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财务自由是人们实施理财活动的根本目标。但要达到财务自由,即通过理财收入来覆盖全部生活支出,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实现的。除了个别通过代际传承获得资产的"富二代"之外,绝大部分人还是先要通过劳动获得收入,而后经过储蓄形成资产,再逐步提升资产性收入的比例,最终实现不再依赖劳动收入应对生活支出的财务自由。对于工薪阶层而言,实现财务自由的时点一般为退休之后,这也是退休规划的意义所在。因此,理财的重点在于对收入和支出所构成的现金流的管理,而并非仅仅管理资产存量。 流量管理要以"储蓄额"为目标,遵循的公式是"支出预算=收入一储蓄目标额",即要根据生涯目标确定储蓄目标值,来反推每期的支出额,并认真加以执行。其中,支出是主要调整变量(收入也应该是调整变量,但收入的自主可控性不大)。我们不能遵循公式"收入一支出=储蓄"进行流量管理,将储蓄变为可大可小的残差项。有理财思维的家庭和个人,首先要有严格的储蓄计划,而后通过调整收入和支出的额度来实现,这要求我们必须有很强的财务纪律。 存量管理要以追求"资产报酬率"为目标,遵循的公式是"届时资金额度目标=资产现值×资产报酬率",即根据目前的资产额和未来生活目标所需的钱数,来反推资产配置所需要的报酬率水平。如果这个报酬率水平过高,超过了市场风险资产的一般收益率水平,或者超过了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就需要适当调低生活目标,或者设法增加资产现值来达成目标。因此,资产管理的"准星"是资产组合的报酬率。可见,存量管理要求我们具备比较专业的投资能力。 可见,存量资金的源头在于流量管理的成果。在理财实践中,流量管理的意义更为突出。我们经常把存量财富比作一个水槽的水位,收入是注水口,支出是出水口。流人大干流出才能使财富水位增高,增高的部分就是创造出来的财富,即资产存量。财富是通过收支管理"创造"出来的。希望自身财富不断积累膨胀,说到底是通过增收节支来实现,先有收支,才有资产。没有钱的人应该更早开始创造财富,而不是以此为借口拖延开始累积财富的时间。 总之,理财其实就是对人的一生的现金流的管理。这个现金流,是通过包括工作收入和支出、投资收入和支出以及风险补偿收入和保费支出等的运动而形成。认为理财的重点对象是资产存量,严格说有点本末倒置,因为存量是流量的结果。做好日常的收支管理,才是理财的首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