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表示,自己不会做投机,但会做创业投资。 新东方集团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全国政协委员,1993年创立新东方学校,后发展成全国最大的英语教育培训机构,并成功在美国上市。在经营公司之外,他也积极支持、投资新公司,还与新东方创业团队一起在全国高校举办了大量免费励志演讲。在创业、创新、民营经济发展、年轻人人生选择方面,他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年轻人创业无需鼓励 新京报:现在也有很多呼声提到鼓励创业,尤其是年轻人,你有什么建议? 俞敏洪:现在鼓励年轻人是一个误解,美国那样的国家,也没有这样的说法。年轻人创业不用鼓励,有想法的自己出来了,鼓励的最后都失败了。现在鼓励大学生、年轻人创业是一种误导,让大家不安心于工作。 新京报:现在中国的创业环境,在你看来与以前相比是不是更好了?你觉得有哪些方面仍需要改进? 俞敏洪:创业环境要分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是中国经济还在发展,还在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尤其是中国的整个经济在向服务业倾斜。所以这是一个机会。 但是另外一方面,资源性的行业越来越被垄断。这导致想进入资源性行业的民营企业越来越弱。 所以这应该从两方面来说,一方面要支持服务业,一方面要把资源性的创业行业也让给民间来做,政府应该只控制极少数的战略性的资源行业。民间力量的效率一定是要大于国有企业。 新京报:去年底你说在国内创业需要四个方面的条件,包括政府支持、创新意识、冒险的投资者、创业者的学习能力等,你是怎么看创业需要的条件的? 俞敏洪:我都差点忘记了(笑),这里说的条件,前面和后面都是紧密相连的。政府给的创业环境还不能只是口头上的,政府天天在喊要支持创业,要拿出实际行动来。 创业首先需要创业者本身的创新意识,把事情做大的执行能力和判断能力,否则人家也不会给你投资,政府支持也没用。所以这四个方面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新京报:去年以来也有不少扶持民营企业的政策,比如"新36条"等等,在政策扶持民营企业方面,你有没有什么新的期待? 俞敏洪:我一条都没有读过。不管出多少条,如果不进行本质上的对民营企业的政策调整,是没有用的。 新京报:你自己,除了教育产业,是否还考虑投资别的行业,为什么? 俞敏洪:我会啊,我自己也是一个投资者嘛。你有了钱就得用,你不能买房子放在那是吧,这个价值并不高。我会用钱来支持新生事物的发展。我会把钱投入高科技、与教育行业发展相关的,以及我认为在产业方面带动中国未来发展的行业。 我不会做投机,但我会做创业投资,或者说发展投资。 新京报:现在有没有现成的例子? 俞敏洪:我已经投了七八家,李开复的创新工场我不就是股东嘛。但是具体投了哪些企业我还不能告诉你。我只能说它跟人才发展、高科技发展、教育发展、文化发展、创意发展的相关领域。 民企要随时准备过冬 新京报:从你自己的经历看,在创业过程中企业家最怕什么?什么是最不可控的因素? 俞敏洪:最不可控的还是政策。任何一项政策都可能影响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国家出台政策的时候尽量谨慎,尽量从保护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着手——不管是法律政策、财务、税务政策等,甚至包括意识形态政策,其实对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经济的上升起伏也是没有办法的。现在一批中小企业倒闭,就是因为中国的出口减少,像这个东西也不能怪政府,这是一个世界大势。 民营企业可控的因素是什么?就是每时每刻要准备过冬。宁可少赚一点钱,但是要储备足够的现金;宁可发展得慢一点也要储备足够的实力。这是最重要的:不能冒进,不能太乐观。 新京报:宏观经济的景气度下行对创业、对民营企业有什么影响? 俞敏洪:有,很明显,比如中小企业主没钱了,不送孩子上学了,我们的学生人数马上就会减少。宏观经济的变化一定对任何企业都有影响,马路边上的小吃店也不例外。 对五年内经济有信心 新京报:那你对未来一两年经济复苏乐观吗? 俞敏洪:我不会看好明年后年经济就会复苏,但我对五年内的经济还是有信心的。 一方面是我认为新一届的领导人一定会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一定会制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更加开明的政策。 同时中国政府有足够的实力调动国家资源来进行大型项目的建设,因此经济的滑坡不会太快,但要形成经济回升,或者新一轮繁荣的大潮,我估计要三到五年时间。 新京报:你怎么看中国经济的转型?哪些行业是你所看好的? 俞敏洪:我觉得中国经济转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未来的转型一定是中国大项目的投资会越来越少,因为现在已经投得差不多了。第二可能是基于土地政策的改变会有变化,但什么时候还不确定。未来有一天国有土地政策松动,有可能带来新一轮经济繁荣。 另外全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都是在向服务业转型,包括高科技产业,比如facebook、google、yahoo等,都是服务业;而中国的高科技相关的服务业,甚至联系不是很紧密的服务业一定会蓬勃发展。 还有中国的农业经济会有一个大的转变,因为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出,未来出现大农场,农业公司是有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