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致大学新生个心理准备让你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文:邓美娅 丨 壹心理专栏作家
  "老师,我从小到大都没离开过家,现在要到外省去读大学,随着开学的时间越来越近,一想到我要离开爸爸妈妈我就不开心,最近几晚都是哭着睡,我该怎么办呢?"
  "明天就正式上课了,大学,梦想的大学,为什么感觉好怪,不知道该怎么办,心慌,真的不知道怎么跟室友交往……"
  "我性格内向,有些自卑。填志愿时跟我妈吵架,我想进应用系我妈非让我进教育系,她问我为什么,我说我害怕,我说我不知道,就是对任何事任何人都害怕,然后她也不管,连填表都是她给我写的,我感觉连自己的自尊都没有,我妈说我现在我都十九岁了心理年龄就像十一二岁小女孩,我要怎样开始我的大学生活呢?"
  "大学才开学没几天,没了高中的紧张有序感觉很不习惯,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规划四年的大学生活,好迷茫啊......"
  看到上面的留言,作为大一新生你是否也有同样的困惑?对于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你准备好了吗?是非常期待还是有几分担忧,甚至有些害怕?不管你的答案是什么,笔者以多年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和对学生的心理咨询经验,觉得大学新生应该做好以下心理准备:
  第一个心理准备:现在该学会一个人走了
  我们每一位考上大学的孩子都经历了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每一阶段,但在此前的每个阶段我们都伴随着父母的陪伴、老师的陪伴,大学的生活与以前的状态完全不同,我们远离父母,也许没了父母的唠叨,但也没了他们为你准备的可口饭菜,洗烫整齐的衣物,老师不再时刻关注你、提醒你。生活学习都如你自己所愿,在此种情形下,如果不能很好的融入新的环境,我们就会出现"适应障碍",所以现在我们需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学会一个人走"。一个人走意味着虽心里牵挂爸爸妈妈,但并不因为这份牵挂裹足不前,而是心怀感恩的背上行囊上路;一个人走意味着学会承担与规划,承担自己的生活琐事独立生活,规划学习与未来,学会学习;一个人走意味着做一个健全的,有独立人格的人,不因为别人的不接纳而贬低自己陷入自卑情绪,也不因为别人的喜欢而高估自己而自傲,所以一个人走并不孤单。怎样才能真正的做到一个人走得那么精彩呢,我们还需要做好下面的心理准备。
  第二个心理准备:调整好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每个人对未来总是充满幻想和憧憬,所以很多新生刚入学时,都会对大学的环境感到或多或少的失望,这是因为在上大学之前,大家已经把大学校园理想化,当我们踏入校园后才发现:校园没有想象中的大、图书馆藏书不够多、教室不漂亮、宿舍楼很破、网速很慢、老师谈吐也缺乏睿智、风趣......看着这些你有的只是抱怨,因为抱怨可能就想逃离,因为我们用一个消极的态度去看待周围的一切。其实任何环境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也许我们换一个角度发现我们的学校就不同啦:校园的小省去了购买交通工具的支出、图书馆书虽不多但够读就阅览就好了、宿舍楼旧了说明有悠久的历史等等。其实学校是什么样这已经是既存的现实,现实是客观的,是不因我们而改变的,可以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因此一方面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心态,另一方面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考入的学校,也可以先到学校去看看,对学校有整体的了解、更接近事实的了解,缩小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第三个心理准备:学会学习
  每年都会见到一些同学,他们对大学学习感到非常困惑,觉得怎么做都是徒劳无功。事实是和中学相比,大学生的学习从目的、内容、方法、环境等各方面都有所不同。比如,没有家长和老师督促,不再是老师追着学生,而是要学生主动求教老师;大量的时间需要自己去安排,而不是被老师占用;要学会研究性学习,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等等。但最根本的不同是,大学学习强调的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你要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并非仅仅是听课和读教科书,和老师同学讨论、阅读参考书目、听学术讲座等等,都是学习,关键是你能不能充分利用这些校园中的特殊资源,并将学到的知识很好地整合。很多新生人可能觉得经过了十年苦读,总算上了大学,目标达到了,就应该彻底放松。有些自控能力差的同学因为远离了家人,没有了叮嘱和束缚,整日玩乐,不去上课,不去自习,只等着考试前临阵磨枪,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考试红灯,然后重修,不禁浪费了时间,而且影响到毕业。有些人甚至因为不及格的课程太多而被劝退,多年的辛苦付之东流。
  要让自己的大学生涯更有意义,让自己不再困惑,应该给自己定一个规划。设定一些大学期间的基本目标,把自己这几年的学习时间做一个统筹规划,比如什么时间考英语等级证书,该掌握几项什么专业技能,在毕业前要拿到个什么样的资格证书等。有了目标就不会迷茫无聊,为了目标而奋斗的过程也可以不断的增加自信心,有人问我怎样提升自信心,这些都是在为自信心的提升添砖加瓦。
  第四个心理准备:友好与人相处
  大学绝不只有学习,它是一个小小社会的缩影,在这里我们需要掌握很多学习以外的知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与周围的人互动。如果你处在一个良性的人际互动中,你的每天也许都非常开心、有意义,如果处在一个恶性的互动模式中,每天都想逃离那个宿舍、教室甚至学校。导致这样的结果并不完全是我们个人的责任,大学和中学的一个很大不同是:学生的"异质化"程度很高。中学时候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家庭,但我们大都来自同一个城市,甚至同一个区,而大学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地区的差异带来文化的差异,甚至价值观的差异,往往看待不同的事物都有不同的见解。因此,同学间的冲突不仅仅是个人"素质"问题,也有文化冲突、性格冲突。因此,在大学里学会与同学相处,学会处理同学间的矛盾和冲突,无疑会有利于今后走入社会。
  怎样与人友好相处呢?与人交往有太多的技巧,但最重要的只要牢记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就好了:用你期待别人怎样对待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去对待周围的人。当我们这样去做时其实我们在学会付出,你的付出总会有回报,你要明白能量守恒的定律,所以周围的人会发现你很友善,不怕吃亏,别人愿意跟不怕吃亏的人交往,在某些时候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你的朋友就会伸出手来给你回应。
  第五条心理准备:让青春撒点野
  在大学的时光是我们人生中很美好的岁月,在这些岁月里我们不将自己限制在宿舍食堂教室的三点一线,我们可以做很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让青春更加的丰富多彩一些。俞敏洪说:"青春最大的奢侈就是可以犯傻可以犯错,犯傻,被人欺负对于青春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所以在我看来青春时,我们可以撒点野,让我们既能坚持自己的理想,也不忘追逐我们的梦想,最关键我们还不忘初心,要做一个有思想的人。
  以上几点属于个人建议,大学生活,一个全新的开始,一个成长的机会,相信我们自己都有无限的潜能,在这里找到合适的角色,预祝每位同学有一个缤纷多彩、轻松惬意的大学生活!
  作者简介:
  邓美娅,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专业催眠治疗师,目前在高校从事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擅长青少年心理,特别是学习动力提升及考试焦虑等方面的问题。
  联系方式:手机18026234008,QQ:41968656
  本文由 壹心理专栏作者邓美娅所著,版权归壹心理所有,所有的独家文章未经正式授权不能转载,如需授权请联系 susan.liao@
网站目录投稿:诗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