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内的信息传递与沟通从来都是维系一个组织存在最为重要的方式,无论是马拉松式靠人力奔走,还是古代中国八百里加急的驿站系统,都是在当时的技术能力下,力图通过某种方式实现组织内的高效信息传递。在这个过程中,技术不断地消除着这种传递所需的延时和误差,直到我们现在近乎实时协作的诸多企业服务产品,抑或是微信、QQ等IM工具。 信息的沟通是维系一个企业或者组织最基本的一层,因此我们看到,在一向被定义为"慢市场"的中国企业服务市场中,最快发展起来的是钉钉这样的企业内部沟通与协作平台。 根据艾瑞指数2016年的年度榜单,阿里旗下的钉钉首次进入办公管理的前三名,而这款产品发布时间不过2年。在猎豹智库的社交类App排行榜中,钉钉成为了唯一一个进入前10名的企业级产品,频频在社交领域受挫的阿里反而在企业级市场打开了另一扇社交的窗户。 对于一向以"慢"著称的企业服务市场,钉钉的成功是否意味着这个市场正在发生变化,或者说作为一个企业沟通与协作平台,随着钉钉在中小企业市场的渗透率不断提升,会不会有计划将更多的企业服务产品带给中小企业,从而改变如今国内企业服务公司局限于"赚圈内人钱"的尴尬。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我们要先看一下尝尝被企业服务创业者和投资人作为对标的美国市场。在企业服务市场中几乎不可能出现短期内爆发式增长的明星公司,支撑大批资本依然疯狂涌入的很大动力就来自于大洋彼岸的美国市场。在过去一年中,美国成功上市的企业服务相关公司接近10家,累计募资超过50亿美元,总市值超过220亿美元。而根据Dealogic的数据,2016年全年美国只有14家获得创投资金支持的科技公司上市,15年这个数字是25,在此之前的5年中则始终保持在40个以上。 在被中美两国都视作资本寒冬的2016年中,有着清晰商业模式,收入稳定增长的企业服务公司成为了资本市场的宠儿,这些上市的公司中Nutanix,Coupa,Twilio等公司甚至一度实现了超过一倍的股价涨幅。 除此之外,美国企业服务市场的并购在2016年依然有着很高的热度,全年被收购的企业服务类类公司总估值超过500亿美元,当然这其中包括像微软收购LinkedIn这样262亿美元的巨型收购案。 美国IT巨头们偏爱收购企业服务公司的逻辑也很清晰,因为他们有着稳定的大型或中型企业客户,收购可以帮助他们丰富产品线,同时消除未来潜在的竞争对手。而这也或许是中美两国最大的不同。 相较于美国,中国的企业服务产品们头顶上并没有微软、甲骨文、SAP这样的巨头,尽管在很多故事中这被描述为了"没有天花板,发展空间巨大"等亮点,但事实上这意味着中国企业还没有真正习惯于数字化地去管理一家公司,企业对企服产品的认知与接受度有限,付费意愿则是更远之后的事情了。 当然,不习惯于数字化这样的说法或许有些偏颇,因为在整个企业生态顶端的大公司们其实很早就已经实现了数字化地管理和运营,它们拥有着巨大的IT团队,有着成熟的内部IT系统,同时依靠不错的待遇和户口优势,每年从北邮这样的传统IT名校招走大量学生;根据北邮官方的统计,运营商、银行、能源企业这些依然是北邮学生就业去向较多的企业,规模并不小于BAT等互联网公司。 但也正因为本身有着完备的IT系统,以及诸多因素,大公司们也很难成为这些体量较小的创业公司们的客户,这也让国内的企业服务公司很难讲述同美国同行一样的故事,因为美国同行鲜有在中小企业市场取得巨大成功的产品,此前曾风光无限的Zenifits最近两年不得不一再裁员,估值更是被腰斩。 不过钉钉在中小企业中的成功或许意味着企业服务市场在中国正在发生变化。在中国,中小企业占公司总数的绝大多数,对GDP的贡献也始终保持在50-60%,正如德鲁克所言,"决定经济向前发展的并不是财富500强们,他们只决定媒体、报纸、电视的头条,真正在GDP中占比最大的还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中小企业"。 钉钉是阿里在企业服务上的一次尝试,它成功找到了撬动中国中小企业市场的方式,并通过良好的产品功能设计,促使中小企业开始逐渐接受SaaS产品,并为之付费。而由于钉钉的平台化属性,它又有机会天然地成为众多SaaS产品触达中小企业的桥梁。尽管中国没有微软、SAP、甲骨文们,但阿里却有机会在面向中小企业的企业服务市场扮演同样的角色,甚至比这些传统的巨头表现的更开放。 钉钉的成功只是中国企业服务市场逐渐松动的一个体现,随着对数据和数字化管理的重视,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革命作为内在动力的驱动,企业服务市场正在成为一个新的热点。 如果说1.0时代的企业服务只是软件化,像管家婆这类的软件也曾一度成为中小企业的标配;那么2.0时代则是云端化,美国在这一层级的过渡是顺利的,诞生了Dropbox、Slack、Zendesk等众多公司,那么中国企业在这一阶段所花费的时间则要远长于美国同行,钉钉等产品也刚刚找到这条路的门,而还未走太深;而3.0的智能化时代则已经尽在眼前,随着企业工作流程和内容的数据化,人工智能拥有了足够的燃料,从而可以在数据分析和企业决策上带来更多帮助。 中国的企业服务市场也正站在这样一个介于云端化与智能化之间的时间节点,有望诞生一个新的风口,其实资本在这方面已经非常敏感,根据IT桔子统计的2016年创投数据,16年整体的投资交易数有6422起,较此前一年有近25%的跌幅,在这样的市场大环境下,企业服务成为了最受关注的领域,17%的投资交易发生在这一领域。 嗅觉最灵敏的投资机构,以及通过阿里云从而能够看到中国企业服务市场云图的阿里,在方向的选择上或许是最有发言权的。很多质疑风口一说,但用资本投票向来是最真实的一种方式。 虽然这个市场最顶端的大公司依然还是金融、能源、运营商这些巨无霸们,但占中国经济体量更大的中小企业开始接受企业服务产品,这将意味着中国企业服务市场虽然同样拥有着像美国一样的巨大空间,但很可能走出一条不同的发展之路。 风口或许已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