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婚俗有请媒人求婚、订婚、纳彩礼、举行婚礼(包括迎娶和送亲)、回门等。鄂温克人实行一夫一妻制,严格的氏族外婚。他们答应入赘婚,或因独生女而招婿,或因儿子尚年幼,招婿增加劳动力。他们视亡夫的寡妇再嫁是好事。联姻需经媒人,有抢婚习俗。 鄂温克族是东北亚地区的一个民族,主要居住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区,蒙古国也有少量分布。鄂温克人实行一夫一妻制,严格的氏族外婚。他们答应入赘婚,或因独生女而招婿,或因儿子尚年幼,招婿增加劳动力。他们视亡夫的寡妇再嫁是好事。联姻需经媒人,有抢婚习俗。 鄂温克族世代居住在美丽富饶的呼伦贝尔草原。鄂温克人认为,婚礼为男女青年拉开了勤劳创造美满生活的帷幕。在鄂温克族婚礼上,总是把年轻女子说成使用金剪子、能缝善绣的巧手姑娘,把小伙子说成手戴白玉扳指、持彩色弓箭能骑善射的强壮小伙。 媒人 缔结婚姻时少不了媒人。鄂温克族一般由男方请另外氏族的人担当媒人。媒人要穿礼服,带两瓶酒到女方家说媒。寒暄后,向女方父母借酒壶,并说:"我们在酒杯里盛满的是诚意,为的是给长者敬酒,你们氏族有个拿剪子的姑娘,我们氏族有个拿弓箭的男孩,我们是为了两家结亲而来的。"这时,女方父亲会说:"我们的孩子尚不懂事,离不开父母。"一次说媒是不会成功的,媒人再次去,如果女方同意,就在媒人带来的酒瓶上系一条红布条,给媒人敬酒。 自由恋爱 现在鄂温克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比较自由,当他们互恋订情,确定婚期后,由男方回家告诉父母,父母便开始准备床、毡子,建造一个新的蒙古包,并在蒙古包旁搭盖一个"撮罗子"(一种简易帐棚)。找一个老年妇女住在里面,但这一切都要瞒着女方父母。到婚期的前一夜,两个恋人约好时间,一起骑马"逃"到搭建好的撮罗子中,由那老年妇女把姑娘的八根小辫梳成两根粗辫,以示结婚。天亮时,新人共同到男方父母的住处,一起拜祖先、火神、 高堂。同时,男方派两个人到女方家通知婚事,向女方父母敬献哈达,并设法请他们喝下两杯酒,女方父母无可奈何,也只好答应下这门亲事。 娶亲 正式娶亲时,新郎的队伍去时须是单数,而回来时却必须是双数,虽然女方会热情地招待对方,但也会刁难娶亲人。新郎的代表要说尽好话,劝说女方代表喝下第一杯酒,只有这样做,才能被允许娶走新娘。娶亲队伍出发前,新郎、新娘还要拜谢祖先、火神和女方父母,随后,宾主欢歌悦舞,表达他们的祝福,送新人踏上归途。 婚礼 男方纳礼时,少不了要有驯鹿、灰鼠皮。婚礼之日,新郎家庭成员去女方家。新郎和新娘相遇后,先要吻耶稣像,拥抱接吻后,两人各牵出一只驯鹿按太阳运行的方向绕"撮罗子"(木杆搭成的圆锥行房子)三周。宴会喜酒后,燃起篝火,老年人为新婚夫妇祝福。鄂温克族自治旗草原上生活的鄂温克人在结婚当日,男方家一行人骑马赶车带着一只羊、几十斤酒到女方家。女方家长要给新郎换一身新衣服,以酒肉招待来客。陈巴尔虎旗的鄂温克人举行婚礼时,新娘家要组织几十名亲友送亲。婚礼当日,男方在送亲者路经的草原上摆酒迎接。新郎新娘进入为他们新建的蒙古包,拜神、拜火,新娘换上少妇式的服装,和新郎一同去包外筵席上给长辈敬酒,接受长辈们祝福。 在婚礼上,男女双方的青年人要争抢送亲车带来的枕头,争取自己一方的人把枕头送进蒙古包。争抢不相上下时,由长者出面调解,双方共同把枕头送进蒙古包。宴会结束时,坐在火位正北席位上的长者把割下的羊耳朵从蒙古包顶扔出外面。这个时候,外面男女双方的青年已备好马,只等羊耳朵扔出来,举行一场争抢的游艺。男方一定要把羊耳朵抢回才能结束这场游艺。 入赘与再嫁 鄂温克族的婚俗中有入赘之习,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父母只有一个女儿,女婿招进家,将来女儿女婿共同继续家产;另有一种是岳父本人年老,家中儿子尚年幼,就将女婿招进来,待儿子长大后,女儿女婿再搬出独立生活,这种形式女婿不能继续岳父财产。鄂温克人对于寡妇再嫁绝不鄙视,而且认为这是好事。甚至寡妇再嫁可以带走自己的财产,也可以就在亡夫留下的房屋中再嫁他人。 抢银碗 抢银碗是由鄂温克族古老婚礼演变而来的展示力量与智慧的游戏,也是展示骑手们在马上的骑术和速度的一种独特的竞技性体育运动。在鄂温克族的婚礼中,女方在送亲队伍中选出几名骑术优秀、善骑好马的壮小伙子,等婚礼快要结束喝完最后一轮酒时,女方代表中的一人趁机将一只银碗揣起来(意为带走福气)退席,等到起程时,揣银碗的人拿出碗来挥动手说:"男方亲家们,你们能追上我们的快马吗?有骑术高超的好汉吗?我们把姑娘的福分带走了"。说完就快马加鞭往回跑,这时早有准备的男方小伙子们飞身上马追赶他们,准备抢回银碗,如果女方揣碗的人被追到,他就立刻将碗传给同伴,而在互相传递过程中把碗掉在地上,这时骑术好的人在马背上俯下身来捡起地上的银碗。如果男方追不回碗,就代表女方胜利,女方守不住碗被男方抢去,就代表男方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