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苏轼突然上热搜年了我最火的作品还


  近日,微博话题#苏轼最喜欢吃牛肉#登上了热搜。
  网友们纷纷认为,假如古代有朋友圈,苏轼一定会成为圈内美食达人。
  他真是一位这样的"吃货"吗?
  图片由网友制作
  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常州城里有一户地主乡绅,家里的厨子特别擅长做河豚汤。
  一日,他听闻文坛大咖苏轼路经此处,特邀其上门品鉴此汤。
  苏轼登门时,乡绅家中的男女老少齐齐躲身于屏风背后,希望能听得其在品汤期间的言语反馈。
  一屏之隔外,苏轼在主人的陪伴下落座,端起碗,拿起筷子和勺儿。
  众人屏息竖耳。
  可谁知过了半晌,他们听到的却只有苏轼牙齿、舌头和嘴唇高速运动的声音:餐桌上,苏轼一言不发,只顾将手中的筷子舞得像飞车一样。
  众人听不到只言片语,不觉一阵失望。
  正此时,忽然"啪"得一声响,那双筷子被撂在桌上。
  苏轼仰天长叹:"太棒了!今天就算毒死在这也值了。"
  随后不久,苏轼作诗一首: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为了尝一口鲜,他不但将时人认为"河豚是贤臣孝子不能吃的不正经食物"这一理念抛诸脑后,还对河豚含有剧毒的风险进行了选择性无视,向同事们极力夸耀河豚的美味。
  正有一种为了美食不怕牺牲的敢死队精神。
  林语堂曾说过:
  "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
  未能道出其全部,也许恰恰是因为漏掉了苏轼最重要的特质之一:
  吃货。
  苏轼曾在《老饕赋》中调侃"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也曾于《初到黄州》中自嘲"自笑平生为口忙"。
  乍看之下,相较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等光辉头衔,他自诩的"老饕"身份虽然没有那么醒目;
  但细观之后不难发现,这看似难登大雅之堂的"吃货"特质,其实才蕴藏着苏轼对生活、对人生的核心态度。
  何谓"吃货"的第一层境界?
  ——遍尝天下山珍海味,对美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要达到这层境界,充足的见识与阅历是必不可缺的。
  好在苏轼作为"一门三学士"的苏家长子,从小与小伙伴们玩着"对句(诗词创作接龙)"长大,该见的世面、该学的知识,他一项也没落。这也为他日后的飞黄腾达打下了坚实基础。
  6岁那年,他已经展现出了过人的文学天赋。
  这天,私塾里的刘巨老师正在教小朋友们吟诗作赋。
  只听一声轻咳,刘老师念出了自己创作的范文《鹭鸶诗》:
  "渔人忽惊奇,雪片逐风斜。"
  寥寥数字,描绘出了一幅冬江雪景图。正当他得意于自己的文采时,只见人群中有个小脑袋瓜子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刘老师问其何故。
  "老师啊老师,依我看,你这诗写的很不错,可惜漫天的雪花没有归宿,不好。如果能将后半句改成"雪片落蒹葭’,使雪花与芦苇交相呼应,效果更佳。"
  刘老师听了,仔细看清这小孩的样子,伸手指着他叫道:"你姓苏是吧?你爸苏洵我认得,我当不了你老师。"
  可苏轼小朋友非但没有因此而收敛,反而更加勤奋地向老师请教。又一日,他见几位老师正聚在一起观看欧阳修、范仲淹等大贤的著作,便凑上前问:"这都是些什么人写的呀?"
  老师们挥挥手,对他说:"这不是小孩子能看的书。"谁知小苏轼却理直气壮地挺直了身板:
  "如果这是天人写的,那我不看也罢,但如果是平凡人写的,我为什么不能知道?"
  几位老师为这小朋友的学习主动性感到啧啧称奇,遂给他讲解了当朝几位文豪的故事。追随着这些偶像的背影,苏轼从小博览群书,不到20岁便与弟弟苏辙一起踏上了进京赶考的征程。
  作为首次从四川入京的乡巴佬,苏家父子三人不出意外地遭到了本地人的嘲笑。当号称过目不忘的益州知州张方平从苏洵处得知苏轼又在看第二遍《汉书》时,他大言不惭道:
  "但凡是书,看一遍就行。为什么要看第二遍?"
  苏洵连连称是,可毛头小子苏轼却没有被对方的权威吓倒。他不以为然:
  "看两遍怎么了?我还要看第三遍呢,每遍都有不一样的收获。"
  事实证明,苏轼的坚持己见收到了显著成效:那年科考,他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的文章一举夺得了北宋科考史上的最高分,成为了全民偶像。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阅卷人梅尧臣看了苏轼的这篇文章,觉得牛逼极了,但其中有个"皋(gāo)陶杀人"的典故,他自己却并不知道来历。
  为了不露怯,梅尧臣还是给了此文高分。后来他专门问起苏轼这典故是从何而来,谁想苏轼答曰:"何必知道出处!"
  其实是他自己编的。
  那年的主考官正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也是苏轼从小崇拜大的人。在那个年代,如果一个考官录取了一个考生,就形成了老师与门生、终身不渝的关系。
  于是,苏轼登门拜访了欧阳修,并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
  身为彼时的文坛泰斗,欧阳修的一字之褒贬都能决定一个人的荣辱成败。可纵使文学功底深厚至此,当他在拿到苏轼的信之后,却不禁说了一句:
  "老夫当退让此人,使之出人头地。"
  转过头,他又对儿子说:"三十年后,肯定没有人再谈论我了,因为大家都去谈论苏轼了。"
  凭借着欧阳修的大力举荐,苏轼在22岁时便名声大噪。每当他有新作出炉,立刻就会传遍京师。弱冠之年,他已访遍了天下名士,也尝遍了天下美食。
  朝堂之下,他最爱做的事,就是和朋友炫耀食谱。
  有一次,他对友人说:"你可知什么才是最高境界的吃饭?"
  友人说:"不知。"
  苏轼道:"我告诉你。我给你列一个单子——
  第一道菜:烂蒸同州羊羔肉。将杏仁茶和香菜搅拌后灌入羊羔的身体里再蒸,营养又美味;
  第二道菜:蒸幼鹅。必须是幼鹅,大了的太肥腻;
  第三道菜,鲙鱼。必须是号称"海鸡肉’的上海松江鲙鱼,味道才鲜美;
  吃完这桌烹调得法的海陆空全餐,还要喝茶除腻。
  这茶须得是用那个芦山玉帘泉瀑布的水,冲泡福建曾坑斗品茶。茶叶是上贡的贡品,一两茶的售价约为一两黄金……
  美味当前,一卷而尽。吃完后敞开衣服躺在石头上,露出不合时宜的大肚皮,吟诗一曲,岂不美哉、快哉?"
  然而那时的苏轼还不知道,这般"吃遍天下名菜"的豪情壮举,还只不过是他作为一代名垂青史的"吃货"所经历的初级境界而已。
  何谓"吃货"的第二层境界?
  ——即使面对普通、粗糙的食物,也能将其变为人间美味。
  苏轼在22岁名震京师时,当朝皇帝还是宋仁宗;然而当他经过几次地方任职,以及两次服丧期后重返汴梁之时,皇帝已经历经三朝,变成了宋仁宗的孙子宋神宗。
  此时的苏轼已经33岁。
  时年21岁的宋神宗任用了一代名相王安石改革变法,而彼时仅任八品小官的苏轼却为了贯彻心中的政治理念,大胆上奏了一封万言书反对变法,将皇帝的错误决断批得体无完肤。
  其措辞之犀利,连同样反对变法的当朝前辈司马光都自愧不如。
  反对变法的"守旧派"失败后,苏轼自知无法在中央立足,主动申请被外放到杭州等地。元丰二年,45岁的他又因"乌台诗案"被贬斥到了湖北黄州。
  著名书法《寒食帖》便是苏轼于被贬黄州期间所书
  经过连日的车马困顿,饱受了狱卒的冷言冷语,好容易抵达黄州之后,苏轼在朋友圈里发的第一句感叹却是: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初到黄州,这江里面的鱼啊,走在岸边都能闻到香味;山里面钻进去,就能闻见竹笋的香味,我跟着味走就行了。
  紧接着,他又有了一个惊喜的发现——这里的猪肉真是太便宜了!
  距今约940年前的公元1079年,苏轼开发出"东坡肉"(图片由网友制作)
  彼时的猪肉并不是百姓的常用食材,因为富贵人家不肯吃,贫穷人家不会煮。而苏轼却别具慧眼,研究出了能让猪肉变得美味的烹饪方法,并且将它作为食谱记入了《猪肉颂》里,为后世演变出的"东坡肉"、"东坡肘子"等美食做好铺垫:
  "净洗铛,少著水,
  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
  火候足时他自美。"
  (注:罨yǎn)
  烟火气中慰生平。不断探索美食的精神支撑着苏轼度过了他在黄州的6年颠沛流离。据说在中国菜的历史里,有至少66道菜都受到了他于此期间创制的食谱影响。
  美食达人苏东坡
  元丰八年,宋神宗驾崩,王安石去世。新主宋哲宗年幼,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重启了司马光等旧部。当初因反对变法而遭受打压的守旧派咸鱼翻身,苏轼也重新被朝廷启用。
  回京赴任路上,苏轼遇见了曾于乌台诗案时对自己态度极不友好的那名狱卒。狱卒惶恐不安,掩面不敢直视苏轼。
  苏轼见状,开口讲了个自己现编的笑话:
  "从前有条蛇咬死了人,见到了阎王爷。阎王爷要它下地狱,蛇忙说:我虽然咬死了人,但我也有贡献,不要让我下地狱。阎王说,你有什么贡献?蛇说:我有蛇黄,可以救命。阎王同意了。
  没过多久,一头牛顶死了人,也见到了阎王爷。牛效仿蛇,对阎王说,不要让我下地狱,我也有贡献。阎王问,什么贡献?牛说,我有牛黄。阎王同意了。
  这时来了一个人,因为杀了人见到阎王爷。其人见状,急忙道:不要让我下地狱,我也有黄。阎王问,你是个人,你有什么黄?那人说:我很惶恐,我有仓皇。"
  说罢,他哈哈大笑,用自己的幽默轻松化解了对方的局促与恐惧,以德报怨。
  抵京后的短短一年零五个月时间里,苏轼从没有品级的"团练副使"扶摇直上到三品大员"翰林学士"。正当诸人认为苏轼必将后福无穷之时,他仗义执言的性子却再一次为他惹祸上身。
  由于坚持着对事不对人、实事求是为百姓谋利益的根本出发点,他很快与司马光提出的"保留差役法"等政治观点唱起了反调,从此也成了守旧派的眼中钉。
  "虽然我与司马光的私交甚好,而他亦对我有提携之恩,但这事关百姓福音,我不能盲目追随他的一切政治态度,那样违背良心的事,我干不出来。"
  司马光去世后,59岁高龄的苏轼再度被贬,而且是被贬到了比上次更远的广东惠州。
  他的好友道潜和尚担心他的身体,著信对他说:听说那边多瘴气,你年事已高,要多注意身体,当心回不来了。
  而苏轼的回信却将他豁达的态度展现无疑:
  "谢谢关心,我来这半年,很多事没法细说。但我有种感觉,那就是自己已不再是当年的翰林学士,而是杭州天竺寺退休的老和尚。在小院里,我用断腿的锅煮糙米饭吃,过一辈子也很好呀;
  至于瘴气,我只觉得,就算在北方也会得病。每年死在京城御医手里的人还少吗?所以,在哪呆着都会有死亡危险,在这里死亡的几率也未必高出多少。这么一想,我觉得我在这待的也挺好。
  倒是你,年纪大了,更要照顾好自己。"
  心若定,自清宁,此心安处是吾乡。
  惠州环境艰苦,无肉可吃,苏轼便找人借了半亩地,亲自种菜,并为此赋诗《煮菜》一首:
  "秋来霜露满东园,
  芦菔生儿芥有孙,
  我与何曾同一饱,
  不知何苦食鸡豚。"
  一到秋天,我的园子里绿莹莹的全是菜。即使再有钱,到最后不也都是一样获得"吃饱"的效果吗?何必追求鸡鸭鱼肉呢?
  由于菜园地处东坡,他也因此喜提了"东坡居士"的雅号。
  正如《菜根谭》中所说的"咬得菜根,百事可做";一个真正的"吃货",既能吃得大餐,也能嚼得菜根:大餐不放过,菜根不扔掉。
  因为他心中知道,所谓"美食"的重点并不在"食",而是在"人"。
  但这仍非"吃货"的最高境界。
  何谓"吃货"的最高境界?
  ——连菜根都没有,却依然能够保有食客的风范。
  62岁那年,刚从惠州回京不久的苏轼再遭贬谪,这下直接被贬到了位于海南岛的儋(dān)州,几乎处在了古人对地理认知的边界。
  四野望去,一片荒芜,连个栖身的席子都没有,更别提各种美食了。
  恶劣的条件下,苏轼曾像当地人一样以蛤蟆、老鼠充饥,但他很快就发现了一项人间美味——生蚝。
  曾几何时,同样出身摩羯座的韩愈也在广州吃过生蚝,但他只能勉强吃进一点,并且吓得汗都流了下来,因为"不知道自己吃进去了什么东西"。
  但苏轼就不一样了。在给儿子的信中,他详细介绍了生蚝的烹制方法:可以跟酒拌在一起,放在锅里煮,也可以放在火上烧烤,并称自己从未吃过如此鲜美的食物。
  末了,又似幡然醒悟一般,连连嘱咐儿子这是秘密,不要在外头乱说;因为他怕那些朝中大员知道了,都要争先恐后地被贬到海南来和他抢食。
  后来,他亲手搭建茅屋,并且克服了语言不通的困难,将中原文明传递给了海南的黎族百姓,教会了他们以农为本、勘察水脉、种田耕作,亲手培养出了当地的第一批"吃货"。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海南东坡书院
  事实上,在苏轼屡遭贬谪的一生中,常常会面临食物奇缺的境况,连饭都吃不上的时候也并不少见。
  回首看来,到底是怎样的精神理念,支撑着他在种种逆境下成为千古第一乐天派的呢?
  也许正是他作为"吃货"独有的思维方式。
  比如说,当他为自己开垦的土地作规划时,绝不忘从朋友处要点茶树种子,在小麦、瓜果之外种上几颗茶树。
  因为他担心自己在饱腹以后会消化不良。
  "饥寒未知免,已作太饱计"。
  ——虽然还不知道能不能吃上饭,但我已经按照会吃的太饱来准备了。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太饱"的场景只有在梦中才会出现。然而纵使到了无米下锅的地步,他也依然有着自己对"吃"的道理——"节食"。
  具体的表现,就是每天早晚只吃一块肉和一杯酒,并为此总结出了三大好处:
  安分养福气、宽胃养神气、省钱养财气。
  将道家"辟谷"修行的那套说辞拿来偷换概念,即使挨饿,也饿得很有道理、很有神采。
  如果没有好酒,那就"酸酒如齑(jī)汤,甜酒如蜜汁",把酸酒当酸汤、甜酒当蜜汁喝,不然挑三拣四,是难求一醉的:"我如更拣择,一醉岂易得?"
  在湿热的岭南,他曾把"一啖荔枝三把火"理解成"日啖荔枝三百颗",因而暑热相叠、犯了痔疮;
  可他不但不为此忌口,反而根据道家经典的记载,用胡麻饭、茯苓与蜂蜜制作出一道"东坡茯苓饼"。
  据他自己说,这饼既有治痔之功,兼有修仙之效。"如此服食已多日,气力不衰,而痔渐退"。
  当然,他的痔疮后来又复发了。
  苏轼的66年人生,有12年在流放中度过,可他不论身居何境,始终都怀有一种乐观与无畏的精神。
  反正在他眼中,人间时时有美食、处处有美食,不论遇见何种艰难困苦,都可以在美食的陪伴与慰藉下走过去。
  而这美食的范畴包罗万象,既有粗茶淡饭,也有山珍海味。只要用心品尝,再普通的饭里也有美味,可如若麻木不仁,再美的饭也寡淡无味。
  即使生活再难,如果能够用心吃饭、用心做人,人活的就有味道;反而观之,如若天天活的了无乐趣,那么饭和人,也都没了意思。
  作为千古第一"吃货",苏轼用自己的一生告诉了我们:只要能够珍惜每天的口福、珍惜每顿饭带来的心情,那么每一餐饭都可以是美味、每一天都可以是美味的时光、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美食家。
  这一天,苏轼闲来无事,与好友刘贡父贫嘴。
  "回想起来啊,我当年考科举的时候,过的可真是清贫,每天都吃"三白饭’——白萝卜、白盐和白米饭。
  不过回想起那时的三白饭,倒是真的好吃。"
  刘贡父听了,暗暗一笑,说:"明天我请你吃饭。"
  第二天,苏轼兴冲冲来到刘家,赫然发现桌上摆着的正是三白饭。
  苏轼大失所望,问道:"这是什么呀?"
  刘贡父得意洋洋:"你不是说三白饭好吃吗?这就是我请你吃的——皛(xiǎo)饭。"
  苏轼呵呵一笑。
  "呵呵"确是苏轼用法
  第二天,苏轼也请刘贡父来家里吃饭。可他拉着刘贡父从早聊到晚,愣是没端出一粥一饭。
  刘贡父实在扛不住了,开口问道:"咱们什么时候吃饭呀?"
  苏轼拉开帘子,只见整齐的餐桌上空空如也。
  "这就是我请你吃的——毳(cuì)饭。菜也毛("没有’的方言),酒也毛,饭也毛,什么都毛。"
  刘贡父哈哈大笑:好小子,你行。
  吃中自有学问,吃中自有趣味。
  吃货的世界里,没什么坎是过不去的。
  人生苦短,其实当个吃货也挺好。
网站目录投稿:亦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