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彷徨读后感精选


  《彷徨》是一本由鲁迅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2013-11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彷徨》精选点评:
  ●看完觉得难怪祝福入了课本,最能从头到尾看完的一篇。人物内心和对话是真的有画面感,仿古几个故事的改编尤佳,以古讽今。
  ●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晴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
  ●呐喊写的是愤懑,彷徨写的是悲伤。 悲悯人性,关切弱者,叹世态苍凉。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伤逝》重读,当初的柔软不再,大约少年心性是极易于投注生死契阔的吧。《彷徨》整体上较《呐喊》内敛,笔锋所到,不太似投枪,倒像是说给自己听的麦克风,更兼一点冷热不明的旁注。《在酒楼上》《孤独者》用了第一人称、自白/书信体叙事,两个萧疏的灵魂如同地狱访客;《幸福的家庭》意识与现实穿插;《兄弟》在此基础上剥出来一种人性恶,据说是一篇自证与自省;《肥皂》《高老夫子》有对其时新学人物的露骨攻击;《示众》当属中国式看客的绝好临摹,一群生存趣味完全寄托在"热闹"上的行为艺术者。此时的鲁迅,逐渐建立起"停顿"群像,或寄予往事、或困于当下,"时间依然流逝",然而希望只在往生。
  ●忘记那些"匕首投枪"的标签,他就是鲁迅。
  ●写了这么多冷的字,心里却热着。这是太阳。
  ●最喜歡《孤獨者》那篇,魏連殳好決絕啊,真正徹底的孤獨者是不需要交流和理解的,他遠離這個世界,而不是走近,更不會去迎合。
  ●写得真是好啊
  ●祝福 孤独者在酒楼上伤逝
  ●后边有几篇有些晦涩
  《彷徨》读后感(一):医的底子
  《弟兄》这一篇里无疑直接暴露了鲁迅中医黑的本质。
  沛君给弟弟靖甫治病,找不到西医,情急之下只好请来中医。
  "他平时是专爱破除迷信的,但此时却觉得靖甫的样子和说话都有些不详……"然后,他开始着急了。"然而他终于去请了白问山。"
  鲁迅写白问山这个中医也挺好笑的,白问山这个名字就暴露了,一白二问山,山也不知啊,然后"诊过脉,在脸上端详一回,又翻开衣服看了胸部,便从从容容地告辞。"嘴里还说:"他们西医叫猩红热,我们中医叫红斑痧。"能不能治好?"可以。不过这也要看你们府上的家运。"
  之后,所有的迷信全部向沛君袭来,月亮西升,乌鸦叫,那一段夜的描写更是把一个试图"专爱破除迷信"的,最后又不得不妥协的小人物悲恐的心里刻画得淋漓尽致。
  结果就是西医上的普通疹子。
  《朝花夕拾》里,好像鲁迅也提及到他的父亲的死和中医有关。有几段描写,说中医大夫让鲁迅去药房抓药,荒诞可见一斑。
  都说鲁迅"弃医从文",但是读完这几段之后,发现鲁迅根本没有弃医啊。中西医和科学迷信的边界,鲁迅的态度也摆得很清楚了:社会的进步,永远要靠德先生和赛先生齐心协力:缺一不可。
  《彷徨》读后感(二):一个文学家最大的本能,是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小时候不喜欢鲁迅,他总是那副大胡子浓眉毛的严肃表情,说一些听不懂的尖锐言辞——就算听不懂,也知道他的话刻薄得很。现在却觉得,鲁迅的小说极有味道,每一字都值得推敲,每句话都唇齿留香。让人惊叹,也让人羞惭,他是以何种的天分在刚开始创作之初就写下这些深刻的细节,敏锐的洞察。鲁迅的小说很有回味,你读完了,好似一个故事结束了,又好像是没读懂,在网上查查解析,说得还是那些套话,他想说的好像又不止那些。就在这懵懵懂懂、不明不白之中,你得一遍又一遍去读,每次似乎都能理解这位作家深一点,更深一点。我仍然是读不懂鲁迅的,即便我知道那个时代的背景,他言语中的讽刺。
  小说言语上仍然有些文白夹杂(即是是为了故意突出主人公的守旧古板,也有今时往日白话之变迁的原因),有些地方省略太多,仅以"他们…""虽然…"代替。这是否是鲁迅为了营造意犹未尽的氛围?但总得来说,这样的地方太多了,大多数读者无法原样复制他内心的波澜壮阔(他心里的戏真的太多),因而很容易出现文意上的隔膜,对于文章的理解总有种隔着纱与窗户纸的不透彻。也许,鲁迅本就没指望很多人读透彻。
  我最喜欢他的仍然是他文本的极大包容性,简简单单一句话,就是对某个社会问题精准的一击。例如不上班的局长,抽大烟的七大爷,这种举重若轻的力量,就是文采吧。他对生活看得太深,所以每一笔都写得那么准。怒其不争的揭露,哀其不幸的怜悯,想要振臂疾呼的隐痛:闻一多说,一个诗人最大的本能,是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鲁迅配得上这句话。
  《彷徨》读后感(三):#读鲁迅#02
  鲁迅第二部短篇集,书写了在巨大的社会变革下,个体的迷茫、彷徨和无助。 《祝福》:祥林嫂是中国封建礼教下,妇女婚姻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多重磨难下的悲剧人物。她除了要忍受个体悲惨经历的伤痛,更要承受外界的眼光和嘲弄,比之孔乙己的悲剧过之而无不及。 《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由革命年代热血青年变成意志消沉的文人。小说的氛围渲染特别到位。 《幸福的家庭》虚实交叉。一个穷困潦倒的作家要写一个关于幸福家庭的小说,在不断构思的想象中,一步步滑向现实。 《肥皂》戳破封建复古派的画皮,揭露其反动本质和肮脏灵魂。 《长明灯》像是另一个版本的"狂人",试图打破那个充满迷信色彩的长明灯,可惜最终还是被卫道士们禁锢起来。 《示众》使用白描手法,把一众冷漠看客的嘴脸刻画出来。作者并没有告诉我们究竟示众者为何,犯何罪,只用简短的两个场景,调动看客的丑态。对于他们来说,围观这个动作才是重点。其中意味,今天的吃瓜群众深有体会吧。 《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名字就充满了戏谑,一个十足的不学无术,满肚子男盗女娼,吃喝玩乐的人一朝发迹,就要装腔作势,附庸风雅,结果是笑料百出。令人惊讶之处是,学术界的人竟然对其附和拍马。 《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和《在酒楼上》的吕纬甫较为相似,命途更加多舛。大概是当时代大多数知识分子的境遇罢了。他亲手制造了"独头茧"将自己裹挟其中,品味境遇之孤独。最后通过"自戕式"的复仇向社会做出绝望的反抗。 《伤逝》中的一对男女,冲破封建势力的阻碍,追求婚姻自由,成立家庭。最终没能逃过柴米油盐的世俗生活的消磨,劳燕分飞,一"伤"一"逝"。 《兄弟》:借助周作人的日记,可以看出本文更像是作者对兄弟往昔情谊的一种记述和追忆。 《离婚》通过两个场景的对话,勾画出一个离婚妇女的悲剧人生,拷问时代和社会制度。
  《彷徨》读后感(四):彷徨——寂寞深处是彷徨
  在《呐喊》中感受到的些微的温暖与力量在《彷徨》中已消失殆尽,余下的只有无尽的悲哀与落寞。如果说《呐喊》是"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那么《彷徨》讲的就是奋斗到最后的猛士所面临的无助与迷茫。《在酒楼上》和《孤独者》两篇文章把这种寂寞表达得淋漓尽致。吕纬甫也好,魏连殳也好,年轻时都是一腔热血的有志之士,最后却仍然被现实击败,被生活招安。无法评论对错,只觉唏嘘和悲凉。
  《祝福》是这本小说集中最出名的一篇文章。祥林嫂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祥林嫂也因此成为了爱絮叨的人的典型代表。但实际上,祥林嫂是与命运抗争过的。在第一任丈夫死后,她为了不被卖出去,逃出来做工养活自己,乐观面对生活。被抓回去实属无能为力,她也曾以死明志,却被第二任丈夫所感动,但仍无法摆脱命运的摧残。等她再次回来做工时,已无人待见她,自己也在这种环境中变得麻木呆滞了。比起祥林嫂的悲剧,我更震惊于人们的冷漠,祥林嫂的结局不正是每个人一步一步逼出来的吗?结尾处"祝福"中的幸福莫不就是虚无?
  我个人最喜欢的一篇是《伤逝》,这篇爱情小说即便拿到现在仍然有着强烈的真实性。它讲了理想爱情在现实生活中的破灭。在未涉入生活的时候,爱情总是美好的。我们都会被对方的朝气蓬勃、个性独立所吸引。可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当我们经营生活而无法兼顾经营自己的时候,爱情就不复存在了。无论怎么看,涓生都是不折不扣的渣男。他只会逃避,只会退缩。他生活在自己的理想中,没有丝毫的担当与责任感。因为涓生的软弱,这份感情是注定不会维持下去的。鲁迅先生看得透彻,这就是自由恋爱很有可能走向的悲剧之一。相比之下,我更欣赏子君的敢爱敢恨、她选择在一起时的勇气和离开时的决绝。
  归根结底,鲁迅先生的文章之所以到现在还适用,就在于他对人性的洞悉。《彷徨》较《呐喊》而言,更突出了人的冷漠和自私。虽然初读鲁迅先生文章的时候觉得拗口,但读下来之后发现自己很喜欢鲁迅先生的文笔和叙事方式,如《孤独者》中"我的心地就轻松起来,坦然地在潮湿的石路上,月光底下",让我深刻感受到一种挣扎过后的平和心境。我们都是自彷徨中来,发出声嘶力竭的呐喊之后,又回到彷徨中去。我们都在摸索前进的道路,而鲁迅先生则是这条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彷徨》读后感(五):从中国现代文学看婚姻法之婚姻自由原则社会现状——以鲁迅《伤逝》为例
  本文是一篇涉及学科交叉的研究文章:以我国《婚姻法》中婚姻自由原则为法学出发点,以作家鲁迅《彷徨》一书中的《伤逝》为文学出发点,从问题研究背景、法学和文学的联系、婚姻自由原则的社会现状、后期问题预想共四个方面出发,结合学术界现有的对婚姻自由、文学作品分析的研究成果、思考婚姻自由原则在我国当下社会中需解决的问题,如思想与行为不符所产生的矛盾、婚姻法中部分规定是否过于强硬等等,并简单提出一些可解决的途径,以达到让自身不断反思、向公众不断宣传这一原则的基本目的。
  一、笔记写作背景及目的
  2017年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lt;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gt;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补充规定》,这是婚姻法于1950年颁布之后出台的第四个司法解释。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后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它使中国人眼中的"头等大事"开始变得有法可依,调整家庭关系上更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婚姻法虽从颁布后经历了一次修订、补充了四次司法解释,但从1950年开始这部法律就一直体现着的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一系列原则却从始至终都没有改变——婚姻自由原则,具体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不许任何人侵犯、也不允许任何人滥用——这是人民精神进步、人权利益争取的象征,更是值得今天的我们反复论证的意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与此同时,1950年的文学界刚刚结束了自1917年开始的三十年现代文学,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巴金等大小作家点亮了这个时代的辉煌。各位作家笔下的感情世界虽有喜有悲,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些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思想、感情与心理与同时期中国所发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全面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相适应,展现了人对自我的认识、发展与描绘,是心灵的变动与思路的历程,这种关于"人"的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探讨对其它学科领域的研究将起到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思想建设作用。
  因此,本文将同时从法学和文学角度出发,以现代文学大家鲁迅唯一的一篇爱情小说《伤逝》为例,从两位主人公的经历看我国当下婚姻自由原则中"结婚自由"的现状,并简单提出一些可解决的途径,以达到让自身不断反思、向公众不断宣传这一原则的基本目的。
  二、法学与文学两学科的联系
  对事物的说明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正式讨论之前,应先看到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共同之处、类似的学科交叉学习有什么好处。
  有学者将法律和文学都归结到哲学的层次,认为二者都是"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产物,都共同反映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我不反对这个观点,因为哲学正是一门寻找理性本源和物与物之间关系的学科,它为我们生活中许多看似不可解答的难题提供了答案。但如果单纯用哲学来论证,我却觉得颇有种"万金油"的味道。所以,我把这一观点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相结合,为后面内容提供更有说服力的支持。
  1.法学研究需要一定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追本溯源,法律是一门是需要实践的学科。无论是想要写得一手漂亮的论文、法律文书,亦或是培养雄辩的口才,都少不了与"文字"打交道,这正是语文里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体现。有学者在论证我国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的必要性时,也提到了文学与其他学科交融之必要的说法,我对此非常同意。因为如果在语言文字上(或者说是母语上)没有一定功底,就很难在术业上专攻出个人独立的、具有一定逻辑性的看法,即使以外国语为主要工作用语也是如此。
  2.法学研究需要文学阅读提供广阔思路
  处理法律事务往往不像法学界局外人所想象,可以从法条中直接找到答案,还要考虑到现实生活中种种"只有想不到,没有不可能"的情况。且近一段时间以来让全社会所震惊的"于欢辱母杀人案"、"雅戈尔动物园老虎咬人事件"正是对此观点的最好解释。
  如此看来,为了让法学专业的学生对这样一个处处充满"神转折"的世界有所思考,阅读文学作品便成了极佳选择,因为文学世界总是充满想象,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举例来说,在我国著名当代文学作家余华的作品《现实一种》中,用冷静理智、有条不絮的语言讲述了亲人之间相互残杀的故事,"亲人相杀"的案件在法学界虽屡见不鲜,但每每听说也总是骇人听闻,阅读本书则可以更好地让法学学生打开对类似真实案件的思路。
  综上所述,法学与文学之间、或者说多元学科之间的交融已是势在必行。
  三、婚姻自由原则的社会现状
  婚姻自由原则主要包括两方面: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结婚自由指男女双方必须本人完全自主、自愿,不允许任何一方强迫或任何第三方干涉。离婚自由指夫妻双方有依法解除婚姻关系的自由,同理也不允许他人干涉。本文将就"结婚自由"为主要论点展开议论。
  在现代文学三十年的时间里,婚恋问题的主题小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礼教约束深深刻在人们心里,不知是包办婚姻麻痹了人们心中的情意,还是当时社会让人拥有了与生俱来的冷漠,让他们顺其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所谓命运的安排。
  不自由的婚姻、冰山般的情感和莫须有的义务紧紧地缠绕在一起,如同掉在地上的一团乱麻,人们不想弯腰捡起、更不会把它们择开,甚至连扫走也不愿意。然而,总是要有人站出来,让这几条"线"恢复它们原来的样子,而这个复杂的"理线"过程,是《婚姻法》立法势在必得的体现,更是婚姻自由原则一步步推进的过程。
  1.思想上的婚姻自由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子君
  《伤逝》这部作品中的主人公涓生和子君是五四时期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知识分子,是个性解放的一代。出于对自由恋爱的追求,二人冲破了封建家庭牢笼并走到了一起,希望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
  该小说写于1925年,也就是说鲁迅早在婚姻法立法的前25年,就向世人发出自己对于社会爱情自由观的呼唤。然而有学者指出,直至2017年的现在,因为工农、城乡、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这几大差别的存在,我国仍然着存在包办婚姻的问题。我对此观点虽然认同,但也觉得有许多可补充之处。因为这一观点并未将婚姻自由的现状概括完整,毕竟相比于旧社会,"婚姻自由"、"恋爱自由"实际上早已被大多数人认可。如果一定要举例的话,那么文化产业中数不胜数的爱情类型作品(包括文学、音乐、影视)应是对当下社会的最好折射。可能有人在听到本人这篇文章是探讨"婚姻自由"的时候都会嗤之以鼻,毕竟,这是一个连中学生恋爱都在被逐渐接受的时代。
  "我只记得那时以前的十几天,曾经很仔细地研究过表示的态度,排列过措辞的先后,以及倘或遭了拒绝以后的情形。可是临时似乎都无用,在慌张中,身不由己地竟用了在电影上见过的方法了。" ——涓生告白的心理状态
  爱情酥痒着人的心底,是一种义无反顾的执着,更是对自我的重新认识。如果没有婚姻自由,人生的情感历程必定难全。由此也可以看出,鲁迅留下的绝不只有他笔下涓生和子君的幸福,更留下了让千千万万人幸福的婚姻自由观。
  2.行动上的婚姻自由
  "做菜虽不是子君的特长,然而她于此却倾注着全力;对于她的日夜的操心,使我也不能不一同操心,来算作分甘共苦。况且她又这样地终日汗流满面,短发都粘在脑额上;两只手又只是这样地粗糙起来。" ——涓生和子君同居之后的日子
  然而,我们还要继续回到《伤逝》中涉及的内容——子君是一位受过新思潮洗礼、热爱谈论外国文学的典型现代知识分子女性,但正是因为思想上的先进,才让她对整日闲赋在家、局限在凝固般的生活里所不甘,然而经济上存在的种种困难让她无路可去。接二连三的矛盾冲突让子君选择回到旧家庭、逃避这一切,最后等待二人的都只有悲惨的结局……
  当下社会里,虽然"包办婚姻"已经少了很多,但真正意义上的"婚姻自由"却并没有相应地实现。就结婚而言,父母不满意自己子女选择的另一半是很常见、甚至被很多人认为非常正常的一个问题,许多人也正是在这种压力下选择分手,但反过来想,这会不会已经成为了实现婚姻自由原则的一种阻碍?我国婚姻法中明确指出"不允许任何第三方干涉",尽管父母的阻拦很可能是出于对子女未来负责等种种考虑,但在法律面前也不能成立。
  与此同时,在离婚自由方面,需要提及的是两性的社会地位——即使在当下,我们也必须承认女性的地位相比男性仍有落后,有离异经历的女性在寻找第二次幸福时可能会有更大的困难。所以,女方家人可能会以年龄较大、孩子需要陪伴为理由从中制止,这些确实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但必须明确的是,离婚自由与结婚自由都属于婚姻自由,任何人都无权干涉,父母同样包括在内。由此再一次证实了:仍有部分人对婚姻自由的认可只是浮于表面、而没有内化到行动中。
  3.婚姻自由的矛盾所在
  "现在所有的只是初春的夜,竟还是那么长。我活着,我总得向着新的生路跨出去,那第一步,——却不过是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 "我仍然只有唱歌一般的哭声,给子君送葬,葬在遗忘中。" ——涓生在得知子君去世后的心理状态
  其实,现实中不顾家人阻碍、义无反顾地选择对方作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情况并不少见,更有甚者因此与父母对簿公堂。只是,不被家人支持的婚姻真的可以幸福吗?正如"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话中所言,我们虽要捍卫法律中所呈现的婚姻自由,但我们可以对人的情感问题持有"同意"或"不同意"的观点。本人对该问题持保留态度,因为这只能在日后的生活中找到答案。
  但至少就《伤逝》这部作品来看,涓生和子君的爱情同样是被家人所阻拦的,尽管理由是包办婚姻的旧思想约束,只是如果他们就此屈服于现实,是不是至少能避免子君最后死亡的悲剧呢。
  四、笔记总结及后期问题预想
  综上所述,通过法学与文学的结合,我认为婚姻自由原则的社会现状仍存在以下两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当下社会里知道"婚姻自由"这一思想存在的人确实越来越多,不过自相矛盾的是仍有许多人并未真正落实到行动上,人们了解的只是这个观点的"存在"。将婚姻自由原则真正内化,还需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思想演变,这对于上千年来家庭伦理道德观浓厚的中国来说,更是如此。
  第二,婚姻自由中的一组矛盾是不可忽略的,即婚姻法的理性与现实生活的柔软。我国婚姻法中不允许任何人干涉婚姻自由的规定是否太过强硬,或者说应至少让父母有权拒绝子女的婚姻?这都是值得以后再继续思考的问题,毕竟婚姻不止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命运的联结。
  鲁迅在他唯一的这篇爱情小说里,向世人说明个性解放与社会解放必须结合,否则只能是一个悲剧的道理。这一道理在今天的社会里也同样适用,婚姻自由的下一步发展暂时还缺少一个容纳它的社会环境,而我相信以上两个问题的解决将为这样的环境创造机会,具体如何去解决、之后达到怎样的社会状态,都有待于我们今后继续探讨。
网站目录投稿:怀瑶