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是胆红素(大部分为未结合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大致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重者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引起死亡或者严重后遗症。所以区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是非常重要的,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引发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原因有哪些?怎么应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的症状 1、生理性黄疸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巩膜亦可黄染,2~3日胆红素后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复正常;重者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长达1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4周,其粪仍系黄色,尿中无胆红素。 2、黄疸色泽轻者呈浅花色,重者颜色较深,但皮肤红润,黄里透红。 3、黄疸部位多见于躯干、巩膜及四肢近端一般不过肘膝。 4、新生儿一般情况好,无贫血,肝脾不肿大,肝功能正常,不发生核黄疸。 5、早产儿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儿多见,可略延迟1~2d出现,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迟,可延至2~4周。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发病原因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所决定,胎儿出生后由于血氧分压突然升高,红细胞破坏很快,产生较多胆红素,而新生儿肝酶活力低,无法清除过多的胆红素,因而发生黄疸。另一方面,新生儿黄疸多发生于母乳喂养的孩子,因此,母乳中的化学物质和激素是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又一原因,但这种黄疸多为生理性黄疸,对新生儿没有危害,应鼓励母亲继续母乳喂养。 宝宝得了生理性黄疸怎么办 除黄疸外,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吃奶、睡觉、大小便均正常。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的正常生理现象,是由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多所致。新生儿出生后,开始自主呼吸,肺循环建立,有充分的氧气供应后,体内过多的红细胞开始被破坏,血红蛋白被分解后产生大量未结合胆红素,因新生儿的肝酶尚未成熟,未结合胆红素不能经肝脏代谢而排出体外,在体内越积越多,从而使皮肤、黏膜等组织黄染。随着红细胞破坏的减少和肝酶的成熟,未结合胆红素逐渐被代谢并通过肠道和泌尿道排出体外,黄疸也逐渐减轻并消失。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能自愈,多喂糖水可使黄疸加快消退,不必治疗。但遇黄疸较溶时,应予光疗并作进一步检查,以防夹杂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处理方法 主要分为两个步骤:入户之初,了解新生儿的出院记录。每天仔细观察新生儿巩膜与皮肤变化、精神状态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家长。 1、入户之初,应主动询问有关新生儿从出生到出院时的一些情况,如出生日期、出生时情况等,也可直接要求看一下新生儿出院记录,从而了解新生儿的基本健康状况,以免造成工作中的疏漏(详见注意事项)。 2、每天仔细观察新生儿巩膜、皮肤、粘膜、手脚心颜色变化即新生儿精神状况,并做好记录。如果发现新生儿巩膜、皮肤或粘膜发生黄染,而睡眠及精神状态良好,吃奶正常,大小便正常,则可建议产妇适量增加她自己的液体摄入,以使新生儿得到足量的水份而改善代谢;产妇饮水量足够,新生儿仍轻微黄染,则鼓励产妇继续母乳喂养。若黄疸逐日加重,巩膜、皮肤及粘膜外手脚心亦出现黄染,但精神良好,吃奶及大小便无明显异常,则建议停止母乳喂养2—3天,待黄疸减轻后再继续给母乳(期间以奶粉代替),或者向保健医生咨询。若新生儿巩膜、皮肤、粘膜及手脚心均黄染且迅速加重,伴有烦躁哭闹或精神萎靡,拒乳或大便发白等异常,应建议家长立即带孩子就医。 以上小编讲解了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法,家长们应注意观察宝宝的状况,如果黄疸出现过早、过重、迟迟不退或退而复返等现象,就应该及时就医,以防转为病理性黄疸。如果您对更多有关新生儿黄疸高有多严重的常识感兴趣,就请到我们本站来查询搜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