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继续昨天的对联对句思路 先问下,有几位同学课后去重新认真的看了想了我所对的那一联十对? 经常有同学会说,自己也能解析出句,就是找不到合适的物像来入句造景造意对应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能解析出句,也找得到合适的物像来应对,就是没有词 其实,对联很简单,不是很多人认为的很难,难在不知道应对方式方法。就像做饭一样的,有了米, 谁都能把饭做熟因为你知道煮饭是要放水在米中间的,这是基本常识 题外话:我一哥们,和老婆离婚后, 两孩子跟着他生活, 因为他要忙生计, 很多时候都是靠孩子给他煮饭, 他自己回来吃饭的时候 顺便带点熟菜回来就行 有次我去他家找他有点事, 他不在,两孩子在忙着烧饭, 哥哥七岁,弟弟四岁多, 两兄弟手忙脚乱的去淘米了煮饭, 我在外面看着心酸 我等了半天,那哥们还没回, 闻到饭锅里有股异味 那哥两到处找异味的源头, 我提醒他们是不是饭锅里出啥事了, 兄弟两赶紧的去解开饭锅一看, 大声喊着:坏了坏了,没加水 我那哥们回来了, 我把刚才他孩子煮饭的事告诉他了, 他很努力的笑了笑, 我本来是打算来向他要工钱的, 就没开口,说路过, 来看下他,就走了 孩子们的潜意识里, 烧饭还没有稳定的加水的概念 而我们作为成年人, 来这里学习诗联, 我们教了大家需要把握写诗对联的 诀窍和思路,你们就应该牢记在心, 在写诗对联的时候, 就别忘了自己是在干嘛 哪些是老师说过的 需要避免出现的错误及如何展开思路 当你的思维出现盲区的时候, 为什么不可以想一下这些关键点, 老师是怎么指导的 自己想不到怎么突破, 又不愿意虚心的接受别人的指导, 那怎么学 一直有人质疑我们古风的 教学管理方式方法, 他们认为,来学习,开心是第一的, 学习是第二的 很多不愿意接受管理的人, 就会对我们的教学管理不满意了 我是这样理解教学的: 没有原则性的管理 是没有严肃性可言的 有些条条框框 也许你们初次去接受他的时候 会感觉有被桎梏的难受, 总想着不被束缚, 还能享受诗联之乐 教学管理是对人性的管理和约束, 格律是对文字的管理和约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所以, 没有严格管理的学校 不是严肃意义上的学校, 没有严格的格律要求的诗联, 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诗联 怎么来适应学习管理和格律要求呢? 有的人会说, 学校要尊重学生,学生要尊重老师, 这是平等的 这话有道理,但是有个前提, 我打个比喻吧: 你和我,如果是熟人,甚至是亲戚 我去你家,你就是主, 你来我家我就是主, 宾主之分,这样大家有没有异议? 我可以请一帮人 来陪你吃饭喝酒搓麻将, 但是,你的身份只能是客, 无论如何你不是主人 是你来适应主人家 而不是主人来适应你, 这就是客随主便的道理, 你别反客为主了, 这是做人的大不敬 好像扯远了点哈[图片] 我要说的是, 学习,你得顺着老师教的节奏往前走, 别自以为是的 以为自己在其他地方学过些基础, 就拿这里教的和其他地方教的来对比, 一旦有不同, 你就先入为主的 条件反射型的认为 我们教的不适合你所认知的, 就去排斥,反对 对联的应对思路, 因个体所成长的环境不同, 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 及遗传因素的作用, 对句的思路就呈现千差万别 我们能做的是正确的引导大家 如何用最合理的思路 来应对一副完整的联 而不是像大家目前这样 漫无目的性的去瞎蒙乱碰, 对联,是蒙不会的, 一个对联可以有千万种思路的出口, 但是,方向基本是可以掌控的 往什么方向去思维, 是必须要理顺这个套路的 比如, 出句如果是有月亮的有太阳的句子, 你就别对滂沱大雨 这是前言, 下面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 我那个一联十对的思路是怎么来的, 是怎么去的 漠漠青烟开远道==联友 1 漠漠青烟开远道 潺潺碧水绕孤村(东风) 第一个句子,我的思路, 是将"我",这个个体立于句中, 在欣赏一副山水画卷 出句, 我理解成一个远景, 远道,我只当成一个修辞语, 为的是加强出句那个立体感, 这个画面里, 有淡淡薄雾, 有伸向远方的道路 就如这副画面,烟雾弥漫在一个小村子 那么, 这样的小村子, 应该还有些什么景物 可以用来补充的呢? 我想到了, 小桥流水绕孤村的那首诗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 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我这个流水绕孤村, 正是因为出句的那个意境, 可以幻化到这首词里面的那第一句: 山抹微云 漠漠青烟开远道 山抹微云 这里面是不是可以有相通的意境? 对联,就是要这样, 在出句给出的条件下, 寻找,选择合理的物像来应对, 不逃离出句给出的意境范畴 来展开联想 现实里,也许没有这样的境, 更没有这样完美的 符合我们所想要的意境和谐之美 那么,我们该如何来联想这样的境呢 一是从我们所阅读到的古诗词中 去寻找最贴近的意境之句, 二是充分的幻想你所憧憬出来的 符合出句给出的条件之下的境, 然后组织语言来表达 你所要表达的意和境 第一联, 我就很轻巧的抓住了众多古诗词中 所营造出来,而也是我所憧憬的, 需要的合适的意境来满足 我的对句需要 我们来看一下 这个出句对句结合之后的那副画面吧 漠漠青烟开远道 潺潺碧水绕孤村(东风) 薄雾笼纱,路接天涯, 碧水潺潺有人家 这样的一个画面, 是不是没有多余也没有不合理? 远景和近景,有薄雾有碧水, 有远道有孤村,看的到也听得到, 视觉和听觉,动态和静态的境, 都有了 这就丰满了出句给出的境, 补充了我自己所能幻想或憧憬的, 也就是有了我自己的东西 在这一副完整的联句里面 有同学可能会说, 为什么东风老师总说我们对的 没有自己的东西, 我们也在努力的表达 我们的情感诉求啊, 怎么就是不能让别人知道 这是我们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别人的呢 这需要大家用心去感受了 这个感受从哪里体现出来呢? 从对物像的修辞上面体现出来 潺潺碧水绕孤村(东风) 大家看看,我用了潺潺来修辞碧水, 用孤来修辞村,这就是我自己的想法 有同学也知道修辞, 但是,修辞只是一个借用, 不能贴切的修辞入境 碧水的修辞, 可能有同学会直接敷衍一个一湾,村, 可能只会修辞一个小 一湾碧水绕小村 这样的修辞,就是不贴切的, 是形而上学的东西, 这不是你自己 用心的感知画面之后的真实修辞, 只是一个敷衍之作 一个对句的完成, 需要从整体上面去考虑 怎么营造意境之美,和谐之美 前面我们说过了,出句的漠漠, 无论怎么理解, 这个词都有点苍凉,伤感之意, 那个远道,更是对这个漠漠的补充, 烘托了前面青烟的修辞, 漠漠==远,给人的感觉, 应该是相对比较冷色调的句子, 大家在应对的时候, 千万别忽视了每一个修辞在句子中的 情感成分 这也需要大家在应对的时候, 充分的拿捏住语境这个概念 出句冷色调, 对句就必须从冷色调中 去给出合理的答复, 在修辞方面做足功课 出句如果是中性的, 对句的时候, 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 或者自己当时应对的时候 需要什么样的情绪来满足创作需要 来定色调, 这个可以临时自由发挥, 只是,这个符合必须是建立在 合情合理的基础之上 今天就到这里吧,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