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导致人们在家的时间显著延长,也给了大家充足的时间来提升自己,读书就是提升自己的最好办法之一。此外,学习新技能,可以让自己更从容地面对职场上的变化。 疫情让"矛盾"爆发 突如其来的疫情,是对社会、经济、家庭、人生的一次大"盘点"。在这场盘点中,很多隐藏的矛盾爆發出来。 例如,有媒体报道,隔离期间各种压力集中,很多地方的离婚率上升。由于中小学延迟开学,子女教育焦虑问题也格外突出。这些都是源自生活中的矛盾。 社会矛盾方面:疫情期间,谣言四起,如何辨别"谣言"?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理念,面对同一个事件,争执之声随处可见,如何面对? 经济方面的矛盾也很突出,很多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中小型创业企业面对生存问题。 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全球新冠病毒爆发以来造成的经济损失作出最悲观的预测。IMF总裁说,全球经济将陷入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 在各种矛盾集中爆发的当下,一个人该如何前行,如何成长呢?我们给出的建议是学习:借此机会审视自己,弥补不足。 学什么呢? 首先要学会认识自己,在此基础上学会认识他人、认识社会。有了这些基本的认知,一个人才可以面对困难,解决困难,游刃有余地发展。 其次,要学习有效的思维方式。有的人认为思维方式与生俱来,没法改变,学了也没有用。其实不然,思维方式也是一种人类智慧、经验的总结,可以通过学习加以改变。下面就具体讲一讲怎么学习。 认识自己 如果你只拥有一个外在的世俗世界,经常会不快乐。只有再造一个内心的世界,才能抵御外部的世界。 建立这个"内在"的世界,首先要认识自己。要知道自己身上有哪些闪光点,有哪些缺点。一个人如果要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就要有自律性,而这些都是建立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 在家庭关系上,"认识自己"也很重要。我们首先要很好地认识自己,以及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才能更好地认识孩子,并建立良好的亲情关系。 认知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很多,推荐《父母心理学》,作者为法国心理学家伊莎贝拉·费利奥沙。这本书是关于子女教育的书,但作者的观点是"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教育好孩子"。因此。阅读此书也是重新审视自己的过程。 此外,《乌合之众》《穷查理宝典》也有助于人们认识自己。 其中,《穷查理宝典》的作者是投资大师芒格。这部书中最具独到性的两章分别是"论基本的、普世的智慧"和"人类误判心理学"。 前者不仅涵盖投资的智慧,更是人生如何学习、思考、待人接物等全方位的智慧行为准则,其核心就是强调"跨学科的多元思维模型"。而"人类误判心理学"更是芒格的重大贡献,他总结了25种被心理学界忽略而又最为普通日常的心理倾向,这些心理倾向往往导致投资误判,例如:"避免怀疑倾向""避免不一致性倾向""过度乐观倾向""过度自信倾向""被剥夺的超级反应倾向"等。只有意识到这些人性弱点在自己身上存在,才有可能克服它。 认识社会 疫情期间,社会上谣言四起,真假难辨。 更为重要的是,面对身边的各种事件、人物争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和立场。我们应该保持怎样的态度,才称得上理性的社会人?这其中涉及的问题可能比较复杂,很多人难以理清思路,于是陷于无意义的争辩,"杠精"也越来越多。 其实,不妨学习一下历史,向历史寻找答案。 最近,访谈节目《十三邀》最新一期,许知远对话的是历史学家许倬云。这位经胡适推荐赴芝加哥大学读博的当代史学大家,如今已近九旬高龄,他也是作家王小波笔下那位"我的老师"。他的代表作有《万古江河》《说中国》《中国文化的精神》等。 视频中的他,拖着伤残之躯,娓娓道来,令人动容。谈到当下,他说:"现在世界全球性的问题是——人找不着目标,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在哪里,于是无所适从。" 上海三联书店去年出版的新书《有所不为的反叛者:批判、怀疑与想象力》,也值得推荐给大家。作者罗新教授近年撰写了许多"与专业反思有关"的学术随笔,反映他对历史、历史学和历史学工作的反思与理解。 作者讨论的话题看似很"学术",但反映的都是他一贯的历史观——批判、怀疑、想象力。这种历史观,有助于人们认清当下、辨别是非。 终身学习 为什么有的人30多岁就暮气沉沉,感觉生活没有意思;而有的人在六七十岁还不断尝试新鲜事物,并实现一个又一个人生理想? 为什么有的人步入中年便发生"中年危机";而有的人在中年却收获"丰盛之美"? 这些问题的上半部分都指向一个频频被讨论的词儿——"职业危机"。 所谓职业危机,指职位到了一定程度就很难再上一步,或者说年轻时候可以经常出差、接受较高强度工作,到了中年如果没有升入管理层,再保持高强度工作有些吃不消。 此外,还有些职业前景黯淡,面临行业调整,加之此次疫情爆发,一些人面临裁员的命运,也可谓职业危机。 如何应对职业危机呢? 其实,一个人除了职业发展的一面,还应该培养些兴趣,必要的时候可以把自己的兴趣发展为潜在的职业方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在兴趣方面再有些天赋,虽然是"兴趣",也完全可以发展到非常专业的地步。而所谓专业人士则很多是因为刚好学习了相关专业,因而进入相关领域,但内心并不一定喜欢,这种缺乏热爱的专业人士其实并不专业。所以,即使仍是"门外汉"状态,也无需觉得自己"业余"。 例如:一个人喜欢读书,常有独到见解和敏锐的眼光,可以发展为图书策划、图书编辑;一个人关注当代小学教育,有思考有实践,可以向教育培训机构发展;当代图书市场,低幼儿童看的绘本、青少年看的儿童文学作品大都是国外作者所写,中国人创作的作品非常少,如果你立志想要改变这个现状,可以成为一名童书作家。 凡此种种,不一一列举。只要找到兴趣,终身学习,不断精进,你就可以在某些领域成为真正的"专业人士"。 关于如何成长,推荐《终身成长》一书。作者卡罗尔·德韦克博士认为,人生的差别其实就是不同思维方式带来的结果。 她说:"人与人之间的性格、能力、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反应有很大不同,这些不同并非与生俱来、不可改变,而是基于不同的思维方式造成,改变思维方式,可以改变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