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通田超波:未来IT建设要动态把握 如果把九州通的发展看作一个人的成长,那么,信息化则伴随着九州通整个的发展。用九州通CIO田超波的话来讲,公司战略和业务的发展,带动信息化的关注点也在不断地改变。但事实上,当九州通开始将技术增值服务延伸到上下游产业链,IT与业务的高度融合已经成为必然。 要有持续变革的准备 在九州通CIO田超波看来,做好医药行业信息化,首先要与战略保持一致,了解业务的一些想法,其次,要做好IT价值的衡量、做好风险管控以及保持持续变革的准备。 "品类管理以及上下游生态圈,包括供应商、经销商、客户,等等,需要快速建立信息通道,是医药企业管理的几个核心,而对九州通而言,从业务的角度,品类、仓储配送、售后服务、IT快速响应、安全管理、质量控制能力,都是管控的重点。而这种管控需求,最终都会反映在信息化上,需要考虑的是IT与公司的战略保持一致以及IT价值的衡量、控制风险、持续变革。"田超波进一步解释,"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战略和业务在不断变化,一个是单体业务规模不断扩张,一个是多元化发展,这个时候,如何在技术层面避免系统宕机、数据不对等情况,如何在业务层面,了解业务的想法,找到业务与IT的结合点,同时关注新动向,包括行业新动向、互联网行业、医药行业、大的商业变革,等等,做好持续变革的准备,都是做好信息化的基础。" 对外:关注生态圈的构建 九州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从业务驱动到集团管控再到决策支撑的三级跳过程,田超波表示说,"公司发展阶段不一样,信息化关注点也不一样。公司规模小的时候IT可能关注库存、内部销售系统,发展到公司和伙伴多了以后,就需要做管控,着眼内部外产业链上的数据互通、做标准化;另外,公司多了以后,哪些公司盈利比较好,哪些可能差一些,包括我们和经销商共同的营业额、利润等方面,都需要一些决策分析的内容。这个时候,信息化需要关注的就是一个生态圈" 在九州通十余年的信息化推进中,田超波始终关注IT价值的衡量。田超波认为,信息化最重要的是安全性,系统是否能够持续、稳定、安全、有效的运行,决定了系统的价值最终转化成业务价值和管理价值;第二是面向项目的态度,做完一个项目,按照项目考核的考核,评估投入产出等等;第三个还需要关注员工的成长以及人力资源的考核,能否为这方面提供一些支撑。最后,田部长,提到的关键一点企业本身风险控制的能力,包括在IT层面,业务、组织变化所带来的IT风险控制;在业务层面,提供一些报表支持决策,保证准确性和及时性;在供应链的角度,要去提供帮助给到上下游的伙伴,帮他去做一些业务的支持和分析,类似一个商业共同体的概念。 对内:IT平台降本增效 在九州通的信息化规划上,除了基础设施,九州通的核心业务系统包含从前台商务、中台ERP到后台物流,支持平台上的能力,而另一方面,对内的财务、人力、协同OA等系统也是重要的内容,为内外部的信息互通提供支撑。 "流程就跟开车一样,都按照规范才会高效。这是最核心的价值。"——田超波这样总结流程的价值。而目前作为九州通流程管控的核心系统之一,泛微协同OA已经覆盖了九州通集团几乎所有的业务公司,流程应用涵盖了日常管理、公文办公等各个方面,通过电子化的流程审批,避免了因为领导外出所造成的审批拖延等现象,流程更加高效、规范,与此同时,集团与子公司之间的信息互动,也更加高效。当然,为了协同OA的上线运行,田超波在推广、培训上也花费了诸多精力,甚至推出了限时审批流程,督促流程的规范落地。 在未来,九州通坚持的是以医药分销为核心业务,以医院纯销、中药材、医疗器械、零售连锁为战略业务,以物流技术营销、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原料药等为新兴业务的业务组合战略;而IT的价值在于,利用IT需要构建一个生态圈,实现相互之间的数据互通最终支持决策。用田超波的话来讲,"未来的发展中,九州通的IT 建设着眼构建的,不仅是基于医药产业链的生态圈,也将需要随时做好为非医药行业板块业务提供IT服务的储备。而这需要时刻关注行业、IT互联网的最新动态,做到动态把握!" 恩信科技刘有涛:云迁移时CIO不要被忽悠 第十四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已经落下帷幕。记者有幸对恩信科技的CEO同时也是恩信云ERP的总设计师,中国首部云计算ERP的缔造者刘有涛先生进行了专访。就中国云计算的大势进行了探讨,同时也为一些企业的CIO对于云迁移方面提出了几点中肯的建议。 恩信科技CEO刘有涛 记者:恩信科技前几年做开源erp,在业界反响很大,现在为什么开始转向云计算erp? 刘有涛:记得前一阵子,红帽总裁曾经说过,开源和云计算是一对孪生兄弟。但是我觉得他们其实是父子关系,如果没有开源软件就没有云计算。举个例子,百度与谷歌都是做搜索引擎的企业,他们的内部服务器至少要几十万台,如果都用传统的商业授权软件,根本无法支撑企业基本运营,更不要提免费应用。这个时候,开源就诞生了,因为开源软件是没有费用的,而开源软件最大的特征就是能带来增值服务,也因此催生了云计算的大势到来。恩信从创建以来一直是在做开源ERP,可以算对开源有深刻的了解,所以势必要跟着这股云计算浪潮,凭借我们的优势,在云计算领域开拓出一片天地。 记者:当下中国的云计算风起云涌,刘总认为中国的云计算现在处于什么阶段? 刘有涛:如今中国的云计算还是一个比较初期的阶段,大部分厂商还仍然处在对概念的追捧层面,担心如果不喊云计算就怕被时代所遗弃,被客户所远离。有的厂商只推出支持云服务的硬件,而对于客户来说,如果只有硬件支持,上层没有应用,也就只是个概念,对于云计算来说,一定是应用为王。 记者:今年的云计算主题已经从"云端"到"落地",作为云计算的有代表性的厂商,恩信科技还有哪些云计算的战略计划? 刘有涛:既然云计算在中国的发展还仍然处在初期初级阶段,而云应用也只是刚刚开始落地,我的宗旨刚才也有提到就是"应用为王",所以,我们今后的战略计划就是大力推广云应用,包括在服务器,在POS机,CALL CENTER甚至还有物联网层面的应用。我们都知道,ERP企业管理涵盖了5个大方面,那就是"人""财""物""信息"和"客户"。可以看到,这五个大方面中,任何一个方面都需要涉及很多的终端设备,一些物流部门的手持终端,一些门店的POS终端等等,大部分企业不论从哪个角度都会有相关的需求,因此只有一个应用软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加强对ERP传统终端设备的整合。从而让云更快更有效的落地。 记者:CIO为企业进行云计算迁移时,都需要注意些什么?能否给他们一些中肯的建议? 刘有涛:云计算在中国可谓风起云涌,所有的企业都想通过云计算来节省成本以及获得更高的差异化竞争能力。然而在你迁移云计算的时候,是不是真的拨开了云雾,清清楚楚的看到了云端呢?所以我给CIO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第一点,CIO不要被忽悠,要区别真云和假云。当有些厂商像CIO提供一些服务应用的时候,像你形容的多么的有效,便捷与便宜,这时我们要擦亮眼睛,这个不过是SaaS服务。而我个人认为SaaS只是云计算的一个很小的分支,而它的最主要特点更加偏向于Multi-tenant "多租户"模式。另外用SOA的概念去偷梁换柱云计算也是一大误区,也要尽力的避免。云计算的的确确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需要大家多多思考。 第二点,要深思熟虑的考虑运用哪种云模式。云计算有三大模式,即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在我们的CIO将企业的应用迁移至云端时,一定要擦亮眼睛,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作为我个人来讲,我不赞同企业将自己所有的东西都迁移到公有云上。企业内部除了有技术上的知识产权问题,还要涉及到一些商业道德与企业隐私问题。有时,隐私问题被监视还是小问题,但是被控制确实是个大问题。我的建议,CIO应该采用混合云模式,有些关键应用可以放到自己的企业内部,而有些不是很关键的应用可以采用公有云模式。这样成本和安全就可以找到一个平衡点。举个例子,为什么说公交车与地铁那么便宜,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再去买私家车。因为还是需要一些隐私保护问题。成本固然重要,但是隐私也确实是一些企业的致命因素。 对于恩信的ERP云计算来说,我们的公有云是免费的,但是在长时间使用云端应用以后,CIO们就会发现企业内部的应用到底拿哪些应该放在公有云上,而哪些又必须放到私有云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