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所处的社会环境、高校的办学模式与管理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很多变化,尤其是高校会计制度中一些方法和理论已经严重不能适应现今的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本文结合这一现状就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进行了研讨和分析。 关键词:高等学校;新会计制度;创新及意义 近年来,中国政府为发展教育一再捧出"真金白银"。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4%,这被视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同时,如何把大笔资金花得更透明更有效率,也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根据最新制度,高校事业支出的分类和核算将进一步细化,以清晰反映高校支出结构,为高校的内部成本费用管理提供便利。此外,在财务、预算、资产等方面,新制度也出台了多项措施,包括将基建数据并入会计"大账"、引入"虛提"固定资产折旧、强化资产计价入账管理等。政府希望通过这一新制度,更真实地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事业成果和预算执行情况,促进高校健康发展。 1.高校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高校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的购置,需要按照成本算入固定资产科目,并计入到固定基金,不能够随意的变动价值,并不计提折旧。这种制度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由于不计提折旧,逐步投入固定资产,其在会计报表中反映的金额、比例也将会越来越大,致使固定资产虚增,不能真实反映高校财务状况;其次,由于并没有设立固定清理科目,在资产出售,报废时,直接冲减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而获得的收入则直接算入修购基金,这种制度不能够准确的反应出固定资产的收入以及产生的费用,处置后的净损益也不能够真实的反映,对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产生巨大不利影响。收付实现制是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种会计制度,这种制度就是以现金的实际收付为依据确定收入和费用,这种制度既不考虑本期所承担的收入和费用,也不对成本进行核算。因此,收付实现制已经逐渐的不能够满足高校会计核算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收付实现制已经不能够真实的体现出高校当期的收入和费用状况。 2.新高校会计制度的作用 2.1整合了财务报表制度 新高校会计制度在原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对会计报表的种类、内容、编制基础和要求进一步的整理规范,并按照相应的科目变化调整了报表结构和项目。例如新高校会计报表体系内增设了"在建工程"资产类科目,从而实现了基建类会计核算科目和高校财务会计核算科目的并轨整合。在财务报表体系中增加了"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使其能更加全面、真实的反应高校当前的财务状况,对与把握学校的整体财务状况帮助极大,使高校会计报表涵盖的信息面继续扩大,方便信息观看者从高校财务报表中更加直观、全面的观察到高校当前的财务状况信息。 2.2完善了会计核算科目 新的高校会计制度对现有的会计科目进行了一次统一的整理和分类,以满足当前核算内容的要求。例如,为了更加科学的反应高校净资产的主要内容,设立了"非流动资产基金"、"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等科目。在对高校会计科目进行整理规范的基础上,新的高校会计制度还详细的规定了如何对各个科目进行确认、计量等内容。会计科目的重新调整分类,极大的促进了财务人员进行高校各项收支的核算工程,进一步提高了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 3.高校运用新高校会计制度能力的建议 3.1加强财会队伍的建设 高校财务人员需要进行角色的变化,新旧高校会计制度对财务人员的要求不一,财务人员需要加强这种角色的变化。旧制度要求比较单一,相对于新高校会计制度更注重的是核算,对财务管理的要求不严,财务人员仅仅是做简单的记账、报账等工作,高校也没有真正将财务管理当成重要的事项.财务人员无法真正发挥出财务管理的功能。在新高校会计制度要求下,财务人员需要更多地考虑到高校的经营成本,更加注重办学的成本,注重资源的配置。对于目前很多高校借贷办学的模式,新高校会计制度通过债务和利息等科目进行了明确.加强了高校对财务风险控制的能力,真正体现出高校科学理财的要求。 3.2需要完善核算工作 新高校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报告等均有新的要求,不再仅仅要求简单的几张报表,需要多种报表集中汇总,在这种情况下。高校需要完善自身的数据工作和系统工作。以满足日后利用一套原始资料生成多个报表的要求,提供满足不同需求的财务信息。在这种情况下,高校需要彻查目前已有的资产,逐步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工作,建立资产的数据库,满足日常折旧的计提需要。同时,根据新高校会计制度对不同科目进行调整的情况,并将已有的一些数据进行清理,便于后期的建账。 3.3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对于提升高校财务信息的可比性、财务工作的科学性、财务信息的精细化有重要的意义。在预算方面,高校需要利用自身财力专业人员充足的特点。增加相应的人力和财务,严格按照预算编制要求编制相应的部门预算。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高校特点的校内预算工作制度和程序,利用已有的一些财务信息管理系统,提升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及时分析执行中的情况。新高校会计制度采用新的科目对高校的办学效果和运营效益进行核算,这表明高校的办学效果也是未来考核的重点和方向。在新高校会计制度下,高校需要做好日常的核算工作,提升信息的可比性和准确性,按时准确核算办学的成本,确定办学的效益,并安排专人进行清查和核对,制定完善的考核体系,对教学单位进行年度 考核。 4.结束语 我国高校必须正视会计制度不能完全适应高校改革需要这个事实,认真分析和研究困扰高校可持续发展在会计制度方面的问题,不断加强我国高校会计核算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合理划定高校成本核算范围,做好高校会计基础工作,不断提高高校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复合型会计专业人才队伍,是我国高校会计制度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崔小杰.高校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对比[J].河北大学学报.2013 [2]刘伟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