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是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大型公益节目,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而设计,靠他们喜欢的方式,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3篇,喜欢的过来一起分享吧。 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1 9月2日,我看了中央电视台和教育部共同举办的《开学第一课》,这次的主题是美就在身边。四大篇章分别从自然美、创造美、传递美、和谐美四个方面培养我们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培养我们积极向上的精神。 在四大篇章中我对传递美感受最深。帮助别人,能获得一种快乐,一种幸福,能感受到美的享受。人不是独立存在于世界,人是社会之人,需要从小培养我们帮助别人、体谅他人,与社会相融合,体现心灵之美。 是啊,美就在身边。"最美司机"——吴斌叔叔,最美老师——张丽莉老师,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同样也只是一个平凡的司机,一个平凡的老师。但是在紧急的时刻,他们为了要保护乘客和学生的意志,让他们毫不犹豫地作出如此伟大的动作,用自己的身体来换回众多生命的安全,众多家庭的欢乐。他们用自己平凡的身躯,造就了不平凡的魅力。 美也在我身边。当身边的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能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快乐。我们学校五年级的学生陈诺患白血病住院时,同学们都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压岁钱、零花钱捐给他。钱虽不多,却是尽了我们的绵薄之力。 "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你的态度,也影响和改变着周围这个世界,这是人格之美带来的美好改变。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少年儿童。我们应该以最美司机、最美老师……为榜样,以自己应有的人格之美为我们的祖国添光彩! 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2 一年一度的《开学第一课》终于播出啦,节日中让我印象最深就是汉字。 一点一橫,一撇一捺,小小的汉字非常神奇。它们像一群群可爱又淘气的孩子,在方格上跳跃着,像一株株漂亮的小花朵一样出现在你眼前;它们像一条条清澈的小溪,流过笔尖;它们像浩瀚的大海浮现在你的眼前。 中国的汉字发展至今,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演变中可分为七大类∶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在不同的时代用的字体形状也不同。我们现在常用的是楷书和行书,楷书的特点是形体方正,橫平竖直,笔画清楚,行书则是楷书的快写体。 汉字的会意字,指事字,形声字,象形字背后都藏着丰富的知识。例如象形字"休"就表示人靠在树旁休息。我很喜欢汉字里很多有趣的字谜。如: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日)。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来从下照,人人都说味道好(香)。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碧)。一点一橫长,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立)。像这样的字谜还有很多。 中国的汉字真是有趣极了!我爱这变化多端的汉字,更爱它背后的知识。我坚信美丽的汉字在未来将会被永远使用。 王宁教授说,汉字和汉字文化能够绵延不绝,生命就在民间。为了将传统文化巩固在每个人的血液中,王宁教授尽其所能,研究汉字从未停歇。王教授现场演示了"正"、"直"两个字的演化和造字思路。行不离轨就是正,目不斜视就是直。 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3 一年一度的《开学第一课》于9月1日21时播出啦,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中华骄傲"为主题。 今年的舞台被布置成一个打开的"书卷"的造型,两侧是卷起的书边,在"书卷"下,是两排一共32套课桌椅,简直就是教室的模样。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96岁的北京大学教授许渊冲爷爷。他长期从事文学翻译工作,已有六十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他还曾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 很多我们熟悉的中外名著都是通过许渊冲爷爷的翻译才能为我们所熟知。他说自己每天都至少翻译一页纸,常常工作到凌晨三四点,有时也会半夜坐起,打着手电筒写下想到的内容,生怕第二天忘记。 许渊冲爷爷说:"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那就是我要翻译到一百岁,把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典传播到海外。" 我们做为年轻的学生,应该向许渊冲爷爷学习,为自己定个小目标,然后向着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