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不起眼的写作神奇的稿酬


  白天当公务员,晚上当情感专栏作家,揭秘不为人知的赚钱路径,三千字一篇文章,稿酬至少也要两万一篇,两年就挣了一套房,这种人生也太强大了吧!——
  前不久去外地,有一枚当公务员的老同学设宴招待,还叫来了一位看上去很憨厚的同事作陪。憨厚同事据说在他们机构是个笔杆子,领导的报告、单位的总结全由他执笔,对本系统内的业务也很有钻研精神,常常给全省的同行们做深度业务培训。没吃多久,这憨厚哥们儿就开始像一个nerd款的公务员一样,不停地念叨起各种会议精神、party大佬讲话要义之类的东西,眼神极其痴迷陶醉,就像The Big Bang Theory里面的Sheldon絮叨起理论物理专业术语一样。
  我虽然很膜拜这哥们儿这种罕见的敬业精神,但因为实在是"道不同",找不到话题的交集,无法"咸与痴迷"。他得知我是研究文学的,还特别热情地想跟我探讨高段位的领导发言稿里的文体学问题,力图与我分享那些看上去普普通通的政论文里暗藏的"动一字则全局乱"的精妙布局,囧得我数度尿遁才得以脱身。
  我那老同学为了打破"鸡同鸭讲"的局面,终于给我和那憨厚哥们儿找到了一个模模糊糊的交集。原来,那憨厚哥们儿除了是机关里的理论大牛和御用笔杆子,居然也是一个专栏作家。我一开始以为这么一个政论文控肯定是写政论时评的,但很快就被告知,那哥们儿原来是写情感专栏的!而且还是给那些彪悍到每个乡镇的地摊上都能见到的老字号婚姻情感大刊写情感特稿的……
  于是憨厚哥们儿就转换了谈话频道,试图跟我交流写专栏的经验。聊了一阵之后,憨厚哥们儿渐渐露出了悲天悯人的神色,对我的专栏作家生涯表现出一种非常想"拉兄弟一把"的同情感。他不动声色地暗示,约我写专栏的那些都市、时尚、文化类媒体都"不上道",真正的"王道"还是那些走农村包围城市、小镇包围都市路线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老牌刊物。
  他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这些一线城市里的文化人可能都会嫌那些老刊物土,但你们不知道,从卖字这一行的性价比来说,还就是那些灰头土脸的刊物最厉害。他毫不避讳地以他自己的"身价"为例来为我"醍醐灌顶":前几年,他给中部某婚姻情感老刊物写情感特稿,无论写三千还是五千字,稿酬统统是两万一篇,他两年就挣了一套房。我当时也小小地震惊了一下,感觉自己辉煌的专栏生涯全都浮云了。后来我突然有了一种人类学田野考察的兴趣,跟他聊起了都是什么样的人在那些"农村包围城市"的老刊物上写传说中的特稿。
  我从他的谈话中开了眼界。他很谦虚地说,所谓的"特稿作家"自有一个我们完全看不见的江湖,在这个江湖里,他还只是个小角色。他们有很多很厉害的"带头大哥",这些"带头大哥"原来可能是法官、税务员、中学教师,后来靠写特稿发了家,就成了专职写特稿的了。他们一般都会海量地以县市为单位订下几百种地方小报,然后像嗅觉灵敏的侦探一样挖掘这些小报上婚姻情感类的社会新闻,据说以小报自身的采编能力无力把这些小地方的狗血故事升华出来,但特稿作家们会及时地将它们捕捉到。老字号的土刊物一般都会出钱让特稿作家们深入到故事发生的实地去探究一番,稍事打磨之后,一篇天价的婚姻情感特稿就出笼了。据说,很多"带头大哥"家里都专门雇得有人每天track堆积如山的地方小报。
  憨厚哥们儿可能觉得我一时间不能达到"带头大哥"的高度,就给我指了另一条财路:他们这个江湖流传着一款大概叫做作品管理软件的神物,那上面有小到以县为单位的各种小报小刊的编辑email,分类详细、层级清晰,一旦写了什么小文,在软件中选定类别之后,一按"发稿"键就同时给成百上千家报刊投了稿。这软件还带有基于报刊电子版搜索的发表追踪功能,一旦被发表它就会提示你,"记得去索要稿费哦!"憨厚哥们儿说,运气好的时候,一篇文章可以同时在几十个小报上发表,就算每篇稿酬只有50块,也比给时尚杂志写稿强。
  我不由得彻底拜服了。一个白天钻研领导讲话、夜里书写情感小文的公务员,一个滋长在"农村包围城市"的刊物和海量地方小报上的特稿江湖——在这片神奇的热土上,到处都是不起眼的人生大温拿!我们这样的人看来只能一辈纸做loser到屎了……
  文/胡子(胡续冬)
网站目录投稿:尔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