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佩恩先生经典读后感有感


  《佩恩先生》是一本由[智利] 罗贝托·波拉尼奥著作,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18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佩恩先生》读后感(一):我正在失去联系
  暴雨,噩梦,西班牙人,催眠,跟踪,迷宫,拉丁区的咖啡馆,鱼缸墓地模型, 我在楼道里面跳舞 电影的结局是什么? 当心那个寒冷的南美人 我正在失去联系,与现实的联系 有东西在泄露.... 米歇尔,不要忘记巴黎的旋风 除了我们,这里还有其他人吗? 我没看懂,一字一句像是黑色旧电影 还好它足够的短。
  《佩恩先生》读后感(二):评《佩恩先生》
  不确定自己有没有看懂,或许至少看懂了一些,天下无新事。这是男神写的第一本书啊,前半感觉还有些青涩,往后三分之一更清晰的就是他的敏锐了,我喜欢他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他总能敏锐地捕捉到某种空气般的东西并以描述赋予它形状。那东西也许一闪而过,但它是从许多人头顶上低低闪过的,所以才会为它赋形的文字触动流泪。以及这篇结尾的形式就是往后《美洲纳粹文学》的雏形吧!太喜欢看他写这类超短文了
  《佩恩先生》读后感(三):孤独的迷宫,通往人的道路
  有些帮助理解的书评已有,不再赘述。说点我个人的想法。
  《佩恩先生》的最好的地方,我觉得是用了一个非常贴近生活,非常真实的意象。就像平时普通人一样,在追求爱情,希望的时候会瞎想。波拉尼奥用大量的艺术化场景,把一个非常真实的故事转化成文学迷宫,转化成意识孤独的个人精神世界。就凭这点才能,我觉得这篇习作让我眼前一亮。
  另补充一点,佩恩这个名字或许就是痛苦本身了。
  《佩恩先生》读后感(四):催眠
  佩恩先生也许一战的时候就已经死了,他靠催眠一直支撑自己活了下来,他催眠自己只是伤残。直到二战结束后,他发现自己再也领不到残疾证了,于是催眠消解,他结束了早已结束的生命。我这么想是源于本书开头对爱伦坡《催眠启示录》的引用,《催眠启示录》就是讲那个病人在催眠过程中已经死了却还在和催眠师探讨哲学问题。这种现象可以引申,引申到个人甚至帝国。这本书我看过后很久都没想明白它所讲的主题,但是我想在书的一开始的引用可以胜任一种可解读的视角。
  《佩恩先生》读后感(五):《佩恩先生》揭示了波拉尼奥成熟期已化为无形的一个重要技巧
  佩恩先生和成熟时期波拉尼奥光芒万丈的作品相比,差距还很大,但我依然非常喜欢她,就像喜欢狗的人面对初生狗仔,心中只会升起造化神奇的惊喜,而不会觉得无趣。
  小说篇幅的短小和手法的稚嫩(相对于波拉尼奥自身),让我得以发现一个秘密:波拉尼奥眼光的深邃独到,不仅在于他通过众多的眼睛去看,更在于他总是看到别人注意不到的地方。佩恩先生揭示了波拉尼奥创作的秘密,他的小说通篇在写小说故事中一个无关紧要的配角。任何作家都没有波拉尼奥这样激进大胆的写法,叙述的人物自始至终都在小说故事的边缘打转,有时甚至离开故事很久。如果和毛姆的《刀锋》比较一下,就会发现会讲故事的毛姆,在刀锋中安排的叙述者的设计多么尴尬突兀,而刀锋又是多么显白无聊(我非常喜欢刀锋,也欣赏她成功的叙事技巧,但放到波拉尼奥的谱系中和佩恩先生比较,我只能如此评价,她显得太幼稚太匠气了)。刀锋的叙事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无法在故事的核心中站稳脚跟,但看看波拉尼奥如何用一个故事中的小角色讲故事吧,放弃进入故事的核心,反而使故事变得更加巨大,使那些没有写出来的故事拥有了黑暗一样神秘但真实的质地,看看波拉尼奥的魔法吧。
  成熟期的波拉尼奥仍然倚重这个技巧,只是因为众声喧哗,读者(至少是我)已经分辨不出每个声音的主人在故事中的位置,甚至分辨不出故事究竟从何起又去向何方,或者说,故事究竟是什么,而只能听到无数的声音在耳边呢喃。我想,上帝的听觉应该就是这样的,就是我们读波拉尼奥的荒野侦探和2666时感觉到的。到了荒野侦探,实际上这个技巧已经化为无形了。
  整体的质地还不太像波拉尼奥,有些像莫迪亚诺,这种相似不仅让我可以测量两个作家的相对位置,也解释了波拉尼奥原创性生长的土壤。
  特别好,能读到波拉尼奥早期的小说。
  《佩恩先生》读后感(六):生活是没有答案的谜题
  中间人就像X光,在我们和患者之间起桥梁作用的人们,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过患者们最深刻的症状。上大学的时候老师曾问我,你喜欢探案故事吗?如果喜欢,恭喜你具备了成为合格医生的前提,通过组合不同的症状线索来寻找疾病真凶。
  这个故事就很像解谜,故事的主体发生在二战前的巴黎,就发生在1938年4月6日星期三到4月10日星期日的五天之间内。
  故事的主人公佩恩先生是以催眠术和针刺疗法治病的医生,关于他的人设作者有着巧妙的安排,比如喜欢去咖啡店,无论是约人、盯人还是躲避人;只点薄荷酒,无论是和喜欢的人、跟踪他的人还是随便偶遇的什么人;小心谨慎有同情心甚至还有一些反侦察能力。
  故事的开始就是雷诺夫人给他介绍病人,但是关于佩恩先生的职业素养医术水平怎么样却没有交代。以现代医学开上帝之眼的方式来看,估计不咋样,从雷诺夫人的丈夫在他治疗7天才24岁就去世了似乎恰好可以佐证这一点。
  蹊跷的是雷诺夫人并没有因亡夫这事和佩恩先生产生嫌隙,还主动约他给他介绍病人巴列霍先生;更有意思的是佩恩先生竟然在暗恋着雷诺夫人而不得不答应这件差事。(真的很想吐槽这操作违反医学伦理啊!)
  迷惑的故事就此拉开序幕,作为患者家属外请来的就诊专家,却不被医院待见,甚至拒绝他见患者;有外国人在他还没有答应出诊前就已经跟踪到他家了,甚至出钱贿赂不让他去治疗这位患者巴列霍先生;在他潜藏进医院又找不到巴列霍先生后,又联系不上中间人雷诺夫人。
  这是什么骚操作?有这么看病的吗?啊?
  波拉尼奥这个糟老头子坏得很,他在作者手记中说所讲述的一切都是在现实中发生的,巴列霍的呃逆,没有好好为巴列霍看病的那些医生,佩恩本人也是真实存在的,有人在回忆录的某一页上提到了他。
  而在同《美洲纳粹文学》一样的后记中,佩恩先生却只是一个会看手相和用塔罗牌占卜为生的残疾人,最后因为肺脏受不了累死了。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我不知道哪个是佩恩先生的真实经历,或许所有我们看到的都是幻觉,但是看过留下的疑惑、恐惧和绝望的感受是实实在在的真实。
  看到最后,我还是没有找到阻挠救治巴列霍先生的原因,也不知巴列霍先生因何而死。佩恩先生放弃了解谜的10天后,偶遇了雷诺夫人和她的新未婚夫。雷诺夫人告诉他巴列霍先生已经去世了,可是谁还在乎呢,佩恩此时脑中回响的都是心碎的声音。
  故事终有结局,生活却是没有答案的谜题啊。
  《佩恩先生》读后感(七):战争,局外人和雨夜巴黎
  明显地,波拉尼奥借用巴列霍的诗句使《佩恩先生》得以诞生。从波拉尼奥的视角看过去,即一个迷宫的角度看过去,会发现巴列霍几乎成了一个虚构的、并不曾存在于世界上的人。反过来,巴列霍自己的诗《白色石头在黑色石头上》让波拉尼奥的超现实迷宫跃至非虚构细节之上,更显迷人而真实:
  我将在暴雨中死于巴黎,对那一天我早有记忆。我将死在巴黎——我不逃跑——或许是个星期四,就像今天,也在秋季。将是星期四,因为星期四,今天,当我写此诗时,已将双臂置于厄运旁边,永远也不会再像今天,在整个人生途中,不会再看到自己这样孤单。
  波拉尼奥说,"佩恩本人是真实存在的。"然而在第一页,佩恩就遇到了那两个将出现多次、亦实亦虚、穿深色大衣的西班牙男人。佩恩从开始就掉入了一个迷宫,即使他在主动探索追寻某种东西,也摆脱不了神秘的禁锢。可能是战争制造了这样的孤绝感,让佩恩成为局外人,也让巴列霍在诗里悲壮地写出"孤单"这个词。催眠对应巴列霍的"早有记忆",佩恩突然在星期四等待雷诺夫人的出现对应巴列霍的"星期四"。
  到巴列霍的最后两节诗:
  塞萨尔·巴略霍已死,众人都在打他,尽管他对他们从未冒犯;他们残酷地用棍子将他折磨并狠狠地抽打,将绳子当作皮鞭;星期四和肱骨可以作证,还有孤独,道路,雨天……
  对应他们的,则是《声音的尾声:大象之路》里各人的小传。众人的人生看似和已死的巴列霍无关,但最终叙述的指向总能通向雨夜巴黎中某个医院的巴列霍。波拉尼奥的叙述节奏是诗歌的节奏。
  同时,包括佩恩,似乎所有人都可以是巴列霍的孤独的分身。佩恩是最接近巴列霍的灵魂的。他漫游在巴黎的各个街头,以局外人般身份进入医院,又被卡夫卡式医生护士拒绝在外,最后又在医院里窥探模糊的人和景象。就如同巴列霍在疾病和孤独中无能为力。
  《佩恩先生》读后感(八):令人眩晕的圆形回廊
  像梦又像宿命,并非每个意象都可解,有些只是现实的无厘头错置,让我想到《黑道家族》的最终集。不过你得承认,《佩恩先生》拥有一个雷蒙·钱德勒式的开头,与女性委托方的暧昧,那两个神秘西班牙人,不需要一个灵敏的鼻子也可以从嗅出阴谋的味道。
  但爱情是让聪明人糊涂一时的缘由。
  "我想,信任是爱情的一个条件",答应雷诺夫人的请求后佩恩先生这样想到。在这场对话发生的时间里,佩恩先生还多次想起雷诺夫人那故去的丈夫,很难说他没有想要取而代之的嫌疑。当初佩恩先生并没有救下雷诺先生,而如今医治雷诺夫人朋友的丈夫却让佩恩先生拥有了与雷诺夫人在情感关系上更进一步的可能。不明白这种移情效应的人,可以参考一下游戏《最后的生还者》里没能拯救自己女儿的乔尔从拯救别人的女儿艾莉身上获得了救赎。
  佩恩先生想得很好,但他这种人最大的问题正是想得太多了。所谓的双情相悦只差临门一脚,很多时候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
  可是渐渐地,故事从那两个神秘人表露身份并非可疑的境外势力而是随从医生那里开始变得卡夫卡起来了。一群人因为某种医治顺序的先来后到而牺牲濒死的病人选择的多样性,好像除了医匪找不到别的词用来形容了。然而等佩恩先生再次寻找这两位随从医生存在的证据时,阿拉贡医院却表示并没有这样的人。叙事也变得像梦魇一般难以捉摸。
  二零一六年一月我因为《遥远的星辰》而入坑,同时第一次被波拉尼奥的文字所眩晕。快三年半过去了,面对《佩恩先生》,我依然无法概括本书后一百页的内容。贝克特之后,有人模仿他将"不可读"变成一种风格,那么"不可解"是否就是波拉尼奥的风格呢?
  的确,通过反复的阅读,是可以总结出一些片段的真相,但随着关键拼图的缺失,原本的图案已经无法得知了。最后原型人物的生平只是让你更加混乱。如果不可概括、令人眩晕的阅读体验就是波拉尼奥所追求的效果的话,那么这本书倒是很成功的。
  雷诺夫人还是嫁给别人了,验证了我对佩恩先生那个脑补过多的理论。但孤独只是一种遗憾,并不是这本书的答案。佩恩看到的幻想是被人催眠后的结果吗?又或者这重要吗?
  摘录一段主角谈论某部看过许多遍的电影的感受,或许这就是这本书的正确打开方式:
  ………
  "那么那个仆人呢?"
  "哦,那个好奇的假斯文的家伙被大火烧死了,不清楚是不是意外所致。或者他逃走了?确实如此,他离开了。他消失了,黑夜把他吞没了。电影相当古怪……对它我没有什么概念。说实话,我没有完全看懂。"
  "但是你看过许多次了。"
  "是的,不过仍有几组镜头,一些片段,我仍然不明白。也许永远不会明白,管它呢……"
  "你现在怎么办?回西班牙吗?"
  注:仅为抛砖引玉而作
  给波拉尼奥写评我果然还是太早了
  《佩恩先生》读后感(九):年轻的夜晚
  有一种作家,即使你还没有读过其任何一部作品,却"尚未谋面,即已倾心"。这或许就是文学的美妙之处吧,即使相隔遥远的时空,依然阻挡不了情感的共鸣和灵魂的共振,依然在不经意的时刻,传递着不可思议的"呼喊与细语"。而罗贝托·波拉尼奥就是这样一位作家,在还没有读过他的书时,就已经买下了几乎所有他的作品。
  《波恩先生》可以说是波拉尼奥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我读过的他的第一部作品。读《波恩先生》,不知为何总是想到"年轻的夜晚"。这部作品以秘鲁诗人塞萨尔·巴列霍为楔子,讲述了熟谙催眠术的"我"试图为其治疗呃逆却无果而终的故事。
  小说游离在现实与虚构的边缘,拥有迷宫般的结构和侦探式的手法,充满了神秘的异域气息。"孤独也许是疯癫的最细微的形式,至少是最清醒的形式。"《波恩先生》似乎是疯癫与清醒的文学混合体。
  尽管是处女作,波拉尼奥已经展现出了弥达斯王般的惊人才华,将生活中的绝境锤炼成危险的谜团。据了解,这部作品已经有了《荒野侦探》《2666》《美洲纳粹文学》《遥远的星辰》《智利之夜》等作品的影子。果然,一个作家终其一生,书写的或许只是一部作品,只不过以不同的故事形式表达出来罢了。
  《波恩先生》以巴列霍卒于豪雨中的巴黎这一文学史上的著名事件为暗线,而冥冥中诗人也以诗歌暗示了自己的命运,那就以其作品《白石上的黑石》结尾吧:
  我将在豪雨中的巴黎死去,
  那一天早已经走进我的记忆。
  我将在巴黎死去——而我并不恐惧——
  在某个跟今天一样的秋天的星期四。
  一定是星期四,因为今天(星期四)当我提笔
  写这些诗的时候,我的手肘不安得
  厉害,而从来从来,我不曾
  感觉到像今天这样的寂寞。
  塞萨尔·巴列霍他死了,每一个人都狠狠地
  捶他,虽然他什么也没做。
  他们用棍子重重地揍他,重重地
  用绳索;他的证人有
  星期四,手肘骨
  寂寞,雨,还有路······
  我将在豪雨中的巴黎死去,
  那一天早已经走进我的记忆。
  《佩恩先生》读后感(十):触摸荒诞迷雾中的真相
  "我将死在暴雨的巴黎"是秘鲁诗人巴列霍在诗中的句子,而在1938年,他的死印证了这句预言般的诗句。巴列霍之死在《佩恩先生》中被作家波拉尼奥重构,读者得以透过佩恩先生的的感官投入一个"无法摆脱的噩梦",触碰"无从破解的谜团"。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视角,具有身临其境的效果。故事发生在法国巴黎,小说中的"我"叫做皮埃尔·佩恩,是一位催眠师,某一天被爱慕他的雷诺夫人请去治疗一位朋友的丈夫巴列霍的怪病。但是从那以后,"我"总觉得自己被行为诡秘的西班牙人跟踪了,出现了一系列幻觉般的反应。"我"并不认为自己在治疗巴列霍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西班牙人却出面用金钱贿赂"我",阻挠我给巴列霍治病。当"我"从蒙昧中嗅到某种阴谋的味道,决心去医院探望巴列霍,却被医院的护士拦下了。更可怕的是,"我"与雷诺夫人突然失联了,偷偷潜入医院却陷入了"迷宫"。等到"我"再一次偶遇雷诺夫人,发现她已经结婚,而巴列霍已经死了。这个事实带给雷诺夫人的是不痛不痒的悲伤,给"我"带来的却是"间接杀人"般的沉重感。死者的身份也在最后被揭晓,原来巴列霍是一位不甚有名的秘鲁诗人。
  这本书塑造的"佩恩先生"是一个非典型的形象,通过各种大大小小的事件可以感受到他是一个敏感且带有先锋性质的人。由于《佩恩先生》的叙述时间是非线性的,读者只能尽可能地用记忆拼接出人物的部分经历:佩恩先生的肺在凡尔登战役中被烧坏,凭借着意志力从九死一生的境地中挣扎着活了下来。为了向社会表示拒绝与抗争,他放弃了作为有用青年的人生而去研究神秘学,成为催眠术的实践者。若用一个词概括他的前半生,大概是"失意",而后半生则是"莫名"。他认为疾病是被无情诱发的神经失调,对孤独有种高度的敏感,能从低沉嘶哑的乐声中听到焦灼和寂寞,那种孤独、特立独行和作者本人颇有几分相似。
  《佩恩先生》是真实和虚构交织的产物,既让读者产生如坠迷雾的虚幻感,又引导读者对历史与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探寻与比较,发现某些"真实"的存在。在读《佩恩先生》时会产生强烈的不确定性,因为各种猜测和臆想穿插在文本话语中,在加上某些暗示和预测,充斥着荒诞的味道。读者能够体验到一种独特的"迷雾质感",跟踪佩恩先生的人是"影子"般的,人物之间的对话是支离破碎、缺乏逻辑的,甚至直面跟踪者时,其特征都是模糊的:皮肤黝黑、骨瘦如柴、喜欢娱乐,你可以对应出无数个人。《佩恩先生》的语言也是富有特色的,显露出"感觉化"的色彩,情绪渗透在字里行间,主观情感铺天盖地地朝读者涌来。当"我"注视雷诺夫人,"感觉她好像变小了";透过酒杯观察西班牙人时,就像看到了"一条迟钝的红鳗鲡,舔着牙齿,以虚伪的节制喝着酒";"我"本能地感觉到拿起钱就不会挡住"通道";把恐惧比作"微小但很重的蜘蛛在手背上爬"。阿拉戈医院既是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又是梦里的迷宫,让"我"陷入惊吓和呻吟交织的境地,是"我"所有不安的根源。而且"我"的梦里不是只有视觉形象,还有含糊不清的话语和咕哝声,它是"突袭人的疯癫的广播剧",是"来自地狱的言语"。这种语言把视觉、听觉、触觉触发得淋漓尽致,都是佩恩先生情绪的外化体现。
  语言形式带来不确定感,而故事底本则是真实的,书写的是真实世界中拉美现代诗歌的领军人物巴列霍的生命终章故事。一些事实比如巴列霍的病、居里与催眠术的关系等等真实是存在的,佩恩先生本人、佩恩先生在店里偶遇的制作鱼缸模型的勒迪克兄弟、产生好感的雷诺夫人、多年好友普勒默尔—博杜还有特泽夫也都有人物原型。小说中频频出现人们对西班牙内战的讨论,普勒默尔有着法西斯主义者的倾向,都是真实的二战情境。宰杀小动物的游戏、色情表演和赌博影射了当时社会底层的乱象。作者波拉尼奥以艺术的虚构还原了他想象中的世界,完成了从"解构"到"重构"的过程。正如他所说:"我讲述的一切,都是在现实中发生的。"而历史上真相的模样被抹去尘埃后将呈现出什么模样?是否和小说有相似点?这些还是等待读者开掘的留白。
  《佩恩先生》作为波拉尼奥的早期创作作品已经显露出强烈的后现代色彩。也正是因为《佩恩先生》具有雾一样的模糊性,才让它具有多元的解读空间和别样的气质。迷雾中的真相具有不可解的特性,但是它永远等待着人们去介入、去解读,就像这本书也期待着能真正读懂它的读者一样。
网站目录投稿:千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