攻,虽然赵军就如同刺猬一般的缩成一团,但死伤毕竟也是有的,就在赵军死了一名都尉后,赵孝成王就坐不住了。 影视剧中的赵孝成王 首先,赵军是被动防御,所以没有打过什么胜仗,当然也没有败仗,可是对军事行动很外行的赵孝成王觉得没有胜仗消息传来那一切都是败仗,在加上粮草消耗巨大,又传来死了一名都尉的消息。年轻的赵孝成王就以为长平要守不住了,不听大臣的劝阻就派赵国重臣前往秦国议和。 我们以后人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如果赵国没有派人去秦国议和,而是派人拉拢楚国与魏国,一旦给秦国造成三国合纵的假象,不敢保证秦国退兵,至少也能让秦国打退堂鼓了,因为此时秦国的粮草也消耗不起了,国内更是15岁以上全部入伍,没有人耕种。 历史没有如果,赵国的这番举动可以说是赵国失败的最大因素了,魏国和楚国一听赵国派重臣去秦国议和,就都认为赵国已经没有信心抵抗秦国了。魏国取消了出兵援助的军事行动,楚考烈王还在犹豫,本来也有出兵的可能,一听赵国要议和,也不打算出兵了。而秦国看到其余各国都不打算救援赵国,就更不可能议和了。 大决战 《上党记》:"长平城在郡之南,秦垒在城西,二军共食流水,涧相去五里。秦坑赵众,收头颅筑台于垒中,因山为台,崔巍桀起,今仍号之曰"白起台"。城之左右,沿山亘隰,南北五十许里,东西二十余里,悉秦赵故垒,遗壁旧存焉。" 从《上党记》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秦军与赵军大致是隔水对峙,两军营寨大概绵延东西二十里,南北五十里的区域范围内。 影视剧中的廉颇 王龁在攻下赵军的西垒防线后,赵军在廉颇的率领下退守至丹河以东,以丹河为屏障继续抵抗。三年来,秦赵双方不断对长平地区投入兵力。主场作战的战国虽然农业资源不如秦国,但胜在补给线短,秦国虽然依靠水运运输,但随着兵力的不断投入,粮草消耗越来越大,如果秦军在不能在战争中取得进展,整个国家都会被这场战争拖垮。 位于咸阳的宰相范雎从密探手中得到了一个情报:赵王对廉颇不满。的确,不懂军事的赵孝成王急需廉颇打一场胜仗,因为战争已经打了三个年头了,整个赵国的经济体系就快支撑不住了,再加上先前西垒防线的丢失以及廉颇的抗命不进,让赵孝成王对廉颇感到不满。 影视剧中的赵括 范雎得到消息后,大喜,立刻派人在赵国高层到处游说且制造谣言,"秦军根本不怕廉颇,如果是大奖赵奢之一赵括领兵,秦军早就望风而逃了。"赵孝成王不听老相国蔺相如的劝阻做了人生中最致命的一个决定,撤掉廉颇,让赵括率领20万军队前去支援。 其实,关于这类的离间计,早在200多年前的吴楚之战中伍子胥对楚国使用过,结果就是楚国几乎亡国。对于先前这么明显的例子,我们不知道赵孝成王为何还会听信谣言。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赵孝成王年幼即位,刚上任就要面对举国之力的战争并且一打就是三年,也许是他面对着国内灾荒无法等待,也许是赵括对兵法的熟练让他真的放心,但不管什么原因,他最初还是做了错误的选择。 PS:其实还有一个点可能大家不知道,因为白起在战争之初就被调走了,三年战争除了结尾全是王龁带兵打仗。赵括在面对赵孝成王时说过,如果对手是白起那么他不会胜,但现在对手是王龁,那么他一定会胜利。可是秦国在赵括前来支援的时候就偷偷的命白起前往长平指挥战局了,直到交锋之后,赵括才知道对手是白起。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秦国秘密换将白起的消息,赵国是毫不知情。赵括与之白起,就好比一个是刚毕业正要实习,一个是毕业多年的职场老油条,相比之下,两者就很明显了。 赵括一上任,就雷厉风行的改变了廉颇的防守策略,一来,赵王任用他,就是要赵括打进攻战,二来就是赵括是新人,必须要用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不是只会耍嘴皮子的将领。 白起故意输了一场给赵括,随后领兵退后十里,赵括以为自己就是秦军克星,留小部人马交给冯亭守东垒,自己率领大军出击与秦军决战。白起先是退守从赵军手里夺下了西垒,然后命2万精兵绕路进攻赵军的东垒大本营,寡不敌众的东垒很快就被秦军占领,此时的赵括处于秦军的前后夹击之中。 长平之战 如果此时的赵括沿丹河向南北两岸突围,赵国大部分军队还可以逃出包围圈,因为秦赵双方的兵力相等,秦军也只是占领了东、西二垒,秦昭王从野王派出的援军还没有到达战场。可是赵括偏偏要跟秦军决一死战,在地形不利的条件下命令部队全力进攻同样拥40万之多的秦军大本营,与当年进攻赵军的秦军一样,只能梯次进攻。就这样,能够撤退的时间被赵括浪费了,秦军已经完成了对赵军的战略包围,并且派骑兵部队分批骚扰赵军来消耗体力,同时秦昭王又征调全国15岁以上男子充军,从河内郡直插长平背后,将邯郸与长平的联系切断,阻止了赵国再派援军的行动。 公元前260年九月,赵军已被困46天,粮食已经吃完,绝望的赵括将剩余军队分4个梯队,轮流对秦军进攻,企图打开一个缺口,赵括亲自带领带领卫队冲锋,中数箭而亡,英勇与悲哀同时在这位年轻将领的身上展现。 结语 从长平之战中,我们能看到赵王的三次决策失误导致了赵军的失败,可见作为领导,战略决策是最关键的能力之一。 《孙子兵法》:"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廉颇很好的贯彻了这一点,在不知道怎么打败敌军的情况下,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才是统帅应该做的事情。在廉颇防守秦军三年的时间里,虽然没有做到进攻取胜,但却把秦军牢牢的挡在了长平前,可是赵括一上任,赵军的防御体系就开始漏洞百出。如果用一句话来评价赵括,那么王守仁的"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不然的话,临事便要倾倒"无疑是赵括真实的写照。 而秦国呢,为了将赵军彻底包围,秦昭王亲自前往河内郡,为了补充兵力,他先是将所有河内郡百姓加爵一级,然后征调全部15岁以上的男子来拦截赵军的运输线。仅仅将七国国君的对比,不难看出秦国必将统一天下,而其余六国在赵国初期明君辈出,可是到了晚期却是一代不如一代。 长平之战结束以后,更加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秦国统一六国的脚步了,而就在长平之战后的一年,公元前259年,统一六国的秦始皇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