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的都市,醉人的霓虹灯下现代人在尽情享受着高度文明所带来的便利和情趣的同时,却少了那种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笔下所描绘的意境: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横流的物欲,浮躁的心灵,决马加鞭的生活节奏,8分钟的约会,一夜的激情,2月14日的玫瑰,七夕的夜晚有谁会在葡萄架下倾听牛郎织女的私语,有谁会去分辨浙沥的雨滴是相思之泪还是喜悦之情?如果说,忘却是一种背叛,那熟视无睹岂非是一种残忍?放眼望去,于人于事于物皆是此理。很久以来,人们为这个流传千古的故事所感伤、所吸引、所希冀总有一种探求原委的冲动。下面就让我们对牛郎织女故事中出现的诸事诸物进行一一分析和探讨。 常慨叹人世间,物能长存,月可万古又有几人能千秋。 牛郎织女鹊桥逢梁祝坟全化蝶飞,陆游沈园忆唐婉,千古情园至今存,人间凄凉全占尽。悲伤的情绪久久不能释怀。悲债也罢,感概也罢好在在民间传说中,善良的人们总是赋予故事一个圆满的结尾,使别离化作常聚首。即使有短暂的期待,也终有金风雨露相会之时,如故事中的牛郎织女七夕相会。这一节,让我们借历史与科学的翅膀探索幻想的空间,解析故事中的男主角―牵牛。 前面已经介绍过牛郎织女的传说取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而这种神话又来源于古代社会的‘星辰崇拜。根据先民的思维方式,万物皆有灵,人分男女,星辰也不例外,于是把牵牛星和织女星也想象成是一对男女。既然这个故事的原型是天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那么就让我们先从天文学土来认识一下它。 夏末秋初之夜繁星闪烁的夜晚,当你找到那条纵横天际、明亮的银河,便可在银河的东面看到一颗很亮的自色星星,这就是织女星。从织女星朝东南方向跨过银河,可以看到三颗星,大致均匀的排在一条线上中间的一颗亮星就是牵牛星,又叫牛郎星。它在银河两岸,与织女星陆河遥遥相望。牵牛星是天鹰座的主星称为天鹰座它是全天第十二大亮星,亮度为077等,距离地球约有16光年,即152万亿公里据估计其直径有234万公里表面温度8叨O摄氏度,发出黄白色的光芒。如果以太阳作为参照物已的直径是太阳的168倍,质量是太阳的16倍,光度是太阳的4倍,要比太阳亮105倍。 而在我国古代的星象学家和天文学家眼里,牵牛星就变成了河鼓如《太平御览》卷一一引《日纬书》:牵牛星,荆州呼为河鼓其实,牵牛星共有三颗为河鼓、河鼓二和河鼓三。通常认为河鼓二就是牵牛星,《尔雅》中有"河鼓谓之牵牛,指的便是河鼓二。而河鼓一和河鼓三,人们把它们看作是牛郎挑的两个孩子。在星象学家眼里,河鼓星,主(掌握)军鼓,主斧械,主外关州,又主军喜怒"此外,还有‘河鼓旗扬而舒者,大将出不可逆,当随旗之指而击之大胜。与之配套的河鼓旁还有许多旗星" 。这俨然是封建帝王出战时的气势。 这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牵牛星谓之河鼓的得名原因,有文称"牛郎的真实身份原本就是河鼓而’河鼓’一名的意思乃是居住在黄河岸边的一个名叫‘鼓’的部落。我国古代是否真有一个名叫"鼓’的部落?据《山海经·西山经》记载: 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钟山,其子日鼓,其状如人面而龙身,是与钦那杀葆江于昆仑之阳,帝乃戮之钟山之东日瑶崖。钦那化为大鹊,其状如雕而黑文白首赤噪而虎爪,其音如晨鹊见则有大兵。鼓亦化为俊鸟,其状如鸥,赤足而直味,黄文而白首,其音如鸽,见则其邑大旱。由于昆仑是黄帝族的大本营,因此有学者认为鼓部落的对手指的就是黄帝而鼓部落当然也就属于炎帝族,上述战争亦即炎黄逐鹿之战的延续。 《全本绘图山海经》(共计612幅图,每图均有解说文字)一书中写道:这是一段远古部落战争的故事。钟山之神(烛龙,又名烛阴)有一个人面龙身之子名叫鼓,他与钦邪率领人马进犯黄帝族,黄帝族迎战的首领名叫葆江。葆江战败,鼓与钦那一直追杀到昆仑丘的南面,并把葆江杀死。此后黄帝率领大队人马展开反击,很快就把鼓与钦那赶回到他们的老家钟山地区,然后在钟山东面的一个名叫瑶崖的地方,将鼓与钦那处死。 揣测作者的意思,大概是说牵牛织女故事本身绝不是单纯的天文故事。原因是从星辰的定名来看是以人们熟知的神话传说或现实生活中的人事,来对混沌无序的茫茫星空定名或分区的。就如现代天文学中也常常是以著名人士或实物来给星宿命名。这是古今中外星象的命名机制的一个基本贯例。 既然如此,那这颗星为何又称之为牵牛星,而不是其他名称呢?接着上面的话题,我们从星宿的命名机制来说明阐释这个问题。 在银河一节中,我们谈到‘维天有汉是因为先有了地上的河汉。根据同样的道理,晋张华(公元232一300年)的《博物志》卷一《山水总论》有河者水之伯,上应天汉",而宋土应麟(公元1223一1296年)的<六经天文编》卷下的‘云汉"则引了杨泉〔约公元265年前后在世)(物理论》曰"汉水之精也" 。又引《坤雅》万物之精上为列星,河精上为天汉" 。既然是上为列星则自然是先有物而后才有星辰的名称的。所以,哎诗小雅·大东》中的‘维天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天有斗,不可以艳酒浆不正是先有了可以扬糠的簸箕和可以酌酒的斗器,而后才有的星空中的箕星和斗星的名称吗? 这样看来,牵牛星也应当是世间人们牵牛引车的生活景象在天宇L的映像。据考证甲骨文的牵字就含有缚牛引之意《说文》中牵宇解释为:‘牵,引而前也,从牛。这里引车向前,就是以牛拉车。宋代程大昌(公元1123-1195年)《演繁露》卷一"牛车,条以为,上古驾车则皆驾牛无用马者。关于我国牛耕的起源还多有争议,但至少到了汉代以后就已经逐步实行牛耕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牵牛织女故事应该是由现实中的农耕信仰的崇拜对象与天文上的实际星象观察结合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