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应试教育对教师专业水平要求不高,导致教育管理者长期忽略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再加上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产生的各种不公平导致教师职业倦怠,使得教师专业素质日益下滑。故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呼声不绝于耳。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保定市副市长闫立英说,现在教师招聘考试的最大缺陷,就是忽略教师基本功与专业素养。她建议,国家应制定相应政策,在非师范类毕业生参加教师资格考试之前必须到师范类院校补修师范类专业课程,接受专门的教师职业素养以及实践训练,修满相应学分后方可报考。 在这里首先要赞扬闫立英委员对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视,这是对教师教育专业的一种认可。但是在当前教育行业难以吸引优秀人才从教的现实之下,在报考之前设置师范类专业课程补修"障碍",不利于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到教育事业建设中来。更何况教师专业素质和技能的培训在从教前也是有的。当前已经全面展开的"国培""省培",如果做得好,足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在社会普遍感到教师专业素质下滑时,需要警惕把好"入口"的观点。因为在教育行业,教师的专业素养会随着时间而增长。当普遍出现教师专业素养下滑现象时,提高新进教师的质量看似是把好"入口"关,事实上是无视了不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环境。 对于以智力劳动为主的教育行业来说,每个老教师都是教育行业的"财富"。当前,不少地方出现老教师"干不动"的现象,不少地方还通过各种绩效和奖惩制度甚至转岗来淘汰老教师。不论是教师们的专业素养在教育过程中无法提高,还是老教师们逐渐被淘汰,都说明当前的教育不具有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此时无论如何抬高教师入职"门槛",无论入职的新教师专业素质有多高,经历几年黄金时期,就都会立刻进入职业倦怠时期,导致专业素养下滑。 所以说,不考虑改变教育生态环境,只管教师"入口"和"出口"的教育改革是不负责任的。对于教师来说,只要"乐教",其专业水平随着时间的提高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在重视入职专业技能培训时,营造"乐教"的教育生态才负责任的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