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参加过一次课堂教学培训,讲课的那位专家引用了陈鹤琴的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立即引起现场听课教师的议论。有的教师说这句话很不切实际,学生的个体成长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家庭、社会环境等,仅凭教师课堂知识的传授有时是很难奏效的。 同事们之所以对这句话议论纷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这句话忽略了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一个家庭如果面对一个孩子都教育不好,一位教师又怎能保证教育好一个班级的孩子?很多教师以此反驳这句话,可有些家长并不认可这个道理,在他们看来,教育孩子失败的责任完全在学校和老师。 时至今日,这句话仍旧在广大教师中引起强烈反响,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有些学校领导把它当成了教训教师的"绝对真理",在教师会上总会用这句口号来告诫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学生的成长不仅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还会出现起伏波动,学校领导这么说怎能不引起教师的反感? 另外,这句教育口号的本意并不是把教育责任全部推给教师,而是鼓励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要轻易放弃每一个学生。教师职业特点决定教师要理解、尊重每一位学生,用爱心和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内在热情,想方设法增强他们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遗憾的是,一些教育领导或培训专家并不理解陈先生的初衷,以点带面,片面理解,以此来教训老师,批评老师。 这句教育口号还在基层衍生出一种片面理解和看法,那就是教师决不允许出错,这种苛刻的要求令广大教师苦不堪言。"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也会遇到迷茫和困惑,遇到不解和无奈。如果因教学中出现的瑕疵而否认教师的能力素养,很显然是以偏概全。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人能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教师以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学生的主观努力、家庭的配合以及良好社会环境也必不可少。今天我重温这句教育口号时的最大感受就是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内容,严守职业操守,做到问心无愧,我想,很多老师和我或许有同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