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有多种含义《老子》说"吾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孟子?尽心下》曰"诸候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佛教所指的三宝则是佛、法、僧,道家却认为,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鼻为外三宝,所谓"耳乃精窍、目乃神窍、口鼻乃气窍"。而中医学所说的三宝主要是指精、气、神。中医学认为,这三者是人体三宝,对一个健康的人来说,这三者缺一不可,养生的精髓就在于调养这三种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1.生命的本源物质――精形体是生命存在的基础,精是构成形体和形体藉以生长的物质,《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灵枢?决气篇》指出"两精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经脉》还指出"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说明精是生命的原始物质,当男女之精结合后,在母体内形成胚胎,构成身形而产生生命。此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故称之为先天之精。具有生殖繁衍作用,因而谓之生身之本。第二章精不仅是构成形体,产生生命的原始物质,同时也是维持生命活动、促进人体生长的基本物质。《医宗必读》说"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人出生后不断从外界摄取水谷,在脾胃的作用下化生为水谷之精,输布于全身,营养脏腑官窍,筋骨肌肉,充养脑髓,促进生长,维持生命活动,此称之为后天之精。而先后天之精均藏于肾,源源不断供给脏腑组织器官,肾精随着年龄渐盛而衰。从幼年始肾中精气渐充,出现齿更发长的生长变化;青春期精气充盛,生殖机能成熟,脑髓盈满,头脑清晰,思考敏捷,耳目聪明,肌肉,毛发茂密,身体盛壮,待到老年,精衰而致天癸竭,男子精少,女子经绝,形坏无子,发堕齿槁,面焦骨枯,耳目失聪,形体、智力、生殖机能均随之而衰。可见,精与人的生长壮老已关系极为密切,是构成形体产生生命,并使生命活动不息的本源物质。2.生命活动之动力――气气原属于哲学范畴,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周易?系辞》说"天地氤氲,万物化生"。当"气"的概念引入医学领域后,便用来解释人的生命活动。《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指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中医学认为人的生命活动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气的运动形式不外乎升降出入,《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从生命一开始,气无时无刻不在升降出入运动,人体的呼吸、消化、吸收、排泄、视听、言行等都通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而产生。《仁斋直指方》说"人以气为主……阴阳之所以升降者,气也;血脉之所以流行者,气也,营卫所以转运者,亦气也,五脏六腑所以升降者,亦此气也,盛则盛,衰则衰,顺则平,逆则病",气机升降不止,出入不息,相互配合,才能吸清呼浊,升清降浊,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由此可见气化是生命存在的特征。气化是通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而实现的,气有质无形,活动力很强,无处不在,通过升降出入运动而产生动力,激发推动脏腑组织功能活动,不断地进行气化作用,从而产生生命现象。因此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3.生命活动的象征一神中医学中的神既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而言,又概括了复杂的生命形象,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者。神依附于形体而存在,随形体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形神合一即谓之人。《灵枢?天年篇》说"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神是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又主宰着一切生命活动,唯有神在,才能有人的一切生命活动现象,故李东垣在《省言箴》说"积气以成精,积精以全神",只有精充、气足、神全,才能健康长寿。"得神则昌,失神则亡",故历代养生学家都十分重视养神,有"太上养神,其次养形"之说。4."三宝"相互关系(1)神与精关系:精能生神,无精则神无以生。精是人体生命的起源物质,神是阴阳二第三章精相合所产生的新的生命现象,故精为神之源泉。《灵枢?本神篇》说"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平人绝谷篇》亦指出"神者,水谷之精气也",说明了神是精的产物,精是神的物质基础,神不得精不能自生,精足则神强,精盛则神旺,则人精神饱满、思维敏捷,生命力旺盛。若是精伤则神失所养,而无所舍,精衰则神惫,精绝则神灭。诚如《养生论》所说"精连于神,精益则神明,精固则神畅,神畅则生健,若精散则人疲,精竭则神去"。神能御精,神失则精衰。神对精又具有主宰作用,神是生命的主宰,离开了神,精就难以生成。《类经?摄生类》指出"虽神由精气而生,然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神",说明了神对精的主导作用。病理上神法则精亏,神散则精伤,神无则精竭。过度的脑力劳动,或异常的心理活动及精神状态,均可导致精血亏耗,形体受损。《灵枢?本神篇》说"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而不止"、"恐惧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2)气与神关系:气能生神,无气则神无以生。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素问?六节脏象论》说"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说明了人的生命活动和精神功能是以气(包括精)为物质基础的。气聚则神生,气充则神强,气调则神明。气的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表现,气的生成和升降出入一旦停止,则生命活动及心理思维活动(神)也随着消失了。从病理上看,气的病变常导致神的异常,气虚则神衰,气逆则神乱,气散则神灭。《素问?调经论》说"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说明气血逆乱,上冲于脑(元神之府),蒙蔽清窍,则成卒中昏迷(神乱或神灭)之证。再如肝失疏泄,气机不调,亦可导致精神情志的异常变化,出现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多疑善虑、闷闷欲哭等神之病变。神为气主,神失则气乱。神为气所生,而又为气之主,气之运动变化,必受神的控制与调节,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是维系气的生成、运动变化的重要条件,例如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态变化,是人体对外界事物的不同反映,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人在心情舒畅第四章之时,志意和谐,气机调畅,食欲良好,气血生化有源,形体盛壮。若神有病变,亦会导致气的改变,影响其升降出入而发生疾病。如怒则气上,惊则气乱,"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说明不同的精神因素作用机体,会使机体气机失调而发生各种病变。(3)气与精关系:精气同源,精为气母,气以化精。后天之精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而气亦源于水谷之精微,精与气都有赖于水谷精气的充养,可谓精气同源。二者均是构成人体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精与气蕴涵为一体,互相转化。一方面,精为气之母,精充则气足,《内经》有"精化为气","精食(饲养)气"的记载,精充足才能促进和维持气的功能活动,所谓"精实则气融"。另一方面,气可化精,王冰曾说"气化则精生",先天之精虽源于父母,但必须赖气的功能活动,才能发挥作用而得到不断的充养,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类经?摄生类》指出"故先天之气,气化为精,后天之气,精化为气,本自互生,精气即足,神自主矣",说明了精气之间相互转化、相互补充、相互依赖的密切关系。病理上,二者常相互影响,若精亏则气无化生之源,气虚则精乏化生之力,形成精气亏损的病证。如肾精不足,不仅可致肾气亏虚脏腑功能活动减退,还可出现肾气不足的表现。而肾气不足,化生无力,又可常见肾精亏损的表现。综上所述,精是产生神的基础,气为化精之动力,神是精气的外在表现,寓于精气之中又为精气之主,三者不可缺一,均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故《类证治裁》指出"人身所宝,惟精气神,神生于气,气生于精,精化气,气化神,故精者身之本,气者神之主,形者神之宅也"。二、内养神、外养形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强调整体观念,如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整体观,在人体本身,则强调"形与神俱"的一体观,故形神合养是中医学整体思想在养生方面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医养生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中医学认为:人身由"神"与"形"组成。所谓"形",指人的整个形体结构而言,包第五章括五脏六腑、经络、四肢百骸等组织结构和气血津精等基本营养物质,而神,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乃指整体生命活动现象,包括语言、眼神、肢体活动姿态及整个人体的形象等,狭义的神,指中医学心所主的神志,包括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性格、情感等活动。我们主要讨论狭义之神。1.神为形主,无神则形不可活神是机体生命活动和思想意识的体现,祖国医学将神(包括魂、魄、志、意等心理活动在内)作为人体精神、意识、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主宰。认为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必受神的控制、支配和调节,人的心理活动制约着人的生理活动,这是祖国医学形神观的特点之一。神对形体活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神能协调脏腑、气血、阴阳的变化,维持人体内环境的平衡,二是神能调节脏腑等组织使之主动适应自然界的变化,缓冲由外部因素引起的情志刺激,从而维持人体与外环境的平衡。关于神对形体的作用,魏晋"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在其《养生论》中说:有人服发汗药,竟求汗不得,而愧情一集,则汗出淋漓,有人一朝不食便饥肠辘辘,而曾子衔哀,却七日不饥;夜半而坐,有人便昏沉思睡,而内怀殷忧者却达旦不瞑。这些都是"神躁于中,形表于外"之故。所以《管子?七观》指出:"百体从心",意谓人的形骸皆受心神之支配,刘完素强调"神能御其形"(《素问玄机原病式》),寿亲养老新书》更明确提出了"主身者神"的观点。从病理上来看,神的盛衰是形体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人体是形神的统一体,形的病变可导致神的异常,神的改变也可影响形的生理功能变化。现代研究表明,人的许多躯体疾病如癌症、高血压、偏头痛、哮喘、溃疡病等与心理精神因素有着密切联系,有人更将上述疾病称之为"心因性疾病"。临床上常见到的一些癫狂(神明之乱)病人或精神不全(白痴)之人,都是"形存神乱"、"形存神失"的异常表现,再如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活动,本是人在日常生活中对机体内外环境的精神意识和情绪的反映,但若七情过极就会影响形体的生理功能而导致疾病发生,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第六章伤肺"、"恐伤肾";甚至"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使脏腑功能受损,气血运行失常。故《素问?移精变气论》谓"得神者昌,失神者亡",高度概括了神对形体的主宰作用。2.神生于形,无形则神无以生祖国医学形神观认为:神是形的产物,而形为神的物质基础。《荀子?天论》指出"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朱丹溪亦强调"神不得形,不能自成",张景岳认为"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这些论述都说明了形(物质)是第一性的,而神(精神,心理活动)是第二性的,离开了人的形体,也就不可能产生人的思维、精神活动。形与神的相辅相承,是生命存在及其发挥正常功能的重要保证。从病理上看,形健则神旺,形衰则神惫,形体受损,则神亦必受到影响,灵枢,本神篇》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伤寒论》记载"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景岳全书?郁证》指出"凡气血一有不调便致病者,皆得之谓郁"。这些充分说明了形体脏腑的某些疾患,可导致人体心理、精神方面的病变,事实上,一个人身体(形)有病可直接影响其情感、思维等心理活动,这是中医学常讲的"因病而郁"。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见到某些人因身有小疾而整天精神忧郁、情绪低沉,结果导致更严重的病变。3.形神合养,长寿健康古代先贤们对形与神关系的唯物和辩证的认识,为中医养生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成为中医养生学的指导思想。(1)守神全形:神对整体功能起着主宰和调节作用,精神的调养是最重要的,《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内经》还指出心主神明,为"君主之官","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素问?灵兰秘典论》),突出了心(神)在养生中的作用,故提出应"积精全神"来延年益寿。文子认为"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神清意平,百节皆宁,第七章养生之本也。肥,充腹胃,闲嗜欲,养生之末也"(《淮南子》)。郑宫应更形象地指出"身如屋,神如主人,主人亡则屋无与守……身如舟,神如舟子,子去则舟不行……世人忙忙碌碌,只奉养肉身,而关系至重的神,反撇却不顾,犹之舍舟子而操舟,弃主人而奉屋,岂不危哉"(《中外卫生要旨》)。所以魏晋著名养生家嵇康在其《养生论》中提出了"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的以神养形的著名观点。(2)保形养神:形健则神旺,《内经》在强调养神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养形的作用。如《素问?八正神明论》指出"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营卫气血之盛衰";在如何"保形"的问题上,《内经》提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象慎起居、适劳逸、顺寒暑、食饮有节、导引等。后世医家亦重视养形,如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认为,"吾之所赖者唯形耳……而形以阴言,实惟精血二字足已尽之",他还进一步将形分为内外两种,"内形伤则中气为之消靡,外形伤则肢体为之偏废",强调人生之首务当养其形,否则"其形既败其命可知",指出"善养生者,可不先养此形为神明之宅?善治病者,可不先养此形以为兴复之基乎?"明确提出养生或者治病,都必须重视养形。(3)形神共养:形神共养是中医学推崇的一种最高养生方法。《内经》明确提出了"形与神俱"的形神共养观点,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并且提出了外避邪气(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以养形、内养真气以充神(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的形神合养方法,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更进一步记载了随春夏秋冬四时不同气候来形神共养的健身法,如"春三月"应该"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养形)以使志生"(养神)。对全国各地长寿老人的调查表明,他(她)们之所以长寿,其主要的经验就是"形神合养"。中医养生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体的养生方法更是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实际上不外乎"养神"与"养形"两种,即所谓"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无论是"全神"还是"全形",都是通过形神合养,使神旺形安,然后达到尽终天年的目标。第八章三、善用阴阳之法《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无疑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故司马迁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地之大径也,弗顺则无以为纲纪",《内经》也提出应"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就是说应该掌握、效法阴阳变化的规律,适应自然气候和外界环境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来保养身体,才能健康长寿。"法于阴阳’在养生学上主要阐述了"四季气候与养生相应"的思想,实质上是中医学"天人相应"观在养生学上的具体体现。《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三月,此谓番莠,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以使志无怒……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比较全面地概括了春夏秋冬四季阴阳的消长、寒暑的变化、气候的特点,而且指出了人体必须顺应上述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精神,起居,使之与自然协调一致,达到心身健康的目的。1.四时阴阳气候特点春季三个月,始于立春止于立夏。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春归大地,冰雪消融,阳气升发,万物复苏,蛰虫活动,大地一派生机,万物欣欣向荣。人体阳气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但是春季气候也常变化,如乍暖还寒等。夏季三个月,始于立夏止于立秋。夏季是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天阳下降,地热上蒸,天地阴阳之气上下,万物也开始结果了。夏季气候炎热,人体阳气亦非常旺盛。秋季三个月,始于立秋止于立冬。秋天是万物成熟、果实累累的收获季节,时至秋令,天地间阳气日退,阴寒渐生,气候逐渐转凉,一早一晚气温变化较大,且常有冷空气袭击。第九章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景物也逐渐处于萧条状态(尤其是秋收过后),人体阳气也随之内收。冬季三个月,始于立冬止于立春。冬季是万物闭藏的季节,阴气盛极,阳气潜伏,草木凋零,昆虫蛰伏,大地冰封,气候寒冷,时有寒潮。人体阳气潜藏。2.顺应四时养生的要点(1)养神《内经》指出"化不可代,时不可违","谨守其气,无使倾移",就是说对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的规律不可违背,应谨慎地保护自己的精气,不使人体阴阳失去平衡,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顺应四时以养生。在春季,万物勃发,养神也应合于大自然的蓬勃生机,春应于肝,肝喜调达疏泄,恶于抑郁,因此,要注意保持心胸开阔,情绪乐观,不要烦恼生气。在风和日丽的春天,人们不要守舍不出,可以踏青问柳、游山戏水、观花赏泉,陶冶情操,以使自己精神愉快、心情舒畅,与自然融为一体。夏季暑气当令,气候炎热,内应于心,阳气外发,伏阴在内,养神应做到内心安静、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切忌发怒。正如《摄生消息论》所说"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为适应夏季炎热气候,可消暑避夏。总之夏季养神的要点是应尽量情绪外向,心胸开畅。秋季虽秋高气爽,但气候渐凉,秋风劲急,地气清肃,众生收杀,易使人产生悲伤忧愁之感,秋应于肺,悲忧最易伤肺,因此养神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不要悲伤忧思,可以登高赏菊,观看红叶等,以悦情志。冬临大地,万物凋零,内应于肾,养神应注意安静,含而不露,不要烦扰自身潜伏的阳气,尤要避寒保暖以藏阳气,可以观赏雪景来怡情养性。(2)养形1.起居调养;春季气候渐暖,人体各系统的活动加强,使各器官的负荷增加,于是中枢神经系统会产生一种镇静、催眠作用,使身体困乏,即民间所说的"春困",为适应这种变化,就应该晚睡早起,披散长发,舒展形体,漫步庭院。同时,春天气候多变,易寒易暖,要注意防风御寒,养阳敛阴,衣着方面"不可顿去棉衣……时备夹衣,遇暖易之,一重渐减一重,不可暴去"。民间有"春捂秋冻"的说法,确为经验之谈。春天又是极适合锻炼第一十章身体的季节,明媚,空气清新,万紫千红,生气盎然,若是能"闻鸡起舞",实有利于人体吐故纳新,练气保精健体,既怡情养性,又锻炼形体,春季锻炼可谓一举两得。夏季气候炎热,昼长夜短,可晚睡早起,适当午睡,以保存精力,夏季暑热偏胜,宜防暴晒,降室温,注意室内通风,谨防"中暑",但又忌当风而眠,眠中风袭,尤其是"老人当慎护,平居檐下、过廊、弄堂、破窗皆不可纳凉,此等所在虽凉,贼风中人最暴,惟宜虚堂净室,水亭木阴,洁净空敞之处,自然清凉"(《摄生消息论》),衣着要选择色浅、宽大、透气散热性好的衣料,暑天出汗多,要勤洗澡,衣服要常洗常换。夏天的身体锻炼也不能放松,可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到公园、湖滨、林木下,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游泳等运动量不太大的为主。秋季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敛,早起以适应阳气的舒长,秋季气候特点是干燥,空气中湿度小、风力大,常易使人皮肤干裂,因此居室内应保持一定的湿度,并注意补充体内的水分,避免大汗淋漓以伤津液。秋季气温亦多变,早晚温差较大,应注意随时增减衣着。金秋季节,又是锻炼身体的大好时机。秋季锻炼,可以静功为主,如六字诀默念呼气练功法、内气功、意守功等,还可针对秋燥易伤肺的特点,用"叩齿"、"舌抵上??"、"咽津"、"鼓呵"等方法来增强肺脏功能,还可适当配合动功锻炼,如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同时秋季还可逐步做一些抗寒耐冻锻炼。如冷水浴等,为严冬到来作好准备。冬季养生原则应是避寒就暖、敛阳护阴。起居方面,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冬防寒,又防风"(《理虚元鉴》),故室内温度应保持温暖,衣着方面,应以温暖舒适、气血流通为原则。此外冬季闭藏之时,更应固密心志,保精养神,故中医学尤其重视在冬季节制房事,《遵生八笺》中指出"冬三月六气十八候,皆正养脏之令,人当闭精塞神,以厚敛第一十一章藏",古人甚至还主张房事应"春一夏二秋三冬四,充分说明节制房事、固护阴精以应冬令的重要性。冬季也应克服气候寒冷的困难,积极参加健身锻炼,大体可分为室内(如导引、气功等)和室外(如长跑、滑雪等)锻炼两种,各人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运动习惯等来选择。2.药食调养:春气阳气开发,人体机能也处于旺盛之时,饮食宜选辛、甘、温之品,辛甘之品为阳,可助春阳之初发,温食有利于护阳,但应忌酸涩、油腻之物,肝亢于春,肝木过旺可克制脾土,故《千金要方》提出春日饮食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金匮要略》认为"春不食甘",当春之时,食物宜以咸酸来增强脾的功能,《摄生消息论》更记载"饮酒不可过多,米面团饼,不可多食,致伤脾胃,难以消化",现代营养学家们建议春季应多吃一些含维生素B较多的食物和新鲜蔬菜,如胡萝卜、菜花等。春季阳气生发,万物苏醒,各种毒邪也容易传播,如春季多发感冒、流感、上呼吸道炎症、流脑、麻疹等许多疾病,我们除积极治疗外,还应注意空气消毒,在室内用艾叶加食醋熏蒸,可预防流感,同时内服中药板兰根、贯众、甘草等,可起到预防作用。春季也是许多慢性疾病的发作期,如心脑血管疾病、过敏性哮喘、精神病等,除治疗外,中医学还主张预防为主,如《千金翼方》提出"凡人春服小续命汤三五剂及诸补散各一剂"能健身防病,《寿世秘典》亦载有"三月采桃花浸酒饮之,能除百病,益颜色"等等,这都是有一定意义的养生法。夏季气候炎热,应于心火。《金匮要略》提出"夏不食心",即根据中医脏器食疗法中"以心补心"的观点,认为夏季心气旺盛,不宜再补;《饮膳正要》记载"夏气热,易食菽以寒之",主张以食物的冷热燥湿来适应四时的变化;《养生书》指出"夏至后秋分前,忌食肥腻饼、油酥之属,此等物与酒浆瓜果,极为相仿,夏月多疾以此",意指夏季不应食肥甘油腻难以消化之品,否则会致疾病发生。夏季食物易腐败变质,故应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肠道传染病发生,《论语》即有"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的记载,第一十二章《金匮要略》也告诫"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夏季易患中暑、泄泻等疾病,中医学也主张用药物来预防疾病。如每日饮绿豆汤一碗。黄芪泡茶一杯。可生津解渴,清暑益气,《证治要诀》还主张用荷叶粥常服,均有防暑作用。小满至小暑间多发暑病,可用麦冬、银花、连翘、五味子、党参、茯苓、甘草煎水内服预防;大暑至白露易患湿病,可用扁豆、苡仁、藿香、生地等煎水内服,预防湿病。此外,对一些冬季常发或加重的慢性疾病,如肺气肿、哮喘、腹泻等,中医学提倡"冬病夏治",常可起到较理想的预防或治疗作用。秋季饮食调理以防燥护阴、滋肾润肺为指导思想,以"少辛增酸"为原则,《金匮要略》提出"秋不食肺",因秋气肺气偏旺,不宜再补,《饮膳正要》指出"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因此饮食应少吃椒、葱、薤、蒜等辛燥之品,多进芝麻、糯米、蜂蜜、甘蔗、菠菜、乳品等柔润之物,老人还可晨起食粥来益胃生津。《医学入门》载"盖晨起食粥,推陈致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小’,中医药膳中的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粥、红枣糯米粥、鲜生地汁粥、黑芝麻粥等均是益阴养胃且可久服多服的秋令佳品。根据秋季气候的特点,平时可服用人参、沙参、麦冬、百合、杏仁、川贝、胖大海等益气滋阴、宣肺化痰的中药来保养,秋分至立冬易发燥病,可用生地、百合、党参、蜂蜜、麦冬、甘草等内服,以防秋燥。冬季饮食之原则是"少咸",以保阴潜阳为指导思想,《饮膳正要》认为"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主张进热食,但要注意燥热之物应适可而止,以免使内伏的阳气郁而化热,当然生冷之物更不可食,可多进羊肉、龟、藕、木耳、胡麻等物,冬季菜味可适当味重一些,而且要多食胡萝卜、菠菜、豆芽等新鲜蔬菜。冬季活动减少,人体新陈代谢减慢,故老年人食不要过饱,食后可摩腹、缓行,以助消化。冬主闭藏,"冬藏精",老年人冬季摄取食物总量可比夏季增加25%,且其吸收的营养第一十三章物质转化的能量可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因此冬季是人体进补的好时机。不过无论是食补还是药补,都必须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否则,滥用补法,有害无益。一般来说,阳气偏虚者,食补可以羊肉、鸡肉等为主。药补还可用人参、鹿茸、金匮肾气丸等方药,偏于阴血虚者,食补可用鸭肉、鹅肉、猪肝、木耳等,药补则可用阿胶、当归、枸杞、六味地黄丸等。此外,体虚者不可大补、峻补,应当循序渐进。对于体质健康者,最好是用食补,在冬令时可进药补,且最好是清补,小补,对于体质衰弱者,当食补与药补并重,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补。四、心定志坚很重要中医学认为,心主神志,心藏神,因此养心即养神,养心立志可理解为主要是指心理方面的修养与锻炼,及个人道德、涵养等内容。1.养心――"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鉴于人们多注意生理方面的健康而忽略心理方面的健康,故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这样一个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同样,养心(神)与养形都具有重大的作用,但更重视养神的作用。(1)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类型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取决于其原有性格等因素,当前大多数老年人(尤其是刚离开工作岗位者)的心理特征大概有如下几种。①衰老感:是老人的一种自我心理感觉,可归属于中医学七情中的"悲"。但还与年龄、健康状况、社会制度、家庭等因素密切相关,比如在西方国家,由于人与人的关系主要是一种"金钱关系",故老年人就特别易产生衰老感;而在我国,普遍提倡"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建有各种各样的老人活动场所,让他们感觉到社会并未遗弃他们,其衰老感也就自然减轻了。②死亡感:可归属于七信,中的"恐",老年人由于这样或那样的疾病,常产生对死亡的恐惧感,年龄愈大,这种情绪就愈加强烈,几乎每个老年人都会不同程度地想到"死"的问题,由于他们有些人不能正确对待,产生严重的伤老和恐死情绪,反而损害身体。③孤独感:可归属于七情中的"忧"。老人离开工作岗位后,由群体生活变为个体家庭生活,或独居或丧偶,有的由门庭若市变为门庭冷落,有的由发号施令变为"孤家寡人",第一十四章因此自感孤独、苦恼、忧伤,久之可使机体抵抗力下降,疾病丛生。④狭隘多疑:可归属于七情中的"思",不少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之后不久,常喜对他人察言观色,敏感多疑。如过去办什么事很方便,现在却相对困难些了,便觉得别人对自己不尊重了,家里年轻人在一起议论某一问题,而未征求自己意见时,便认为自己老了不中用了,连家人也不需要我了,有的甚至整天疑神疑鬼,胡思乱想而致劳伤心脾。⑤烦躁易怒;可归属于七情中的"怒",老人由于在社会和家庭地位的变化,许多事情难遂己意,便常发脾气,每遇精神刺激,或大动肝火,或郁怒不发,久之可致百病袭体。此外,由于长年累月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使得老年人的习惯心理巩固化甚至变得顽固化,而一些个性心理特点如爱好、兴趣、脾气等更显得个性化。了解老年人这些心理特征,对于养生防老是有意义的。老年人的性格类型,基本上可分为:①慈祥型:这类性格的老人心胸宽阔,性格开朗,情绪稳定,对人对事态度安祥,对同辈尊敬,对晚辈慈爱,循循善诱,心理健康水平高。②朝气型:这类性格的老人精力充沛,朝气蓬勃,对人热情,办事认真,热爱工作,富有创造精神。性格爽朗,心理健康水平高。③拘谨型:这类性格的老人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曾遭受过各种不良刺激或挫折,对人对事的态度谨小慎微,其性格的长处在于待人接物比较慎重,短处则在于不思进取,明哲保身。这类老人情绪比较稳定,但性格不够开朗,心理健康水平较低。④消沉型:此类性格的老人意志消退,性情孤独,他们对人对事冷淡,生活悲观,由于心情抑郁,闷闷不乐,往往心理健康水平较差。⑤跋扈型:这类性格的老人待人接物态度粗鲁,性格暴躁,专横跋扈,独断专行,由于常常发怒,情绪不稳,易影响心理健康。掌握了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类型,那么对所有老年人来说,则应该正视这些变化,以乐观、现实、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其生理性衰老,努力纠正其心理特征和性格类型中的不良因素,保持心身健康。对于社会中的其他人来说,应充分了解老年人的心态,理解并能原谅老年人某些性格变第一十五章化和行为改变,形成尊老爱长的社会风尚,使老人们能心情舒畅地安度晚年。(2)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①脑功能变化:大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脑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的心理,大脑主要由140亿个脑细胞组成,一般说来,人的脑细胞从30岁开始缓慢减少,到60岁之后便明显减少,脑的重量也不断减轻,随年龄增长,脑体积也逐渐缩小,大脑结构发生了变化,其功能也随之下降。脑功能的衰退,使老年人在思维方面出现障碍,还可能导致感情不稳定和自我控制能力变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不少人进入老年期后,反应变得迟钝,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的起伏很大,行为发生明显改变,就是因脑功能下降所引起。②躯体变化:老年期身体素质的衰退,容易继发精神不振、无力感,从而滋生悲观和忧郁心理。疾病的影响就更大了,据统计,65岁以上老人中,约有30%患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使得许多的老人面临死亡威胁,由此产生抑郁、恐惧、绝望等不良心理。③环境变化:老年人离开了工作岗位,赋闲在家,交往大大减少,加上子女分居或外出、老伴生病或去世,很容易形成悲凉、的情怀,整天孤独自守,郁郁寡欢,沉浸于"已是黄昏独自愁"的心境之中。④角色变化,老年期也是个人担负的角色发生剧变的时期,或由领导干部变为普通居民,或由老师傅变为退休工人,或由父母变为祖父母。角色改变了,如果与之相适应的认识与期待不作相应调整,就会发生心理冲突,从而妨碍正常的心理活动。(3)维持健康心理的要领①恬淡虚无,养心凝神:《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清朝程履新注解曰"恬者,内无所蓄,淡者,外无所逐,虚无者,虚极静笃,臻于自然"(《程氏易简方论》),就是说在思想上要保持内心清静安宁,不贪求妄想,就可精神健旺,预防疾病。明代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更强调"意无妄想,可以延年"。什么算是"妄想"呢?《昨非庵日纂》有一个较全面的论述,指出"夫妄想有三,或第一十六章追忆数十年前往事,荣辱恩仇,悲欢离合等种种闲情,此是过去妄想。或期望事到眼前,可以顺应,乃畏首畏尾,三番四覆,犹豫不决,此是现在妄想。或期望日后荣华富贵,皆如其愿,或期望功成名遂,告老归田,或期望子孙,以继书香,与夫一切不可必成、不可必得之事,此是未来之妄想"。"妄想"既然属于"不可必得,不可必成"之事,那么想来想去,不但无用,反面会影响健康,导致早衰。古谚说"酒色财气四道墙,人人都在里边藏,若能跳出墙外去,不是神仙也寿长",四川114岁的老中医罗明山说"养生之道,其精髓在恬淡虚无四字,即去私欲",因此,要做到恬淡虚无就应少私寡欲,不要"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私心和嗜欲重的人往往心地狭窄,情绪不稳,常使自己生活在精神紧张状态中,他们一有不遂就可能大吵大闹,或极度抑郁,对自己的身体造成很大损害,故老子提出应"少私寡欲"(《道德经》第十九章),《内经》亦主张"志闲而少欲"(《素问?上古天真论》)。为了做到少私寡欲,古代先哲还主张应"抑目静耳",因目和耳是人体接触外界刺激的主要渠道,目清耳净则神气内守而心不劳,若目驰耳躁,则神气烦劳而心忧不宁。《千金翼方》指出"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此皆有益于老人也"。养心凝神除了应保持"心无妄想"少私寡欲外,还应合理用脑,不可过度。"凡人不能无思,……但能不思衣食,不思声色,不思胜负,不思得失,不思荣辱,心不劳神不极,但尔可得延年"(《摄生要录?思虑》),《孙真人卫生歌》亦指出"贪欲无穷忘却精,用心不已失元神……心若太费费则劳……神若太伤伤则虚",诚为养生之至理名言。南宋著名诗人、长寿老人陆游(85岁)对养心则别有心得,主张应心胸开阔,他写诗曰"放翁胸次谁得测?万里秋毫未足宽"(《小市》),好一个心胸博大的陆放翁!"不是暮年能耐病,道人心地本来宽"(《病小减复作》),"治心无他术,要使百念空"(《治心》,"长生岂有巧,要令方寸虚"(《春晚南堂晨起》)。第一十七章②节制七情,安养精神:我们在前面曾仔细讨论了情志对身体的作用,调养得当,对身体确有益处,反之则有损于健康。因此,注意节制自己的感情是养生长寿的一个重要内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灵枢?本神篇》亦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可见养生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防止"七情"太过。唐朝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引用葛洪之语将《内经》的观点更具体化了。"故善摄生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好、少恶……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多语则气乏,多笑则脏伤,多愁则心摄,多乐则意溢,少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理,多恶则憔悴无欢……丧生之本也"。后世医家从这一思想出发,强调七情要适度,"喜怒哀乐思必得其中,所以养神也……过则失中,可以致病,皆非养性之圣术也"(《荀悦申鉴元》),《养生训》也指出:养生之术,宜先养心,息怒寡欲,使心气平和,又要安静而不乱思,心气平和而不妄烦躁,言语要和顺而柔和,过度情绪要自我改正。都强调了调养情志的重要性。那么,节制七情的方法有哪些呢?人是有感情的,但更是有理智的,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学会用理智来调节情绪,其具体的方法有:转移法:在某一情绪快要发作时,退出现场,离开其人其事,听听音乐,或找朋友谈一谈,这样可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以冲淡原有的情绪,使其慢慢稳定下来。宣泄法:实在不可控制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释放出来,如找你的好友尽情倾诉或发泄,也可向组织、领导、同事等交心。克制法:用自己的理智来抑制某一情绪的发作,更进一步用理智来审视其情绪的合理性,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全面考虑,使某一情绪渐趋乎复。法:当某一情绪将发作时,找一个合适的理由来安慰自己,减轻以致消除其带来的情绪困扰,如当你某一愿望未实现而非常失望时,就尽可能多想想倘若此事实现会带来第一十八章哪些麻烦、哪些副作用甚至不良后果,自然会减轻你的失望情绪。情志相胜法:中医学认为情志活动分属于五脏,而按五行相胜的制约关系,可以用一种情志去纠正其所胜的情志。朱丹溪指出"悲可治怒,以?赔肟喑?之言感之,恐可治喜,以祸起仓卒之言怖之,怒可治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喜可治悲,以欢乐戏谑之言娱之,思可治恐,以虑此忘彼之言夺之"。饮食调节法:中医认为药食同源,对于七情太过亦可用饮食来调节。喜怒无节者,源于心、肝,多为阳亢,故可选择酸苦涌泄之品以抑肝涵心而制怒、抑狂喜,可适量多食山楂、乌梅、杨梅、李子、芹菜、食醋、蛤蜊、墨鱼等。易惊易恐者,多在心肾,甘咸食物可补益心肾、平定惊恐,可多食大枣、胡桃肉、芝麻、莲子、海参、公鸡肉等。喜忧思者,多发于脾,宜适量多食辛甘之味以健脾养胃,可选用鲜姜、萝卜、油菜、冬瓜、芥末、百合、西瓜、苡米、蔗汁、龟肉等。2.立志――积极的进取心是健康的保证(1)进取心理有益健康养生,首在立志,即要有高尚的情操、健康的心理、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目标,只有确立了目标与志向,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才可能健康长寿。①进取心理的防病作用:进取心理是制定和实现目标所进行的心理活动的总和。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是"不但没有身体的疾病,而且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可以说,进取心理是预防疾病保障健康的重要条件。疾病大体可分为躯体疾病、心理疾病、心身疾病三大类,无论哪一类疾病都与心理因素及情绪反应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人体生理和防卫功能的完整需依靠中枢神经,内分泌和免疫这三个系统的联系和作用,不良心理社会因素可以通过它们转化为病理过程。例如抑郁、强迫倾向可引起消化腺分泌失调而易患溃疡病,易怒、情绪不稳定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导之小动脉痉挛,久之可患高血压、冠心病,严重的精神创伤可引起免疫功能降低,这是癌症发病的重要诱因之一。国内外医学家研第一十九章究表明:人致癌的主要过程为:情绪紧张刺激引起心理矛盾造成皮质类固醇分泌增多由于动员心力体力应付紧张状态,造成体力过度消耗,促使机体免疫力降低令癌症发生。尤其对老年人来说,疑虑、恐惧、悲伤、愤怒等不良情绪,最容易诱发疾病。中医学更对情志过极所导致脏腑气血功能紊乱作了详细描述。而进取心理是人的精神支柱,是抵御一切不良情绪的基础,为了实现所向往的目标,进取者胜不骄,败不馁,不会为无关琐事烦恼和忧愁,也不会因情况突变而焦虑,更不会为个人小利而思前想后,斤斤计较,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心情坦然。故科学家们指出:积极的生活方式会刺激人体的适应机能,遏制疾病的发生。②进取心理的健身作用: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最早提出了"用进废退"的学说。"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现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进取者对知识学而不厌,对工作乐此不疲,对生活积极调节,使全身各系统功能得以充分调动和发挥。而且具有进取心理的人常有积极的情绪,这种积极情绪可提高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效率和耐久力,使整个神经系统充满新的活力。生理学研究发现:虔诚而持久的美好信念,会刺激内分泌系统,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催乳激素影响很大,使人心胸坦然,情绪愉快,提高免疫功能和健康水平。故近代养生家丁福保指出"胸怀欢畅,则长寿可期,若忧虑过多,则使人易老;常人之情,苦则悲,乐则笑,悲哀最足伤人,而欢笑最能益人,欢笑能补脑髓,活筋络、舒血气、消气滞……胜于服食药饵"(《丁福保家训》)。同时,具有积极进取心的人,对自己的身体也会进行有计划的锻炼,这也是他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③进取心理在治病中的积极作用,进取者为实现目标千方百计地治疗疾病,采取正确的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疾病,比患同样病的其他人康复迅速,治愈率高。1988年1月份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两位学者的研究报告:257名男性心脏病患者中,A类和B类性格的死亡率在发病的头24小时内实际上是相同的,24小时后竞争心很强的A型患者死亡率比性情温顺的B类低0,6,其原因是A类患者在出现心脏病症状时能较快地找到有效的治第二十章疗办法。英国某癌症研究者对57名施行切除术的乳腺癌患者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观察,他们的观察结果表明,在20名对疾病采取"积极斗争态度"的妇女中有7人活了10年;5名对诊治感到"沮丧"的患者中,已有4人死亡,另32名态度消沉的患者,健康则日趋恶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大多数患者中,对疾病采取积极斗争态度的人康复的机会远比届服于疾病的人多得多,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导致产生了一门新的医学分支学科――精神神经免疫学。(2)老年人进取心理的培养老年人的进取心可因其职业性质、文化修养、个人爱好等的不同而表现各异,如有的表现于富有创造性,有的表现于对知识的索取,有的表现于对技艺的追求,有的则表现于对志趣的倾心等等,但有一个共同点,即他们都有一种实事求是、努力向前、奋发向上、力争有所作为的精神。每个老年人都应具有进取心理。①进取心理的培养――确立生活目标:每个人都必须寻觅生活的意义,既有远大的理想,又有具体的目标,才能始终保持进取精神,使生活富有情趣。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为了自己喜爱的工作而忙碌。离、退休以后重新应聘就业,或者适当做些家务、照料孙儿、学些业余技艺。具体来说,假如您是位领导干部退下来以后,述可"不在其位’而"谋其政",当当参谋、出出主意,搞搞社会调查,假如您是位工人师傅,一直希望上大学读读书,那么您就可进老年大学,以遂宿愿,您若是位医务工作者,不妨看看文学书,作为同是观察人认识人的不同学科,看两者到底有何异同,您若是位建筑师,不妨养养花,动手搞搞盆景,您若是位军人,不妨研究下象棋、围棋,重温战争风云……总之,琴棋书画、花木鸟鱼、烹调缝纫、工艺制作等,随您的爱好可选择。这些都是于国于家于已有意义的,关键的问题是目标要切合实际,经过努力既可望达到,又为自己所喜欢,使您面前永远保持着向往的东西,期待它,争取它,这种进取心理最吸引人、最振奋人。当您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学有所成、孙儿健康成长等等成功之时,就会感到无限的快乐和满足。②不断消除进取心理的干扰因素:自卑。老年人有很多长处,丝毫没有自卑的理由,要知道在生理功能发生衰退的同第二十一章时,我们的心理已成熟,很多问题,虽然我们不能亲自动手去解决了,但却可利用我们的经验和智慧去助益,许多时候只要我们量力而行就会博得众人的理解与尊重。回忆过去的成功是恢复自信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孤独。离、退休后人际关系、活动场所等的改变,偶有孤独空虚之感也有所难免,只要重新步入生活就不难克服这种情绪。学习与工作等都会使老人精神有所寄托,消除孤独感,友好地与别人相处,积极地投入社会,也会使老人忘掉自我,免除孤独和空虚感。激动易怒。对外界刺激反应如何,关键并不在刺激物,而是在我们自己。老年人应该学会用理智来调控自己的感情,发怒对解决矛盾无济于事,反而会干扰自己的正常心态和生活规律。"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只有这样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稳定的情绪,排除对目标进取的干扰。④焦虑不安。生理功能自然衰退目前还难以抗拒,即使卧床不起或身患绝症,也不要悲观失望,身染小疾更不要焦虑不安,这样不但于病无益,反而会促使疾病恶化,因此要树立起正确的生命观、疾病观,用乐观的态度来对待一切,自有益于健康。五、安居才能乐业《素问?五常政大论》曰"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其故何也?歧伯曰:高下之理,地势使然也。崇高则阴气治之,污下则阳气治之,阳胜者先天,阴胜者后天,此地理之常,生化之道也……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地之小大异也",此指居住在空气清新、气候寒冷的高山地区的人多长寿,而那些住在空气污浊、气候炎热的低洼地区的人则寿命相对短些。可见,中医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了居处地理环境与寿命的关系,故《内经》提出养生应做到"和于阴阳,安于居处"。《千金要方》亦谓:"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衣食寝处皆适,能顺时气者,始尽养生之道。"起居养生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内容之一。1.地理环境与养生养生,首先就必须有一个有利于健康的外部环境。《地理新书》指出:居民住宅区要广种树木,四周载竹,看起来青翠葱然,使人感到生机勃勃,清香四溢,这样有利于修性怡第二十二章情。《保生要录》也认为:住宅区土厚水深,就不容易害病,土要坚润,水要甘美。居住的外部环境,很忌讳浓烟污雾,沙尘黑土,腥臭废物,污泥浊水,喧嚣嘈杂等有害环境,从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来看,地理环境与人类健康长寿确有着密切的关系。(1)空气: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研究发现,空气中除氮、氧外,还含有一些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的负离子,它能调节大脑皮层功能,振奋精神,消除疲劳,而这种负离子并不是在所有地方的空气中其含量都一样,只有在那些高山、湖滨、乡村等处的空气中才富含此种物质,面在空气污染日趋严重的工业化城市中,其含量就很低了,而且被污染了的空气中还含有很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空气污染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与寿命。(2)水:《吕氏春秋》记载"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意思是说,久居雨露之地的人,容易脱发及长瘿瘤,久居井水之地的人多患脚肿及瘸腿,久居山溪清泉之地的人,多容貌美好;久居温泉辛食之地的人,易患疗疖之疾,久居盐碱清贫之地的人,易患鸡胸、驼背等病。现代研究表明,水不仅含氢、氧,还有一定的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有较大关系,如果水中某一种元素含量过高,长期饮用此水就会导致疾病发生,如饮水中氟含量过高就会患斑釉齿,严重者会致氟骨症。饮用水源若是被化学物质、工业废物、农药等污染,更会带来严重后果。(3)地形:居住地的地形环境对养生亦非常重要,如该地区的水质如何、空气清新与否、其地下矿藏是否会有强烈的放射性物质和对人体有害的矿物质等等,对人体能杏健康长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地形还同土壤、水源、阳光、温度、植被及各种元素分布有关,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的健康。由此可见,养生不可不注意选择好的居处,经过国内外许多长寿地区的情况调查发现,长寿老人们大多是生活在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水源清洁、土壤肥沃、山川秀丽、气候较冷的山区、平原、海滨地带。有学者曾对僧侣多长寿这一事实进第二十三章行了研究,认为原因之一是与他们的居处环境密切相关,许多寺院大都建在居高临下、林木茂盛、环境幽静的深山中,空气清新,且无噪声干扰,无环境污染。2.住宅与养生(1)住宅朝向:住宅朝向不但可影响直射阳光进入室内的量,还可影响室内通风。《宅经》指出:凡窗户朝向南、东南或西南方向的,室内采光就好。的确,就我国大部分地区来说,住宅座北朝南是比较合理的,可充分利用太阳的光照,空气流通,冬暖夏凉。(2)住房地址:在有条件的农村,应该把住房建筑在那些依山傍水的地方,因为依山,则在冬季山上的树木可挡风避沙御寒,夏季,茂密的林木可减少阳光辐射,吸收热量,调节气温,还能减轻或消除噪音,保持环境幽静。傍水则清清流水可清除浊气。(3)美化环境:美化居住环境,实有利于健康长寿。古代不少养生家都强调美化环境对健康的重要作用。《地理新书》指出,住宅区应广种树木,四周栽竹,令青翠郁然,使人感到清新四溢,生机勃勃。《老老恒言》中亦提倡在"院中植花木数十种,不求名种异卉,四时不绝便佳","阶前大缸贮水,养金鱼数尾",并"事事不妨身亲之",既美化了环境,又锻炼了身体,同时还陶冶了情操。有条件者可在房前屋后栽花植树培草,使之苍松翠柏,郁郁葱葱,绿草成荫。现代研究表明,环境的色彩能引起人情绪的变化,青色和绿色对光的反射率在30~40%之间,对人体神经系统、视网膜组织等的刺激恰到好处,生活在绿色环境中,还可使人的神经松驰,紧张感消失,同时,这些有生命力的花草树木,还可释放出大量氧气,净化空气,对空气中的尘埃、有毒气体具过滤和吸附作用。《宅经》指出,窗前不要种植乔木,可种些花草或小灌木,如栽杨柳桃李等树,并应距窗二丈,才不致影响采光。对于生活在现代化摩天大厦中的城市居民来说,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阳台、窗台,采用盆花和攀援类花草,青藤曼绕,群花争艳,亦可使绿色常留身边。不过在此应指出的是,我们养花美化环境应兴利除弊,大多数花木可怡情,花香能治病,但有的却对人体有不良作用,如夜第二十四章来香在夜间排出大量废气,使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感到郁闷,郁金香的花朵含有毒碱,过多接触使人毛发脱落,洋绣球会使有些人过敏,松柏类植物会放出松油味而影响食欲,使孕妇恶心等。因此我们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还应当注意择其善者而用之。3.居室与养生居室是人们最重要的活动场所,人类几乎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此度过,故居室与养生有着重要的关系。(1)居室要求古人认为居室既不宜太高,又不能过矮,应该是宽敞适中,正如《天隐子》所说"阴阳适中,明暗各半。屋无高,高则阳盛而明多,屋无卑,卑则阴盛而暗多"。从现在的观点来看,居室应该具有良好的日照,屋室高度应能满足采光的要求和空气的自然流通(一般以每小时自然换气2―3次为宜),从卫生学的观点来看,室高以2.6~2.8米为适。居室内要注,意温暖舒适、光线充足、通风良好、不可潮湿。居室要注意清洁卫生,防止污染。污染主要包括室外污染和室内污染,而室内污染又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建筑材料,煤气,现代化电器如彩电、冰箱、空调机等都可散发出对人体有害的微量物质。其二就是指人体自身的污染:人体每天都在出汗,用气相色谱仪测定,人体从汗液中蒸发的物质有151种,包括尿酸、尿素等成分,人体皮肤脱落的细粒、皮肤腺体的分泌物,每隔50~150天更新脱落的毳毛等物,与从汗液、呼吸道排出的化学物质及肠道排气相混聚,构成了人们意想不到的室内污染。因此除对居室卫生应重视外,还须特别讲究卧室卫生,卧室应注意与餐厅、厨房、厕所等辅助房间相隔离,应将家中阳光最充足、空气最流通的房间辟为卧室;每天起床后不要急于叠被,让水分、气体充分散发和逸出,被子等物最好经常晒一晒。对老年人的居室还另有讲究。《养老寿亲书》指出:老人居住的寝室,必须雅净清洁,夏天应虚敞,冬天应温暖致密;老人睡的床铺应稳固,要比一般人用的床低一点,床的三边应有栏,床上的被褥、垫子一定要平整柔软;如有条件,老人床上应夏挂纱缦,冬挂布帐,既防蚊虫叮咬,又可挡风避寒。一般说来,为了老人尤其是坐轮椅老人行走方便,住房出入第二十五章口应有斜道,其坡度应小于5度(每4.2米长度升高不超0.3米),宽度以1米左右适宜,楼梯阶不应高于15厘米,踏板突出部分避免陡削成直角,楼梯两边应设扶拦,室内门槛应全部取消,地板不应打蜡,最好铺上编织地席或表面坚实的覆盖物,不用柔软的地毯,窗台应适当低一些,使老人坐在椅子上亦可观赏窗外景物。(2)居室美化优美舒适的居室对人的心理、生理都有良好的影响,居室美化没有具体的标准,总的原则是根据自己的情趣、爱好来布置房间。但也有一些共性的东西,比如色彩能直接影响人的精神和情绪。如黄色可增加房间的宽阔感,给人以典雅高贵的感觉,嫩绿、浅蓝等色彩显得温柔、恬静,使人产生安闲、幽雅感;客厅、餐厅等可用浅黄或粉黄色,增添柔和、欢乐,热烈的气氛;书房用浅绿色会给人以宁静的感觉,卧房布置成浅粉色调则会使你在慰藉和温馨的气氛中安然入睡,厨房、卫生问用灰色会给人以轻松感。若房间光线充足,则家俱、墙、壁可用浅蓝、灰绿等中性偏冷的色彩;若房间光线偏暗,则家俱、墙壁宜选奶黄、粉黄等偏沮性的色调。若是体质较弱的中老年人或有低血压、心动过缓者,则房间应布置成?f色调,这样有助于提高循环系统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若你是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且性格急躁,则应把居室布置成冷色调,可使你产生一种安宁感。此外,可根据房间大小、个人爱好、经济实用等,摆上几盆花,养养鸟,喂喂鱼,或自己动手做几个小盆景,或挂上几幅名人字画,使人怡情养性,乐在其中。至于居室家俱的摆放,应以整齐、实用、和谐、有利于休息和活动为原则。居室美化,应注意不要过于奢华。《千金要方》谓:"居处不得绮糜华丽,令人贪婪无厌,乃患害之源,但令素雅洁净,无风雨暑湿为佳。人类不仅可以顺应自然,适应自然环境而生存繁衍,更重要的是,人类还可以认识自然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来为人类服务。因此,中医养生学"安于居处"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强调了好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的健康和长寿具有重要影响,其二则是要求人们发挥出主观第二十六章能动性,利用人类的智慧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一个有利于养生长寿的优美环境。这一点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和人们来说,可能更具现实指导作用。六、饮食要有节制中医养生学强调"食饮有节"。"食",主要指进食,而"饮",则包括饮水、饮酒、饮茶等。"有节"则是强调食和饮时必须有节制和规律。1.饮与养生(1)饮水水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健康儿童体内含水量占体重的80%,成人占65%,细胞内液中含水量占55%,肌肉中含水量为75~80%,骨骼中含水20~30%。水又是体内一切水溶性物质的溶剂。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均不能离开水,诸如食物的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输送和废物排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溶解、体温调节等,可以说,水孕育着生命。若体内含水量丧失10%,正常生理活动就会受到影响,体内含水量丧失20%时,人体就会死亡。一般情况下,人体的进水量与出水量之间是维持动态平衡的,成人每天进水量约为2600毫升(饮料600毫升,食物1600毫升,物质代谢400毫升),而出水量亦为2600毫升(尿排出1500毫升,出汗600毫升,呼吸400毫升,大便100毫升),老年人每天的进水量最好控制在2000毫升左右,过多或过少均不宜,老年人由于结肠直肠肌肉萎缩,排便能力差,易大便秘结,若进水过少,更会导致大便困难,过多则会增加心脏和肾脏的负担,不利于健康。进水的时间最好是在餐前一小时许空腹饮入,要饮用符合卫生标准的水,象隔夜水、回锅水等最好不要饮用,若是能经常饮用矿泉水、果汁,天然饮料等,则可防病延年。(2)饮茶饮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人大都有喝茶的习惯,如江南人爱喝绿茶,北方人偏爱花茶,饮茶与健康确有一定关系。《神农本草经》认为"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李时珍则在其《本草纲目》中记载"茶,苦、甘,微寒,无毒",主治"痔瘘,利小便,去痰热,心烦",能"令人少睡,有力,悦志","下气消食"等。现代研究证明,茶叶主要含有咖啡碱、鞣酸、少量蛋白质、维生素等多种物质,具有提神、助消化、扩张血管、消炎杀菌、解毒、第二十七章减肥、防龋齿、治脚气等功效,因此饮茶对人体有好处,尤其最近年来研制出了许多保健茶,更具防病保健强身延年的作用。但是饮茶也要"有节"。首先,不提倡饮浓茶,因浓茶饮后易使人兴奋,不安,肌肉紧张,若晚上饮浓茶,还会使人难以入睡。其次,服药期间和饭后不适于饮茶,前者会降低药效,后者可影响蛋白质的吸收而导致消化不良。第三,有些疾病患者不宜饮茶,如高血压、冠心病、甲亢等患者饮浓茶会加速心率,提高基础代谢,对身体不利,习惯性便秘者饮茶后因茶叶中的鞣酸有收敛作用会增加排便困难,贫血患者饮茶后会更加减少铁的吸收而加剧贫血;脑血管病变患者饮茶后会加重病情等等。此外泡过的茶放置过久或隔夜茶,均不能再饮。(3)饮酒在甲骨文中就有了"酒"字的记载,可见饮酒在我国亦具有了悠久的历史。从目前情况来看,酒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白酒类:主要含40~65%酒精、(乙醇)和少许杂醇油、有机酸等。②啤酒类;含3~5%的酒精和可溶性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B族等。③黄酒类;含15~20%的酒精和糖、甘油、氨基酸、维生素等。④果酒类:一般含10~30%左右的酒精和糖、鞣酸、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⑤药酒类;除含酒类的成分外,随用药种类的不同药性也不同。饮酒对人体到底是有害还是有益呢?一般说来少量饮酒,可加速血液循环,流通气血,疏通经脉,温暖百骸,中医许多方药还用酒作引,载药运行,至于药酒则更具有一定的治病除疾健身作用。但酒精毕竟对人体各种器官均有损害作用,如果饮酒过度(尤其是白酒类)会导致酒精在人体内积存,它可降低大脑抑制过程而使低级中枢过度兴奋,使人感情冲动,啼笑无常,好说乱动,继而反应迟钝,步态踉跄,严重者可使呼吸中枢抑制、麻痹而死亡。同时,酒精对肝细胞有明显毒害作用,长期酗酒可发生中毒性肝硬化,甚至癌变。酗酒还可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加,实验表明:酒精可使脑垂体后叶和下丘脑的生理功能受损而影响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的正常分泌和释放,还可影响的质量。所以中医学:极其反对第二十八章"醉以入房",认为这是导致早衰的重要原因。晋代大诗人陶渊明一生爱酒,有酒必饮,每饮必醉,他自己只活了56岁,其所生的5个儿子均愚昧不堪。饮酒不节的危害性可见一斑。《饮膳正要》对饮酒的利害作了较全面的概括,指出"酒味辛甘,大热有毒,主行药势,杀百邪,通血脉,厚肠胃,消忧愁,少饮为佳。多饮伤神折寿,易人本性……饮酒过度,丧生之源"。除强调饮酒有节外,还应注意几点:第一,不同类的酒不要混和饮用,因为各种不同种类的洒进入人体后其反应不一样,混和酒比同等数量的单纯酒更易使人醉。第二,服药期间最好不要饮酒,因酒可与某些药物如痢特灵、呋喃坦啶、降糖灵、灭滴灵等发生反应,或降低药效,或增加毒副作用。第三,美酒应佐佳肴,因为酒中的醇在肝脏内分解时需要有各种维生素,光喝酒而缺少维生素等,会使肝脏负担加重并受损,因此饮酒时应吃含营养价值较高的莱肴。第四,肥胖患者、年老体弱者、孕妇、儿童等均应忌酒。第五,喝酒时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借酒消愁不但会愁上加愁,而且会伤身损寿。2.食物与养生(1)食物――人体的能源人的生命是靠能源来维持的,人体的能源主要来自于食物中。《寿亲养老新书》曰"主身者神,养气者精,益精者气,资气者食。食者生民之天,活人之本也",明确指出了食物是人体至贵三宝――精、气、神的营养基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从现代营养学的观点来看,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物质,是人体的能源库。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学就认识到了这点,《素问?脏气法时论》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和之,以补益精气",这是一张讲究膳食配伍、符合人体营养需要的中医食谱,以五谷、稻、麦、菽、薯、小米等为主食,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为人体提供了必需的热量和能量,以五果(各种水果)、五菜(各种蔬菜)、五畜(各类动物)作为副食,向人体提供各种维生素、无机盐、蛋白质和脂肪等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所以从现在饮食科学的角度来看,这样食物品种齐全,主、副食配伍得当,确是第二十九章一种科学的食谱。中医学认为,食物也具有寒热温凉四气和酸苦辛甘咸五味,而且各有其所主的脏腑和归经,如食物搭配不合理,或者素喜偏食,则有损于人体健康,《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以法,长有天命",说明了五味合理配伍的重要性,因此应该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①"谨和五味":粗、细粮搭配:粗、细粮搭配既可提高食物蛋白质的生理价值(利用率),又可调味增进食欲,经常进食少量粗粮,还可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干、稀搭配:进餐时,单吃过于之品,如米、馍,或单喝稀汤,都不符合营养卫生要求,应该干、稀搭配,这样可使蛋白质得到互补。荤、素搭配:素食主要指粗粮、蔬菜等植物性食品,荤食主要指动物性食品,荤素搭配且以素为主,可使人获得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且能提高蛋白质的生理利用度,保证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一般来说,平衡的膳食中,豆类和动物性蛋白质的数量,最好能占全部蛋白质供给量的1/3。蔬菜和水果中,含丰富的维生素,因此要提倡多吃各种蔬菜与水果。一直有人认为,素食可使人长寿,从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单纯吃素对人体可能并无益处,僧侣多长寿并非是得益于素食,而是与其他因素如环境优美、生活规律、清静无为等等有关。②科学进餐:一日三餐的习惯,在我国早就形成了,这是科学的。但在三餐饮食的质和量上则存在一些不科学的习惯。比如现在大多数城市居民实行的是"早餐少、中餐草、晚餐好"的饮食分配原则,这样很不科学。因为一天之中,上午的工作是繁忙而较紧张的,如果早餐、午餐时不摄取人体必需的能量,则工作时就会出现头昏、心慌、自汗等低血糖表现;能量供应不足,人就没有精神,注意力不能集中,严重影响工作效率,而且有害于身体健康。晚餐摄进大量的高蛋白高脂肪,再加上人体活动减少,血中胰岛素又上升,使血脂转化为脂肪贮存于腹壁下,人慢慢就肥胖起来,晚餐过饱,夜间睡眠时血液流速减慢,大量血脂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可见这种不科学第三十章的三餐分配对人体有极大危害性。一日三餐的正确分配应该是早餐占全日量的35~40%,且要保证质量,最好吃牛奶,豆浆、蛋糕一类的食品,午餐占40~45%,晚餐占20~25%,而且晚餐应强调多进清淡之品。故民间有谚语云"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人不老"。此外,中医学还反对暴饮暴食,提倡少食多餐。如孙思邈指出"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修真秘诀》认为"食欲少而不欲顿,常如饱中饥,饥中饱",《医说》主张"食欲少而数,不欲顿而多,食不欲急,急则损脾,法当熟嚼令细"。这些论述都是有科学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