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搞好高校创业教育,首要问题是搞清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创新创业人才。我们来对比一下中美青年创业者的特征:美国年轻人青年创业者的平均年龄是26岁,主要在互联网、生物制药、新能源、媒体等领域。我国青年者平均年龄是28岁,创业扎堆在互联网、卖大米、卖衣服、卖纽扣、做西装、做培训等,由此可见差别。 创业教育到底需要何种人才:创新型创业人才 我国的创业者在做什么创新?如果研究过百度,就会发现这个企业的专利主要集中在应用方面,而互联网底层技术、基础技术的专利很弱,BAT企业的专利情况和Facebook、谷歌、Apple的专利一比较,就知道我们跟别人差别在哪。别人是从技术、产品、服务创业入手,创业者是去寻找打破行业固有的格局去着力,它改变的是生态。我们更擅长应用入手来商业模式创新,在传统产业加互联网。 那么,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创业者才能实现创新驱动下的创业?我们需要马云,还是更需要任正非?我们需要王健林,还是更需要郭台铭?我们需要马化腾,但我们是不是更梦想有个乔布斯?试想:如果多几个马云、马化腾、王健林,中国走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是怎样一种情境?如果多几个任正非、郭台铭、乔布斯,那么,中国的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境? 我们想象,如果今天有10个像任正非这样的企业家,有10个华为这样的企业,那么,到2020年,我们建党100周年,习总书记讲话的第二步就提前5年实现了。华为,一个企业能投入500亿元人民币开展研发活动,2016年估计会有大幅度提高。然而,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全杭州,全部研发经费加起来不到500亿,这就是差距。这样的企业是了不起的。但是,如果我们有10个马云会怎么样?是否会让大量中小企业进入红海,全体价格搏杀、同质模仿,而不是去创新?大家可以研究一下这個问题。 王健林本来做房产做地产,现在转型做金融了。这个地球上,中国的金融企业是最好做,也是最难做的。最好做是因为垄断与保护,上海、深圳两地交易所中所有上市公司利润全部加起来,金融业利润占了一半,但说了那么多年,金融业利润80%以上仍来自存贷利差。那我们老百姓什么时候能享受普惠金融带来的好处?最难做也是来自垄断和保护,因为竞争的不平等、制度不平等、机会不平等。正是因为我国金融市场的畸形,阿里、腾讯、万达都想去啃这块肥肉。那么,我们试想,在如此低效的金融体系内,竟产生这个地球上最赚钱的银行;尽管金融企业有如此高的呆坏账率,还能活得风风光光。搞得王健林们这些转向赚快钱的行业,那么,还有谁潜心去搞实业?谁在搞创新?谁去搞技术? 所以,我们国家要建设创新强国,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高校作为"百年树人"的组织,怎么能都去拔苗助长、短期眼光,美其名曰"培养创业人才",实际是为了解决当下就业困难、社会安定?如果高校把大学生当作短期就业的劳动力,通过毕业去创业,实现社会安定,谁去培养真正的"创新驱动型创业人才"? 大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创业人才不是做生意,不是短时期内弄个小公司自谋职业,而是要好好地积累全面能力,能够在毕业十年、十五年后,凭借技术和社会资源,开创国家创新发展需要的企业。 当下创业教育存在的误区:创业教育运动化 第一个误区,就是所谓的万众创业。马云说,这其实是骗局。我非常同意。他说创业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创业者95%的公司都会倒下,互联网公司的平均寿命只有3年。有很多人看了一些励志书,一些成功故事,立刻热情高涨,脑袋一拍就想创业,但事实上,他们一没资源,二没人脉,三没资金,会有多大成功的可能性呢? 然而,现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要每个学校都建创业学院,让学生都去创业。政府还要考核一个大学有没有建创业学院,有没有建立创业专业,这是很可笑的。 试想一下,如果浙江的每一所高校都办创业学院,要求学生毕业后创业,做B轮、C轮融资,中国的经济、科技怎么办?谁来做科技创新?谁来关注科技人才培养、工程师培养和技术人才培养?我从1999年开始,与另外几位老师联合办了一个"创新创业强化班",办了18年,这个班的学生本科生,在相当长时期内,刚毕业就创业的比例不超过3%。事实上,刚毕业的大学生,创什么业?靠什么创业?靠什么市场营销头脑?靠什么融资渠道?实际情况如何呢,有数据统计,除了IT领域外,中国72个传统产业,创业代表只有一个80后,主流是60后、70后,不是90后、00后,90后怎么可能在制造业里面创业成功? 第二个误区,目前互联网的新创企业冒头的极少,不是万众干的事,只有精英层在搞。我前面提到的创业强化班,18年来培养了近1000名学生。今天,我们很欣喜地看到,早期毕业的学生经过15年的磨炼之后,现在开始冒出来了,而且创业很有技术含量,比如个推、滴滴、泛城等一批技术型企业完成了多轮融资,已经有五家企业上市。这帮学生真正走上创新驱动的路子,而且他们中不少是在国内外读了硕士、博士后再创业的,他们在研究生学习过程中,积淀了自己的技术资本,让他们走上科技创业之路。 温州自诩东方犹太人,但是温州非常不好的是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义利并举,都想做老板,温州没有好好积淀创新驱动的技术。温州要真正走向创新驱动,要改变温州的文化,不要每个人都想做老板,要减少创业率。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创业的,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当老板的,创业需要有创新的创业。 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创业者:SIE型人才 我们要培养后工业化、知识化时代的人才,中国亟需这样的人才。那么,这种人才怎么培养?创业不等于一味地强调做生意,一定要培养"战略思维、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三者结合起来的人才,我提出一个概念,叫SIE型人才(Strategy—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 目前浙江的创业已经过度浮躁了,大学老师们就不要推波助澜了,像浙大、浙工大、浙工商、电子科大的老师们,不要跟着搞运动了,大家要知道,浙江从来不缺创业精神,浙江人是世界上最具创业精神的群体之一,大家要冷静冷静再冷静。其实,创业是机遇驱动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的是以创新驱动为基础的创业。没有10年的打磨是做不出来的,我们可以看看,身边哪个做制造业的是10年之内成功的?做技术创业是10年之内成功的? 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战略意识,什么是战略意识?比如明确创业是为了什么?创业者的使命是什么?创业者的价值体在哪里?成功的创业要服务于国家和区域创新驱动发展,需要什么样的能力?需要什么样的团队?这些就是战略问题。现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对创业、对市场、对风险意识等思维的培养是否已经够了? 总的来说,创业的本质是抓住市场机会,这种机会是要靠战略头脑的人去把握机会的。从死亡谷理论(Death Valley)去看,你所产生技术的思想,到最后能够创业成功的比例,大概不超过1%,90%在形成的时候就失败了。按照这个逻辑去推演,真正的在大学实验室做出来的技术,要创业成功的比率,能够达到5%的成功就很好了。 回到本真的问题,我们的创业人才培养生态系统怎么定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在知识培养过程中,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我建议按照SIE(strategy、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的思路去做,就能培养懂得战略、懂得创业、懂创新的年轻人才。如果培养的学生懂得战略、懂得创业,但是不懂技术,这种人在现有的技术路径上就是短、平、快去搞创业。我提出一个创新为基础的创业人才的概念,这种人才要同时具备战略眼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三方面素质。 從这三方面的素质组合看,我把目前的创业人才分为三类: 第一类叫SE的人。这类学生就有战略眼光和创业能力,他们有拼劲,也有长远眼光,但是创新不足。这种人浙江很多,但缺少创新的动力,所以,做大生意不错。 第二类叫SI的人。SI的人就是有战略、有创新,但他不会创业,所以对这样的人,我建议应该合作,别人愿意把钱掏给你,利用别人的市场意识和创业风险意识,联合去创业。 第三类叫IE类型的人,也就是有创新精神,也愿意去创业,但是没战略,所以,在创业时搞一次失败一次,干了几年,信心没了,就不干了,这一类人是不行的。 所以,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把三者结合起来,我们要以创新驱动创业进行人才培养,不是教他们怎么搞商业模式,怎么去设计一个方式,怎么去募集资金,他们到社会上一学就会。我们要教的是创新、战略、创业,把三者结合起来去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