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是人体的指挥系统。 人类产生于自然,所以人体的五脏六腑和肌肉毛发也理所应当的产生于自然。根据上篇理论分析:太阳提供的光是地球生命物质能量来源,地球上的树木、煤炭、动植物、风霜雨雪等等,都可以理解为太阳光在地球上通过不同生化作用的物质显现。而太阳光本身是一种波动的能量,世界上的每一样物质都处于振动当中,都有自己固定的振动频率。春天的太阳光透过地球的大气层形成特定的"春天的振动频率和波长",这个波段的太阳光在地球上物质显化出了绿色、生长等物质形态。人体的肝系统也是春天这个波段形成的物质产物,因此与春天的能量场是"共振"的。所谓的"同气相求",可以理解相同振动频率的不同物质形态之间的"共振"。例如著名的"音叉试验",固有频率相同的两个音叉,一个音叉发出声音后,振动的声波传递给另外一个音叉,另外一个音叉会在振动波的作用下"自动"的发声出来。这种物理现象又称作"共鸣"。 春天的太阳光"共振"在地球上形成了暖湿、生发、绿色、酸的味道……,在人体上共振形成了肝、胆、筋、人体气机的生发、怒气…….。其他脏腑的机能以此类推。 人体的五脏作为指挥系统,指挥着人体具有相同"固有频率"的组织器官。 《黄帝内经.五脏生成论》说:"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 心最显著的功能是鼓动血液周流全身。从外表上看,特别能够影响到人面部颜色的变化。心脏搏动有力,血液会充盈人体全身,面色会呈现出红润的气色。我们可以观察到,喜悦、恐惧、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会迅速影响面部的气色。心在健康状态下,面部有荣光焕发之相。而制约心的是肾水。肾主管身体的水液代谢,水液代谢对心的搏动有控制和抑制作用,所以说肾水是心火之主。是心火的领导,是心火的官。 肺与皮肤连接起着联合呼吸和散热的功能,肺的健康状态从皮肤的健康状态可以判断。肺深长有力的呼吸可让人体脏腑和毛孔"充气",身体内的余热和浊气可以被有效代谢出去。如果呼吸和散热有问题,皮肤则容易发红、积累污浊,长斑等。肺的功能受心脏功能的控制,肺的位置在心脏的上部两侧,心脏如果过多积热和亢胜,余热进入肺很容易导致肺的开合失调,影响肺的正常工作。"火克金",是指心的健康与否会直接影响肺的健康状况。 "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从人体筋和指甲的健康状态,可以直接推断肝的健康状态。肝是人体主要存血脏器,肝存血的血容量越大,人体的血液调节能力越强,人体的生态平衡越不容易被打破。人体的筋络依靠肝血的滋养才会柔软有弹性。肝气带动肝血到达人体最末端的指甲起到滋养指甲的作用。肝气、肝血不足会导致指甲干枯没有光泽,严重时会导致指甲出现严重纵横纹理。肝在五行中主"血",偏于阴。肺在五行中主"气",偏于阳。肺的呼吸推动作用对肝血的运行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所谓的"金克木",是指肺对肝的运行起着重要的管制作用。从生活经验来看,肺的呼吸不足很容易导致肝血流动的代谢不足和身体散热失常,肝血的流动不足就很容易导致血中积热,出现上火症状。我们经常所说的"肝火",大多数情况下是肺虚导致。 "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从肌肉的丰满程度可以观察到脾胃的健康状态。特别从唇周肌肉的状态,可以判断脾藏的健康状态。健康的肌肉如同自然界中的肥沃土壤,里面隐藏着大量的植物根系和水系,如同肌肉当中的血脉和毛细血管。所谓的"木克土",是肝木对脾土有管制的作用,如同自然界的森林和土壤之间的关系。自然界的森林出现了健康问题,很快会引发土壤流失或者失去营养。 "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水是人体中主要的"介质",人体中大约有60-70%的成分都是水。人体中的血液、尿液、津液、精液、汗液的主要成分都是水。水通过流动和代谢出现了不同的形态。人体的血液是水和食物的精微物质在人体循环动态变化中形成。"津液"是通过脾的运化和肺、肾的汽化蒸腾形成。"精"是肾系统在其他系统的协同下"提炼"出来人体的精华物质。"精"对水的代谢,血液的制造,身体骨骼的充盈起着重要的物质基础作用。从外形上看,头发和胡须与肾系统的功能非常密切,头发和胡须提前变白反映出了肾精的亏虚。所谓的"土克水",依然可以从自然环境中得到启示,脾对肾有管制的作用。人体的水分从嘴巴进入肠胃后,会通过肠胃的毛细血管汇流到静脉血管,并流动到动脉血管。动脉供血到达肾脏后将废水通过尿液排出,将有用的水在身体内进行蒸腾汽化。水从肠胃到血脉的分流作用由脾土来管理,如果脾对水液的控制作用失常,则肾对水的管理能力也会削弱。 《五脏生成论》接着说:"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 酸苦甜辣咸五种味道在本质上也是一种能量的体现。食物的"气"和"味"从阴阳二分法的角度来看,"气"属阳,其性质振动频率快,波长短,偏于在空气中流动传递。"味"更偏于浓缩,属阴,存在于食物之中。 盐水中的矿物质具有寒凉的性质。肾是冬天的"气场"产生的,因此与寒的气场是一致的。盐的寒凉性质可控制人体体液、防止身体失水,因此现代医学经常用盐水来控制平衡人体的水液。但是盐寒凉的性质会导致血脉凝结流通不畅,因此会导致血的运行增加阻力,影响血脉在全身的运行。西医对高血压病人控制摄入的盐水平也是这个道理。 "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苦的味道有祛湿热的作用,有抑制心火亢胜的作用。食用过多的苦味不仅会影响心脏的运血功能,过多的祛湿会损伤血液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就会使得皮肤毫毛缺乏血液的滋养而脱落。 "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辛辣的味道会发散令人出汗,如果吃辣太多,则会导致人体的津液和血液流向体表损耗较多,人体的血液津液损伤则会导致筋络和指甲失去足够的滋养。 "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和辣的发散味道相对应,酸的味道具有收敛的性质,如果食用酸味太多,会导致血脉过于收敛,无法鼓动到达肌肉和嘴唇,而让肌肉嘴唇枯涩。 "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甜的味道有吸水和滋腻的作用。食用过多的甜味,会导致身体内积蓄水湿,水在身体内的代谢和流动也会遭到削弱。人体血液、津液和精气的制造也会削弱。湿邪积蓄身体会导致风湿、痛风等疾病。湿邪进入血液会导致血液缺乏养分,人体的头发依靠血液持续不断的提供营养物质。血液被湿邪"稀释"就会导致头发失去滋养而脱落。 食用五味应该清淡而平衡,这样会起到滋养五脏的作用。如果食用五味过重而且不平衡,就会导致五脏受到损伤。 "心欲苦",是指心属火,蕴藏了鼓动血脉之力,需要苦的凉和干燥性质进行中和。"肺欲辛"是指肺通过呼吸来调节人体的气机的升降和宣发开散,要用辛辣的味道来打开肺的开关促进出汗。掌握平衡是关键点,过多的辛辣会消耗肺中的津液而损伤肺。"肝欲酸",是指肝如同春天的树木,成长需要津液雨露的滋养。酸的味道可以滋养肝血,使得肝血可以条达到人体的脏腑和四肢。目前在治疗肝病和肝郁存在一个误区,很多医生喜欢用大量活血化淤和疏肝理气的药,这样久而久之反而会消耗肝血和损伤肝体。 "脾欲甘"是指脾主管人体津液的生成和调度。甜的东西可以滋湿和生成津液,滋湿可以和缓辛辣和酸的急快的性质。甜的味道镇守中央的肠胃可以维持人体的津液和水分,因为人体的血液的化生都来源于肠胃中的营养物质和津液。过多的甜会滋生湿气,会减缓身体的代谢运化。 "肾欲咸"是指肾主管人体精气的存贮和闭藏,咸的寒凉性质会有助于精气的收藏和凝涩,帮助人体"聚精聚气"。但是过多的"凝聚"又不利于人体气血的流动和运行。 综上所述,人体五脏相对应的生发、释放、运化、肃降和收藏的功能需要达到一个平衡状态。五脏的功能如同一个齿轮的五维,任何一个维度的过度或者不足都会导致平衡被打破,人体的运转机能就会失常导致疾病。自然界食物对应的五气五味根据"同频共振"原理,都可以起到滋养五脏的作用。但是,气味过重、滋补过度就会导致五脏失去平衡,脏腑反而会受到损伤导致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