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十步读财保证续保的长期医疗险终于


  11月12日,银保监会正式发布了新修订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
  现行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于2006年颁布,除了2017年曾发布过征求意见稿,这13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变动过。而新办法将于2019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可以见得未来长达数年的时间里,都将以此为准,并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变化与发展。
  然而,距离文件颁布到现在已经过去将近一周了,很多媒体朋友都给出了较为全面的解读,十步一一看了,但是很多解读晦涩难懂,能读完的基本都是同行或相关从业者。
  由于关注十步读财的大部分人群都是真正想买保险的朋友,所以十步对于修改后新办法的解读,会尽量接地气,并且在近7000字的规则中挑出"对普通消费者影响最大"的一个部分,讲一讲我的看法。
  至于对保险公司、对行业的影响,抱歉我们今天先不聊。
  01:
  "长期医疗险可调整费率",这一条修正算是全文中最最重要的一个内容。   我们知道,迄今为止国内没有任何一款医疗险能真正做到"保证续保"。   市面上做得最好的几款,也只是规定了最长五年或六年的保证续保时间。这或许成为医疗险的最大弊端,被很多人诟病。   之所以保险公司不生产长期医疗险,是因为旧版办法规定"仅有短期健康保险产品可以调整费率",那么如果想要生产长期医疗险产品就要保证费率。   出于风险管控和通货膨胀等问题,保险公司自然不愿保证续保。   医疗险属于报销型产品,即花了多少钱,保险公司给报多少钱。   而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问题,每年医疗费用的自然通胀在7%~8%左右,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要求保险公司"违背规律",开发出费率永不浮动的长期医疗险,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话讲到这里大家也就都明白了:新办法允许长期医疗保险调整费率,就意味着,长期医疗险的春天即将来临了。   02:
  新版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中,新增了"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保险公司可以在保险产品中约定对长期医疗保险产品进行费率调整,并明确注明费率调整的触发条件。   长期医疗保险产品费率调整应当遵循公平、合理原则,触发条件应当客观且能普遍适用,并符合有关监管规定。   其实早在2017的征求意见稿中,描述的是"对长期健康保险产品进行费率调整",此次颁布的最终版本改为了"长期医疗险",就是银保监会对于保险公司开发费率可调整的长期医疗险的明确鼓励。   03:
  不过有意思的一点是:"如果可以进行费率调整,那还算‘保证续保’吗?"   新办法中明确规定:   "保证续保条款,是指在前一保险期间届满前,投保人提出续保申请,保险公司必须按照原条款和约定费率继续承保的合同约定。"   注意,是原条款和约定费率。   简单归纳一下要包含三个方面:   第一一定能续保,比如不因被保险人的身体状况变化等原因而拒绝续保;   第二原条款的责任不变,即保险公司后续不能再给被保险人增加额外的除外条款;   第三,要按照"约定费率"给予续保。   三者缺一不可,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保证续保。   那么新办法中允许调整长期医疗险的费率是不是就和保证续保自相矛盾了?   实际上还真没有,不得不佩服银保监会用词的精确度。   我们回过头来看新增的第二十条,文中写的是"保险公司可以在保险产品中约定对长期医疗保险产品进行费率调整,并明确注明费率调整的触发条件。"   而保证续保条款的定义也是"约定费率"。   即只要保险公司明确标注费率调整的触发条件,那么都在"约定费率"内。   04:
  从整体上来看,长期健康险费率调整非常有意义,不仅站在保险公司的角度考虑问题,也在努力维护着消费者的利益,是一次较为大胆的"破题"。   当然啦,此时一定会有人提问:"那我是不是等到长期医疗险产品出现后再买会更好?"   对于这种问题,十步的一贯态度都是"不好,不要"。   未来没发生的事情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不管是对于自身风险的把控,亦或者新产品到底会以怎样的形式出现,我们都无法预料。   但是我们现在可以确定的是,目前市场上有很多不错的高性价比产品,保证续保时间也已经长达五年或六年,保费也很便宜,每年只需要几百块。   所以不如先将保障做好,今后有了更好的产品再更换,不要把现在的自己暴露在风险之下。   最后,规定的修改是为了符合时代的变化和发展。   在今后,长期医疗险、长期护理险,收入损失险,将百花齐放,更加符合个性化的保障需求,   任重道远,但未来可期。
网站目录投稿: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