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巩义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件西周时期的冷兵器铜戈,这件铜戈设计的脊厚刃薄,外轮廓平滑流畅,做工精致,重量分布均匀。看上去坚硬且冷峻,刃部锋利,想来在古代的战争中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戈可以用于横击、钩杀和啄击,戈的刃部叫援,尖端称锋,转折而下的部位叫胡,纳泌的部位叫内,援末胡上的孔叫穿,用于系绳(如图)。后来戈援上增加了一条中脊,当戈刺入人的身体,血就会顺着中脊流出,增强了戈的杀伤力。据《考工记》记载:"戈的规格是广2寸,内长7寸,胡长6寸,援长8寸,重1斤14两,柄长6尺6寸。"但实际上尺寸并不完全一致,会有一些差别,这只是戈的头部,后边应该加一个竹柄或木柄。如果和矛合并使用,就被称作戟,具有更大的威力和灵活性。 冷兵器是指不带火药、炸药或其它燃烧物,在战斗中直接杀伤敌人、保护自己的近战武器装备,戈是冷兵器中最古老、最常见的,也是古代中国特有的兵器。4000多年前,戈就已经问世了,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青铜戈是在河南省偃师二里头遗址中发现的两件铜戈。作为中国古代早期最重要的兵器,戈的名称、形象在处于初创时期的汉字中被大量的保存下来,如:战、伐、戮、威等。 有人对武字进行拆字,提出止戈的解析,或许,武的最高境界就是停止或制止兵事了。 《左传.成公十三年》上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是祭祀和战争,战争中武器发挥着巨大的威力,人们对武器的重视和偏爱就产生了一个个与武器相关的成语,尤其是由戈组成的成语饶有趣味。每当讲解员向游客介绍这件铜戈时,总要介绍与它有关的字和成语。 "大动干戈"最早出现在《论语.季氏》中:"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业;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干戈成为兵刃相见或战争的代称,今天,人们用"大动干戈"形容动武或大张声势的行事。而"化干戈为玉帛"则又反映了人们期望和平、渴求安宁的强烈心愿。干戈为古代常用的兵器,玉帛为美玉和上等的丝织品,这句话最早出现在《淮南子.原道训》中(译文):"从前,夏部落的首领鲧建造了八尺高的城池来保护自己,大家都想离开他,别的部落对夏虎视眈眈。后来,禹当了首领,就拆毁了城墙,填平了护城河,把财产分给大家,毁掉了兵器,用道德来教化人民。于是大家都各尽其职,别的部落也愿意归附。禹在涂山开首领大会时,各地首领纷纷进献玉帛珍宝。"从此,人们就把"化干戈为玉帛"引申为重修于好、礼尚往来。 近代,皖南事变骤起,周总理以诗惩敌,题写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同室操戈"作为自相残杀的意思,反映出总理的愤懑和震怒。另外还有阵前倒戈、反戈一击等成语,均说明了武器戈的重要影响及在传统文化中留下的印记。 巩义南依中岳嵩山,北濒黄河天堑,东临虎牢关,西据黑石关,南有轩辕关。汉代八关,巩义就有三处,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想来这种铜戈一定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戈作为古老的武器将被人们逐渐淡忘,唯有由戈字构成的文字、成语仍在人们的学习、工作中频繁出现,并将流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