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供水管网漏损率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


  【摘 要】供水管网漏损是供水行业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漏损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而且还使供水企业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分析了供水管网漏损率高的原因,对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供水管网;漏损率;原因分析;对策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供水管网系统成为了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之一,在保证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保障人民生活安定等方面不可或缺,供水管网的漏损也随着供水管网系统的建立成为供水企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因此,为了控制供水管网的漏损问题,就要认真分析供水管网漏损高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治理。
  一、供水管网漏损率的概念
  管网漏损率是供水管网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是供水企业的一个重要经济技术指标。管网漏损主要是指因管网材质老化或破损等外部因素造成的实际供水量减少的现象。
  供水管网漏损率是指管网漏水量与供水总量之比。有如下计算公式:
  漏损率=(年供水量-年有效供水量)/年供水量×100%
  供水总量是指水厂供出的经计量确定的全部水量;有效供水量是指水厂将水供出厂外后,各类用户实际使用到的水量,包括收费的(即售水量)和不收费的(即免费供水量)。从计算公式来看,漏损率与产销差密切相关。产销差一方面是由于计量存在偏差,另一方面是部分水量因种种原因未能纳入计量体系。
  二、供水管网漏损率高的原因分析
  (一)物理漏损
  物理漏损是指通过系统输配水管网及蓄水设备渗漏、漏失及溢流到外界的部分水量,是供水管网漏损的重点之一。供水输送过程中的物理漏损难以避免,国际上合理的漏损率不超过10%,但目前普遍超过20%。供水管网物理漏损又分为如下几种情况:
  ①规划设计问题。早期建设管网设计缺乏远见,造成管网布局不合理,覆盖范围跟不上供水需求,技术运行效率较低,地面负荷不均,易发生爆管现象等。
  ②管材管件问题。一方面,早期建设的管网以铸铁管、钢管为主,老化、腐蚀现象严重,且常年不能得到及时的维护维修,致使城区内爆管事故增多。另一方面,现有管网敷设使用的管材材料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配件质量各异,目前使用较多的有铸铁管、镀锌管、砼管、钢管、球墨铸铁管、PE管等。
  ③管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首先,管網防腐质量不合格,管道易腐蚀,降低管网正常使用寿命,增加漏损频率。其次,管道接口刚性强,当管道产生不均匀沉降时,在温差较大情况下,接口伸缩易造成漏水。橡胶圈等柔性接口方式,韧性大,抗震性强,但强度和水密度受管件尺寸误差影响,若按照不到位或不合格也会有较大漏损隐患。第三,管网焊接工艺不合格。第四,阀门关闭不严,造成抢修期间间接水损增大。第五,槽沟开挖不到位,管沟不平,造成管道、接口异位损坏等。
  (二)账面漏损
  ①偷水盗水问题。随着水价增长,偷用水现象日渐加剧。部分居民采取滴水方式;农村居民采取拆水表方式;一些企业用户绿化用水单位利用夜间或其他供水巡视人员不能及时查看的时间开启消防栓偷用水;甚至有些单位从现有供水管网私接水管进行使用。由此给供水单位带来较大损失。
  ②免费供水量。免费用水量是指实际供应并服务于社会而又不收取水费的水量。此类水量由于免费,所以更易产生浪费。免费水量包括消防用水、冲洗管网用水等。供水企业通常每年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管道冲洗,以保证用户的用水质量。
  ③计量误差。首先,出厂水水表由于未能按要求进行定期检定,运行不稳定,易造成计量误差。其次,用户结算水表存在计量误差;第三,水表口径与用户水量不匹配,影响实际用量的计量;第四水表安装不规范等。
  ④其他因素。除上述因素外,管网漏损还会出现其他偶发因素,如供水压力不稳或过高对管网受力的影响,会增加爆管频率;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对管网的冲击损害等。
  三、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的对策探讨
  (一)严把设计与施工关口
  提倡管网设计与施工的紧密对接。从理论设计、实地考察、材料选取三方面提高设计环节的质量。尤其应避免设计人员单凭经验进行管网设计。施工环节主要着力于严守材料关与工序关,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作业,提高监理与验收质量,防止接头不佳等工程问题的出现。
  (二)建立现代化管道漏损监测体系
  完善水力学模型以及流量压力均衡调控,并以此为基石构建集成化防漏查漏体系。建立数字化无线自动传输的计量监测网,对整个管道范围进行动态监控,以提高漏损发生时的响应速度,同时减少对非漏损事件的误判。提高漏损探测精度,重点关注输水主干、分支供水管道,严防暗漏的发生。要依托系统化监测,形成一系列主动漏损控制解决方案,最大程度降低管道漏损监控中"广撒网"现象带来的高额成本。
  (三)完善各类用水统计
  解决系统误差或随机误差有时因面临技术等问题成本较高,着力于规范用水统计体系,防止用水统计上的"漏网之鱼",能有效降低管网漏损率。为此,首先应在出厂水计量器方面推广并普及管段式电磁流量计,以提高出厂水量的统计精度。要不断完善供水稽查制度,违规用水和水费拖欠等行为对供水企业正常运营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通过执法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严防各类违规用水行为。
  (四)加强漏损的日常管理措施的实施
  第一,建立健全管网资料,及时进行动态的信息跟踪,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在此基础上,加强管网漏损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方案,提升科学客观的决策,提高精准性、预测性、及时处理性。
  第二,加强产供水、营销维修、调度运行等部门的协调沟通,优化运行方案,及时进行信息共享,才能实现及时处理问题,减少漏损现象的发生,实现安全供水,防止水锤等导致管网损坏发生。
  第三,加大供水稽查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偷水盗水的现象,特别是消除通过消火栓、绿化用水、环卫用水等途径进行偷水盗水的现象。对供水企业内部用水等均应安装水表进行准确计量,以客观精准测算漏损率。
  第四,增加水表的计量精度,对用水量和销水量进行准确及时计量。只有保证产销差水率的客观真实,才能准确计量漏损率。由于计量的不准确或者产销差水率的计算口径不一致甚至重复计算等原因,使得漏损率长期高居不下。
  (五)完善管道管理,提高管道维修人员的素质
  为了切实地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不仅要加强对管网的施工管理,还需不断地提升管网维修人员的素质,全面提升供水管网漏损管理质量。对于从事供水管理、维修工作的人员,需要加强对其的业务技能、理论知识的培养,在新技术、新工艺引进后,应该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学习,及时的掌握,提高对供水管网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同时,应该根据居民分布以及用水实际情况,对水流量进行合理的调度,缓解市政供水管网的压力,避免由于管网压力下降而出现爆管现象。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供水行业中普遍存在着管网漏损率偏高的现象,不仅影响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而且反映出供水企业中某些基础管理工作措施不力、制度不严的问题。因此,为了保障供水企业利益同时,起到保护水资源的作用,就要针对目前的供水管网漏损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控制管理,从而有效降低供水管网的漏损水平,确保供水系统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刘孝玲、王玲.降低与控制供水管网漏损率的措施[J].浙江建筑.2011(04).
  [2]高亚萍.供水管网漏损原因与控制措施的研究[J].天津大学.2007.
网站目录投稿: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