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冬季,我的一个老患者,女性,75岁;因受凉突发腰部深沉伴右小腿内侧抽掣性疼痛;其自觉腰部僵紧,腰骶部感觉有象充了气一样,自觉有气在腰骶部游串,时感腰部猛烈的转筋式的疼痛;其小腿内侧亦是如此,时感胫骨内缘中下端有气来回的游串,亦是一阵一陈的感觉小腿内侧转筋式的疼痛。其不能站立,也不能直坐,屈膝弯腰而坐;其坐位时腰部稍稍直立即出现惊恐的表情,痛的嚎啕大哭。其不能俯卧,俯卧时臀部后翘不能接触床面,在其下腹部垫了两个枕头其方觉舒服一点。其腰骶部竖脊肌附着骶椎区域明显后凸,触摸僵硬,而其上腰段的竖脊肌反而比较柔软;这患者腰骶部的反弓和我在"下肢前线"里面提到的反弓有所不同,在"下肢前线"里面提到的反弓是腰部中段的后凸,其就象一个被拉满了弦的弓。我亦触摸了一下这患者绝骨和阳陵泉一线,张力不高,无压痛于筋结,此患者痞根与背部亦无筋结包块和压痛。其胫中区域的比目鱼肌肌腹明显肿胀,其小腿抽筋时这胫中区域明显高凸。予以腰骶部揉按无缓解,处理胫中区域结块疼痛稍有改善。 想到患者虽然腰部疼痛在膀胱经线路上,而其有恐惧的表现,肾虚则恐,当从肾的经筋入手,《灵枢。经筋》里面描述"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并足太阴之筋,邪走内踝之下,结于踵,与太阳之筋合,而上结于内辅之下,并太阴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循脊内挟膂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其病足下转筋,及所过而结者皆痛及转筋。病在此者,主癎瘈及痉,在外者不能挽,在内者不能仰。故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俛,阴病者,不能仰。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在内者熨引饮药,此筋折纽,纽发数甚者死不治,名曰仲秋痹也";足少阴肾的经筋,在大腿根部是循着脊柱的前缘,夹着脊柱而上行到达头枕部的,其在头枕部与足太阳的筋相合,肾筋受寒,侧腰部不能后仰,肾筋受寒则势必会牵扯到头枕部,其与膀胱经在头枕部交汇,则膀胱经筋头枕部就会出现应激性的牵拉力,而膀胱经下端附着骶椎处由于牵拉力的原因就出现高凸。且肾经筋病的疼痛就是以转筋式的疼痛为主,由此可见当从肾的经筋入手治疗。 《素问。刺腰痛篇》里面提到:"足少阴令人腰痛,痛引脊内廉。刺少阴于内踝上二痏。"一样提到的应该在少阴路线上治疗。而此证典型的是肾虚复受寒凉所致,这也正是《伤寒论》里面描述的太少两感之证;伤寒论里面治疗太少两感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而麻黄细辛均属辛温药,中药味辛有开泄作用;此患者当用重手法激荡肾筋,当用弹筋手法,于是我就在肾筋的大腿根部,实际就是大腿内收肌群附着在耻骨部位的下方大概三寸的位置,用力提拉了几下。患者当即感觉从少腹有一股寒气直冲咽喉,患者全身出现寒战,随之打了几个响亮的嗝,其自觉有一股寒气从口腔排除。寒战和打嗝的现象持续了一分钟,一分钟后患者不再有寒战和打嗝,患者长叹了一口气,紧接着就说腰部舒服多了。其要求自己下床活动,可以直立行走了,腰部和小腿再没有出现转筋式的疼痛。复重灸关元,开麻黄附子细辛汤两剂。次日患者自己走着前来复诊,述:"经过昨天治疗以后回家跟着吃了中药,晚上也没有出现转筋式的疼痛,今天早上起来右腿没有疼痛了,腰部微微感觉有点酸胀。"。予以重点揉按了一下下肢的肾筋路线,继而重灸关元。后患者来看其它疾病,说上次的疼痛治疗两次,把两副中药吃了就完全好了。 通过这个案例以后,我对老年的腰腿疼痛,发现其中腰腿疼痛严重者,疼痛位置虽然在下肢的阳经路线上,而大部分患者在"胫中"区域均会触摸到筋结,此类患者均是阴病及阳,本虚而标实;予以治疗的时候,重点处理下肢内侧一线;而临床发现这类患者有一个共性,此类患者在三阴交区域,或者胫中区域会触摸到明显的筋结,也有少部分在大腿内侧根部有硬性结块;把这些筋结放松,比单纯处理其阳经路线效果要明显的多。而这类患者在肓俞部位都有明显结块,有不少患者把肓俞部位的筋结揉按以后,患者会觉得肚脐周围发热,有的会立即要上厕所大便,而大部分患者大便以后就会感觉腰痛大减。 由此我总结了一条下肢内线,起于足部涌泉,斜经内踝尖,在小腿沿着胫骨内侧边缘上行,经膝关节内侧中点,有大腿内侧中线而抵达骨盆,沿腹部脊柱两侧上行而到达头枕部。这条路线基本和肾的经筋路线一致,此内线主要治疗虚性的腰腿疼痛。 一谦阁弟子潘要治:今天我也来分享一些循筋拨点疗法中的点点感悟,我们都知道人体的十二经筋就像是十二条力线在束着骨骼关节来支撑着身体,循筋拨点疗法中提到的一些线路循行也同样是像力线一样输布支撑人体的,所以我们同样可以用这个理路来思考处理病症。受人体结构力的影响,经筋力线不对称或不平衡时(一侧受损),它侧便会调整改变应力,产生局部结构(关节与软组织周边)环境失衡现象(平衡失稳),继而引起症状。 师父在讲下肢后线的循筋拨点理路时,提到了一句古俗语"足部大筋连枕骨",别看是一句俗语啊!那可是包含着很多道理的,你想想足太阳经筋的循行敷布路线,是不是从足部上行结于枕骨?我们来复习一下《內经》中描述足太阳经筋的原文:"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侧,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腨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网,下结于頄 "大致就是足太阳经筋自足趾外侧起,沿小腿、大腿后侧到臀部,然后挟脊背部,直达颈项到枕骨的循行路线。 "诸筋皆属于节"那么按照经筋动态力线上下传导来看的话,足太阳经筋的力线传导应力部位也是在关节处和关节缝隙处,这样自下而上就可以分为:1、足外踝后侧 2、小腿正中高点 3、膝关节内后侧 4、骶髂关节处 5、背部高点处 6、肩胛内侧缘 7、后枕处 8、头顶部。 用师门"关节缝隙"、"凸对凸"循穴治疗法则 ,例如一些足底或者足踝外侧疼痛的,常常向上循到小腿正中高点(承山穴区域)会有敏感筋结反应,在此处施以手法或者针刺,症状便会得以缓解消除,根据症状情况有的可能还要再向上循到另一个高凸点或关节缝隙对接处寻找敏感反应点(臀部骶髂关节处),有的还会向上循到背部高点甚至连到头枕部。从经筋动态力线来再看,把腰骶关节部做为重要受力处时,向上循,背部高点就是中程受力处,后枕处为远程受力处。中程的背部出现症状,可以在腰骶部寻找反应点,也可以在远程的枕部处寻找反应点。 向下循,小腿部就是中程受力部,而脚踝、足趾就是远程受力处。中程足踝部的症状问题可以在腰骶部处理同样可以在脚踝处得到解决,足踝的问题同样可以在小腿或者腰骶部处理。若把腰骶部做为中程受力处,那么相对上下的头枕部和足踝部就是远程受力处而产生相互影响。头枕部的问题可以在腰骶部寻找筋结反应点,同样也可以在足踝处寻找阳性反应点。总而言之,以上的几个受力点都是在高应力影响下的受牵连处。 那么我们处理症状时,就可以在运用师父讲点线路思想灵活运用这些受牵连的高应力点区域循筋探结,来缓解消除症状。 最后附上几句师之语录: ·识病之难,难于识人体失衡之因; ·治病之难,难于找导致失衡之点。 ·治病之法,需在多维立体角度思考人体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