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 这是《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的一句话。百姓是否有足够的食物生活下去对于社会稳定有重大影响。食物是古今饮食制度的物质基础,其中饮食制度的重要表现形式就是餐制。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三餐制,其实并不是自古以来的餐制传统。三餐制是在古人长期奉行的两餐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时尚。今天文史君就带大家一同来了解餐制的形成,以及餐制从"两餐制"发展成"三餐制"的这段历史过程。 一、进入农耕社会:餐制的形成 人类的饮食制度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愈加完善,也随着人们生产活动、食物丰富度、烹饪方法等相关因素而发展变化。餐制是饮食制度的重要表现形式,通俗来说,餐制就是每天我们吃饭的次数。 在遥远的原始社会,人类主要从大自然中采摘各种各样的果子果腹,慢慢地,人类开始猎杀动物,此时猎捕成为了我们获取食物的主要方式。《白虎通·道德论》中说:"饥则求食,饱则弃余,茹毛饮血,而衣皮革。"这说明这段时期自然界中生长的野果、野菜、鱼、野兽等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 李子柒:摘野果 人类曾经还经历过一段生食时代,即大部分时间内人类吃的东西都属于生冷食物,也是我们一般所说的"茹毛饮血"。在大多数情况下,人类只要找到食物就拿来直接食用,部分情况下甚至找不到食物充饥。 此时食物种类比较匮乏,食物来源也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有时充足,有时短缺,所谓的餐制还没有形成,自然也没有形成固定的进食时间。这种情况下,餐制基本上是是毫无规律可言的。 而当人类开启农耕社会之时,种植谷物成为了人们获取食物的主要方式。因为谷物的种植时间比较确定,因此,逐渐产生了与此相符合的日常作息,而餐制也开始出现并逐步发展。 现代人体验刀耕火种的生活方式 二、先秦:两餐制产生 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通常遵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作息规律。先秦时期,古人一般遵循"一日两餐"的饮食习惯,即"两餐制",也是以此适应下地种田的时间需要。 在甲骨文的有关记载中,有"大食""小食"的相关记录。在董作宾所著《殷历谱》中提到,商代的记时法,称上午7—9时为"大食",下午15—17时为"小食",两餐就食的时间已形成惯例,故被纳为时辰专名。 《大秦帝国之崛起》剧照 "大食"也被称为"食日",它与"小食"的主要区别在于人们这餐饭吃下的食物分量不同,"大食"吃的更多,"小食"则吃的少。 但是,即便这段时期社会普遍采用"两餐制",但在中上层的富裕阶层中,还是有一定数量的家庭采用一日三餐的制度。 《芈月传》剧照 三、汉代初年:两餐制与三餐制并行,三 餐制继续发展 王学泰在《华夏饮食文化》中说:"周秦、两汉时的普通人民一般只吃两顿饭,早餐曰饔,时间当为上午10至11时(指今时),晚餐曰飧,时间在下午3至5时。" 自汉代开始,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百姓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于是三餐制也慢慢地在社会上流传开来。这一时期,两餐制与三餐制并行,后续三餐制逐渐得到百姓的普遍认同并渐渐向外推广。 《楚汉传奇》剧照 汉代开始,已经初步养成了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这时三餐也有了较为固定的专有名称。我们现在把三餐分别叫作早餐、午餐和晚餐,但当时却不是称为"三餐",而是被称作"三食"。 第一顿饭是"朝食",就是早餐,时间是在天色微明的时候;第二顿饭是昼食,就是午餐,时间一般在中午时刻;第三顿饭是飧食,就是晚餐,时间大致相当于下午15—17点之间。 当然,整个社会上餐制并不是整齐划一的,比如皇帝的饮食就跟一般人家不同,一般采用一日四餐,而部分贫苦人家则继续实行两餐制。 四、两宋时期:三餐制的普及 两宋时期,三餐制已经基本定型成为固定餐制,得到了百姓的普遍认同。但是如前文所说,两餐制依旧在一些穷苦人家中实行。 一日三餐,宋人早餐一般吃类似粥、羹等易于消化的流食,午餐则常吃如饼、饭等类的主食,晚餐则根据不同阶层的身份地位等有所区别。一般来说,午餐是三餐中最为重要的一餐,如宋代中上层贵族等没有亲自下地种田劳作的重担,晚上一般多参加宴会,所以他们的晚餐分量、种类等大都跟午餐类似。而下层百姓则由于之前提到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作息规律,所以入睡比较早,晚餐的食物跟早餐类似,相对相比交单。 两宋时期吃饭场合 文史君说 人类的餐制从原始社会时期的没有规律可言,至进入农耕文明发展出较为规律的两餐制,汉代三餐制开始流行并得到民众认可,至两宋时期三餐制最后成为固定的餐制流传至今。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无论人们采用的是"一日两餐"制还是"一日三餐"制,其实都是根据当时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而定的。 餐制,是我们感知先民物质生产和世俗生活跳动发展的脉搏,它的变化演进,不仅是人类在当时社会、科技、人文等有限因素的制约下作出的被动反应,同时还闪耀着先民"天人合一"的哲学之光。 参考文献 姚伟钧:《汉唐饮食制度考论》,《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春之卷。 谢芳琳:《谈谈古人的饭食》,《文史杂志》2015年第2期。 葛芳:《试论中国古代饮食方式之发展和演变》,《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