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是口头表达当中比较高级的说话能力。 通过故事,我们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感。相比直白讲述自己的思想,故事这种形式会更容易接受。 在日常生活当中,故事的展现,需要用到我们口头语言去建构出来。如果你没有强大的语言组织能力,想要讲好一个故事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但反过来,只要你经常训练自己去讲故事,运用讲故事的框架去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你的口才也会因此而提高到更高的层次。 所以想要提高自己的口才,从学习讲故事做起,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讲故事的基本概念 了解过"金字塔原理"这种表达方式的朋友,肯定会知道按照这种法则去表达思想,我们是如何组织语言的。 就是先大观点,然后从大观点分出一些小观点,而这些小观点也是大观点的理由或原因。然后再接着拆分,直到完全表达你的观点。 例如你想表达"我女儿很棒"这个大观点,你为了要阐述"怎么棒"这个概念,就是分出三个小观点,如: 1,女儿性格很好; 2,女儿长得很漂亮; 3,女儿对父母很好; 接下来,根据这三个小观点,又继续细分。如性格很好,就是积极乐观、品性纯良。而长得漂亮,就是眼睛又圆又大,身形肥瘦适中;对父母好,就是愿意给父母分担家务,有时间又会陪伴父母。 那么有了这样一个思路组织之后,在日常生活当中,就可以这么去说: 我觉得我的女儿很棒啊!在我看来,她有三个优点,首先就是性格很好,每天都给人很开心的感觉,用一种非常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而且为人品性又善良单纯,简直像一个小公主。 其次女儿长得很漂亮,她的眼睛遗传了母亲,又圆又大又水灵,目光纯净,很让人喜欢,最重要就是她不瘦不胖,给人很健康的感觉。 最后,她对我们父母很好,平时在家里愿意给我们分担家务,有时间又愿意留在家里陪伴我,跟我们聊天。 这样的女儿,还不是很棒吗? 这样子的语言组织,是不是给人一听就懂的感觉呢?当然,怎么运用好"金字塔原理"去表达,我在以往的文章已经谈论了很多,在此不再累赘。 但故事的表达形式,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在我们运用"金字塔原理"去表达时,有时为了让表达更具说服力,我们必须要给出一些"例证"。而这些"例证",往往是一些由事实或经历所构成的内容。 想要把这些内容说好,这就需要我们具备"讲故事"的能力了。 举个例子。以下这篇小文章,是出自房西苑写的《站着说话不腰疼》一书。 学历较低的老板雇用了学历较高的总经理,这是常有的事情。 有一次,我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我的老板常常会不自觉地在我面前露出得意之情,仿佛在说:"别看你的学历比我高,你还不是要给我打工?" 这种心态里掺杂着优越感和自卑感,我能确实的感觉到。有一天,我终于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 我对老板说:"董事长,这个企业要生存,得靠砸门两个人的贡献。我有学历和能力,我出的是脑袋;你是企业的法人,你出的是肩膀。你可以使用我的脑袋,但是脑袋毕竟是长在肩旁上的,企业的责任需要你用肩旁扛着。 如果欠薪,雇员最终会找你算账;如果企业欠债,银行会找你讨债;如果企业要打官司,上法庭的是你;要是败诉了,要坐牢、赔款的还是你。我的脑袋比你的聪明,所以我可以做总经理,但是我的肩膀扛不住上述这些压力,所以你才是我的董事长。 老板笑了,从此心态坦然。 听到这个故事,你是不是觉得,想要处理好你跟上司之间的关系,不一定要硬碰硬,还可以通过说话而润滑彼此的关系呢? 亚里士多德说"我们无法通过智力去影响别人,而情感却能做到这一点",这就是讲故事的作用。 运用故事,你可以巧妙地传递出你的思想,调动起别人的观感,引发共鸣,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别人。 千万不要以为,所谓的"讲故事",就好像小朋友说的那样"从前有个人,他今天去了哪里,做了什么,最后又有什么结果"之类的格式化内容。 讲故事,需要你结合自己的观点,筛选出相关的素材,然后运用语言塑造出来的情景,把它们组织成一个具有画面化、有感染力的描述,从而完成自己观点的传达。 你要讲什么故事? 现在我们知道,在说话的时候适当添加一些故事去润色我们的表达,那我们的语言力量就会获得一个显著的提升。 但什么样的故事,才会有这样的效果呢? 在日常表达当中,想要故事提升你的表达效果,你的故事必须要符合以下这四个特点: 1,故事的语言通俗易懂,不复杂; 2,故事的讲述有条有理,清晰流利; 3,故事的内容能够勾起别人的观感; 4,故事的传递能够带出某种意义; 由于口头表达"短、平、快"的特点,所以你的故事最好要符合这四个特点,不要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把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情都用故事去表达。 我们一定要懂得自己的表达目的,找到恰当的故事内容,然后有机地将其融入到我们的谈话当中,以此传递出我们的思想观念。 例如以下这则故事,想一想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感觉? 在网上看到一个故事:一个高中生经常半夜翻墙跑到校外上网。某夜爬到墙头却狂奔而归,从此戒了网瘾,用功读书。同学问及此事,他沉默良久,说:"那天父亲来送生活费,舍不得住旅馆,在墙下坐了一夜。" 傅作义从小家境贫寒,17岁时被保送到军校,期间他在开支上有点任性,向同学借了20两银子。寒假回家,他向父亲要钱还债。父亲没有责怪,而是带他来到了黄河边,并要他脱掉鞋袜,和自己一起下水。 一到河里,他顿感寒气入骨,不由得瑟瑟发抖。这时父亲说:"从这里背一个客人到对岸,能挣两枚铜钱。我给你的学费和生活费,就是这样一点点积攒来的。" 如今,许多青少年以为自己所享受的种种乃理所当然,不理解父母的辛苦,真该让他们去"挣两枚铜钱"试试。 这则故事很短,但谁都知道观点是什么。比起长篇大论的道理,你是不是更有感觉? 所以讲故事不用太复杂,懂得简化故事的核心,把最重要的部分抽取出来去讲就已经足够了。至于其他不相关的旁枝末节,就不要浪费时间去说。 怎么把一个故事讲好? 有人讲故事,会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相反,换做另外一些人去讲,你就会觉得无聊、沉闷。 为什么会有这样差别呢?这就是讲述能力的运用。 在日常的对话当中,想要让自己的故事产生感染力,某些技巧还是需要用到的。 第一,不要忽略故事的五要素。 所谓故事的五要素,就是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只要把五要素交代清楚,我们听故事才更容易懂得其中的逻辑关系。 当然,因为口头表达在时间、空间等方面有着相应的制约,当我们讲述这五要素时,就要适当调整一下了。 何时的讲述,就是表明事情发生的事情,最好在故事开始的时候就说出来。 何地的讲述,就要结合事件,把故事发生的地方展现出来。 何人的表述,最好不要用太复杂的人称代词,也不要有太多角色,简单一两个就行。 何事的表述,就需要做到具体化、细节化,主次分明,突出主题,不相关的事情就尽量不要掺和一起去说。 最后就是何故的表述,一定要做到有理有据,符合逻辑。 第二,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故事当中。 俗话说,"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想要把故事说好,你必须要给故事润色,融入自己的情感。 你的声音、语气、语调和神情,甚至肢体动作等要素,都是表达的工具。要结合故事的内容,展现出相应的情感。好比说到伤感的内容,就稍微用一些阴沉、迟缓的语气去说。 只有这些表达要素跟故事的内容是一致时,你的讲述才会给人真实、生动的感觉,让听众进入到你的思绪当中。 否则你用一种毫无精神的语气去讲述自己结婚这样的喜事,别人就会觉得你很奇怪,甚至觉得你对结婚毫不上心了。 第三:要给故事构建一个画面感。 讲故事,一定要具体。所谓"具体",就是别人听到这个故事,能够想象出自己的画面。如果想象不出来,说明你的表达还不够具体。 那怎么具体去说,才能让故事变得有画面感呢?只要有两点: 1,运用具体化的描述,增强语言的观点。 例如你说"这个菜很辣",别人也感觉不出来"很辣"这个感觉。 但如果你构建出一个具体化的描述,运用夸张的语气和手势辅助去说:"这个菜真的超级辣!吃下去,就好像有一团火在我口腔中燃烧起来似的,我拼命用手去扇风也没用,让我很难受。" 这样说,别人就很容易想象出那个画面感了。 2,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反应也有相应的描述。 例如前面两个故事,主人公或者其他角色的行为,是不是有相应的描述呢? "翻墙出去"," 沉默良久","瑟瑟发抖"这些动作,都能够表明故事人物的思想变化。对这些行为变化的描述,可以让我们更清楚故事带出来的含义。 如果你没有人物行为变化的描述,我们就很难代入到角色当中,只会觉得这个人物只是一个没有"生命"的死物而已。 第四,铺排情节时要有先后次序。 好的故事,其情节安排虽然不是说一定要悬念迭起,错落有致,但至少要做到详略得当,有转折点,也有高潮点,最好还能够加上几个笑点。 这些情节的展现,不要好像白开水那样,没有什么冲突,一定要给出一个矛盾或问题,然后通过故事人物的行动,去解决这个矛盾和问题。前面两个故事,是不是都有这样的情节安排呢? 先把矛盾和问题放在前面,然后通过故事的发展,最后把问题解决掉,这就是故事的脉络了。 有意识按照这种形式去铺排故事内容,我们就能够说好故事。 如何通过讲故事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现在已经知道故事的基本运作形式,那么如何通过练习讲故事,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呢? 可以从以下三个步骤做起: 步骤一:把故事的组成要素拆开来,不断朗读。 无论是看书或者看报纸,甚至看手机上的推送文章,当你看到某个故事能够勾起你情感的时候,试着拆分这个故事的五要素,梳理一下故事内容是如何铺排的。 当找到故事的基本结构,又懂得怎么拆解它,梳理出故事的逻辑顺序,有了这条脉络之后,你就可以尝试去朗读这个故事,朗读十几遍,然后用自己语言说出来。 因为你有了故事的逻辑脉络,只要你讲述的内容不脱离故事的基本架构,那么就算你用自己语言去说这个故事,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这种练习做得多之后,你自然对故事的编排和语言组织,就有了自己经验。朗读又可以让你表达得更顺畅,这时讲故事也不是什么难事了。 步骤二:把一些有用的故事积累回来。 一个人不可能有这么多故事去讲的,适当讲讲其他故事,运用其他故事,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平时有意识地把听到、看到、接触到的故事积累下来,到适合场合和谈话中运用出来,我们的表达能力就会大大提升。 当然,针对日常生活当中遇到的事情,把它们变成自己的故事,或者想象出相关的故事据为己用,也是一种积累方式。 即便以后你遇到类似的情况,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故事内容,你也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了。 步骤三:刻意锻炼,让自己开口讲故事。 不开口,你是很难体会到讲故事的感觉的。 毕竟知道怎么讲故事是一回事,真的能够做到怎么去讲故事,又是另一回事。只有经常练习,讲故事的知识才会慢慢变成你讲故事的能力。 平常找时间开口说说某些故事,刻意去讲故事,以此锻炼这种能力,形成习惯之后,对于提升我们说话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的组织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天洗澡的时候,给自己说一个故事,当你洗完澡,你的口才也会得到锻炼了。 这时,组织语言去讲故事,对你也不是什么难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