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的性格特点到底是怎样的?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着之一,它的魅力在于将东汉末年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纷乱无序的政治斗争,尔虞我诈的权术外交,通过艺术加工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三国演义》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很多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如智慧的化身——诸葛亮,忠义的化身——关羽,这类人物由于太过神化而显得难以接近。由于小说主旨"尊刘贬曹"的关系,曹魏集团的人物很少有被神化或者特别突出耀眼的。然而,却有许多人物值得我们去品味。曹魏集团谋士之首荀彧是一个着墨不多却具有独特性格魅力的艺术典型。罗贯中在塑造荀彧形象时基本是依据史实稍加修改,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荀彧,给后代的士大夫与知识分子树立了无双国士的典型。 一。深谋远虑 荀彧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深谋远虑,每每做大事情必先考虑其后的发展。早年其投于袁绍门下,因知袁绍终不能成大事遂与其侄荀攸投奔曹操。曹操在政治上、军事上由一个一般的割据武装成为北方的实际统治者,确立了最后三足鼎立的历史格局,可以说多半归功于荀彧的谋略。最能体现这点的是荀彧为曹操所做的三大决策,即建立稳定的根据地,迎汉献帝于许都,与袁绍进行官渡之战。曹操在占据兖州为根据地之后,为其父死于陶谦部下之手而耿耿于怀,举大军攻打徐州。曹操攻打陶谦时吕布袭取了兖州,荀彧临危不惧,单身前往说退豫州刺史郭贡的数万人马,并与程昱保住了三座城池,巩固了曹操的大后方。当听到陶谦病死,刘备做了徐州牧后,曹操又要起兵讨伐刘备。在这个关键时刻,荀彧谏曰:"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将军本以兖州首事,平山东之难,百姓无不归心悦服,且河、济天下之要地也,今虽残坏,犹易自保,是亦将军之关中、河内也,不可以不先定。今若取徐州,多留兵则不足用,少留兵则吕布乘虚寇之,是无兖州也。若徐州不得,明公安所归乎?今陶谦虽死,已有刘备守之。徐州之民,既已服备,必助备死战。明公弃兖州而取徐州,是弃大而就小,去本而求末,以安而易危也。"从这段谏词中可以看出荀彧目光长远,工于谋略。而后荀彧劝曹操迎汉献帝于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从而致使曹操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能以中央的名义进行征伐,在政治上掌握了主动权,为其讨伐诸侯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官渡之战前,曹操因为军力与粮草不济,萌生退兵避袁绍之锋锐的想法。正当犹豫不决之际,荀彧至书曹操提出:"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公今划地而守, 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从而彻底稳定了曹操的开战之决心,于是有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基本统一北方。小说中荀彧尽管很少跟随曹操出现在战争第一线,却知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之外,不得不让人钦佩。 二。清高正直 荀彧为曹魏所建立的汗马功劳是有目共睹的。《三国演义》对荀彧的高超智谋也很崇敬,但因其身处曹魏集团,根于"尊刘贬曹"的思想作者给他安排了一个与正史不同的悲剧下场。据《三国志·魏书·荀彧传》:"太祖年至濡须,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他是病死的。但《三国演义》却写荀彧服毒身亡,被曹操害死:"彧也知操有杀己之心,托病止终寿春。乎曹操使人送饮食一盒至。盒上有操亲笔封记。开盒视之,并无一物。彧会其意,遂服毒而亡。"荀彧虽于曹魏集团的建立居功甚伟,却落得个被曹操逼死的下场,这也和他自身的性格是分不开的。荀彧为人高尚,生活勤俭,不贪图钱财。在从曹操的这些年中,曹操经常赏赐大量金银财帛,荀彧将所赐之物皆散给族人和朋友,家无余财。 建安八年,曹操上表,封荀彧为万岁亭侯。正在担任尚书令的荀彧看到了曹操的表文。他非常谦虚,认为自己没有战功,把表压了下来。并让其侄荀攸在曹操面前多次推辞,曹操又写信给他说:"同你共事以来,你帮着纠谬辅政,荐举人才,提出计策,周密谋划,做得已很多了。立功不一定都靠作战,希望你不要推让。"荀彧不得已这才接受万岁亭侯的封爵。公元207年,随着荀彧功劳的累积,曹操增荀彧食邑千户,前后共计两千户。曹操觉得封赏得还不够,又要加封荀彧为三公的高官。荀彧淡泊名利,让侄子荀攸在曹操面前推辞了十几次,曹操才打消了念头。为官而不喜爵禄,这一品格已经让许多人折服,也足以使当代挖空心思捞钱谋晋升的官吏们汗颜。 三。善谋略而不善谋身 若仅仅只是为官清廉,为人正直,远远不足以让曹操对荀彧起恨,乃至狠下杀心。荀彧的悲剧在于他是忠于大汉的君子而非忠于曹魏的鹰犬。荀彧之死的导火线是他反对曹操称魏公。建安十七年,曹操欲进爵国公、加封九锡(九锡是古代帝王对大臣的九种赏赐,有车马、衣服、乐器、武士、弓矢等,这是对大臣的最高礼遇)。荀彧认为:"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此言一出,曹操心里必定是深深怨恨,虽当时无所行动,却早已谋划除掉荀彧。荀彧之所以会说出这种不合时宜的言论,是因为他的个人政治理想是匡扶天子,维护汉室,中兴大汉王朝。当初投入曹操手下尽心扶持,也是为了将来的某一天曹操能清君侧、勤王事,尽心辅国。称公一事,表面上是一个官位之争,实际上是"扶立汉室"与"自立为王"两种思想在斗争。晋封魏公,那曹魏与汉朝廷就是国与国的平行关系了。既然他是汉朝的忠心臣子那就一定不能让曹操压迫皇帝,行篡权窃国之事。如此明知无法阻止曹操称公,也必须进言反对,以全自己尽忠汉室的一片良苦之心。"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一高风亮节,不失为当时士大夫的典范,无愧于后世对他无双国士的称赞。荀彧善谋略却不善谋身,清正高洁的品格使他得罪了不少贪官恶吏,甚至得罪自己的顶头上司——曹操。当曹操还将其视为"吾之张良"时,尚可安身立命;而当他成为曹操的眼中钉肉中刺之时,他便失了在曹魏立足的资本。所以,在收到曹操送的食盒而内空无一物时,他也意识到了,主公心中已经没有自己的地位了。那荀彧的死也就显得理所当然了,正所谓:狡兔死,走狗烹。此时的曹操天下已二得其一,且帐下谋士如云,要你老迈的荀文弱何用。 《三国演义》有诗叹曰:"文若才华天下闻,可怜失足在权门。后人休把留侯比,临没无颜见汉君。" 荀彧的死是一个悲剧,可以说他死于对汉室的忠心。他之所以投靠曹操,是因为当时的乱世豪强之中只有曹操有实力匡扶孱弱的汉室江山,他要曹操迎取献帝的本意也不是其他人所说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是确实想继续维持汉室江山。他的本意是曹操的实力越强大,汉室江山就越稳固。但是荀彧没想到逐渐强大的实力助长了曹操的野心,以致到了他也无法控制的地步。最终,曹操的行为超过了荀彧所能承受的底线,于是忍痛走上了反对曹操的道路。荀彧成为曹操前进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亦使得曹操不得不忍痛将其除去。处于乱世中的荀彧是知识分子,当时士族的代表,是社会的名士贤达,作为谋士,荀彧能谋善断,功勋卓着;作为能臣,荀彧治事用典,安邦有道。更为难得的是,荀彧还是那个时代名士阶层的楷模,堪称乱世之中的一代大儒。在刀光剑影、尔虞我诈的乱世,能做到"天下莫不以为仪表",千年以来,实属罕见。荀彧沉静内敛,同时代的人评价他"持心平正"、"谦冲节俭"、"德行周备",在他身上几乎感觉不到身处乱世的浮躁,惟有淡泊与持成。曹操的贤明、雄略、爱才、用才,使荀彧不惜冒风险选择了他,最终却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生价值,实在令人惋惜。 相关人物 魏国:曹操、郭嘉、曹丕、曹植、贾诩、司马懿、张辽、徐晃、典韦、许攸、荀彧、夏侯渊、荀攸、许褚、司马昭、夏侯惇、曹爽、张郃、程昱、于禁、曹仁、杨修、邓艾、马岱、曹真 蜀国: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刘禅、黄忠、马超、姜维、魏延、刘封、关平、马谡、庞统、徐庶、乐进、黄月英、蒋琬、糜芳 吴国:孙策、孙权、周瑜、陆逊、太史慈、甘宁、小乔、孙尚香、吕蒙、鲁肃、大乔、周泰、顾雍、丁奉、黄盖、诸葛瑾、张昭、凌统 其他:吕布、貂蝉、董卓、刘表、袁术、水镜先生、陈宫、张角、袁绍、公孙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