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打造可持续发展校园研究平台


  业主:天津大学
  建设地点:天津市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
  总体规划设计: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总规划师:黄文亮
  副总规划师:洪再生
  总建筑师:崔愷
  副总建筑师:周恺
  总建筑面积:130万m2
  项目状态:一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设计时间:2010~2012
  竣工时间:2015
  图片版权: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天津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素以"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和"爱国奉献"的传统享誉海内外。由于原校区空间逐渐饱和造成办学空间不足,严重地制约着学校的长期发展。2010年3月天津市与教育部签订共建协议,启动天津大学新校区项目建设。
  新校区将成为天津大学配置齐全的主校区,选址位于天津市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之间的海河教育园内,规划用地250ha,学生规模30 000人,总建筑面积130万m2。新校区采用一次规划、分段建设、合理布局的建设思路,第一期建设已于2015年完工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约80万m2,容纳师生近20 000人。
  以工作营的机制,打造新校区
  华汇开展规划之初,校方就立即接纳了采用工作营方式开展规划工作的建议,透过集思广益的过程,确定建设的方向。
  工作营核心成员透过一系列的工作会议,倾心聆听校园领导对学校发展的期许与愿景;管理单位对校园运营的需求;学群学院学系老师对教学研究发展的看法;学生对大学校园生活与学习的憧憬;具有深厚社会网络的校友对学校发展的倡议;天大杰出规划设计的校友及国内外顶尖专家们集合浓郁情感提供的宝贵的校园规划经验;并透过国际顶尖可持续发展专家及产业的全程参与,规划团队整合各界建议,总结出"国际级现代化大学"的愿景定位和三个目标:1)自主创新人才的发动机;2)可持续发展的领航基地;3)倡议和谐社会的智囊库。
  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六个规划原则共识,包括:1)采用紧凑型、有利促进融合交流的可步行校园发展模式;2)确保校园的人性尺度,建筑平均高度与密度应中等合宜;3)形塑以学生生活为核心的校园;4)保留足够的学产合作的培训与研究空间;5)传承天大的校园文化与风格;6)打造国际尖端的示范性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校园。
  校园空间结构规划构想
  规划过程中华汇设计团队汇整了各方的意见,经过各种工作营的探讨及多轮的修正,逐步地形成了一个凝聚各方共识的方案,体现出11个主要的布局构想。
  构想一:采用可供建筑面南的东西向校园轴向格网
  (1)格网中以承袭天大现有校园传统的东西中轴均匀划分校园空间,南北两侧预留宽阔的发展区块。
  (2)校园的入口与北侧的道路交叉口保持了适当的距离,入口区采用圆形前院,舒适地将入口轴向转换为东西轴向。
  (3)东西中轴与反映基地周围都市肌理的南北支脉,构成了新校园的基本格网体系。
  构想二:营造以学生公共活动为中心的中轴空间
  (1)行政管理、大会堂、校史馆、档案馆共同组构具备高活力、高象征性的轴线东端入口区。
  (2)公共教室、图书馆与学生活动中心等学生最常用的设施布设于中心轴线两侧,强化中轴活力。
  构想三:运用学院建筑组团为门面,打造对外学术形象
  各个学院或学群组团依据规模的大小及资源共享的考虑,有机地配置在中轴区的两侧,各学群组团在校园周边城市道路上,均有前庭门面,形成校园对外的学术形象。
  构想四:精心打造环形生态景观园廊,成为促进院际交流的绿链
  (1)优美闲适的运河、阳光草坡与林荫小径,形成具有"花堤蔼蔼,北运滔滔"之浪漫风情的天大特色公园,成为促进院际交流的绿链。
  (2)公园西侧,空间逐渐展开,形成大片生态湿地,是校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既能发挥净化污水、滯留雨水的功能,同时也是学生休憩的去处。
  构想五:责成各学群建筑师建构学院群内各具特色的通廊
  (1)各个学群前均设置由回廊环抱、气势恢宏的"学群前院",成为平日学生活动及特殊庆典活动的多功能空间。
  (2)各个学群内,均设置各具特色的内庭、街巷、穿堂、序列,构成学群内各院系的"交流通廊"。
  构想六:镶嵌错落布置的宿舍,形成最能促进交融的可步行校园
  (1)学生宿舍以便于管理的规模,错落地镶嵌在中轴两侧以及学院组团之间,为学生在校园内的行动提供了最便捷的步行距离。
  (2)学生生活区沿运河的界面设置具有公共使用特性的空间,有效地强化"绿链公园"的活力与公共意象。
  构想七:转化公交路廊成为校际交流及资源共享的触媒
  (1)于校际公交走廊与地铁站的交点,策略性地发展催化转运的校际生活服务设施,形成转运枢纽。
  (2)沿校际公交路线尽量设置促进校际资源共享的学生活动中心、北洋音乐厅、图书馆、各种体育设施等,为海河教育园区落实公交导向的发展形态。
  构想八:均衡配置运动设施
  (1)均衡配置三个正式的运动设施组团,满足教育部评荐要求的设置标准。
  (2)有机地利用绿链公园,学群前院及岛上滨河绿地及中心广场,作为随兴的学生运动活动空间。
  构想九:预留充分的校园成长空间
  各学群可沿学群轴向,有机地向南北成长。沿环路充分地预留可与校园结合为一体的开发地块,作为新学院设置或学产合作计划的成长空间。
  构想十:整合地运用成熟的绿色技术
  整合运用节能与绿色生能技术、雨水滞留及生态型的中水净化技术、节废减排技术,成为国际最先进的可持续发展校园。
  构想十一:体现实事求是精神的建筑语汇,承传天大文化传统
  (1)采用地方烧制砖作,以可行的现代工艺,延续天大原有校园建筑的质朴语汇,
  (2)结合成熟的绿色建筑技术,诗意地营造"可持续发展精锐基地"的意象与品牌。
  绿色校园及可持续发展校园研究平台的构想
  核心工作营确立了将天津大学新校区打造为"示范性的绿色校园及可持续发展校园的研究平台"。因此,结合研究"整合性全系统构想(Whole System Concept)"已有先进声誉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合作。在新校区建设中,运用成熟的可持续发展技术,整合能源、水与废弃物等,以各种节能、减排及使用再生能源的方法,使资源不断地循环再利用,达到能源自主、零排放及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目标。
  同时,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结合校园内学术研究,进行技术接轨,打造新校区成为可持续发展校园的研究平台。
  新校区建设研究的"整合性全系统构想"包括:
  (1)节能——减少能耗需求
  打造"示范性可持续发展的精锐基地"的第一步,确定最佳的建筑节能设计要求,打造高能效的校园环境。
  (2)减排——减少碳排放
  新能源及再生能源的使用:在新校区基地进行调查及研究,了解各种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供给,并在建设初期为能源需求分析与设定节能目标,确认能源效益、验证设计标准的性能;并评估自然通风、发展互连电网的可行性。可考虑的再生能源有:1)供暖:被动式太阳能、地热供水系统,以及太阳能真空管的热水系统;2)冷却:地源热泵;3)电力:风能、太阳能光伏、以氧消化池作为动能的热电联厂。
  废弃物回收及再利用,包括:以热电联产燃烧可燃固体废物;以厌氧消化池处理有机垃圾;回收玻璃、金属和塑料;安全处置有毒废物。
  (3)水循环——建立以水循环系统为主体的景观体系
  天津地处中国北方,气候干燥、雨量少,年平均降雨量603mm,降雨量集中于六~九月,占全年降雨量78%。因此,建立能蓄水、自我净化、循环使用与减少对外接水源依赖的水循环系统为首要目标,从而实现:1)供水:城市饮用水;2)废水:以生态工法处理污水(如活水净化系统Living Machine);3)中水:活水净化系统处理后的中水供水系统;4)雨水:截留所有的雨水(如生态雨水收集槽Bioswales和滞留池)。
  (4)搭建可持续发展技术的研究平台
  大学校园是探索、测试可持续发展技术与系统的理想机构。天津大学透过与在可持续发展及绿色校园设计领域拥有显著成就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联合两校的学者共同制定研究计划;以期使天大的新校区成为在可持续发展与低碳设计方面的国际化示范基地,以及可持续发展创新设计的实验室。
  打造新校区成为"可持续发展技术的研究平台"的目标为:1)创造一个生活实验的校园,以教育学生关于更加可持续、低碳的未来替选道路;2)创造一个工作实验台,一个具体明确的可持续技术的实验室;3)一个整合能源、水、废弃物与智能资讯技术管理的全系统实验室;4)测量实际的系统性能(建立持续的数据资料),包括投资、营运成本、管理维护与生命周期等;5)指认创新技术与系统的研究与发展机会;6)记录并深入发掘人、系统、技术的互动,如使用者舒适程度、使用者控制与系统管理等。
  结语
  以工作营进行参与式的规划设计,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平台,对天津大学而言,不仅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更是一个结合众人、集思广益、凝聚共识的过程。较之一般校园的建设,此规划设计及建设必然相对地需要更多的资源,然而此一过程所产生的成果,往往能够大幅节省学校建设与运营的成本。
  由打造可持续发展研究平台的经验来看,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概念已存在多年,在中外也屡有成功的建筑及景观的设计案例。但由各地可持续发展案例检测的结果显示,建成的实际耗能往往远远超过学术模拟的预测。此外,要打造一个全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新校区,举目中外,却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借鉴。客观地说,或许目前只有中国的发展需求与速度,才具备实现全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城区的条件。
  校园要能真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平台,营建品质至关重要。要有可靠的营建品质保证,研究才有可信的实验印证。校园的建设,要有理论的高度,更要能够落实。同时,要能不断反省,并透过研究,不断改进、精益求精。如此,校园方能真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平台。
  由于建校的时间压力,非常遗憾天大新校区可持续发展系统平台在建校过程中未能及时推动,但规划结构已为此留下充分的弹性发展空间,希冀今后通过各界的不断努力,在可见的未来能够逐步推展实施。
网站目录投稿:语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