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乌县地处河邵地震断裂带的中段,是全国24个地震重点监视区之一。今年4月28日零时41分13秒,寻乌发生了3.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寻乌县委、县政府反应迅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及时巡查受损房屋,准确发布震情信息。由于处置到位、工作得力,受灾群众生活有序、情绪稳定,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肯定。 面对地震,我们该如何预防和应对 全面宣传,增强全民防震意识 新中国成立以来,寻乌县曾多次发生了中强破坏性地震,一直面临破坏性地震的威胁。为此,寻乌县绷紧防震弦,做到"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推进防震减灾工作,不断提高城乡震害综合防御能力。从2006年开始,寻乌县采取进党校、进学校、进社区"三进"模式大范围宣传防震减灾知识。"进党校":每年组织一次以上县、乡、村各级干部接受专题培训;"进学校":以创建各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为主题,把防震减灾知识列入课程表;"进社区":在人员密集场所设立永久式宣传栏,发放各种宣传资料,每到全国防灾减灾日、"7·28"唐山地震纪念日和每年"寻乌县防震减灾活动月",在县电视台、寻乌手机报、寻乌县党务公开网、寻乌县人民政府网滚动刊播防震减灾科普片,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该县还经常在学校、医院、商场、宾馆、汽车站等人口密集场所进行避震疏散演练。在汶川特大地震4周年纪念日前夕,寻乌县举行了第三次城乡联动城区地震应急避险疏散和自救互救演练。全县所有县、乡两级机关干部职工、中小学师生近10万人按统一时间、统一信号、统一模式的要求进行了避震疏散。目前,全县有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参与了避震疏散和自救互救演练。 立足民生,提高房屋抗震能力 防震的根本在于为房屋设防。针对城市工程建设,2008年该县就下发了相关文件,规定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在办理规划、设计、用地、准建等手续时,实行抗震设防"前置审批",对没有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不能办理准建手续。从2009年至今,寻乌县相关部门已对近百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建设工程实行了抗震设防"前置审批"。 城防加固,乡村也不能忽视。2008年,寻乌县专门出台了《关于在新农村建设中同步推进农村民居抗震设防工程的意见》,对于按要求建房的,政府给予每户贴息贷款2万元至5万元的优惠政策,且扶贫、民政等各项资金都重点倾斜给农民建房。近几年来,每年发放农民建房贷款超过2000万元,其中财政贴息就达50余万元,民政、扶贫资金每年也各发放了1000万元和200万元。截至目前,全县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示范点435个,示范户19101户,涉及人口114606人。 防患未然,健全应急救助队伍 寻乌县始终把做好地震应急准备作为关键工作来抓。早在2007年,寻乌就建立了县、乡两级政府救援专业队,村、组两级建立了志愿者救援队伍,指定了县消防大队、县民兵应急分队为地震应急专业救援队伍。2009年初又新招100名退伍军人,组成县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专业队。每个乡镇也建立了不少于20人的乡镇地震应急专业队,每支城乡社区、小区地震志愿者救援队伍人员也不少于10人。 为提高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在装备各级各类地震救援队伍的基础上,寻乌县还分层次、多渠道对救援队伍进行培训、演练。在装备方面,该县投入30万元为部分县级救援专业队伍装备生命探测仪、海事电话、救援三脚架、救援服装、防穿刺救援靴等一批搜索、举升、切断和扩装设备;一部分乡镇地震应急救援专业队及小区志愿者队伍也相应配备了基本的地震应急救援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