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


  【摘 要】技术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任务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管理施工技术。建立技术管理模式可以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形成科学的技术秩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规程,以达到高质量的、全面的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技术管理模式的建立是技术管理重要性的体现,也是达到项目承建商和分包商双赢的基本手段。
  【关键词】技术管理;工程;质量监督;探讨
  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技术管理,不仅成为新阶段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创新监管模式,提高监督效率的重要举措,更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
  一、技术管理模式问题分析
  1.组织和配置新的施工作业层
  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一种复杂的多工种协同操作、多项技术的交叉综合应用过程。这就要求每项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要认真做好"角色定位"使能力与岗位相配套,使岗位与责任相对接。因此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施工企业原有的队级建制即施工作业层逐步被取消,而如何重新组织施工作业层以实现效益最大化,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供不应需的生产模式
  生产经营规模的迅速扩张,使现有的资源配置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随着我国在交通、能源及城市建设领域建设步伐的加快,一大批国家重点工程不断开工建设,给建筑企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承担的新工程可能结构更复杂,功能更特殊,装修更新颖,从而促使生产技术水平再提高,这也促使今天的建筑工程施工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需要企业的技术力量、技术管理水平支撑和实施。术装备再先进,技术管理要求更高,这也就使得施工技术管理显得更加重要。
  3.监督工作,服务工作应得到保障
  加强监督、搞好服务是技术管理型模式的重要手段。分包队伍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无可厚非,但是,有些分包队伍管理人员存在侥幸心理,在施工过程中淡化质量管理,偷工减料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一些包工头为获得最大利益,偷工减料,偷梁换柱,使施工工作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加强对分包队伍的监督工作,全方位的打击腐败拉拢,保证施工质量。
  工期制定方面,表现为对总体规划方面不够重视,所做的各种计划不科学、不符合实际、主要靠以往积累的经验,拍脑袋定工期。如果遇到新的结构形势的项目则更是一筹莫展,只能主观臆断,制定措施不得当。
  4.管理体系控制方面的不足
  控制方面,表现为在企业内部对控制缺乏足够的重视,缺少完整的控制体系,主要凭经验积累和主观臆想。控制的大部分内容被检查工作所代替了。检查只有等待任务结束以后才能进行,也就是说进行的只是事后控制。对检查出现问题的结果,不进行统计分析和量化计算,只是定性作出判断。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5.管理体系控制方面的不足
  材料采购方面,目前建筑企业的采购方式多采用大批量集中采购的方式。项目接到手现联系供货商,与供货商缺乏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關系。采购方式缺乏灵活性,大宗材料一次购入量太大,既占用资金又占用场地,零星材料又得频繁采购,增加了采购成本。
  二、互补方式,双赢模式
  1.适当减少管理投入
  工程项目开工后,如果采用以前的管理模式,势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设备和检测仪器等,我们可以改变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施工人员及材料、设备的潜力,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
  2.以己之长,补己之短
  我们可以利用分包队伍的施工经验来弥补不足,因为对于我们没有施工过的项目,由于没有施工和管理经验,缺乏技术组织能力,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从何处入手、如何组织施工对我们来讲都是问题。这时我们可以可以和分包队合作,从中学习他们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组织技术学习、技术培训、技术交流。然后为员工开展技术培训班,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素质,从而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从而使技术与经济、质量与进度、生产与技术达到辨证的统一。
  3.工作面增加
  有利于增加工作面,加快工程进度,众所周知,建筑的类型、样式繁多,规模要求各不相同,施工作业受天气影响较大,而复杂的多工种交叉施工、各项技术综合应、工序搭接较多,可以充分利用技术管理型模式多开工作面,多增加分包队伍,这样可以做到各个击破,有效地加快工程进度。
  4.部分风险转移,损失降低
  不少企业,尽管拥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力量,但由于技术管理的薄弱,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技术管理的失误,直接导致施工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成为不可弥补的缺憾。因此对于一些较大型的工程项目,可以通过选择有承担资金、质量、工期等风险的能力的资深的分包队,再出现一些突发事故的情况下,能克服困难甚至主动垫资生产,可以替我们承担一部分风险。
  5.控制成本预算
  施工前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和计划工期,编制出实施性施工进度和计划处基本预算,并在此基础上适当的增加或减少。并筛选分包队,或根据以往的成本经验确定分包单价最低基准,然后以此为基础确定分包价格,有利于项目部预测和控制工程成本。
  三、建立双赢的管理型模式
  1.双赢的互补互利模式
  在技术管理型模式中,国有建筑企业有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有大批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而分包单位拥有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只有将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才能创造最大的效益。同时我们可以采取政治和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大力培养和提拔技术业务人员,充分调动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积极性。在利益分配问题上,必须树立互利共赢的观念,"双赢"才是真正的赢,同时我们又在政治和经济上达到互利合作,真正实现利益双收,这样不仅分包队有钱赚,还让他们产生工作的热情,工作的动力,只有积极性,热情上升了,才能实现各项工程的的各项指标。
  2.加强合同管理
  你必须知道,合同管理是技术管理型模式的核心,市场经济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法制经济,或者是契约经济、合同经济。技术管理型模式实质上是一种合作模式,其中各个项目的实施都离不开合同,因为这关系着风险承担问题,结果负责人问题。从合同的拟定大奥生效都必须要签订双方完全自愿签字才行,因此合同订后的管理必不可少。起中要特别注意对彼此不利时,及时对合同进行修改,变更,补充或终止。
  四、技术管理模式中应注意的问题
  技术管理工作需持之以恒,因此,要不断地加强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和技术责任制,充分发挥好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的才干和作用,做好自身的财务管理,控制成本,预测流动资金的需求,合理调度资金。加大合同管理力度,依据合同全面约束分包队伍的各类行为。认真履行岗位责任书中的义务;要经常与供货厂商、分包单位保持沟通;对对方影响工程进度的事件,要详细记录,及时交涉或提出索赔。制定供货商和分包商的奖惩办法,并保证现场负责人有强有力的执行能力。在这就是及时向领导报告阶段进度申请拨付进度款,以保证各分包单位能积极施工,促进关键工作按时或提前完成。最后我们还应该重视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工作。
  五、结语
  做好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以上是笔者结合多年建筑施工经验的心得体会,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淑彬.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2]杜瑜.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J].铁道建筑技术,2011.
网站目录投稿:代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