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乐圣贝多芬的恋人与恋曲


  作者:刘植荣
  2020年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827年)诞辰250周年。贝多芬虽终生未娶,但他的感情世界并不贫瘠,他有几位"永恒的恋人"。中国人熟悉的两首钢琴名曲《献给爱丽丝》和《月光奏鸣曲》,就是贝多芬写给恋人的。
  1.常听《献给爱丽丝》可提高数学成绩
  贝多芬的a小调钢琴小品《献给爱丽丝》(WoO 59)是法国"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在中国弹红的,这首曲子旋律优美,节奏舒缓,百听不厌。英国临床心理学博士艾玛·格雷研究发现,古典音乐的旋律、音调有助于帮助人们提高学习效率和加深记忆,听贝多芬的《献给爱丽丝》可让数学考试分数提高12%。
  《献给爱丽丝》是A-B-A-C-A五段体回旋曲式。极具歌唱性的迭部A在整首乐曲中出现3次,右手旋律像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落入银盘,既清脆悦耳,又温柔恬静,好似溪水流淌,画面感极强,恰似和煦的阳光照进屋内,贝多芬站在爱丽丝身旁,痴迷地看着她一遍一遍地练琴。
  B插部转到F大调上来,色彩明亮,表达了贝多芬对爱丽丝的炽热爱情,32分音符的快速跑动更有一种迫不及待的感觉。C插部回到主调a小调上来,左手的同音重复像远处传来的闷雷,既象征着腐朽的传统意识对自由爱情的无情摧残,也表现出贝多芬内心的不安。由三和弦构成的"曼海姆火箭"音型冲向高峰后是下行半音阶,贝多芬无力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愤怒情绪得到宣泄后便平息下来,回归A部,爱丽丝仍在平静地练琴,贝多芬仍在默默地欣赏她。
  2.贝多芬仅凭一首《献给爱丽丝》就足以名垂青史
  《献给爱丽丝》的世界知名度几乎和《生日快乐》相当,有音乐评论家说,贝多芬即使不写别的曲子,仅凭一首《献给爱丽丝》就足以让他名垂青史。
  《献给爱丽丝》是德国音乐学者路德维希·诺尔(1831年-1885年)在贝多芬去世40年后发现的,他为写贝多芬传记搜集素材,在整理贝多芬的学生泰雷兹·马尔法蒂(1792年-1851年)的书信时发现了这首曲子的手稿。贝多芬在首页上写着:"献给爱丽丝作为纪念,路德维希·凡·贝多芬,4月27日上午。"这首曲子于1867年作为贝多芬书信集由德国出版商约翰·弗里德里希·凡·弗赖赫尔·科塔(1764年-1832年)首次出版,曲谱是诺尔交给出版商的抄件。
  德国音乐学家马克斯·恩斯特·昂格尔(1883年-1959年)认为,贝多芬字迹潦草,可能是诺尔在抄谱时笔误,把"Therese"(泰雷兹)抄成了"Elise"(爱丽丝)。
  泰雷兹在1806年成为贝多芬的学生,两人互相倾慕,但毕竟社会身份相差悬殊,两人难成眷属。1810年4月或5月,贝多芬给泰雷兹的信中写道:"告别了,尊敬的泰雷兹,祝愿美好的事物伴随你一生。请不要忘记我,再也没有什么人像我一样希望你有一个美好、快乐的人生了,尽管你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落款是"忠诚于你的仆人和朋友贝多芬"。《献给爱丽丝》大概就是泰雷兹与贝多芬分手前后创作的。
  泰雷兹1816年嫁给了奥地利的一个贵族。
  3."爱丽丝"身份仍有争议
  德国音乐学家兼贝多芬研究权威克劳斯·马丁·科匹兹2010年发表的研究文章称,"爱丽丝"其实是德国女高音伊丽莎白·洛克尔(1793年-1883年),她是1806年由贝多芬亲自指挥《菲德里奥》首演中的男高音约瑟夫·奥古斯特·洛克尔(1783年-1870年)的妹妹,她在莫扎特的歌剧《唐璜》中饰演安娜。根据维也纳斯蒂芬大教堂的文献记载,伊丽莎白·洛克尔也叫玛丽亚·艾娃·爱丽丝,而且朋友写给她的信也用"爱丽丝"称呼她。
  伊丽莎白在1808年成为贝多芬的女友,她在日记中记载了与贝多芬的亲密关系:"贝多芬会爱意融融地捏我胳膊"。伊丽莎白1813年嫁给了作曲家约翰·内波姆克·胡梅尔(1778年-1837年)后,仍与贝多芬保持着恋人关系,贝多芬1827年3月26日病逝后,她还得到了贝多芬的一缕头发。
  2014年,加拿大音乐学者丽塔·斯捷布林(1951年-2019年)则认为,"爱丽丝"很有可能是爱丽丝·巴伦斯菲尔德(1796年-1820年)。手稿在泰雷兹·马尔法蒂的住处被发现,是因为她与爱丽丝·马尔法蒂的住所就隔着一条街,而前者教后者弹钢琴,可能是后者去学钢琴时带着手稿,后来遗忘在那里。
  爱丽丝·巴伦斯菲尔德出生在德国的雷根斯堡,是著名女高音,与贝多芬的助手约翰·内波穆克·梅尔策(1772年-1838年)一起巡演到维也纳。梅尔策多才多艺,常与贝多芬同台演出,并协助贝多芬构思音乐作品。他还为贝多芬发明了助听器,也是百音琴和现代节拍器的发明人。
  1809年开始,爱丽丝在维也纳跟神圣罗马帝国御用作曲家安东尼奥·萨列里(1750年-1825年)学习声乐,贝多芬也经常向萨列里请教,再加上爱丽丝与贝多芬助手的关系,贝多芬与她相识并产生爱情也是很自然的。
  《献给爱丽丝》这首曲子知名度太高了,一个半世纪以来一直有人研究这首曲子究竟是写给谁的。其实,这首曲子具体写给谁并不重要,只要知道它是贝多芬写给自己的恋人就足够了。
  4.课文《月光曲》与《月光奏鸣曲》
  《月光奏鸣曲》在贝多芬在世时就非常流行了,这首曲子也是"钢琴之王"李斯特(1811年-1886年)的挚爱,他教的学生有上千名之多,但从不教学生弹这首曲子,而是把它作为自己演出的保留曲目。
  中国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上册有一篇课文叫《月光曲》。一天夜晚,贝多芬散步时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路边一所低矮的房屋里传了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贝多芬听到了房屋内兄妹俩的对话,十六七岁的盲妹妹很想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么弹的。贝多芬听到这里推门进去,把这首曲子弹了一遍。这时,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了房间,贝多芬借着月光又即兴弹奏了一曲。弹完后,贝多芬回到客栈,花了一夜功夫把即兴弹奏的那首曲子写了出来。这便是《月光奏鸣曲》的来历。
  《月光奏鸣曲》是贝多芬1801年创作的。贝多芬1798年开始失聪,1801年起就要借助助听器甚至通过书写与人交流了,那时,他因耳聋影响了音乐生涯甚至想自杀。贝多芬在1802年10月的一封遗书中写道:"对我而言,结束自己的生命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唯有艺术阻止了我。"所以说,那时的贝多芬在小路上散步也许能隐隐约约听到房屋内的钢琴声,但绝不会听清房屋内兄妹俩的对话。
  再有,虽然钢琴是意大利人巴尔托洛梅奥·克里斯托弗里(1655年-1731年)大约在1698年前后发明的,但起初制造工艺并不成熟,没有流行起来,到了贝多芬时代,钢琴才慢慢流行起来,但非常昂贵,仅在宫廷和贵族家庭才能见到钢琴。到1820年钢琴才用铸铁骨架承载琴弦的张力,音量更宏大。在1801年,一个靠做皮靴为生的穷小子还要抚养一个盲妹妹,家里竟有一架钢琴,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5.《月光奏鸣曲》是贝多芬写给恋人的
  其实《月光奏鸣曲》和《献给爱丽丝》一样,也是贝多芬写给恋人的,他在1802年把这首曲子题献给他的学生朱丽叶塔·奎恰尔迪女伯爵(1784年-1856年)。
  朱丽叶塔·奎恰尔迪1800年6月跟随父母到维也纳。1799年5月,贝多芬教匈牙利安娜·布伦斯维克伯爵夫人的几个女儿学钢琴,而朱丽叶塔是这个家庭的亲戚,从1801年开始贝多芬也教她弹钢琴,就这样,师徒俩产生了感情。
  贝多芬在1801年11月16日写给他的医生弗朗兹·格哈德·魏格勒(1765年-1848年)的一封信中称朱丽叶塔是迷人的女孩:"我的生活再一次有了一些快乐,我又开始参加社交活动。你无法想象,我过去两年是多么孤独寂寞,生活是多么悲惨。现在一切都变了,这个甜蜜、妩媚的女孩爱我,我也爱她,现在我又能享受我最快乐的时光了。但不幸的是,我俩的身份地位相差悬殊,毫无疑问,我无法与她结婚。"
  1803年11月14日,茱丽叶塔在维也纳与业余作曲家温泽尔·罗伯特·冯·加伦伯格伯爵(1783年-1939年)结婚,婚后定居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
  6.《月光奏鸣曲》与月光没有丝毫联系
  读者现在知道了,《月光奏鸣曲》并不是贝多芬在月光下为盲女创作的,它甚至与月光没有丝毫的联系,用"月光"作标题对演奏者和听众都有误导性。
  《月光奏鸣曲》的正式名称是《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Op. 27 No.2),贝多芬自己的注解是"幻想风格的奏鸣曲"。贝多芬去世5年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雷尔斯塔勃(1799年-1860年)把这首曲子的第一乐章比喻成"像月光洒在琉森湖一样美好",于是这首曲子就有了个别名《月光奏鸣曲》。
  贝多芬在《月光奏鸣曲》曲谱首页上写着演奏提示:"整首曲子应轻柔地演奏,一直踩着延音踏板。"现在的钢琴延音效果比贝多芬年代的好多了,如果一直深踩延音踏板,声音会浑浊不清,所以,现在弹这首曲子要轻踩踏板,或者在换和弦时换下踏板。
  《月光奏鸣曲》的第一乐章最为著名,美国著名的乐谱编注者阿尔伯特·欧内斯特·威尔(1879年-1945年)选编的《钢琴名曲大全》就收录了这一乐章。升c小调的调性决定这一乐章是抒发忧郁情感的,左手基本上一直用八度长低音坚实支撑,表现了贝多芬对爱情的坚定信念,而右手中音部的三连音像泉水一样叮叮咚咚地流淌,有一种此爱绵绵无绝期意味。
  主题一出现,三个连续同音高音符明显是发问,对社会的不公一直追问"为什么",尤其是小九度不和谐和弦的应用,尖锐刺耳的声响表达了贝多芬内心的纠结和愤怒,他似乎找不到出路,一直在挣扎,在呐喊。
  《月光奏鸣曲》的旋律虽然没有《献给爱丽丝》那样流畅优美,但它留下思考的空间,更能触及灵魂,会让人回忆想起往事,思考目前的处境,憧憬未来的出路。如果读者用心去感受这首曲子,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月光的影子的。
网站目录投稿:曼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