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钱钟书先生的观点,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那么权利,仍然像是一座围城。不同的是,在权力围城的面前,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则向着象征权力顶端的城中心继续前行,不知疲倦,前行者们如飞蛾扑火一般,不畏艰险,不计代价,甚至遗忘人性,扭曲心智,了却性命,仍不回首。期间心酸曲折,又有几人知晓。 公元1565年的一个晚上,53岁的大明内阁首府徐阶如同平日一样,挑灯夜读。或看先贤经典,或看各省部上报奏折。忽然,下人叩门而报。是徐璠(徐阶的儿子)送信。徐阶打开信件,内容是:小女已经被次毒药自尽。所言的小女不是别人,正是徐阶的亲孙女。烛火下,徐阶布满皱纹的面庞上居然露出微微一笑,似乎,早已经料到这一天的到来。 不知这一幕,是否能够诠释前行者内心的心酸曲折! 怎样的扭曲,才能使得孙女的性命,成为前行的代价。 公元1519年,时年16岁的徐阶,聪敏早慧,读书用功,书生意气,其才华"诸贤长者交口称誉"。嘉靖元年(1522年),徐阶通过应天乡试。第二年,二十一岁的徐阶又以探花的好成绩中进士。内阁首府杨延和见徐阶"人短小白皙,秀眉目,善容止",内心甚是喜爱,于是推荐徐阶为翰林编修,让其为太子和诸王讲授儒家经典,并参与编修《大明会典》暨祀仪等机务。 此时的徐阶,用少年有为,春风得意来形容绝不为过。 "书生意气,公正不阿,狂傲不逊,恃才傲物,视权贵如粪土"这些词,几乎是每一名饱读诗书的年轻人的共同特点,徐阶亦不例外。 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皇帝准备罢黜孔子文宣王的王号,并将孔子像改为木像。按说,此举等于要了天下书生半条性命。但奇怪的是,以首辅张孚敬为代表的文官集团也附和皇帝的意见。唯独徐阶提出反对。 张孚敬很不高兴:"你这么做,是背叛我吗?" "背叛的前提是依附,我从没有依附你,怎么谈得上背叛呢"徐阶回答。 得罪当朝首辅,徐阶被贬为福建延平推官,官职七品。按理来说,这应该是一次不小的打击,可徐阶不以为然:"无论官职大小,不都是皇上的臣子吗?" 书生张扬之气,跃然纸上。 此时的徐阶应该还怀揣着一颗学子之心。为政期间,徐阶平反冤狱,打击盗贼,惩治不法胥役,创办乡社学,并亲自为士子讲学。但作为七品小官,徐阶无力改变地方贫困的面貌。 然而徐阶聪慧,在此期间,他应该有所反思:之所以沦落如此,全是书生的狂狷之气惹得祸,眼看满腹才华即将空老于山间田头,心中满腔报复再难实现。 九年后,即嘉靖十八年(1539年),皇太子出阁挑选属官。命运再次垂青徐阶,在这次全国性的海选中,徐阶被选为司经局冼马兼翰林院侍讲,接着被提拔为国家最高学府的主管官—国子监祭酒,随后几年中,徐阶官运亨通,直至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徐阶以少保兼礼部尚书身份进入内阁,参与机务。 此时的徐阶,已经混迹于官场十余年,不再似当年书生意气,加之聪慧,徐阶官运亨通。尤其是徐阶在青词方面的造诣,深的嘉靖皇帝喜爱。 青词,又称绿章,其特点是辞藻华丽,气势恢弘、最早是道士斋醮时上奏天神的文章,后来在文人之间流传。嘉靖皇帝修玄崇道,官员们为了迎合皇上,将大量时间投入到青词写作中。 徐阶之前,首辅严嵩的青词最为著名,但严嵩年事已高,精力才思皆不如从前,已经很难拿出像样的青词作品。徐阶作为青词领军,大有取代严嵩之势,令严嵩大为警觉。 其实,在严嵩看来,徐阶本来就是敌对战线一员。当初夏言(严嵩的上任首辅大臣)就曾推荐过徐阶。而严嵩为了除掉夏言费尽心机,按照"敌人的朋友是敌人"的逻辑,徐阶必须除掉。 有一次,嘉靖皇帝问严嵩,徐阶这个人怎么样?严嵩说,此人不缺才华,但有二心。此话传到徐阶耳中,不经一阵寒颤。在皇权高度集中的明朝,若皇上认定某人有二心,必定凶多吉少。 徐阶此时,要做的就是不顾一切,迎合严嵩,以求保命。 于是,徐阶把自己的孙女给严嵩的孙子做小妾;内阁事务,唯严嵩马首是瞻;借躲避倭寇之名义,把户籍转入江西,为的是与严嵩攀上乡情。如此乖顺的徐阶,就连许多下级官员都在议论,徐阶不过是严嵩的一个小妾而已。 但老谋深算的严嵩并不会因此而对徐阶手软,需要的,只是一个机会。 不久,咸宁候仇鸾因边关之事获罪,徐阶与仇鸾交厚。严嵩计划借机将仇鸾与徐阶一并除掉。 徐阶聪慧,对此不会不知。 至此,可以看出徐阶心性的扭曲。徐阶竟然不够老友之情,率先告状,以使自己摆脱关系,其政治手段之老辣狠毒,竟然令严嵩自愧不如:"我比徐阶年长二十余,智略却不如他啊!"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嘉靖皇帝欲修葺永寿宫。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以首辅严嵩为首的文官集团自然反对。但徐阶却表示支持,甚至拿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徐阶的顺应完全是谄媚之举,"颇善嵩对,而微谓阶之谀旨"。 此举显然不符合读书人出身的的徐阶所为,但却为徐阶赢得了实实在在的政治资本。皇帝为徐阶加少师,儿子徐璠由尚宝丞(正六品)破格升为太常少卿(正四品)。 徐阶在不断向权力的围城前进的途中,不会忘记自保,严嵩亦然。 年迈的严嵩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仕途就会想自己的生命一样逐渐枯萎,他担心徐阶得势之后会报复自己的子女,于是,有了这样一幕。 某夜,严嵩府上灯火通明,轻歌曼舞,大宴贵客。贵客不是别人,正是徐阶,端坐上席。年已花甲,两鬓斑白的严嵩,迈着蹒跚的步伐,身后跟着满堂儿孙,跪拜在徐阶面前,举杯托孤:我命不久亦,希望徐公将来能够放过他们(嵩旦夕且死,此曹唯公哺之)。 徐阶微微一笑,城府莫测。 嘉靖四十一年,严嵩倒台,不久,徐阶亲自拟制奏章状告严世蕃"纠集亡命之徒,勾结倭寇,蓄意造反,见南昌仓地有王气,乃大造府邸,图谋不轨",被判处斩刑。 徐璠无奈,将亲生女儿毒死。 至此,斗争告一段落。徐阶赢了,他应该高兴。只是,当他看到儿子徐璠抱着孙女冰冷的尸体痛哭流涕的场景时,还高兴的起来吗? 当夜深人静,他回想起当年那个"诸贤长者交口称誉",那个藐视权贵,顶撞首辅大臣的少年徐阶时,还会想起那颗在前行路上被遗忘的少年之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