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木取火,构木为巢。"这是"构"的初造字"冓"字。甲骨文①就像横竖之木的交构之状。金文②与小篆③的形体大致相似,都是从甲骨文的形体演变而来。④为楷书写法。因为"结构""构造"等义都与"木"有关,所以到了楷书⑤则变成了左形(木)右声(冓)的形声字"構"了。但这个字笔画太繁,后来又造了一个新简化的左形(木)右声(勾)的新形声字"构"⑥。 "冓"字从"相交"的本义引申为"架"的意思,如《韩非子·五蠹》: "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这是说上古人架木为巢避免群兽侵害。从这个本义还能引申为"造成"之义,如《韩非子·存韩》:"一战而不胜,则祸构矣。"这个"祸构"即祸患已经造成的意思。 "冓"字从"相交"的本义所引申出来的新义,后人往往另造新字来代替, 但仍含有"双方"的意思在内。如雌雄交配为"交媾";亲上作亲的男女结合叫 "婚媾";双方相遇叫"遘遇",以货币交换对方的物品称为"購买"等。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形声字。从木,冓(gòu)声。本义是架(木)。《韩非子·五蠹》:"構木为巢,以避群害。" 《淮南子·氾论》:"筑土構木,以为宫室。"引申指修建,建造。《说文》:"構,盖也。" 《玉篇·木部》:"構,架屋也。"汉张衡《东京赋》:"乃構阿旁,起甘泉。"也指建筑物。晋陆云《岁暮赋》:"悲山林之杳霭兮,痛华構之丘荒。"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不意殊方反得此神構也。"又引申指构成。《广雅·释诂三》:"構,成也。" 《韩非子·存韩》:"夫一战而不胜,则祸構矣。"由架木义引申,又指交接,交集。《孟子·告子下》:"吾闻秦楚構兵。" 《荀子·劝学》:"邪秽在身,怨之所構。"又指构陷。《左传·桓公十六年》:"宣姜与公子朔構急子(急子:人名)。"又通"篝"。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需部》:"構,叚借为篝。"《汉书·陈胜传》:"又间令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構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字亦作"构" (从木,勾声)。《正字通·木部》:"构,俗構字。"新中国成立后,"構"简化为"构"。(冀小军) ——李学勤《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